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hoto Appreciation: PERSON! by Marco Marotto)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8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13, 2021 at 2:50pm


陳明發的詩《魔囊》

裝的明明是假

卻掏出個真

小丑的哭臉很憂鬱

我卻笑了

為自己莫名的愁

心頭開了朵蓮花

最大的虛是塵世此身

怎麼翻都空盪盪

輕輕抖一抖

竟抖出那朵蓮花

(2017年6月30日)


我年紀越大越不覺得此生/此身虛空;一切的不美滿,正好襯託了一些事物的真實與可貴。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4, 2021 at 4:45pm

陳明發詩想《泉眼》

詩人照鏡子,好一會兒才意識到,那是一面墻。很多事情冷硬地堵住了,無法再越前一步。此時,唯一移動的,是眼珠子;那是一口井嗎?潛得夠深,從一口泉眼溯流而去,再由一方無墻的遊牧地井噴而出,十載不鬧旱荒。才想到這裏,水柱便清涼地灑濕全身;詩人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扭開了花灑。

當他擦乾全身圍上毛巾正離開洗澡間,不經意看見鏡子上的水珠,每一滴,都是一口泉眼。

註:
與詩人甲閑聊,說有個名詞叫“場所”(法文Topoi,英文Place)。遊走在理論和文學創作的閱讀間,我常想,詩也是存在的一個場所,詩者的任務就是給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創造出它們的場所,讓他們成為主體在世間留一把話語。後現代主義不是老在嘶喊“話語權”、“去中心化”云云?且和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分享言說的權力吧。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叫詩人發呆的那一面鏡“牆”,在詩人轉身離開後在想什麼、說什麼?能把那些句子記錄下來,不是很後現代,至少也是現代2.0了。
(2015年9月30日)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2, 2021 at 5:36pm


陳明發詩想《在場》


圖一個“去中心”且“多樣”的表達方式,教後現代懂得甚麽是慈悲。即使生存狀態浮現太多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不確定;處處是隙縫和割裂,詩者也可能經營一份圓融。小寫的,在地的,遊牧於邊緣的,也無所謂。因爲,它并不故弄玄虚,故而避過了虚無;每樣體驗在言说中,都有人可能安心回歸的場所。若不在場,詩和我們何以存在?
(2.10.2015 讀詩札记)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February 27, 2021 at 2:43pm


陳明發的詩《講故事》

把話先說了


誰也不准半路發聲


也不准借火抽煙干擾了


旋律,還有氣味



講故事這行當很敏感


提到秋暮味道要對


風颼颼颳過來節拍要對


儀式對了,夕照才願意


在薄薄的雲層後編一圈金黃


照亮我們釋然的面孔


(2018年12月19日)

                                                          (Please Like www.facebook.com/natalialefay.art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February 8, 2021 at 6:48pm


陳明發的詩《老話》

流轉在一口一口火爐


老話烤得行將入木


再也滴不出油絲給炭火


只留下一縷焦慮


目送枯枝如一頁廢紙


灰燼飄散得乾乾凈凈


百獸的眼睛在莽野煽情


一千種交響勝似滿天星


爐邊話語忽上忽下空在竄


織不成一張網逮不住炭


(2.4.2020 臉書)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February 5, 2021 at 5:02pm

陳明發的詩《從塔裏出來》

我在兩個地方遇上

漫漶,雨停了傷感仍延長


一在骨灰塔的名冊


一在陋巷的殘陽


瓷甕不染塵,冊裏墨字早惝恍


夕照孜孜矻矻


嘗試留詩三數行


(2020年8月16日臉書)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9, 2021 at 3:35pm


陳明發的詩《門把》

翻開書頁聽見門把扭


動,是碎石在字行中


滾過,是微嘆在貓步間


如絨球輕盈翻身


是妳依約回到風掀閱的


那一節,秘泉串不全


斷句,是跫音


若有若無如草吟



我屏息


不敢移開眼睛


走近聆聽


(2020年9月20日 臉書)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0, 2021 at 3:14pm


陳明發的詩《翠鳥》


你們說的,是那隻翠鳥?

我那一隻橙褐腹
衬碧藍的套頭披風
勿忘草淺藍的珠飾泛亮
一盞一盞像滄海螢光

一展翅從童年溪畔

飛過來,說牠已修完
三足青鳥的穿越研究
畢業旅行是來找我話舊
沿途收集我散落的碎語

鵝卵石依然拒絕孵化

莽叢抓不準流韻
要是天空不下雨
晚霞照例來寫生
用色越来越濃越玄奥
好讓螢光一盞接一盞
點亮勿忘草

(2020年8月12日 臉書)

備註:


中文很奧妙,“青翠”雖是一詞,青鳥與翠鳥卻不是同一種鳥類。青鳥是古代神話裏的傳信使者;翠鳥(釣魚翁)卻是南洋鄉間常見的飛禽。矯情一點地說,我們在新村長大的一代,“人人心中都有一隻翠鳥”。如果青鳥從古代中華敘事“解域”出來,我輩是否可能再建構,一種帶有個人神話色彩的敘事方法?


答案不重要,最好也没最“權威”的答案。但作為私人用途,這樣的方法論,有助于對“父親的名字”或“陽器”之類概念的玩賞與私藏。


待會兒請望望窗外,若有青鳥經過,就是我提到的那隻。挺機靈的,有話就交待牠好了。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y 14, 2012 at 3:30pm


陳楨的詩《你是我未完成的傳記》


你是我未完成的傳記

講的卻是你的主題

包括每周六下午給我講述

時髦的遞轉與階級的沖突

文字稿打好了,還沒修潤

外太空的彗星也已鑒定,還沒命名

我不懂天文學,看不清

你的光芒,已讓你的磁波炙傷

至少我顛覆了寫傳的格式

先設想沿途的風景

再決定飛行時的姿勢

很個人的旅游,但超越這委瑣的一生

我們不愿再去抹掉老話題的灰塵

但一直找尋新的表達方式

直視未曾解答的盤問

這是能量消耗巨大的飛行

瑣瑣碎碎的事物細節全丟進去燃燒

不夠的話,連我們的肉身肌膚一道賠上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