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晴:日本“季題”電影中的季題生命意識論析(6)

再次,對人生生命死亡的坦然接受與尊重是季題影片的又一重要主題。日本學者梅原猛說:“一切眾生都同樣是生命,特別是樹木是這種生命信仰的核心。而且生命都會死而復生,死後去了彼世還會回來——這樣反復地循環不已。這也是自然的本來面貌。這兩種思想也深深紮根在現代日本人的心靈深處。”[7]日本人的森林信仰和禪的宗教意識普遍將季節化了的自然生命生死觀看成是人生生命生死觀的鑒照。季節性植物隨四季的輪回而生死,森林在一季一枯榮中枯葉的死亡孕育新葉的誕生,這就是自然的本質面貌,也是季節物象的生命規律。在日本普通平民中,普遍有一種死而復生的“輪回”觀念,如小津安二郎的《早春》中的那位農民說:“死了就是死了,然後可以再托生,再來到這個世界。”黃獻文教授說:“小津在表達對生命必然消逝的悲哀的同時也表達出順天知命的達觀、從容、隨順與圓通。”[8]是的,日本人對待死亡有著獨特的理解,像小津這樣對待死亡的態度應該是有歷史淵源的,這就是日本民族文化長期形成的對死亡的坦然接受與尊重。《東京物語》中,那位剛剛死去了愛人的老者,面對天空燦爛的朝霞,平靜而又從容。影片“將生命的消逝所帶來的對生命脆弱的感傷與絕望轉為對生命的審美的從容靜觀。將所有人生的殘缺消融於大自然的永恒靜默中,從而使我們也多了一份冷靜與感悟。”[9]在日本季題影片中,有很多季節性物象都與死亡主題有關。如前面講唯美愛情主題中的“冬雪”與“櫻花”、成長主題中的“大海”以及秋天的“紅葉”與“落葉”等等,都可以隱喻不同死亡的主題。在河瀨直美的影片《原木之森》(2007)中,梅原猛的森林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奈良北部的山間,故事在充滿自然季節的森林裏上演。在林間的村裏老房子改造成的智障中心裏,其中一個叫茂樹的暮年癡呆癥患者,30年前妻子去世後,一直沈浸在對往事的追憶中。中年喪子且與丈夫離婚的中年女子真千子來到這裏做護工,兩人相遇相識。他們終於從親人的死亡陰影中走出來,重新面對新的生活、新的人生和新的感情,這是對死亡的坦然接受和尊重的重要表現。當然,這部影片既包含著生命生死觀的思考,也蘊含著生命價值和生存方式的體驗與認識。電影《花火》中,男主人公西帶著生病的妻子來到海邊做最後一次旅行,這是一次沒有歸途的旅行,面對著即將來臨的死亡,西卻顯得從容淡定。大海是他們波瀾起伏的生命歷程的皈依之處,是陷入絕望的西渴望自由與重生之地。相米慎二的影片《春季來的人》、《夏日的庭院》也是充滿溫情的風格,《夏日的庭院》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三名學生突然對人死後會怎樣產生了深厚的興趣,經常去附近看望一個名叫傳法喜八的老人。喜八老人生前經常將死去的鳥類、蝴蝶等投入廢棄的古井中。在老人死後,孩子們看到五顏六色的鳥兒和蝴蝶等昆蟲從古井中飛出的幻景,這正是老人的靈魂在向三個孩子作最後的告別,也正因為此三個孩子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並大聲地喊著:“再生!”體現了導演想要傳達的觀點:死亡是應該受到尊重的。夏季的結束,四季的輪回,讓孩子們對死亡從懵懂恐懼到坦然接受,意識到成長的意義與生的力量,尋找到了自己的夢想與目標。 

日本季題影片中還傳承了“自殺”情結。前文對因真愛無以相聚而產生的“情死”主題已有簡要梳理闡述,如《挪威的森林》、《玩偶》等。關於日本影片中的自殺原型的分析,王曾賡在《生命的哀詩》一文中有詳細的分析,他說:“這種自殺情結的體現並不僅局限於‘自殺’這一具體行為,它更流露於日本文藝作品在敘事中所體現出的‘看淡生死’的人生態度和對死亡的贊頌。”[10]文章概括日本電影中與“自殺”相關的幾個意象有:櫻花、武士刀、風、鮮血與雪。當然,論者的概括還是遠遠不夠的,日本人在表現自殺情結時,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藝術中,最重要的處所當是森林和大海,這其間都蘊含著傳統季題文化的影響。禪的空寂、植物美學以及森林思想都與季題意識相通,對自然的崇拜、重視精神的真實、感受自然萬物生命的律動,從而獲得精神的愉悅,同時將這種所感用真誠的心靈抒發出來升華為藝術的真實,達到更高更深刻的藝術境界。季題影片中普遍表達一種日本人獨有的死亡意識,這就是以季節性植物生命的生死輪回觀念為參照的人生生死觀念在季題影片中的詩性升華。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