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3.形式的過程化與教材的方法化
杜威認為藝術作品的形式並不是靜止的空間關系,而是一種動態的組織過程,是藝術家在經驗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把握其中的能量關系並對經驗的材料進行組織和安排而逐漸完成的。這個原則在教育中對應於杜威所主張的教材的方法化。杜威批判傳統教育將教材視為某種靜態的和現成的知識體系,強調教材和有目的的運動的方法是統一的而不是彼此外在的關系,即從經驗的發展來看“教材和方法並無區分”[35]。
杜威認為,知識材料是和有目的、有組織的發展過程聯系在一起的,例如動物學作為知識系統的一個分支,是對我們所了解的有關動物的原始的、分散的事實材料進行考察、分析和組織後得到的,並被用來支持進一步的研究,“一門科學的材料是被組織起來的,這一事實就是材料已經經過理性加工的證明,也就是說材料已經方法化(methodized)了……方法即對教材進行組織以使其得到最有效的運用”。[36]由此出發,杜威指出學校教育要將學生學習各種教學材料和進行有目的的活動聯系起來,教材的編寫要著眼於教材和方法的統一;學生在學習時要意識到教材知識的動態生成性,從知識在經驗中的運用來學習和理解教材,即將教材轉化為指導有目的的行為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杜威強調教材的組織應和學生的有目的的活動相統一,並不意味著杜威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而忽略了間接經驗的重要性。杜威指出,學生可以且需要從多種途徑獲得材料:直接的觀察比較生動活潑,可以幫助學生發現某些性質和關系;“但直接觀察也有其局限性,無論如何,一個人應有能力利用他人的經驗來彌補個人直接經驗的狹隘性,這是教育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37]。杜威常常被誤會為忽略間接經驗的教育價值,但實際上他並不輕視系統性的教材。首先,他主張教材的方法化所強調的正是教材背後的動態的“間接經驗”,他反對將知識視為靜態的符號體系。其次,杜威提出教材的連續發展觀也體現了他對系統性知識的肯定態度。他在《經驗與教育》中指出,教材的組織應該以經驗作為出發點然而應以“由成人和專家編制的教材作為教育不斷前進的目標”[38],杜威承認這項工作是很困難的,他認為,“到目前為止,在進步學校中最薄弱的環節是知識性教材的選擇和組織”。[39]杜威強調教育的發展必須認識到選擇和組織教材是一項根本的工作,不能草率地準備基本的學習材料。
杜威指出了將教材方法化的必要性之後,又對“個人的方法”和“一般的方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說明。正如他認為藝術的創造性在於材料的形式化那樣,杜威在討論教育時同樣主張創造是用新的方法組織熟悉的材料、用新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指出學生在學習中的創造性在於他以自己的方式將所學的內容運用到經驗中,並因此獲得思維的發展和經驗的增長;即使學生在組織經驗的學習過程中所認識到的結果是世界上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他將其組織到自身經驗中的方式是獨特的,並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獲得了理智的創造性所帶來的快樂。然而,正像他指出藝術家進行創作需要表現我們共同的生命活動並且需要學習和借鑒藝術的傳統那樣,杜威主張在教育中的獨創性同樣也要建立在遵從某種秩序和已有規則的基礎上,即學生在發揮個人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同時也要借鑒一般的組織知識的方法,“不斷累積的一套相當穩定的取得成果的方法,被過去的經驗和理智的分析所認可,個人如果忽視它們則很危險”[40],一個人的成功依賴於他采納許多經典的方法並有所改造地運用。杜威特別提醒我們一般的方法可以提供許多有益的啟示,但並不能作為某種現成、可直接采用的行為模式(如一些教師雖然有意識地去教授學生一些運用知識的方法,但卻將它們當作某種固定的模式或者說是機械的“技巧”),一般的方法不是來自外部的強制而是通過啟發而間接地發揮作用的。
綜合來看,將藝術形式的過程化這一原則延伸到教育中來,幫助我們對杜威所主張的教材的方法化有了更為融貫的理解,即教材的組織應著眼於引導學生將知識材料視為對經驗進行組織的方法而不是靜態的符號體系,學生應學習在自己的經驗中創造性地運用這些知識,這種創造性運用可以通過借鑒一般的組織知識的方法而獲得更好的實現。
三、結語
