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文化的「興觀群怨」功能助力鄉村振興 (上)

劉奇,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主要著作:《劉奇文叢六卷》《中國三農危與機》《貧困不是窮人的錯》《大國三農 清華八講》《鄉村振興:三農走進新時代》等十餘部。

文化是指除了物質生活之外的精神生活。先秦時代學習詩經就是純粹的文化活動,孔子對《詩經》的社會功能概括為「興觀群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深刻闡明了文化的四大社會功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文化建設是其靈魂工程,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應充分挖掘和發揮好文化的「興觀群怨」 功能。

「興」而提升精氣神

「興」的本意是「起興」,是指可以引發聯想,激發思緒。在鄉村文化建設中,「興」的社會功能重點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點燃激情,激發內生動力。鄉村振興需要不斷提升精氣神,如果沒有飽滿的精氣神,萎靡不振, 不思進取, 則什麼事情都難幹成。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爬過飛鳥難越的雪山,走過沼澤遍佈的草地,靠的就是一股超越常人的精氣神。通過典型事例宣傳, 弘揚塞罕壩精神、北大荒精神、紅旗渠精神,點燃艱苦創業的激情。只有在實施鄉村建設過程中不斷激發廣大農民的鬥志,才能鼓足幹勁,開拓進取,取得輝煌成就。

二是造濃社會氛圍。鄉村振興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形成全社會的合力。戰爭年代,農村包圍城市;建設年代,農業支援工業;改革年代,農民服務市民。鄉村為城市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已經結束了以農養政、以農養城、以農養工的時代,進入城市和工業反哺農村農業的時代。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在享受高度現代化城市生活時,要更加關注低度現代化的農村,讓全社會認識到城鄉之間的客觀差距,在俯視還是平視、還債還是恩賜、主動還是被動等方面的問題上重構思維方式,調整發展順序,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只有在全社會找到情感的共鳴,有了濃厚氛圍的基礎上,各行各業才能勠力同心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共謀發展。

「觀」而通曉政得失

「觀」的本意是「觀察」, 「觀風俗之盛衰」,是指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通曉社會發展變化規律,了解人民所思所願所盼, 正所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觀」在鄉村振興中的功能主要體現為,深入田間炕頭,通過走訪座談,交流互動, 了解農民的真實需求。鄉村振興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套用借鑒,因而需要做深入的調查研究。中國農村地域性差異大,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做好「三農」工作必須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只有不斷加強農村調查研究,始終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制定正確的決策,在工作中盡可能防止和減少失誤。有一些離開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機關門的「三門」幹部, 對農村農業農民缺乏足夠的了解, 坐在辦公室里拍腦袋決策,就會導致工作決策脫離現實。個別地方開展強拆農民房子的合村並居運動; 一些地方不讓農民養豬,提出建設無豬縣;有些村莊房子全用一套圖紙,整齊劃一,像座軍營,這些都引起農民的不滿。對此,只有常用聽民聲查民情觀察社會,才能知政之得失、人心向背,才能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找到事物的內在規律, 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需要強調的是,「觀者」 需要配備四鏡:「平光鏡」防止風沙塵霧遮住眼睛;「放大鏡」防止細節的疏漏失察;「望遠鏡」拓寬視野、展望未來;「顯微鏡」入木三分、洞察幽微。四鏡並用,觀物才真。



中國發展觀察 2021年11月10日)

Views: 4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