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諄·曾少聰《東南亞華人宗教信仰研究》(1)

[摘   要]論文從宗教信仰與經濟、宗教信仰與政治、宗教信仰與社會、宗教信仰與文化四個範疇,論述了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學者的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研究的發展變化。其中,宗教信仰與經濟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與工商業經濟、宗教信仰與僑鄉現代化及宗教信仰的經濟目的,宗教信仰與政治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與同化、宗教信仰與公共外交,宗教信仰與社會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與文化適應、宗教信仰與華人社團、宗教信仰與跨國社會互動,宗教信仰與文化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與文化傳播、宗教信仰與中華藝術。論文認為,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研究還有三個可以努力的方向:一是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的內涵有待於進一步明確;二是研究資料的學術價值有待於進一步挖掘;三是女性移民的宗教信仰研究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在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的歷程中,華僑華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與此相應,學界圍繞“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這一主題的研究也走過了 40 年,其中,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宗教信仰A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中國學者四十年來的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研究呈現出一些階段性特征。20 世紀 80 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雖然華僑史仍是海外華僑華人研究的重點,但僑鄉與華僑華人之間的互動、僑鄉現代 化等議題逐漸引起學界的重視。對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也從靜態的歷史敘事轉向了動態 的現實關切。20 世紀 90 年代,特別是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以後,學者的研究成果大量湧現,形成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綜合交叉之勢,研究議題也愈加細化和深入,如華商崛起的宗教因素、華人社團的結構功能、僑鄉傳統的復蘇演變、宗教文化的交流傳播 等。而金融風暴和排華事件的發生,促使學界開始重新審視宗教信仰與經濟發展、政治認同的關 系。進入新千年以來,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研究仍呈噴發之勢,產生了眾多的專題性研究成果, 如各種制度性宗教、民間宗教、民間信仰、俗信等,這些研究具有明顯的宗教學學科傾向。隨著東南亞華僑華人跨國移民實踐的開展、跨國移民網絡的形成,關於其宗教信仰的研究也呈現出更多的 “全球”視野。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如何從宗教信仰方面整合、利用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優勢資源,已成為學界關註的熱點。

本文擬對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學者的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研究加以探討分析,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四個範疇來論述 40 年來研究情況的發展變化,通過梳理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研究的學術史,分析總結已有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尋找並確立今後研究工作的學術起點。


(作者單位:杜諄——中國社會科學院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 曾少聰——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原題·東南亞華僑華人宗教信仰研究40年——基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者的分析)
(珍藏自 2018 年 12 月第 4 期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Views: 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