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中·土著踊跃报读华小(上)

在东马来西亚(东马)的砂拉越州和沙巴州,土著学生(或称原住民学生)就读华文小学(中华公学)是一个很常见的普遍情况。

如果与西马来西亚(西马)作出相比的话,虽然西马同样有越来越多马来族学子和其它土著族群孩子在华文小学求学,东马土著学生入读东马华文小学的比率,肯定会比西马来得高。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魏家祥曾在2010年透露,全国1200多间华文小学,65万名华文小学学生,有13%为非华裔学生,而在东马,不少乡区华校的土著学生超越华裔学生人数。实际上,在2000年,全国有57,235人非华裔华校生 ,到了2010年,人数增加到73,159,其中马来同胞的增长率最高,达31%,印裔同胞16%以及其他土著19%。

就东马来看,土著学生在华文小学的所占学生人数比例,大体上可分为城市区、市郊区(或半城乡区)、乡村区华文小学。


城市华校土著学生不多

根据比率来看,城市区华文小学的土著学生还不算多,占有率通常都不超过百分之十。

绝大多数华裔人口相对集中于城市范围定居,华裔父母自然而然会争相把孩子送入华文小学,让孩子接受6年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母语基础教育。

比起华裔群体,土著群体在城市区还不至于像市郊区和乡村区那样广泛分布或高度集中,虽然说有愈来愈多乡村区土著居民,特别是属于相对年轻的土著青年群体,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而选择离开村子,往城镇迁徙并定居于城市区。

由于城市区华文小学处于华裔人口集中区,因此,城市区华文小学的华裔小学生总人数比率,比较起土著小学生来得多是可以预见,也是可以理解的情况。

不过,属于城市区边缘的市郊区和距离城市更远的偏远乡村区,土著学生人数的占有率就相对增加,这其中的原因与土著居民人口,或土著家庭数量,大量分布于市郊区和乡村区,那里的土著家庭孩子比较多有关系。

例如,在砂拉越州的市郊区华文小学,土著小学生人数占总学生人数介于百分之十至叁十是司空见惯情况。

华裔人口数量在交通便利的砂拉越州市郊区小镇或卫星镇还相当多,因此,市郊区华文小学的华裔小学生比率也还相当高。


华裔和土著学生争学额

无论如何,土著小学生人数在某些市郊区小镇的占有率明显增加,一些市郊区华文小学的学生人数更因此而爆满,形成华裔和土著家长争相为孩子报名当地华文小学的踊跃情况。

土著小学生人数在市郊区华文小学逐年增加是一个普遍情况,这当中与有越来越多土著家长认同华校教学成绩,进而愿意把其孩子送往华小接受教育有很大关系。

再来看一看乡村地区的华文小学情况。由于在乡村地区的华裔人口大量外流到城市,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华人,为了更美好生活和前途,都纷纷离开以农为祖业的乡村原居地,前往城市甚至于外地城区打拼事业,并在市区成家立业,然后开枝散叶。

砂拉越州乡村华裔人口大量外迁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并于80年代和90年代中达到一个高峰期,这种外流情况其实到现在都还一直在持续着,华裔年轻人在乡村可谓“所剩无几”,而通常在重要节庆日子例如农历新年时,才会见到比较多的华裔青年返乡探亲。

在这样的一个华裔家庭在乡村地区相对大量减少的情况下,许多位于偏远乡村地区的小型华文小学,面临着华裔小学生来源不足的艰辛办学的困境。

这些位于乡村地区的华文小学,因为整体学生人数少,通常都面对校舍简陋和软体设施不足问题。


乡村华小办学路苦苦挣扎

若与城市和市郊区的建筑宏伟,软硬体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型华文小学校相比,城市和乡村华文小学之间的确是大相径庭,办学命运大不相同,许多乡村区华文小学的办学道路可谓是苦苦挣扎。

为了让华文教育薪火相传,为了华教火炬不灭的伟大使命,这些早已长期面对缺乏华裔小学生来源,加上办学经费面对窘境的乡村区华文小学,也只好仰赖招收当地的土著小学生来持续办学,不让学校走向关闭命运,以维持华文小学在马来西亚一所都不能少的使命。

这些乡村区华文小学的土著小学生人数超过百分之五十,全班甚至于全校是土著小学生一点也不出奇。在西马的一些微型华文小学,也有一些清一色为非华裔学生。

Views: 5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