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與提升公民素質之間,具有根本的、不可忽視的內在邏輯關系。同時,構建被社會和公民廣泛接受的認同感和價值觀,可以大大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因此,文化建設的內容不僅僅在於文化設施、載體和活動開展,更重要的是人的教化和道德培養,最終支撐國家治理。因此,我國當前的文化建設必須發揮文化在培育弘揚主流價值、提升國民素質、推動社會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於人的價值塑造和對於國家治理的支撐。
一、對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形勢判斷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旺盛,文化建設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位置更加凸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中將承擔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要在以標準化、均等化為手段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以多樣化、特色化的文化產品,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第二,要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時,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促進文化融入群眾生活,培育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提升國民整體素質。
第三,要跳出文化建設看文化建設,站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來看待文化建設在國家發展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讓文化成為“推動國家和民族發展中的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
第四,要以國際視角和全局視野看待文化建設,在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更加注重中華文化的全球交流和展現,共塑包容並茂的世界文化格局,助推全球範圍內的民心相通,使中華文化日益成為中國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撐力量。
二、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與提升公民素質之間,具有根本的、不可忽視的內在邏輯關系。同時,構建被社會和公民廣泛接受的認同感和價值觀,可以大大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因此,文化建設的內容不僅僅在於文化設施、載體和活動開展,更重要的是人的教化和道德培養,最終支撐國家治理。因此,我國當前的文化建設必須發揮文化在培育弘揚主流價值、提升國民素質、推動社會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於人的價值塑造和對於國家治理的支撐。
文化對人的價值塑造主要體現在:
一是提升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是一個人所具備的最基本素養,影響個人的發展方向和價值觀的確立,主要包括審美觀、文化品質和自我創造能力、創新精神等。通過培養個人對於各種藝術形式的愛好和欣賞能力,提升國民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是文化建設的歸宿和價值性成果。
二是提高文明素質。文明素質主要包括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強的意誌力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其核心是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質,對公民人格塑造、社會文明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促進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公民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資源和物質基礎。提升文化產品的思想品格和藝術品位,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傳遞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發展,尤其是那些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青少年。
此外,文化不僅僅是對個人價值觀的塑造,更多的是形成規範社會的制度。文化作為社會基本制度,其所體現的信念和價值觀代表著社會的根本立場,深深融合到了慣例、習俗和傳統等各種主要社會制度中,並且通過調適和社會化過程植根於個體價值,規範和約束著個體的行為,決定著個體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模式。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優秀的價值觀,如仁、義、禮、智、信,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所應遵從的規範。文化對國家治理的主要作用機制在於樹立全社會普遍認同和遵守的價值觀,對內能夠提升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外能夠獲得其他文化的認同和尊重。一個良性的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必須充分考慮文化因素,使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其習俗、傳統、慣例等文化因素相匹適。
三、當前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關鍵挑戰
(一)文化建設中的“工具理性”大於“價值理性”
部分地方政府缺乏正確的文化政績觀,文化建設“重手段、輕目標”“重短期、輕長期”“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的現象尚未根本改變,沒有真正認識到文化工作背後的深刻要義;注重標誌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忽視了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活動開展,難以促進文化真正融入群眾生活,也難以真正達到教化人民、傳播主流價值觀的目的。還有一些地方過分看重文化的經濟屬性,更多關注文化產業的發展,不能正確地處理好文化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沒有實現社會效益優先。
(二)文化建設中的主觀傾向較為明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在文化建設領域也比較明顯。當前,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供給中存在較為明顯的部門意誌和主觀傾向,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意識不強,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與群眾文化需求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難以充分調動群眾的文化參與熱情,也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