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楨的詩《女巫》
這就是你留給我的路徑,
我沿着你的視線走回來,
直到進入你的眸子,
跌跪在祭壇前。
看見世間萬物在訴說
自己的故事,
完成我的身世。
你是女巫,
不斷提醒我:
少了他們,
我便不存在。
(Top Photo Appreciation: Pretty Green Eyes by BREAD AND SHUTTER)
Views: 169
Tags:
Albums: For Your Eyes Only
Comment
《陳明發的詩·寫詩,還要煩惱流派》
蘋果派鳳梨派沙丁魚派馬鈴薯咖哩雞肉派
現代後現代,個人口味各自品嚐各自愛
耳環唇環鼻環肚臍環,怎麼炫怎麼戴
寫詩不過是寒光孤星照身影
熱吻時候還顧著姿態混亂節拍
怎麼講都不自在;講得再好也不自在
陳楨的詩《遺棄》
隨口說一句老話當幽默
把自己降為陌生人
再也聽不懂鄉音,語詞失去聲量
城裡適時颳了一陣風,然後是雷雨張狂
構圖與線條都十分粗糙的複製圖騰
從一面棄牆上遁走,來不及話淒涼
夕陽恰好把空出來的位置照得輝煌
(2.9.2009)
陳明發詩想《鳥》
有隻大鷹自我胸中飛出,直衝藍空。然後,我就聽見它快樂地唱起歌來。不聽還好,一聽就氣了,沒志氣的傢夥,居然在唱“我是一隻小小鳥”。徒養大志,沒點文字修養,很誤事。(2020年1月4日)
陳明發詩想《滄海一粟》
大海遼闊
能尋一粟
是詩人的功夫
粟上雕千言
需要截句的能耐了
(2019年10月31日 臉書)
陳明發《藝術》
導覽員說藝術
是從多面多角的船隻開始的
問題是我們站在船的哪一處
急於看見藝術品的訪客忙問
那是一艘什麼船?
川行冰河的?航向遠洋的?
能否飛天遁土水陸兩全?
誰是船長誰的船?
或許它是某本書裏的幾行字吧?
我在呢喃
沒答案大家也走遠去
我還留在原處
自以為遇上了藝術
(21.1.2019 臉書)
陳明發的詩《字流》
想開家字流公司
走神經線路給詩想送快遞
打詩經經過馬六甲去卡夫卡
沈香香薰雨的口哨到神農架
只要繳足韻律和心跳
確保一秒鐘內提交
(3.3.2019)
陳明發的詩《抓秘藏》
我最喜歡的遊戲是抓迷藏
小時候是一片葉子,一根竹
或任何分岔又分岔的紋路
老來是一句話,一組密碼
或任何開枝又開枝的想法
而我,始終在這裏
只有我找得到自己
(9.12.2019 臉書)
1 以後,如果在文學上要討論德勒茲藝術觀,特別是有關“莖根”、“無器官肉身” 概念,我應該引述這一首詩。
2 偶爾翻翻以前那些航海家的記錄,看看他們談有時出現、有時消失的“神秘島”、“魔鬼島”,覺得島嶼們其實早已懂得“自由行”,或“無器官身體”。
3 在纯私人的詩想裏,文字、句子都隨感知、感受而“粉身碎骨”了。“粉身碎骨” 是我說的,受哪咤原型影響而變身的,就像那些3D動漫創作家所領悟的那樣。
德勒茲用的詞是“精神錯亂”,不過,這詞所根據的,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式的定義。德勒茲把“精神錯亂”這詞的主權,從弗洛伊德父權領域把它“解域”了出來,成了一種生命審美、自由創生的狀態。
4 在創造力管理學領域裏,可以視之為“Divergent Thinking” (擴散思維)。一種打散再重新組合/再造/創生的過程。所以,“無器官”讓很多人望文生義,以為是“丟失了器官”,德勒茲在很多本書裏,再三說明、闡釋以後,我最後所領悟到的(沒有定案,暫無法也恐怕無需重構),"無器官"的意思,是器官原有的機能已不再發揮原有的功用。從這個角度切進,就比較好理解,我們原有的一切理解與創作,原來可以“脫離肉身的/現實的”的桎梏,而讓個人的創造力起飛。當我們想像,有一種花開在土下的根部,那會是怎麼一回子事呢?“莖塊”、“莖根” 是德勒茲的重要概念。如果我們想象,這植物的花(因爲莖根關係)而開在三公里外,又會什麽景觀?要是眼睛抗議說:我從來沒“看過”這種花,或“我從沒在那部經典/文献里讀過”,我們就受“眼睛/器官”所限了。我們活在自由世界裏,也變得其實像是沒有自由一樣。福柯和洪席耶二子,其實都反抗詞的既有定義的霸權。那畢竟是人為了和“別人”(沙特說的地獄)交流而創造的方便。不是真相,更不是真理。詩,是純私人活動,首先就別拿自己的既有經驗自我限制。
4 今天的抓秘藏遊戲,闖進了一隻羊來。主要是因爲想到“學養”這詞。中文字多美妙?“學”習還得學得有“營”養,精神面貌不一樣;就像吃飯吃得有營“養”,就不至於臉青唇白,健康出狀況。“美”字和“養”字,都有一隻“羊”,古云“羊大為美”;而"學"有個“子”字,小時是“小子”,在成長中有所學習而懂得禮儀廉恥,就叫“君子”;是懂得“美”是怎麽回子事的大人。這中間是一個是關係到吃得有營養的問題;哎呀,不是,是“學”得有營“養”。同學們,来和羊抓秘藏吧。
5 這遊戲適合任何年齡,屬於自由聯想方法。也要兼顧解詞說字的基本功。
6 “被窩”是令人著迷的詞。“被單”者,從“單”成了“窩”,真讓人充滿想像。就像魔術師的袋子,明明是空的,卻能掏出讓人驚訝的物體。連兔子都走出來,制造不少迷人的謎。而幾許創作人,只要一躺下,閉上眼,像魔術師抖袋子那樣把被單扯上身,迷迷糊糊的,有些長久的謎居然在瞬間有了答案。最不甘心的是,只那麽一刻就睡着了。醒來,還記得仿佛有那麽一件事,但就是怎麽想也想不清晰。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61 Promotions
Added by 譚志國 0 Comments 90 Promotions
Added by Morioka 1 Comment 87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0 Comments 13 Promotions
Posted by Covid-19 Narrative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22 Comments 3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4 Comments 4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10 Comments 2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0 Comments 1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1 Comment 4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4 Comments 44 Promotions
Posted by moooi on August 20, 2013 at 6:00pm 45 Comments 57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September 16, 2010 at 9:30pm 13 Comments 50 Promotions
Post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pril 10, 2015 at 4:30pm 99 Comments 47 Promotions
© 2021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