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年:中國經濟的三大隱患是什麼?

近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在Jeep-中歐戈十回歸日上做了主題為“新起點,創新與互聯網”的演講。以下為演講節選。

要講創新和互聯網,還是要從宏觀經濟談起。為什麼在這時候提創新?因為中國經濟走到了今天,不靠創新已經走不下去了。雖然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電力指標、運輸貨運量的增長率和企業層面等各方面的情況都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經濟正在滑入衰退。

為什麼會衰退?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經濟內部積累下的結構性問題到現在已經捂蓋不住了,必須要由某種方式表現出來。在宏觀上,表現為增長速度放慢;在微觀上,就表現為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

實體經濟泡沫的出路是“去產能化”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衰退的原因是過去透支了今天的經濟景氣。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中國的經濟有個劇烈的下跌,雖然是外部衝擊引起的,但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脆弱。如果我們能利用當年那個時機,在經濟下跌的過程中忍受痛苦、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換代,就不會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我們浪費了那次衰退,浪費了那次極好的調整機會。
  
到了今天,經濟調整的難度比2008年還要大。當時,一些傳統製造業部門產能已經過剩,產品技術落後,在市場上找不到銷路,急需更新換代。但由於沒有及時採用有針對性的處理方式,讓一些本應更新換代的落後產能和技術沒有及時“大換血”。當經濟中內在的增長動力減弱時,真正需要做的應該是增強經濟的“體質”,從根本上消除導致虛弱的內部結構性弊病,而不是簡單地注射“強心針”。

前兩天,一家民營鋼鐵廠透露,現在全國每年鋼鐵的生產能力大概在11億~12億噸,而消費能力只有6億~7億噸,亦即鋼鐵產能過剩30%~40%。這些過剩產能沒有消除之前,鋼價不會反彈,各家都在產能的壓力下,在市場上低價銷售鋼鐵,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利潤。

一些鋼鐵公司是靠著政府的救濟在活著,其實早就應該倒掉了。否則,那些效益高的鋼鐵公司也沒有辦法正常經營,因為價格被壓得太低。鋼鐵行業是傳統製造業的一個代表,我們曾經用新的產能泡沫去掩蓋舊的產能泡沫,結果致使泡沫越來越大。

資本市場也有泡沫,但泡沫主要是在實體經濟中,表現為過剩產能。由於中國經濟增長長期依靠投資驅動,當出現過剩產能的時候,企業就不敢投資,依賴投資驅動的增長就掉下來了,這是結構性扭曲持續到今天的一個必然結果。出路在哪裡?去產能化。如果不把過剩的產能消除掉,價格起不來,企業經營會很困難,經濟就會長期地在低位運行。

所以去產能化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美經濟的去杠杆化所面臨的挑戰是一樣的。歐美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是過度借債、杠杆過高,把家庭和金融機構壓垮了,要想恢復經濟,必須把過高的杠杆率降下去。直到2014年,美國的去杠杆化才基本結束。

歐洲經濟為什麼現在還不行,因為它們還沒有認真地展開去杠杆化。有數據表明,歐洲的杠杆率只是稍稍低於2008、2009年,而美國的杠杆率已經回到了歷史的平均水平。這也是歐美兩個經濟體的表現大相徑庭的主要原因所在。

同樣,對於中國來說,我們不僅要去杠杆,還要去產能。實際上這兩者是一回事,實體經濟中的過剩產能對應的是銀行的天量信貸,要不是銀行放出那麼多的貸款,也不會有今天這麼多的過剩產能。所以,實體經濟要去產能,金融行業要去杠杆。

和金融體系與政府體系中的壞賬相比,A股的場外配資簡直就是小菜一碟。A股配資總共有兩、三萬億吧?我們金融體系的貸款餘額是80多萬億,如果壞賬率是10%,那麼也達到了七、八萬億,而且有可能還不止。政府融資平台在這幾年經濟調整的過程中積累的債務,現在官方估計就有20萬億,這才是中國經濟的大隱患。

儘管社會反響很大,其實A股市場只是中國經濟中的一個小問題,大問題是政府負債、銀行的壞賬和實體經濟中的過剩產能。過剩產能有多嚴重?各個行業不一樣,據說水泥行業的過剩產能是60%以上。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去杠杆和去產能的過程可能會相當長,我們對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去產能和去杠杆的過程中,企業的首要任務不是發展多快、要做多大,也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活著,活下去就好辦。

宏觀形勢嚴峻,是不是我們就不幹了呢?當然不是。在經濟下行的過程中,價值才能顯現。我喜歡熊市,不喜歡牛市,為什麼?因為在牛市中,資產的價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資產的公允價值才能夠在市場上出現,就像巴菲特喜歡熊市一樣。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也不要害怕經濟的下行和經濟的調整,因為在調整的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商業機會。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談創新,談創業,談互聯網?原因就在這裡。 ( 2015-08-05 中國評論

Views: 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