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怎麼辦?兒子的腳,
 傷口潰爛得愈來愈大了,
 誰快來救他?……..」
 養父周益急得心焦如焚,
 可是,卻也束手無策!在那一九二八年、
 民國十七年的時代,醫藥不發達、
 醫療藥品不足的情況下,
 養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十三歲的兒子-----
 周金耀,躺在病上動彈不得,
 而且腳的傷口「發炎中毐」,
 潰爛部份也愈來愈擴散、漫延……。
 
 其實,周小弟的親生父母,
 住在彰化縣伸港鄉泉州厝,
 但因家境極為貧困,無法撫養小嬰兒,
 所以在他出生剛滿四個月時,
 就被親生父母以「四十圓」的代價,
 將他賣給一樣也是赤貧的同鄉農民周益。
 
 可是,周金耀小弟在十三歲那年,
 於門庭行走時,不慎被石頭絆倒,
 跌傷右膝蓋關節。原本傷勢並不嚴重,
 但他隔天即步行四台里上學,
 四、五天之後,傷口遭細菌侵入,
 而逐漸浮腫、化膿。
 
 當時,養父曾以「髮油和草藥」
 為他敷傷,可是卻愈來愈惡化、
 也發炎腫脹;後來又請道士「施行法術」、
 以「符法」治病,但未見好轉,
 反而變本加厲,中毐潰爛!
 
 「怎麼辦?要往哪裡去呢?……..」
 在拖延二十一天後,
 養父揹著周金耀前往彰化看中醫,
 可是仍未見效!養父走不動、也揹不動了,
 叫人用轎子抬著無法行走的兒子前進;
 當養父走到彰化北門平交道時,看著蒼天,
 茫然不知所措,真是「欲哭無淚」啊!
(Photo Credit:www.pinterest.com/pin/28991991324876075/)
 
 此時,剛好有一位老人迎面而來:老
 人見此情況,即告訴養父:「最好去找
 那個外國仔-蘭大衛醫師!」於是,
 養父即領著兒子前往「彰化蘭醫館」。
 
 「蘭醫館」是英國來台宣教、行醫的
 「蘭大 衛 醫師」所開設,可是,
 當他們前去求醫時,蘭醫師和妻兒
 正赴大陸山東省煙台避暑;於是,
 其他醫生即先代為手術、控制病情,
 使其暫時脫離臉境。
 
 後來,蘭大衛醫師攜眷返台,
 亦細心照顧、治療周小弟的潰爛傷口;
 蘭夫人--- 「 連瑪玉 女士」更是經常
 坐在病床旁,教導周小弟唱詩歌、
 讀聖經、編織毛衣, 
 以減輕他長期住院的痛苦與悲傷。
 
 一天,蘭醫師看著周小弟的傷勢,
 心想:「現在他的傷口已經潰爛長達
 一台餘尺,面積太大,很難再生出
 『新皮膚』;甚至,如果控制不慎的話,
 恐怕也會併發成『骨膜骨髓炎』,
 到時候,可能難逃『斷腳截肢』
 的命運!」
 
 「那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救金耀呢?」 
 連瑪玉 女士想到躺在病床多時、
 又聰明可愛的小弟弟,不禁心情焚急、
 悲從中來。「醫典上記載,
 有一種『植皮手術』,
 或許是治療此一症狀的唯一希望…..
 可是,這種手術要切割其他部位的皮膚,
 移植補到患處,使它再生新皮膚!」
 蘭醫師告訴 夫人:「但是,
 這種『移植補皮』的方式,
 只是書本上的理論而已!」因為,
 在民國十七年那個年代,
 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做過
 「移植皮膚」而成功。
 
 「那是不是要割金耀自己的皮,
 來移植呢?」 連瑪玉女士問道。
 「可是…….可是金耀的身體已經十分
 虛弱了,不能再割他身上其他的皮了!」
 蘭大衛醫師左思右想,又說:「而且,
 如果割養父周益的皮,
 則他必須長期療養,才能復元;可是,
 這麼一來,金耀就缺少人看護了!」
 
