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文創體驗慕課札記·體驗行銷:行銷對話 (下)

網站是社群或對話導向機制,不是商業交易的介面。事實上,只有百分之一的交易是在網路上完成的。這一代年輕人希望在網路上擁有影響力。網路是幫助他們擴展生活面向的重要工具,包括社會、資訊與娛樂。ElleGirl網透過網站,為雜誌與讀者之間的夥伴關系創造新想法。它邀請年輕女性從九位候選男性中,挑選一位作為雜誌新辟專欄DrBoy的作者,專門提供戀愛的咨詢服務。網站播放了九位候選人的錄像片,這些女性可以選擇他們認為條件好、能幫助他們解決異性的人。(見《公民品牌》286頁)

故事情節越符合世俗(泛民俗、時尚)作法,越被認為是出於人們的興趣、信念而不是利益而已,也離得權力中心越遠。出於自願的選擇,而不是當政者的強迫。

因為宗教與意識形態的動搖、階級鬥爭的幻滅,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冷漠,並且讓人感覺到未來愈難掌握,“盼望原則”(hope principle)渴盼消失而出現空白。感性認同填補了這空白。人既是感性又理性的動物。在工業時代,心理學視情緒為態度缺陷,感性變成受壓抑的東西。新世紀使得人人無法求新求變,似乎只能從外在世界轉向內在世界,渴盼強烈的感情流露、表達或升華,也希望引起他人的共鳴。依次,企業必須努力尋找願意分享以及得到感性經驗的族群。往往,巨大的影響力因此發展出來。

(《公民品牌:感性行銷》18頁;對照詹偉雄《美學的經濟》第1章第3節31頁)

有些企業欺騙消費者,但大眾很快的就會發現。日新月異的科技讓現代人隨時隨地接觸資訊,掌握自己支持的品牌,或是了解自己在市場上的權利以及各種行銷手法,知道有各種產品可以選擇。企業與品牌就像政治人物一樣,不斷的被選擇、淘汰。

品牌屬於大眾,不屬於企業,只有這樣的品牌才能贏得人心,也必須成為真正的“感性”品牌,與消費者建立密切的心理連結,創造真正的擁有。有些品牌雖然是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產品,但未必受歡迎。許多企業往往把知名度與感性混為一談,事實上兩者極為不同。行銷策略要從以企業為主的“企業認同”CI轉變成以人為主的感性認同EI,因為擁有高度感性認同元素的品牌,感性不僅是連結品牌與消費者的最佳管道,也是引起消費者對品牌與服務需求的好方法。


企業信息導向應傳遞以人為主,人的生活中積極而正面的意義,購買行為於是超越商業意義,進入情感層次。


《公民品牌:感性行銷》(臺北天下財經叢書056,2004年)頁感性品牌行銷是將品牌與消費者緊密連結的新方法,因為現今的大眾不但希望產品提供應有的功能,更希望從產品中得到感性體驗。它具有完整的行銷哲學,提出新品牌的塑造過程,讓行銷人員跳出狹隘的觀察框架,發展出更多的創意,將產品與大眾最深的欲望結合,是相當復雜的高遠目標,必須不斷地調查大眾,愛上特定品牌的原因,以發展出更多的行銷概念。當品牌已經在情感上與大眾生活連結時,表示它符合消費者的根本期待,――信任品牌。感情品牌有三種共同價值:

1. 專注發展與人相關的良好企業文化,包括職場與公眾社區。

2. 擁有獨樹一格的溝通方式,如蘋果電腦或target就的產品外觀與廣告風格一致。

3. 利用感性的行銷手法為大眾帶來希望,或是強化品牌對消費者的承諾。

現代企業居於信任與道德,致力於為大眾解決問題除了因為這是企業的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每個國家越來越國際政治、宗教紛爭與社會意識的影響,企業的角色已經不特與前。因此,重新評估企業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要。

跨社會的觀察,評估科技的改變,以及文化藝術與傳播對預測未來、詮釋世界變化扮演的角色。

人類兩種最具影響力的情緒,愛與恐懼,對塑造品牌典範以及扭轉大眾對產品產生正面印象的重要性。

Views: 5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