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按照中央文明辦關于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和中國文聯加強調研工作的要求,5月1日至7日,在貴州苗族傳統節日“姊妹節”期間,中國民協會同貴州省文聯組成採風調研組深入到黔東南“苗疆腹地”及侗族、水族聚居的山村,本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在層巒疊嶂的山脈中穿行,走進一個個苗侗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營造的神秘村寨,探訪先民們祖祖輩輩創造的璀璨民間文化。

初夏的黔東南山區細雨綿綿,考察組在泥濘的山間小路上攀行,在吊腳樓下與村民對話,在“美人靠”上與傳承人攀談,在崎嶇的山路上尋找遠古的文化遺跡,在“最後的鳥槍部落”裏記錄古風,在人口生育“第一村”裏破解人文密碼。所到之處,處處散發著苗嶺古樸的民風,一路走來所獲頗豐。此番採風主要圍繞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民間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存續現狀、民族節日的時代演變等展開深入調研。通過現場考察,口述記錄,實地參與民俗活動,調研組多視角、全方位地了解到來自民間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第一線的情況,收集整理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民族民間文化第一手資料。

一、多彩的民族節日文化

黔東南苗族侗族地區素有百節之鄉之美譽。在這神奇的沃土中,蘊藏著的豐富的節日文化資源,“大節三六九,小節月月有”。苗族姊妹節即是一顆璀璨的節日文化明珠。

姊妹節苗語的音譯為“農嘎良”,源于一個苗族的經典愛情傳説,是苗族青年特有的擇偶戀愛的節日集會。相傳苗族男孩金丹和女孩阿姣自由相愛,卻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對,阿姣通過做姊妹飯和金丹相約,最終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後來,姑娘們紛紛效倣阿姣的方式,帶上自己制作的“五彩姊妹飯”到山上去款待外村到本寨來找她們“遊方”(找伴侶)的男青年。這種擇偶方式曾經每逢農閒季節舉行,而規模僅限于一村一寨,“農嘎良”即由此而來。後來,這種形式在一些地區有了固定的日期和地點,如被稱為姊妹節的發源地老屯鄉一帶就把姊妹節的時間定在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三月十七。如今,姊妹節已被列入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程,當地政府和苗族群眾已對這個可追溯上千年歷史淵源的節日進行了新的時代闡釋,並對節日的形式及內涵開展了多重文化的自覺探索。較之以往,我們參加的姊妹節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更加迎合了旅遊市場和商業需求。作為民間文藝工作者,我們在看到姊妹節有序傳承的同時,更希望當地政府及苗族群眾在深入挖掘姊妹節潛在的文化內涵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姊妹節民俗文化的內涵,使這一苗族人民獨有的節日文化得以全面繼承和發展,並使姊妹節固有的文化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二、豐富的苗疆村落遺産

在考察雷山苗寨時,中國民協副主席劉華如是評價苗疆村落建築的獨到風貌:苗寨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既關風蓄氣又遮風擋雨的風雨橋,侗寨考究的寨門、壯觀的鼓樓以及或質樸或華麗的戲臺,都凝聚著祖先的智慧、山水的靈動和自然的氣韻。貴州因村寨而多彩,村寨因建築而多彩,建築因“活著”而多彩。活著的是人氣,是村寨中動人的歌喉、熱烈的舞步,以及那些隨時可以投入的繡花的巧手;活著的是鄉風,是寨裏寨外怡然自得的勞作、生活場景,以及太多的溫馨細節;活著的是節慶,是五花八門卻至今仍為各族群眾樂此不疲地享受著的節日;活著的,還有民間的傳統觀念,這是村落文化的魂靈所在。貴州的村寨,愈是深入愈是精彩。

黔東南州是苗侗古村落的聚集地,全州共有276個村寨進入國家公布的傳統村落名錄,僅調研組所到的臺江縣就有36個村寨進入名錄,佔全縣67個村的一半以上。在這些村落中保存了最原始的自然生態,最淳樸的生活方式,最本真的人性,最溫暖的人情,最古老的人類文明和文化多樣性的活化石。