藝術和教育的關系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杜威基於其經驗哲學對藝術進行了系統性的論述,為我們思考如何理解藝術、如何看待藝術在教育中的位置、如何發揮藝術的教育價值等問題提供了一種很有價值的視角。從杜威的觀點來看,藝術的教育對個體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開展藝術教育意味著將藝術視為對經驗的最完滿的組織,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藝術作品組織經驗的方式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改造和發展其自身經驗;另一方面推動社會成員之間的藝術分享和交流以促進社會文化的傳承和改造。杜威認為學校教育不僅應當重視藝術的本體價值,還應當意識到藝術的方法論價值,即藝術創作的原則和方法也可以延伸到所有的教育領域。杜威對藝術中的表現、情感、形式等重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通過將其中的原則和方法引申到教育學中來,我們對杜威教育理論中的主動性作業的概念、興趣和努力的關聯、教材和方法的統一等問題有了更好的理解。斯蒂文·M·卡恩(StevenM.Cahn)曾指出:“認定杜威擁護‘新教育’,或許是20世紀教育思想中的最普遍的誤解。事實上,杜威對待‘新教育’像對待‘舊教育’一樣持反對態度。”[41]為了更全面地、更準確地理解杜威的教育理論以避免可能會有的誤讀,我們可以將杜威的美學理論作為探尋其教育思想的一種獨特路徑和重要補充。
參考文獻:
[1]MonroeBeardsley.AestheticsfromClassicalGreecetothePresent[M].NewYork:TheMacmillanCo.,1966.332.
[2]杜威.藝術即經驗[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EdwardN.Zalta.Th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EB/OL].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3/entries/dewey-aesthetics/>.
[4][6][7][9][10][12][13][14][15][16][18][19][20][22][23][24][25]JohnDewey.ArtasExperience[M].NewYork:Minton,Balch&Company,1934.13、3、326、12、62、41、67、42、76、79、107、286、244、200、196、109、345.[5]RichardShuterman.TheEndofAestheticExperience[J].TheJournalofAestheticsandArtCriticism,1997,(1).
[8]PhilipW.Jackson.JohnDeweyandtheLessonsofArt[M].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98.35.
[11]WhitehouseP.TheMeaningof“Emotion”inDewey'sArtasExperience[J].JournalofAestheticsandArtCriticism.December1978,(2).
[17]Dewey,J.TheTheoryofEmotion[A].JoAnnBoydston.TheEarlyworksofJohnDewey(1882—1898)(Vol.4)[C].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72.170—171.
[21]Dewey,J.ArtinEducation-andEducationinArt[A].JoAnnBoydston.TheLaterWorks(1925-1953)(Vol.2)[C].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81.111—115.[26]Dewey,J.TheAestheticElementinEducation[A].JoAnnBoydston.TheEarlyWorks(1882-1898)(Vol.5)[C].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72.202.
[27][28][29][30][31][35][36][37][40]Dewey,J.DemocracyandEducation[M].NewYork:TheMacmillanCompany,1919.149、147、149、158、149、195、194、185、200.
[32][33]Dewey,J.InterestandEffortinEducation[M].Boston:HoughtonMifflin,1913.37—38、59.[34]JonasME.Dewey'sConceptionofInterestandItsSignificanceforTeacherEducation[J].EducationalPhilosophyandTheory,2011,(2).
[38][39]Dewey,J.ExperienceandEducation[A].JoAnnBoydston.TheLaterWorks(1925-1953)(Vol.13)[C].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91.292、52.[41]Cahn,S.M.Introduction[A].JoAnnBoydston.TheLaterWorksofJohnDewey(1925-1953)(Vol.13)[C].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91.xiii.
[責任編輯:劉潔]
[作者簡介]江笑,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天行教育研究中心工作人員(愛思想網站 2016-09-2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