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如果無意識的結構在拉康的理論架構中類同於語言結構,那麼, 在超連結所存在的選擇連結中,亦是一種在對立差異中不斷延異的過 程,意義也必然會不斷的被要求滑動,離開它原有的位置( alternating operation requiring it to leave its place)(Lacan, 1988:…
Blog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9) 1 Promotion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 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7)事實上,就語意分析而言,「我去旅行」這句話具有多重涵義。它可以是一種「宣佈」,意即我宣布我去旅行…
Blog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 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7) 2 Promotions 沈從文《心與物遊》沈默(上)讀完一堆從各處寄來的新刊物後,仿佛看完了一場連臺大戲,留下種熱鬧和寂寞混和的感覺。為一個無固定含義的名詞爭論的文章,佔去刊物篇幅不少,留給我的印象卻不深。 …
Blog 沈從文《心與物遊》沈默(上) 1 Promotion 徐 賁·精英如何介入大眾文化 (下)參議院的聽證從一開始就定下了一個基調:這不是政府對大眾文化的干預。參議員約翰·丹福思(John…
Blog 徐 賁·精英如何介入大眾文化 (下) 1 Promotion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6)1970年烏韋·約翰遜在《試圖解釋一種心態: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類東德公民》的文章中寫道:…
Blog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6) 2 Promotions 也斯《路上的人們》鬍子鬍子的樣子似猶太人,有一雙禿鷹的眼睛。他頭頂光禿禿的,下巴卻長了一撮捲曲的鬍子。好像頭髮都長到錯誤的地方去了。…
Blog 也斯《路上的人們》鬍子 1 Promotion 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6)(五) 感覺的邏輯:無器官的身體
…
Blog 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6) 1 Promotion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34)自我犧牲
…
Blog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34) 1 Promotion 沈烈文·陰謀與愛情殘荷。敗柳。秋風瑟瑟。
柳浪蹲在岸邊,水中倒映出張奇醜無比的臉。不遠處有個女人,叫荷香。蓬頭垢面,傻傻地看著柳浪。她沒有去打攪柳浪,傻傻站在那,落寞地看著柳浪。…
Blog 沈烈文·陰謀與愛情 1 Promotion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 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6)下文將討論湯皇珍如何以旅行該一主題,從人的話語與話語之間的旅行(意即溝通)、身體離開寓居之處前往他方的旅行,以及由後者演化出各種不同形態的旅行, 最後連結荷馬(Homer)史詩《奧德賽》…
Blog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 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6) 2 Promotions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9) Blog 朱英 鄭成林 魏文享《南洋中華商會研究:回顧與思考》(9) 2 Promotions 三毛《雨季不再來》秋戀(中)“你從臺灣來?”他問。
“臺灣,”她緩緩的,清清楚楚的回答他。她像是松了口氣似的倒在椅背上。…
Blog 三毛《雨季不再來》秋戀(中) 1 Promotion 莫天:我們的歷史是吃的歷史原題:神奇與腐朽之間…
Blog 莫天:我們的歷史是吃的歷史 2 Promotions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8)不過也正如「無組織身體」(the body without organs)及「內在平面」(plane of…
Blog 尤美琪·後現代千高原上的遊牧公民(8) 1 Promotion 作為“事件”的藝術何以成為“紀念碑” ——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到當代藝術實踐(5)讓必要的災變與明確的圖像並存是培根的目的,這正是繪畫事件性的體現: 形象經歷著“從‘可能性’到‘事實性’(或相反)的兩個階段”。而身體正是在逃離形象化的運動過程中獲得了豐富性、表現性與時間性。
前一個可能性階段, 被德勒茲稱為圖表…
梅塔波斯解釋:這打開我的夢世界,使我如此或如彼作夢的「它」,就是先於一切的「存有自身的緣發境遇」(Ereignis des Seins als…
Blog 李燕蕙·夢醒之間:海德格與“釋夢詮釋學”(16) 2 Promotions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5) Blog 赫塔·米勒《鏡中惡魔》我們的心仍舊戰栗(5) 2 Promotions 李零:《波斯筆記》自序 (3)(二)在柏拉圖的對話集中,蘇格拉底與格勞孔對話,提到希臘的四種政制。蘇格拉底說:
…
Blog 李零:《波斯筆記》自序 (3) 1 Promotion 孫甘露《少女群像》找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寫的筆記,整理出那時寫的詩歌三十八首。有朋友說有五十首就可以出一本詩集。也許一百首比較合適。希望如此。
十一月二十日…
這種循環機制一方面顯示出時間進程不可避免的機械性(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另一方面也巧妙地以機械性再現循環的「形式」來表現。在此之所以強調湯皇珍創作中的重複或循環僅是一種「形式」,是因為她表現的重複性並不是一種單純的、無意義的循環動作,其背後所隱含的意義,毋寧是藝術家亟欲表達的當下。對湯皇珍而言,當下乃是一種無法取代的此時此刻,…
Blog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 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5) 2 Promotions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