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1900~1995),浙江杭州人。現代劇作家。著有劇作《賽金花》、《上海屋檐下》,雜文集《劫余隨筆》、《蝸樓隨筆》等。

逛公園,背著手在看新出土的芍藥。對面草地上,一群紅領巾在聽他們的老師講蚯蚓的故事。這情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也聯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在我小的時候,只知道蚯蚓是一種最好的釣餌,至於蚯蚓的生態,對土壤和農作物的作用,那是直到大學畢業,開始雜覽的時候才知道的。我生在鄉間,父親懂一點醫道,家裏有本草之類的醫書,所以對於草木魚蟲之屬,自以為還不是沒有常識,可是後來讀到英國人吉爾勃·懷德所著的《色爾彭自然史》,才使我吃了一驚,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知識,有些竟是十分荒誕的。不僅“腐草化為螢”沒有科學根據,“螟蛉有子,蜾蠃負之”也不過是有趣的傳說。這位業余生物學家所寫的《色爾彭自然史》,的確在一個不短的時期使我著了迷,由於讀了這本書,所以後來再讀法勃爾的是《昆蟲記》,就覺得對這一類自然現象有了一些基礎知識,不像初讀《自然史》時那樣的事事使我瞠目驚異了。

讀《色爾彭自然史》和《昆蟲記》,除了可以得到許多自然界、生物界的常識之外,對我最有啟發的,還是這些書的作者們的那種不泥舊說、不逞臆想,事事都從實際觀察出發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懷德生於一七二○年,他的職業是倫敦附近色爾彭教區的一個助理牧師,他憑自己的興趣,窮年累月地對色爾彭地區的自然現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觀察,他把觀察所得準確地記錄下來,偶有所得、或者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就向遠方的兩位生物學家報告和討教,《色爾彭自然史》就是這些來往書信的匯編,由於他的文筆清新,內容引人入勝,所以兩個世紀以來,這本書一直是為人傳誦的英國散文名著。

我們中國並不是沒有這種對自然現象有興趣的熱心家,記載這種自然現象的書籍,也著實不少。從《爾雅》、《花鏡》、《百廿蟲吟》、《南方草木狀》一直到《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書著實不少,可是從科學的準確性來要求,有不少書就很難說了,由於此,“雀入大海為蛤”、“腐草化為螢”,就成了過去許多人的常識。應該肯定李時珍是一個了不起的學者,他的《本草綱目》基本上都是經過實物觀察的。可是就拿“腐草化為螢”為例,他還是深信而不疑的,他說:“螢有三種:一種小而宵飛,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呂氏月令所謂腐草化為螢者是也;一種長如蛆蠾,尾後有光,無翼不飛,乃竹根所化也;一名蠲,俗名螢蛆,明堂月令所謂腐草化為蠲者是也,其名宵行。”其實,讀一讀《昆蟲記》就可以知道,螢是卵生的,所謂兩種或者三種,有翼或無翼,只不過是雌雄形態有異而已。法勃爾為了觀察一種昆蟲的生態,常常窮年累月,或者忍饑受寒,徹夜不寐,他的那種認真細致、絲毫不茍的精神,讀其書者無不深為感動,譬如他觀察所得的螢吃蝸牛的故事,實在是一篇既生動又有趣的科學小品。

我不知道《色爾彭自然史》有沒有中譯本,《昆蟲記》也只有一本一九三三年出版的、經過兩道譯述的中文本。為了讓兒童和成人有一些自然科學的常識,我覺得這一類書的譯述,是十分必要的。

Views: 1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