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國政府根據《2005年國家遺產法令》,將「文化遺產」分為物質產和非物質,前者包括建築物、考古與自然遺址、文物與藝術作品等,後者有傳統習俗與文化、表演藝術、美食和人物等。
在大馬國家文化遺產中,目前共有47項建築物、6項考古遺址和7項自然遺蹟,其中包括許多超過百年的歷史建築,諸如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檳城聖喬治教堂、黑風洞、馬六甲紅屋,以及江沙烏布迪亞清真寺等,但是,當中並不包括具華人宗教色彩的建築。
佛教與道教在大馬的發展已超過百年歷史,大馬華人宗教建築和文化遺產不在少數,包括馬六甲青雲亭在15世紀已存在,並於2003年獲「聯合國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以及有214年以上歷史的檳城觀音亭,卻都沒有被列入國家文化遺產。
馬六甲青雲亭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在明朝萬歷二十八年就已存在,現已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傑出古蹟建築修復的典範,如今廟內供奉儒、釋、道3座祭壇。
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檳城,其市區內觀音亭是當地最古老的廟宇,在1800年由檳城的廣東人和福建人創立,其非純粹的佛教教寺,也不是道教的道觀,而是華人民間信仰佛道混合的反映。
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講師杜忠全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說,數百年前南洋華工客死異鄉後,需要道士或法師主持喪事與超渡,因此,這些屬於民間信仰的華人廟宇,都會從中國聘和尚或道士作主持。
他披露,檳城觀音亭在1887年聘請來自福建湧泉寺的妙蓮法師,由於當時妙蓮法師有意為中國福州龜山法堂籌募修建基金,所以欣然南下檳城當觀音亭的主持。
對佛教歷史素有研究的杜忠全表示,觀音亭就位於喬治市市區,與佛教遠離塵囂的清修與坐禪等要求大相逕庭,佛教的意義並非主持喪事而已,更應廣傳讓人們瞭解佛法真義。
「當時妙蓮法師立願要興建一座佛寺,他將募化回來的銀兩回饋檳城本土,於1893年開始在亞依淡鶴山興建極樂寺,這也是漢傳佛教在馬來亞紮根的開始,讓佛教不再只是民間信仰。」
宗教分信仰與建制
他解釋,宗教可分為民間信仰與建制宗教,前者是根植社會傳統文化的鬼神崇拜,善信們的供奉與膜拜具有功能與目的性,主要是為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如求健康、功名或發財等。
「建制宗教是超越現世和處理生命意義,其具教主、教堂、教理與教團等,對應佛教即佛陀、佛寺、佛經與和尚,佛教講求是解脫生死,民間信仰一般只求平安。」
杜忠全表示, 成為佛教徒有正式儀式,即皈依佛、法、僧三寶,以及接受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許多人宗教信仰欄目填寫為佛教徒,其實是比較偏向民間信仰的拜觀音。
他說,雖然創建極樂寺的妙蓮法師屬於禪宗,凈土宗隨後也從中國傳來大馬,但普遍上本地都是禪凈雙修,而且漢傳佛教的派別雖多,但彼此關係密切與相相滲透,因此,在大馬一般上都是並存。
道教信徒熱慶神誕
本地文史工作者李永球指出,道教在中臺等地的發展與大馬類似,中國自漢唐以來就有佛道之爭,現代道教也沒有經歷如佛教般的革興運動,以致如今道教的發展並不如佛教般興盛。
他指出, 我國道教在2 0 0 6 年才加入宗教諮詢理事會,因此,現代化的馬來西亞道教乃處於發展階段,如今道教組織有馬來西亞道教總會、道教青年團總會、馬來西亞三清道教會等。
「正宗的道教是有傳度三寶和受籙,正一道也會助信徒前往中國龍虎山歸宗,但因為道教對中華文化影響太深遠,以致許多人未必能分辨正宗道教、民間信仰或風水術數間的不同。」
廣東福建保留習俗他說,每逢農歷九月初一至初九慶祝的「九皇爺誕」,千多年前在中國雲南與四川最盛行,供奉的是道教北鬥七星星君,唯現今僅有廣東與福建等道觀保留習俗,反而民間已斷層。
他指出,「九皇爺誕」在馬新泰反而保存下來,每年的持素、立竹嵩、乩會、接送王爺等活動都隆重慶祝,雖然如今九皇爺誕已偏向民間信仰形式,但亦是我國華人宗教的文化盛會。
