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由起子•小說之神的京都枯山水 視覺與空白的禪意

沒有任何植物的庭園裡,鋪滿了厚厚的白砂。幾許枯木或孤石,點綴著空白的遠景,交織出一片悠遠的禪意。這便是日式庭園有名的「枯山水」造景,不講究自然風光、也不看重風水運勢,而是強調著空白所帶來的意境與想像空間。如今在許多日本的禪寺與茶室周圍,依舊有著傳統遺留下來的枯山水庭景。而在這些以簡樸為意涵的日式庭院中,僅以白砂與15塊石頭組成的京都龍安寺,可說是枯山水庭景的代表之一。

筆者前往參觀的時候,眾多的遊客正坐在大殿迴廊上,遠眺著白砂的庭園。一位韓國女孩告訴筆者,這個庭景要仿彿藉著精簡來表現無限一般。另一位香港的男性則若有所思地說道,眼前的點滴風情,便傳達了整個地球的意境。而在日本大正年間末期,以精練優美文句獲「小說之神」美譽的大作家誌賀直哉,也曾和這些外國人一樣坐在同樣的位置、望著眼前同樣的空白。誌賀在1924年的隨筆《龍安寺之庭》裡,盛讚龍安寺的枯山水庭景,就像是一篇經典的短篇小說一般,讓人充滿想像、回味再三。他作家的眼睛所看見的龍安寺庭景,就像是遠望無垠大海中浮沈的點點島嶼、卻又能細見每個島嶼上的蒼鬱茂林一般,遙遠壯闊卻也咫尺細微。

與空白的對話

龍安寺創建於1450年的室町時代,但沒有人知道,最早是由誰創造了這座枯山水庭園。庭景中,15塊石頭由東向西,依據5、2、3、2、3的數量分為5群,各自堆疊在白砂之上。這些石頭的擺置方式,是為了讓坐在正殿迴廊上的人們,無法將15塊石頭一次望盡。據說這是為了表現人非神靈,無法一次看透世間所有的寓意。築波大學副教授蔡東生曾在2007年,率領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獨特的實驗。他在10名大學生的雙眼兩側,佩戴了裝有眼球運動測量裝置的小型攝影機,並要求學生在兩分鐘內,找到迴廊上自己認為最佳的景點,觀賞庭景。

一般的枯山水庭景,多以協調感最佳的3塊一組方式擺置石頭,5或7塊的設計也並不少見。然而在龍安寺的實驗中,學生的視野卻在兩塊一組的石頭上,不斷地停留而後又移開,在猶豫與確定間反覆尋思。蔡副教授認為:「這是因為人們容易在無意識間,受到不協調與混亂的吸引。」

與蔡副教授不同,負責解說的巖田晃治有著不同的見解。他認為:「這種非傳統的兩塊石頭排列方式,讓遊客得以在心裡想像那殘缺的一塊,就像是一種禪語對談一樣。」因此,巖田推測,這座庭園或許不是由傳統的庭景大師所設計,而是經僧侶之手來完成的。

小說之神的領悟

誌賀直哉在隨筆中提到,龍安寺枯山水庭景有著不可思議的嚴謹,卻又讓人感受到不可思議的歡喜雀躍。而這種從肅然間尋得喜樂的心態,正與「小說之神」與自己作品長年對峙抗爭的態度一模一樣。

發表《龍安寺之庭》那一年,誌賀直哉的文學之路受挫、家庭與身體狀況也出現問題。然而,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切人生的際遇,讓誌賀越過了困惑、走向不惑,並與龍安寺的禪思之間,達成了完美的和諧也說不定。收藏自《讀書吧》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