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流亡的牛虻》作者:(愛爾蘭)艾瑟爾.伏尼契,出版時間:一八九七年
《流亡的牛虻》是我所讀過的、最能給我震憾的小說,她昭示著後人:肉體可以腐爛,只有靈魂高貴無比。──蕭伯納
生命並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你並不是在發現你自己,而是在重新創造你自己。
艾瑟爾.伏尼契寫了眾多小說,但僅有一部流傳後世。她在英美讀者中並無多少擁護者,但她嫻靜外表下澎湃的革命激情,卻在千裏之外的俄羅斯找到了知音。人們爭相閱讀她的作品,將主人翁奉為偶像。而她,直到垂暮之年,才知道自己的一部作品在俄羅斯受到如此膜拜,甚至被奉為自由的旗幟。這部作品就是《流亡的牛虻》。《流亡的牛虻》最初於一八九七年在英國出版時,一直沒沒無聞。但半個世紀後被譯成中文時,深受大陸廣大青年的喜愛,先後發行一百多萬冊。
《流亡的牛虻》讓我們看到在紛繁覆雜中怎樣錘煉人生,在挫折和磨難時怎樣堅持自己的自尊和驕傲,甚至面對死亡時,怎樣的坦然和從容不迫。從這個有著一雙碧藍眼睛的男孩,臉上有著一道長長疤痕的男人身上,我們能感受到傲然的氣質、高貴的氣度和刻骨銘心的情感。牛虻的英雄主義、牛虻的孤傲,牛虻對理想的始終不渝、對情感的忠貞和堅忍,牛虻所具有的那一種精神,為了自由和追求真理,甘願犧牲愛情和親情甚至生命的如殉道者的那般精神,無不感動著我們。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的這部不朽之作《流亡的牛虻》昭示著後人:你可以砍掉一個人的頭顱,卻無法砍掉他靈魂的高貴。肉體可以腐爛,精神卻可以穿越時空。
《流亡的牛虻》令人感動的不是那轟轟烈烈的戰爭場面,而是人物之間微妙覆雜的關系、情感。牛虻對父親的稍帶怨恨卻懷帶崇敬的感情;牛虻對情人深沈的愛意卻總是作出不在乎也很傷人的舉動;牛虻對戰友的信任以及不時的冷嘲熱諷;牛虻似乎除了對敵人,他都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生命是一個矛盾體,牛虻也不例外。從一個對基督堅信不疑到對信念的破滅;從對教父的狂熱崇拜到對他是生父的事實的無法接受;從和情人的兩小無猜到關系的決裂,這些“私人的痛苦”成了他投身革命的主要原因。假裝跳海自殺、加入革命、最後犧牲。十四年輾轉漂泊,在妓院裏洗碗刷碟,在農場裏牽馬拉蹬,在雜耍班裏扮演小醜度日,在鬥牛場裏做臟活雜活,在礦山當苦力賣命……這些難以想像的勞累、痛苦、屈辱磨練了他。從此之後,亞瑟再也不是舊“亞瑟”了,他變成了“牛虻”,就像是鳳凰的重生。我們從書中看出他受到的磨練,他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少年轉變成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牛虻,從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青年轉變成一個用一種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文者。當亞瑟再出現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飽經憂患、意志堅強、機智勇敢的革命者──牛虻。
生活中有無數曲折、坎坷,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失去了信念,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就有可能變得迷惘,最後被社會發展的滾滾浪潮所淹沒;但如果我們能堅定自己的信念,不向命運俯首,那你就一定能到達一片美麗的綠洲。換句話說,人生猶如一塊巨大的拼圖,雖然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可以拼出一個大概的輪廓,但只有那些歷經風雨而又始終堅定信念並勇於拚搏的人才能得到人生拼圖中最精彩的板塊。
亞瑟熱愛生活,他也願意活著。就算在妓院、農場、雜耍班、鬥牛場、礦山做著下賤的工作,他仍然頑強地活著。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輕視生命”和牛虻“珍惜生命”之間的對比那樣鮮明。人不能沒有獨立的精神,失去了精神,人就不能成為真正的人;人也不能失去信仰,失去了信仰,人在這世界上就只是一具行屍走肉。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崇高的信仰如同一盞指路明燈,賦予人無窮的精神力量。這股精神力量鼓舞人直面人生,勇敢承受生活的各種艱難困苦,也使人以更加超脫的態度看待生與死。
經歷人生的不如意就是對生命的錘煉!正因為溪流有阻礙,所以才能有潺潺的流水聲;正因為有了秋霜的摧折,所以秋天的楓葉才會紅得那樣透徹;人生的樂章,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困難、挫折,才會變得壯美!微笑對於一切痛苦都有著超然的力量,甚至能改變人的一生。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但是微笑的人善於把挫折錘煉成壯美的詩句;善於把挫折化作心靈的燈盞,照耀前進的路;善於把生命的絆腳石轉變為人生的墊腳石。遭遇挫折,放大痛苦,只會讓生命暗淡。遭遇挫折,讓微笑去代替痛苦,讓進取去代替沈淪,讓振作去代替失意,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放棄美麗的一生。笑對挫折,會讓你領略到清風、明月的美麗和最終勝利的喜悅!
上帝創造了我們,我們就應該創造另一個自己。創造自己的風格,創造自己的前途,創造自己的人生。那麽,我們就擁有了向生活跨出第一步的權利。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還會發現不可計數的強敵,當我們正絞盡腦汁想著如何與這些對手較量時,似乎忽略了什麽人。其實,在這條道路上由始至終都與我們競爭的強敵並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想要更好地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那麽就必須發現自己,並重新創造自己。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沖破人生冰河的人──一個生活中的勇者!正如美國教育家威廉.沃德曾說過的:“生命並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你並不是在發現你自己,而是在重新創造你自己。所以,別急於發現你是誰,而該急於決定你想做誰。”
生命的過程大於一切。艾瑟爾.伏尼契對生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讓亞瑟經歷各種苦難,讓他對生命有著比常人更深刻的觀察和體會。生命原本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人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錘煉自己,從而得到靈魂的升華,這即是生命價值的體現過程。讀《流亡的牛虻》,總會給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這是生命的力量,作者用文字向我們對生命進行了詮釋,讓我們在看到她的文章時也會看到希望和前進的動力,這也是作者的創作意圖所在。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錘煉自己的內心,因為生命是自己的生命,並不依附於任何人,誰也不能代替你活一世。錘煉內心,使之遠離空虛、枯燥、浮華,使之日漸堅強自信、豐盈,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美麗由內及外,感染世人,並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