(Miao Girls Dancing by William Yu,Please Like https://500px.com/WilliamYu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侗人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地理特點,所有民居設計規劃和建材運用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表現出了巧妙利用自然資源的民族特色。每一座村寨的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風俗習慣都具有自身的個性和特點。如,傳統村落中古民居的木結構,苗族的“美人靠”,侗族的“吊腳”“鼓樓”,都成為中國古建築傑出的典型代表,表現出中國建築文化的多元性和豐富性。長期居住在樹木茂盛的山頂或山腰的苗族就地取材,充分體現出中國祖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理念在人民生活中的應用。在這次考察中我們還發現,傳統村落無論是彰顯古村落風貌的物質文化遺産,還是源自遠古的民風民俗,都不可幸免地在城鎮化的浪潮中急速變化著。

社會在發展,生活在改變,這是難以抗拒的歷史潮流,但是我們多麼希望這種改變能夠與客觀環境相協調,能夠在發展的同時承接歷史文脈,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係,讓人們記得住鄉愁,或許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課題。其實在這些苗侗村落中,蘊藏著很多智慧,尚如同一個遠未被開發的寶藏,等待著現代人去開啟,切不可在沒有發現時就被我們破壞了。我們期待這裏的政府和人民堅持“禁砍樹,慎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的做法,防止“不保護沒破壞,小保護小破壞,大保護大破壞”的怪圈,切記盲目套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方法,新規劃,新布局”的思路,而是充分發掘本土文化營養和尊重當地地形的鄉土建築實踐,運用傳承了世世代代的行之有效的苗侗人民的村寨建設布局及建造智慧,讓古老的村落保持住傳統的風貌,使之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三、神秘的民族文化符號

多彩貴州有著多彩的民間藝術,調研組側重從剪紙、刺繡、蠟染的傳承方面入手調研,試圖從中找到這些來自遠古的手工藝與時代對接的契合點,進一步深入了解了貴州苗族、侗族及水族民間手工藝在民族文化傳承和生活中的作用。比如,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苗族文化的傳承除了依靠口頭文學形式外,就是通過剪紙、蠟染、刺繡等手工藝途徑完成的。這些手工技藝的造型和技法具有獨特性,文化性,稀有性和不可復制性,在世界上堪稱一絕。其中的剪紙、蠟染和刺繡有著同一種文化的淵源關係。

我們調查訪談的幾位傳承人身上都充分體現出了這些手工藝之間的銜接和遞進關係。如臺江老屯鄉剪紙傳承人張套你,13歲開始跟母親學習剪紙,從事剪紙五六十年。她告訴我們,剪紙紋樣都是根據苗族獨特的口傳文化剪刻,大部分通過古歌內容創作,是苗族人民世代智慧的結晶。在眾多的貴州民間工藝中,剪紙是一項基礎創作,她創作的剪紙都分別成為蠟染和刺繡的花紋底樣及藍本,成為第一道工序,再經過蠟染和刺繡工藝後,就作為精美的蠟染和刺繡作品呈現出來。隨著社會發展分工的增細,她現在只專事剪紙的創作,在考察現場,張套你和古歌傳承人劉永洪為我們合唱了經典古歌《姊妹節歌》。在雷山縣,塔石蠟染傳承人楊月秀告訴我們,她所穿的苗服就是按照自己設想的紋樣剪刻出來再繡到苗服上的。調研組到達三都水族自治縣時,馬尾繡傳承人韋應立正在一針一線靜靜地編織著她美好的馬尾繡圖案。她告訴我們,她的刺繡紋樣也都來自剪紙,很多圖樣都來自遠古的傳承。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現在她組織了馬尾繡刺繡協會,對馬尾繡進行市場開發。然而,在贏得市場的同時,古老的馬尾繡也容易失去很多古樸的傳承。

毋庸置疑,在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這些古樸的民間手工藝正面臨著嚴重危機。特別是商品屬性的不斷增強,使很多原本生長在田野鄉間的民間藝術,因喪失了鄉土的味道而被肢解成無數碎片,逐漸背離了原初的文化意義,變成一種僅僅被觀賞的裝飾品、收藏品和商品。苗族文化專家余學軍經長年的研究考察深有體會地説,對于貴州這些豐富多彩的民間手工藝的傳承而言,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村寨裏的青年人舍棄了老一代傳統的手工技藝而投入到城市的懷抱,造成這些手工藝到了後繼無人的地步。除了張、楊、韋等人在盡力艱難培養繼承外,大部分村寨民間藝術的失傳還在繼續著。

