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我媽媽與家族史寫作熱

我媽媽,歐守機,93歲了,春節前後在香港住了3個 月,回上海不久,突然器官衰竭而入住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即深切治療部。在中國大陸文壇,很多朋友將時下“家族史寫作熱”的緣起,或者說最新動力,歸於我媽 媽的一本自傳體小書:《上海閨秀――一個婦人的人生自傳》,4萬4千字的小書,2003年2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都說,父親是山,母親是海。母親寫自己的故事,80年苦樂悲歡的見證,用她個人的生命史細節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映射時代的複雜剪影。我媽媽僅小學文化程度,這本自傳,她寫了幾年,每天寫200字。

她沒想過出版,只是想讓人打字,複印,家族幾十人,每人一份,“別忘了過去,別忘了根本”。書出版後,掀起旋風。報刊、網站、電台、電視台,從上海 電視台到中央電視台,數百家媒體採訪報道她,她應邀去社區、學校、監獄,講“寧願別人負你,而你不要欠別人”、“這世界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的人生。這 10多年來,凡人寫家史,成了一股新風。

上海電視節目主持人曹可凡,步入知天命之年,日前攜手家族史學者宋路霞,耗時4年,完成40萬字家族史長篇《蠡園驚夢》。

書中回顧了其曾外祖、無錫王家闖蕩上海灘的傳奇,涵蓋120載、五代故人舊事。

一個月前的北京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上,曹可凡身為人大代表,議案之一是呼吁有關部門要鼓勵百姓挖掘家族歷史,弘揚良好家風家訓,重建家庭型社會。

中國內地不少作家開始關注家族史寫作,近年湧現一批主題為個人史及家國情懷的作品。2011年,上海作家陳丹燕推出《蓮生與阿玉》一書,是陳丹燕對 自己家族史的探尋。以描寫知青和抗戰題材著稱的作家鄧賢,近幾年也沉醉於家族史寫作,2012年出版鄧氏家族史第一部30萬字《父親的一九四二》,接著, 他又開始寫作家族史第二部“祖父時代”。2014年邀請來香港書展的嚴歌苓,以祖父經歷寫了《陸犯焉識》。北京學者錢理群推出新書《我的家庭回憶錄》,被 視為近年家族史代表作。真正意義上的“家族史”寫作,不能不提台灣小說家張大春的《聆聽父親》,他以個人的家族史來搶救家族記憶,以文化溯源的方式拯救文 化凋敝的意圖。在台灣,家族史寫作較為引人注目的當屬台大教授齊邦媛《巨流河》。

當下,家族史寫作正在成為一大熱點。中國太缺乏現實客觀的“家族史”文學。其實,長年來,中國人對自己“家族史”寫作存在根深蒂固的忌諱,這種忌諱往往使家族傳承關係囿於家族內部的族譜傳習,而不會曝光於公開文本中。如今時代變了,開放成了一種趨勢。

上述作品,大多是身為作家的名人寫家族史。每個家庭都有一長串故事。我更看好凡人寫家族史。人們希望透過自己家族故事,折射一個時代的變遷。無論出 身哪個階層,家族裡的每個人都是其至親至愛,在生活中都有難以忘懷的情感記憶,將這些生活場景連綴成篇,即使文字稚拙,同樣感人至深。當寫作者嘗試追尋自 己不知道的祖宗歷史時,本身也是血脈親情的濃化,祈盼能有更多人寫自己家族的故事。(2015-04-12 星洲日報/香港碎影‧作者:江迅‧《亞洲周刊》副總編輯)

Views: 18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