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界限的消失:活在時代的夾縫里(2)

梅羅維茨提出,電子媒介“使得曾經各不相同的社會場景相互交叉”。以前我們會有階級權力等級等的劃分,是因為不同群體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場景,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而現在,“場景相互交叉”了,這勢必引起社會舞臺與社會行為的重組,產生三大社會現象,即“兒童與成人概念的模糊,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概念的融合,政治英雄與普通市民的等同”。

首先來看第一個現象。兒童與成人概念的模糊所導致的界限消失,與一種童年界定物密切相關,它就是:秘密。梅羅維茨認為電視是“秘密展示機”(secret-exposingmachine),不僅排除了童年與成年社會中的重大差別,讓孩子暴露在各種圖像和信息面前,呈現人類歷史上與時共存的暴力、愚蠢、紛爭、煩惱、人體上生老病死的弱點,因而提早瓦解了兒童的天真童稚;而且,它還讓孩子們知道了所有秘密中最大的秘密,即“關於秘密的秘密”。

波茲曼說,直到最近,兒童與成人最重要的區別是,成人擁有某些兒童不宜知道的訊息。當兒童漸漸長大,我們按發展階段逐步透露這些秘密,例如很多父母都難以啟齒的“性啟蒙”就是其中很大的一個秘密。

波茲曼強調:“我同時也不是說兒童在早年時,對成人世界的東西是全然無知的。我只是說,自中古世紀以降,只有活在當代社會的兒童才會知道這麽多成人世界的秘密。⋯⋯當他們有機會去接觸過去潛藏於成人世界的訊息時,這些兒童就已經被逐出兒童世界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連兒童的好奇心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波茲曼認為,好奇心只有在兒童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有所區隔時才會出現,兒童必須要通過發問,尋找進入大人世界的途徑。而現在,兒童根本無須問任何問題,就被塞滿一大堆答案。

伴隨著兒童的天真和好奇心的瓦解的,是成人權威的下降。這個下降系基於父母監控能力的下降。在電視出現之前,父母可以掌握他們的孩子正在閱讀的東西,通過書籍和印刷媒介,成年人可以隱藏許多不容孩子們目睹的殘酷現實,或者至少可以對於他們何時獲得這些知識實施某種控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可以閱讀的東西隨之增多,他們由此得以逐步對成人的問題展開探索。電視則不僅在監控上困難得多,而且,過早將成人生活的後臺打開給孩子看。梅羅維茨認為,正是為此孩子們喜歡電視,因為它能“延展自身的經驗”。

哀嘆電視讓我們“娛樂至死”的波茲曼,同時還寫過一本書《童年的消逝》,這並非偶然。波茲曼把電視視為令童年不再的罪魁禍首。他總結道,電視以三種方式,徹底腐蝕了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區分線。這三種方式皆同電視無分別的可接近性相關:首先,電視不要求其觀眾學習才能捕捉它的形式;第二,電視不要求觀眾具備復雜的心智和行為;第三,電視也不會對觀眾進行分類、區隔。電視呈現信息的方式,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觀看它,所以,電視根本不管觀眾是成人還是兒童。由此,電子媒介根本無法禁止任何秘密。只要沒有秘密,當然,童年的概念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眾所周知,波茲曼在反對電子媒介的同時,對印刷媒介給予近乎盲目的禮贊。而童年的生發,竟也同印刷媒介息息相關。波茲曼指出,“童年”的概念直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才被提出,而在這之前的中世紀,“童年”是不存在的。由於15世紀中葉印刷術的發明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符號世界,這個符號世界要求兒童作為一種社會角色與成人相分離,因此兒童便從成人的世界中被驅逐出來了。

波茲曼認為印刷品對人類非常重要。他說,印刷品有效地創造出我們的現代個體(individuality)觀念;而且,正是這種“被強化的自我感”導致了“童年的綻放”。印刷品要求讀者必須先花一段時間訓練其讀寫能力,結果隨後就有了學校的發明,來控制兒童的“旺盛精力”,並培養他們“安靜、靜止、沈思,以及對於身體功能的精確調節”。“自從有了印刷術,未成年人必須通過學習識字、進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變成成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接受教育。”

印刷術創造了“成年”(adulthood)的新定義,成年人指有能力閱讀的人,相對的,兒童則指缺乏閱讀能力的人。波茲曼說:“簡單而言,有知識的人類(LiterateMan)已經誕生了。⋯⋯當印刷術開始出現,促使成年人的世界出現嶄新的面貌;從此,‘成年期’必須靠個人努力爭取,它是一個象征性的,而非生物性的成就;從此,年輕人必須經由學習,進入印刷品的世界,才能成為‘成人’。”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