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來說,馬來西亞是熱帶水果帝國,也是台灣水果的原鄉,“我來到馬來西亞,感覺像回到水果的原鄉,到了這裡,我才知道,原來芒果是這樣的,原來香蕉是這樣的!”

在馬來西亞旅行時,他看到酒店房間奉客的水果,“無論色澤和體態,總覺得不及台灣的豐腴發亮”,他嚐了一根小香蕉,“味道輕薄,清香不足,反而逼進芭蕉的野氣”,隔天在市場又嚐了一根大香蕉,“原始氣息愈加濃烈,更具體地吃到一種原始和落後”。


但是,他心裡卻感動莫名,還很亢奮,因為這些水果頻頻回過頭來提醒他一件重要的事――體態豐盈滋味醇美的台灣香蕉,或者改良過頭了,過度的文明之氣,淹沒了簡樸的原味!

台灣水果的祖國在馬來西亞,因為在三四百年前,荷蘭人把熱帶水果從南亞包括馬來半島帶到台灣,掀起水果革命,改寫了台灣水果的歷史。只是,幾百年來,水果不斷被改良,於是,劉克襄小時候吃過的味道酸澀的有籽香蕉,“今天再怎麼深入鄉間也找不到了。”他一臉失落地。

所以他說,來到馬來西亞,看到種類遠遠比台灣更豐饒也更平凡的熱帶水果時,他就很亢奮。

透過劉克襄的眼睛,我再次用一個新的角度,去看我們的水果。多年前,看到台灣的愛文芒果、黑金剛、黑珍珠蓮霧和香氣逼人的香蕉時,我常感慨本地農人不思進取,以至我們的水果永遠停滯在某個年代,帶一身土氣和野氣,出不了大場面。但是,當人人都開始說生物多樣性的時候,我矛盾了,然後,我突然發現,小時候吃的水果都不見了。城市裡的大賣場,水果部門看起來琳琅滿目,卻再也找不到釋迦、土番石榴、土芒果、沙梨、蜜蕉仔等等。

更大的變化是,問今天的小孩,你吃甚麼水果?答案是蘋果橙草莓奇異果葡萄梨子甚至藍莓和蔓越莓,本地水果呢,榴槤芒果木瓜香蕉番石榴。再來呢?再來就吱吱唔唔拋不出其他名字了。

這些年來,在競爭激烈的水果市場裡,許多昔日熟悉的原生種水果都淪落到荒郊野外,成了野果,不為現代孩子所識。傳統菜市式微,今天很多城市人連買一根蔥都要往超市或霸市跑,越有派頭的大賣場,本地水果的選擇越是單一化,以香蕉為例,精品超市幾乎只賣貼著美國食品公司Dole標籤的香芽蕉(Cavendish),偶爾也有Berangan或Emas,其他諸如尼芭蕉、牛角蕉、南卡蕉、梅花蕉、蜜蕉仔、有籽蕉等,只能在偏遠鄉區的傳統市集看到。甚麼?香蕉有籽?年輕一代可能難以置信呢!

要邊吃邊吐籽的水果,最容易被市場淘汰。土番石榴,小時候用客家話叫“拔仔”,有小如兵乒球,大的也不過跟網球差不多,不管紅心白心都有籽,今天沒有人要吃了,大家只愛水晶番石榴。香蕉沒籽了,西瓜也沒籽了,要邊吃邊吐籽的釋迦更是近乎絕跡了,幾十年沒看過。

長得不夠好看,也很容易被淘汰,譬如土水蓊,味道甜酸帶澀,不管青皮還是紅皮,看起來都比較小家子氣,沒有人要吃,大家都愛拳頭般大、紅艷艷嬌滴滴的蜜糖水蓊。還有客家人叫“田仔”的土芒果,成熟時香甜帶少酸肉汁澎湃,但沒有改良過的芒果那般漂亮誘人,也沒有人青睞。

許許多多被認為沒有經濟價值的本土水果都被淘汰了,不是被自然淘汰,而是被商業社會淘汰。

改良過的水果人人愛,但是,原生種水果也不應該被唯利是圖的人類淘汰,以至消失在地球上。馬來西亞是熱帶水果的帝國,因為種類的豐饒和多樣化,才成帝國,當許許多多原生品種都消失了,吃來吃去,都是幾個單一的品種,這樣下去,還成甚麼水果帝國啊?!(收藏自27.9.2014星洲日報/輕檔車‧作者:張佩莉‧《星洲日報》副刊首席記者)

Views: 28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