先賢求保佑異鄉設廟宇
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指,華裔先賢數百年前從中國到南洋拓土,在異鄉番邦面臨生老病死問題時,為尋求心理慰藉和神明保祐,必定都會在異鄉設立廟宇供奉神明。
他指出,因此,我國許多華人開埠的城鎮,都可尋獲超過百年歷史的廟宇,這些廟宇記載著華人城鎮的歷史變遷,也承載許多具有豐富歷史價值的文物,更見證華人先賢對本土的貢獻。
對華人民俗信仰素有研究的李永球指出,道教是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從明朝未期以民間信仰的方式傳入馬來亞,因此早期的吉蘭丹和登嘉樓都有道觀,青雲亭初期也是偏向道教系統。
他表示,中國道教體系繁雜與流派眾多,但傳入馬來亞本土的主要以正一道和全真道,與廣東、福建與海南等地盛行的南傳符籙派三大派別為主。
出家道士類似《射雕》全真教
李永球說,道教的道士分為出家和在家修行2種,出家的全真教道士需身穿道服和留鬚蓄髮,離開原生家庭到道觀清修茹素和終身不婚娶,這種形式比較像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道士。
「正一道和符籙派的道士平常不須戴冠和穿道服,修煉特別強調符籙,多半可以結婚生子和吃葷,以及居家開設道壇,主要從事道教儀式活動,這種形象比較像香港殭屍片裏林正英所演飾的道士。」
李永球告知,也因此大馬本土道教廟宇非常少,因為只有全真教派有需要設立道觀,其他派別的道士都在家開壇作法,以致全真派如今也逐漸式微,怡保超過百年歷史的龍頭巖和南天洞就是屬於全真派別的道觀。
「由於正一道等道士只需在開壇作法時才身披道服,而平常食飲起居也跟一般人無異,所以在現代社會的『道士』已不可能像『和尚』普遍,道觀也不像佛寺般林立。」
他指出,符籙派則比較偏屬於民間信仰的派別,主要以符咒幫人治病去邪或濟人渡鬼為目的,或進行齋醮祈福等道教活動為主,偏重符咒和鮮少使用道家經典,也不強調道家的修行。
他告知,如今大馬出家道士不超過百人,正一道道士人數也不多,反而南傳符籙派傳人在大馬約有數千人,即使在中國有登記的正式道士也只是約10萬人而已。
印度文明 北馬「低調存在」
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講師陳愛梅表示,雖然極樂寺被視為是「漢傳佛教」正式在馬來(西)亞紮根的開始,但實際上,從公元4世紀至14世紀之間,帶有佛教成分的印度文明就已在北馬存落地生根,只是如今一直被「低調存在」。
她披露,位於吉打州的布秧谷已有超過1500年的歷史,是比馬六甲王朝更悠久的歷史遺址,也是伊斯蘭教未傳至我國前,佛教及印度文化發揚的重要基地。
「雖然布秧谷後來已沒落,但北馬過去數百年都處於暹羅勢力範圍,也因此緬甸與暹羅盛行的南傳佛教,比漢傳佛教更早就已傳入馬來半島,歷史悠久的泰國佛寺在北馬隨處可見。」
她披露,隨著藏傳佛教在近10年也傳入馬來西亞,漢傳、南傳、藏傳等世界三大佛教體系同時存在,讓多元宗教並存的大馬顯得更是百花齊放,這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宗教現象。
雙修學佛法
「也基於大馬人能掌握多語,許多佛教徒都可進行『雙修』,即同時使用中文學習漢傳佛法,以及使用英文學習藏傳或南傳佛法,因此,星雲法師也曾開玩笑稱來世要轉世為大馬人,這樣的宗教文化遺產應給予發揚。」
陳愛梅說,雖然本土佛教仍然是以信奉漢傳佛教的華社為主,但是在佛教思考卻已跳脫華族本位,既中華地區的衛塞節為農歷四月初八,但大馬佛教界卻能跟隨1950年斯裏蘭卡世界佛教大會的議決,訂定5月的月圓為衛塞節。
她指出,清朝時,宗教處於低迷時刻,佛教在清末明初展開了現代化的革新運動,這一波的宗教革新推動了慈濟、佛光山、法鼓山等現代化佛教的產生,並且在90年代傳入大馬。
「大馬佛教總會1957年成立,把各個不同流派寺院都團結起來,於1971年成立了馬來西亞佛學院,為大馬培養全職宗教人員,提升本土佛學知識與佛法修為。」
她說,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也在約1970年代設立,其主要是作推廣佛法知識,培養年青人對佛學多加認識,後來馬來西亞僧伽總會的成立,也規範了出家人的水平和不足。 (2014年11月01日·東方脈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