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實際上,隨著爭論的展開,向著一種‘學科化’的文化研究的任何轉移,都會構成一種話語對規劃進行控制,而控制的概念在其中一開始就被理解為獨裁主義的,因而是以某種方式與文化研究對立的。倡導文化研究工作的這種開放性、鬆散性或未完成的特點,因而成了一種徹底解放了的知識規劃的標誌。”[61]…
行旅所開闊的視野,不僅有認識山川,也有認識民情。尤其是對於閨秀來說,畢竟她們中的很多人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對於下層生活所知較少,因此,有些所見所聞不免引起很大的心靈震撼,而這種震撼,往往也會加深她們對旅途艱難的理解。如陳蘊蓮《長清道中》:…
Blog 張宏生·山川、旅途與詩思(3) 3 Promotions 周新國·多維視域下的口述歷史(上)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口述史開始起步。起步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介紹西方口述史相關著作,只有少部分專家開展口述史訪談實踐。三四十年過去了,如今從城市到鄉村、從單位到個人,廣大口述史工作者將國家記憶和民族、民眾記憶融為一體,正在構建中國口述史的百花園。…
我是五行道上的裸佛
倜達非色非空
瞌睡不擋我的去路…
Blog 巴山丘莊的詩 ■ 西山行 3 Promotions 陸揚·論闡釋的四種模式(10) Blog 陸揚·論闡釋的四種模式(10) 3 Promotions 勞里·航柯 ·民俗過程(4)這意味著民俗研究必須首先從現存社區的視角出發,更明確地說,只有這樣的民俗研究才具有其功能性。社區的身份認同和自我認知是一個變量,因此,核心民俗無須具備持續性的特征;民俗資料同樣也不具有所謂的持續性,這樣的持續性特征存在於社區處理、理解、評價民俗資料的方式。…
Blog 勞里·航柯 ·民俗過程(4) 3 Promotions 《維柯的哲學》第十二章·形而上學 2把從自然到心靈的進展推斷為維柯思想概念中所蘊涵的傾向,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找到了後一種特殊傾向的有據可查的具體的證據,然而,這些證據是勉強的,不可信的,它沒有在《新科學》的理論體系之中,而是在年代較早的體系里。…
Blog 《維柯的哲學》第十二章·形而上學 2 3 Promotions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21)第三,文化研究的現狀也與學科無關。沒有清晰的對象範圍,沒有一貫的線索,沒有統一的理論和方法。文化研究中的每一個重要人物,都有自己的研究問題。略舉如下:
英國文化的奠基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
Blog 單世聯:文化產業研究的學科分析(21) 3 Promotions 張穎·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本土化問題與方法論困境(5)由之檢視體察中國當代藝術鄉建在理論與實踐中的狀態軌跡,本土化問題的「錯位」顯而易見。首先需要糾偏的是:
…
Blog 張穎·中國藝術鄉建二十年:本土化問題與方法論困境(5) 3 Promotions 冬菜一斤唯有在這個紀律嚴明的前提下,張棗才有可能在其想象中,摘取那枚得時之鮮桃;而在他筆下,也才可能有向外溢出的濃烈詩味——
這是我鍾情的第十個月…
Blog 敬文東·味、中和與詩(3 ) 8 Promotions Supporting the Creative Ec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 (2)Pitchaya Sirivunnabood, PhD
Capacity Building and Training Economist,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Herlyn Gail A. Alegre
Capacity Building…
我和后羿坐在射日塔十二樓
看到左前方不遠處
九十五歲的母校嘉中…
Blog 渡也·夢見雨豆樹 6 Promotions 勞里·航柯 ·民俗過程(3) Blog 勞里·航柯 ·民俗過程(3) 5 Promotions 李春青 ·在「追問真相」與「意義建構」之間(3)二、關於「闡釋期望」與「闡釋動機」…
Blog 李春青 ·在「追問真相」與「意義建構」之間(3) 3 Promotions 龍迪勇 | 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3)英國史學家愛德華·吉本撰寫《羅馬帝國衰亡史》這部經典巨著的最初動機,即源於羅馬廢墟的震撼性刺激。據《吉本自傳》記載,在1762至1765年間,吉本在歐洲大陸進行了漫長的遊歷,而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意大利。在正式進入意大利之前,吉本作了很多知識上的準備,尤其是地理學、圖像學方面的知識———為的是增加感性和空間方面的認知。…
Blog 龍迪勇 | 歷史敘事的空間基礎(3) 3 Promotions 巴山丘莊的詩 ■ 謁鳳儀禪寺昨夜,我睡在柰菊花下
消遙在清涼國
我是自己的大汗…
Blog 巴山丘莊的詩 ■ 謁鳳儀禪寺 7 Promotions 〈南海區域創意文化中心〉 /陳明發博士台海局勢越來越緊張,兩岸中華文化要充分發揮其既有軟實力,目前有一定的阻力。
在這特殊歷史時期,新加坡看見了她在國際文化生態裡的定位。…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