如何保持傳統,如何接納現代,目前尚很難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答案。但有一點我們應該明確,就是提倡和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正確地處理原生文化和新生文化的關係,是各級政府、各地民間文藝家和民間文藝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責任。

四、醉人的侗族大歌

侗族人喜歡歌,愛唱歌,事事用歌,處處用歌。歌的內容十分廣泛,歌的形式也豐富多彩,有獨唱,對唱,合唱,而最具特色的當屬侗族大歌。大歌在侗語裏的意思是大而莊重,所以唱大歌多在鼓樓、樂堂等地。我們走進小黃村,在寨中心鼓樓裏面對面地領略到了侗族大歌的魅力。侗族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沒有指揮沒有伴奏和樂團,村民們都能自自然然地將結構復雜、韻律繁復的大歌唱得從容舒緩、融會貫通、和諧美妙,自由地唱出了人與自然渾然天成的意境。隨行的當地民間文藝家李文明告訴我們,演唱大歌的規模小到幾人,大到幾百人幾千人,甚至數萬人,人數眾多,聲如山洪,氣勢磅薄。低聲部如潺潺流水,低沉,莊重,綿延;高聲部宛若蟬唱溪澗,風過叢林,水流低谷,高低錯落,節奏明快,嗓音圓潤而清脆洪亮;多聲部合唱起伏跌宕,時而像洶涌的海浪,訇然聚起洪濤;時而變成草木的歡歌,忽近忽遠,飄渺空靈;時而恍若空谷傳音,擊破暫短的晨曦,無形間把人們的思緒導入渺遠的追憶和遐想之中。我們雖然聽不懂歌詞的內容,但是我們都感到,無論你是否懂得侗語,也不管你是否理解歌詞,都可以體會到音樂是沒有國界族別的,當那悠揚、婉轉、深切的旋律回響于廣宇之下,激蕩于山水之間,澎湃飛揚于侗族人心中之時,那旋律和氣勢會撥動你的心弦,使你沉浸在歌的海洋中,難怪侗族大歌被稱之為“天籟之音”,“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清泉閃亮的音樂”,更能深深地懂得“飯養身,歌養心”那句侗家俗語的寓意。


最讓我們高興的是,在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這種起源于農耕文明的文化至今仍緊緊地伴隨著侗族人民的生活。村民們告訴我們,侗家沒有自己的文字,從他們祖先開始就用唱歌來記事和傳承文化。在這個有著七百多戶的村寨裏,有著六十多個歌堂,每個歌堂約有十多個人,村裏每誕生一個新生命就會從滿周歲時起被編入到一個歌堂中,這些兒童從牙牙學語開始,歌聲就貫穿他的生命始終,從而驗證了“會説話就會唱歌”的傳説。我們所見到的幾位80多歲的老人,至今還在唱著動聽的大歌,美妙的大歌一直伴隨著他們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歷程,這不禁不令我們震撼,不得不讓我們肅然起敬。這樣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正是我們盼望和期待的。一個民族有了如此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何愁這個民族的文化不能永續地傳承下去呢。

後記:在美麗的“苗疆腹地”山寨中,延續著人類童年時代的純真,保存著人類農耕文明時期的夢想和智慧。通過這次採風調研我們感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了有效保存傳統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在一定區域內適當地保留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價值典型的民間文藝的文化場域和文化空間,保持傳統的民風民俗,提倡手工勞動,在相對的時空內維持民間藝術傳承的穩定,使傳承不被旅遊化和商業化所割裂,從而使那些優秀的民間藝術得以生存和自然發展,這是我們共同期待的。我們衷心期望貴州民間藝術的明天會更好,能為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留下一份珍貴的遺産。作者:中國民協赴貴州苗族侗族水族地區調研組 時間:2015年05月18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Views: 9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