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廣·蒙古包——移動的禮儀宮

哈達是蒙古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獻哈達者將哈達掛於賓客頸上。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向前躬身。並應雙手合掌於胸前,向獻哈達者表示謝意。蒙古包的西北嵎和竈口處是不能貿然去坐的。要沿房門西側坐在門裏或被主人讓到正北沿東一排坐下。不論天氣多冷,不得在火盆上烤腳、磕煙袋、吐痰和進出跨越。客人的鞭子、棍子之類禁忌帶入室內。

在藍天白雲下,蒙古包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翠綠的草原上,分外妖嬈,又別具一格。廣闊的草原,豐茂的水草,肥壯的牛羊,雪白的蒙古包······構成蒙古牧區的獨特風情。蒙古包在蒙古語中稱作"格爾",意為"家"或"屋"。蒙古人祖祖輩輩住慣了移動的蒙古包。蒙古包又叫氈包,蒙古首都就被稱為"氈包之城",即使今天烏蘭巴托高樓林立,在高樓大廈中間,仍偶爾可見數座蒙古包。

《馬克·波羅遊記》中描寫的蒙古包十分宏偉壯觀,是古時蒙古可汗豪華的宮殿、"移動的宮殿"。蒙古國家領袖在"移動的宮殿"中會見外國來訪的客人,這種禮儀習俗沿襲至今。

1991年8月26日至29日楊尚昆主席應邀對蒙古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我時任外交部禮賓司參讚,隨同楊主席訪問,親見那屹立在現代化樓群中被譽為"移動的宮殿"的蒙古包,蒙古禮賓官員稱它為國家禮儀宮。

蒙古的國家宮原稱政府大廈,位於蘇赫巴托廣場中心,是一座氣勢非凡的現代化大樓。在國家宮的天井中搭建的一座固定的大型蒙古包,就是國家禮儀宮。這個融古代與現代於一體的蒙古包基本形狀和構件是傳統的,主要有三大構件:結成網狀圍壁的條木、搭起傘形圓頂的椽木、圍抱圓壁和覆蓋頂棚的白色厚氈。蒙古包外面同樣用粗毛繩紮牢,外表上與草原上蒙古包沒有差異。不過禮儀宮嶄新壯麗,色彩繽紛;蒙古包內有考究的地毯、高級玻璃茶幾、五彩繽紛的壁畫,同普通的氈包相比,這無疑是獨有的豪華禮儀宮。蒙古包是牧民在草原上移動的家,適應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有的一年要遷徙多次,而禮儀宮則是固定的,是蒙古總統禮節性會見外國元首等重要客人的場所。

楊主席一行抵達烏蘭包托當天,時任蒙古總統彭·奧其爾巴特前往機場迎接,機場歡迎場面盛大空前,檢閱儀仗隊,奏兩國國歌,鳴禮炮21響。歡迎儀式為現代禮儀,而當天蒙古總統會見中國客人卻采用傳統禮儀。楊主席及陪同人員在蒙古貢其格道爾副總統陪同下前往禮儀宮會見彭·奧其爾巴特總統。楊主席一行走進國家宮大樓,沿著大廳過道來到禮儀宮門口,熱情與蒙古總統握手,隨後在禮儀宮內,兩位國家元首進行了親切交談。主人熱情好客,遞送茶點既細致又周到。

8月28日上午,楊主席一行在蒙古總統的陪同下前往蒙古中央省色爾格楞縣牧民家做客,在牧民的蒙古包裏用午餐。主人熱情好客,端上別具風味、鮮嫩的烤全羊,這種全羊是用燒紅的石塊塞進羊的肚子烤熟的,蒙古語稱為"浩爾赫格",是牧民用來招待最尊貴客人的。午餐後,楊主席穿著蒙古袍觀看"那達慕"盛會。"那達慕"是"娛樂"之意,原指蒙古傳統的"男子三競技",即摔跤、賽馬和射箭。近年來,比賽項目日益豐富,除了傳統比賽項目外,還增加了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跳傘、馬術、自行車、摩托車等。在蒙古包外的草原上舉行的"那達慕",熱鬧而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讓觀者終生難忘。

蒙古草原上還有一種融現代與古代於一體的蒙古包,其特點是室內有現代化的陳設,如高級地毯、高級軟床、組合音響,還有豪華淋浴間,這無疑是草原上獨有的豪華賓館,是外國貴賓和旅遊者的下榻之地。

禮儀宮是蒙古國家領袖會見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禮儀之地。若遇到草原牧民也一定會邀請客人到蒙古包裏做客,蒙古包已成為蒙古人傳統禮儀與文化的載體。蒙古包是蒙古人從事畜牧業生產環境的特有產物,它已成為民族傳統的象征。它的設計和制作體現了蒙古人的聰明才智,是長期以來蒙古人生產實踐和勤勞智慧的結晶,他們為它感到自豪和驕傲,也值得世界人民註目與讚嘆。(作者曾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古晉總領事,發表時間:2013-11-28  來源:國際網)

Views: 17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