 這時, 連瑪玉 女士很認真地對蘭醫師
 說:「假如割下我的皮膚,
 移補到金耀的傷口,
 是不是可是以治好他的病呢?」
 「啊?……割妳的皮膚?」
 蘭醫師一臉驚訝。「對啊!
 如果割我的皮膚給金耀,
 可以治好他的病,又有什麼不可呢?」
 當年四十四歲的 連瑪玉女士真誠地
 對丈夫說:
 「耶穌基督為了愛世人的緣故,
 都甘心被釘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
 而我們是『 宣教 醫師』,
 我們為了醫好金耀而割一些皮給他,
 又算得了什麼呢?」
 
 天哪,要自己動手
 「割下心愛太太的皮膚」,
 而移植到腳已潰爛的台灣小孩身上,
 我怎麼能做到?這是不是太瘋狂了?
 我怎能狠心割下美麗太太的皮膚呢?
 ------蘭大衛醫師,當時的內心充滿著
 許多「掙扎」和「矛盾」!
 在考慮再三、別無選擇的情況下,
 蘭大衛醫師終於同意夫人的想法-----
 親自操刀、動手術,切割心愛妻子的腿皮,
 來救治一名「垂危、病重的台灣貧困兒童」!
 
 手術進行當天,醫院全體人員都很緊張,
 尤其是擔任當時「醫學界罕見、
 史無前例手術」的蘭大衛醫師。
 蘭醫師先將太太全身麻醉,再切割她
 「右腿大片皮膚四片」
 (每片約一吋寬、三吋長),
 然後移補至也被全身麻醉的周金耀
 「右腿大片爛傷口上」,
 再以金屬線網貼布覆蓋。
 
 可是,四天之後,種植皮膚片因
 「異體移植排斥」而脫落,手術並未成功。
 後來,蘭醫生與其他醫生會診結果,
 皆認為所植皮膚片「面積過大」,
 所以一個月後,再採取周小弟自己左大腿
 少部份的皮膚,以細片撒播於創口,
 該各小片皮膚遂慢慢生長起來;四個月後,
 才又施行第二次植皮手術。再一年後,
 大片創口始得痊癒。
 
 周金耀後來獲蘭大衛醫生夫婦資助,
 考進長榮中學就讀、又進台南神學院深造,
 成為台灣名牧師,也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
 董事;而「蘭醫館」就是現在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前身。
 
 成為牧師的周金耀,在生前回憶說:
 「當時,我躺在手術檯動植皮手術時,
 因醫療藥品不發達,
 造成『麻醉藥力不足』,
 而於麻醉中甦醒過來;當我睜開眼睛時,
 我側眼看見蘭大 衛 醫師,
 正在切割也被麻醉的蘭媽媽的腿部皮肉,
 當時我有如『觸電』一般地震駭!…….
 我猛然想起,蘭媽媽當天對我說,
 有人要切割皮膚給我的事,竟然是真的;
 但是,卻萬萬沒想到,所切的皮膚,
 竟然是切她自己腿上的…….」
 
 後記:
 
 蘭大衛醫師夫婦,於一九八O年離開台灣,
 返回英國家鄉安享晚年; 
 連瑪玉女士後來更榮獲英國女皇贈勳,
 表揚她在海外「切膚之愛」的偉大事蹟。
 事實上,這個半世紀以前發生之
 「愛的故事」,在台灣鮮為人知,
 甚至蘭大衛醫生夫婦在他們回憶書籍中,
 亦未提及,而是由當年接受皮膚移植、
 後來成為牧師的周金耀先生,
 為了感念連瑪玉女士偉大義行,
 而對外述說。 連瑪玉女士雖
 「切割己膚助人」,卻未影響她的健康;
 相反地,上帝反而加倍地祝福她,
 使她得享高壽,活到一O一歲,
 而於一九九四年,才蒙主恩召回天家!
 蘭大衛醫師 和連瑪玉 女士,
 可說是真正的「快樂高手」,
 因為他們深信 ------想要獲得真正的快樂,
 是「心中有愛」,
 也「分擔他人的憂勞與痛苦」!
 雖然連瑪玉 女士切割她的皮膚,
 在肉體上很痛苦,然而她的心靈,
 卻是「快樂無比」因為「快樂」對她而言,
 並不是「遊山玩水、吃喝玩樂」,
 而是去幫助一個「卑微、無助的人」。
文/網路流傳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