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人文紅利: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2)

鄉村振興離不開耕讀傳家精神。耕讀傳家是起於先秦,成於唐宋,盛於晚清的精神傳統。耕是為了生存,讀是為了發展。耕是為了小家,讀是為了國家。耕讀傳家透現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修齊治平的大格局,體現了炎黃子孫世代相傳的家國情懷。

縱觀歷史,絕大多數取得偉大成就的成功者都是從有著世代沿襲耕讀傳家風氣的世家大族、名門望族中走出來的。浙江臨安錢姓,自五代十國先祖錢繆留下家訓傳世,家族歷代名人輩出,今天在世界各國的院士級科學家群體中,出自這個家族的多達100多位。頭懸梁、錐刺股、囊螢夜讀、寒窗映雪的求知佳話, 成為古代教子讀書的範例。在知識傳播手段和條件異常發達的今天, 耕讀傳家精神卻有所淡化。父母外出打工,一些鄉村孩子在家沈溺於刷抖音、玩遊戲;受父母影響,一些鄉村孩子賺錢意識很強,讀書的意識卻很弱,「讀書不高尚,賺錢才富貴」的心態不斷滋生。物欲至上,享樂至上、成了一些孩子的座右銘。這種風氣的形成,有家庭、社會的原因,也有鄉村教育體制機制的問題。鄉村自推行撤點並校以來,學校總量已由最高峰的60多萬所減少到最低時的20多萬所,鄉村孩子面臨新的「上學難」。鄉村孩子要接受更好的義務教育,需要到城鎮上學,義務教育學費是免除了,但需要家長陪讀、租房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成本更高了。因此, 下大工夫落實好「學生單程不超過半小時」的國家政策,是繼承耕讀傳家精神的制度供給。鄉村孩子是未來振興鄉村的主體,是加長「四化」中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條短腿的主力,培養鄉村孩子的讀書意識,為鄉村孩子創造讀書條件是根本。今天接受知識和信息的渠道雖然多元,但絕不能忽視學校的正規教育,這是培養鄉村人才的根基。耕讀傳家的精神不能接續,鄉村振興就沒有人才支撐。

鄉村振興離不開道法自然精神。從空間結構看,鄉村振興可分為家戶、家園、田園、山水四層機理,山水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層機理,守護好山水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山水是自然環境的統稱,它脫胎於宇宙洪荒,是人類生存的大環境,大環境好壞關涉人們生存狀態和生存質量。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文明、城市文明以來,遵循自然規律的意識淡化,追求改造自然的意識增強,「人是自然的主宰」這一理念廣泛流傳,讓人們陷入認識誤區,認為可以不受自身所限,任意拓展資源利用廣度,改變資源利用方式,由此,亂砍濫伐、亂采濫挖等現象層出不窮。這實際上是對道法自然精神的違背。2012年,國際環保組織開始設立「地球生態超載日」,意在提醒人們對自然的索取已經超過了地球生態臨界點,開始進入生態赤字狀態。據專家測算, 1970年,地球生態超載日為12月29 日,人類碳排放和資源消耗首次出現超載,地球首次進入「欠費」狀態。以後這個時間不斷提前,2016 年為8月8日,2017年為8月2日, 2018年為8月1日;2019年為7月29 日,比1970年提前了整整150天,為史上最早一日,人類將背上沈重的生態欠債。道法自然是古人樸素生態道德觀,這種道德觀由農業文明孕育而生,是中華文明能夠延續傳承的根本原因,它要求人們認識和順應自然規律,尊重發展規則,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