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陳明發《本地人認同感》(下)
這位朋友責備這些媒體人
“加油加醋都懶的處理”
好像現在的很多餐館
賣的已經不是熱鍋現煮的菜餚
而是來自中央廚房事前做好的
微波爐食物
友人過去訂報紙
原來不是為了看新聞
而是細細欣賞副刊的高手投稿
現在連副刊也看不下去了
總覺得缺乏富有個性的原創內容
越来越多只是来自網路
但来路不明的内容
內容是王
是老生常談了
但還是個很管用的事實
友人說
當他想動手創作什麼新內容
而有關故事他自己還不是很清楚
最好的辦法
就是找到能講好這故事的人
當面的聆聽,交流,交會
自己有所感動
新內容才可能感動人
是啊,人與人面對面心連心的接觸
措辭用字、語氣聲調、肢體語言、臉部表情
都是觸發我們五官六識
達到洞察、領會的秘徑
那絕不是從其他地方草率挖料
所可能享受到的福分
更不是在社交媒體留言欄
按幾個表情符號,時尚言語
就可能有所啟示
說故事
講難不是難
除了啞巴,誰不會張口說話?
說容易也不是容易
說什麼故事,怎樣把它說好
計較起來,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小時候讀王子深入古堡屠龍
把公主救出來;後來做學問
才領悟到,這對故事人的含義很深
這社會到處有故事
沒有方法的話
人生就給時間這頭恐龍給吞噬了
(所以有“神偷歲月”的說法
寶貴時光都給繁瑣的歲月偷光了)
美好的故事(公主)也會消失於
九曲十八彎的古堡裡
幸而
這門藝術
人人可學
現在開始
還不算太晚
陳明發·修鞋記
走一段路去替孩子修鞋子;他說,這是他會考前的最後幾場校際籃球賽了,打完球要全心全意準備考試。
我說買一雙新的吧;他說,會考後就要去上學院,未必會再參與球隊,而且舊的其實還很好,修修就行了。
前幾天拿去購物中心修,索價七十元,他覺得不值得,又提了回來。我說爸爸拿去街邊鞋匠那裡修修看。
在街上銀行前的走廊裡,鞋匠坐在一張小凳子上。兩側是一堆皮料、膠罐、針線、新舊鞋跟,和待修或修好的舊鞋子。他就這樣坐了十餘年了。
他接過鞋子,看看鞋面,看看鞋底,然後說:鞋底膠一膠,粗線縫一縫,鞋面再補一補就很“美”了;十四塊錢。
我頓時覺得自己賺到了一些零用錢,即開心對他說,你慢慢修慢慢修,午飯過後我再回來拿。
(Feature Photo: aged by janaalt morren, www.janaalt.com/)
在街角的麵家叫了一碗水餃,坐下來,準備在一潭人聲吵雜沸騰中,看看自己的覺知能專注到什麼程度。
沒多久,便聽見在從店裡的一個角落,傳來雜工抹好一隻碗疊一隻碗的韻律。
真的是一種韻律,他有一定的輕重、節奏;慢慢的,我看見店門口來來去去的顧客,也好像以一定的規律、姿態在進進出出。
就像電影裡那種完全寂靜無聲,只剩下慢動作的鏡頭,似乎預示著有何大事就將發生。
果然,忽然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哭聲。
大家這次真的有那麼三秒鐘的一致沈寂,仿彿被嚇壞了的張著口看過去,想知道是否發生了塌樓之類的悲劇。
主角是一位六七歲的小女孩,闖禍的是坐在她旁邊嬰孩椅上的小弟。
兩姐弟在比賽,比賽規則是:小姐姐把食指伸進弟弟嘴裡,在弟弟還沒來得及咬下去之前,就把手指縮回來。有趣的是,弟弟好像總是那麼慢一拍,而機靈的姐姐總是快一拍。就在伸手指縮手指之間,兩姐弟嘻嘻哈哈玩得不亦樂乎。
問題出在本來忙著和朋友高談闊論的媽媽,嘴巴忽然停了幾秒鐘,才發現兩姐弟怎麼沒吃飯,居然在玩,便出其不意來個突擊式的虎吼:吃啊~~!
姐姐震了一下慢了兩拍縮指回來,而弟弟的牙齒又加速兩拍咬了下去,結果~~
就是整間麵家上下一心幾秒鐘那好奇的寂靜。(8.2013)
陳明發:敘事,就是Make Sense
心理學家Gopnik說:
在心目中創造一個玩伴,是七歲以前的
孩子努力組織生活經驗的自信行為;
這麼說來,講故事,則是成人設法
把無法具體說出來的體悟,
换另一個方式說出来,用以詮釋生活中
形形色色的經歷。
(陳明發 2015年7月21日 臉書)
越南京族美女/攝影體驗照
陳明發: “語音—意象”在時代裏的轉變
甲給孩子取個小名叫“萌萌”,說她可愛。乙說,我有個舅公就叫阿méng,他爸怕他小時候養不大,看見農地裏牛虻亂竄,趕也趕不走,便給他取了個卑微的名字叫:阿虻。甲上網查了查說:哇~你看牛虻的大眼睛,誰說不萌?超夢幻的時代感!(4.7.2021 臉書《世說新語 2020》46 / 網摘照片)
陳明發·法國LV品牌的故事集《旅行箱》II
路易·威登(LV)對待他們的造物,一如高人對待自己的高徒。不管他們離開師門多遙遠了,身為師傅者依然關懷著他們的命運。LV是做旅行箱起家的,曾經是拿破侖三世的皇后歐仁妮的禦用旅行箱設計師。所以,當這家企業傳到第三代舵手加斯頓·路易威登(Gaston-Louis Vuitton)時,特別鍾愛收藏LV古董旅行箱及其有關文獻,包括剪報、書信與個人筆記等。進入21世紀,其後代決定公開這些材料給卓越的敘事人,讓他們自由采納與改編,以寫成更讓LV企業故事更光輝燦爛的短篇小說。
他們給11位名家發出的邀請信如是寫道:
“您想尋找一部罕見的作品、某個信息,需要去阿斯尼耶爾查閱秘密檔案,或是前往某處旅行?我們將向您提供加斯頓-路易·威登本人所享有的同等資源與支持——藝術家應當被如此對待。”
“您可以用最寫實的方式講述您的故事,也可以盡情發揮您的想像力。您是您作品的主人。”
有了這樣對待自由創作的理解、尊敬與保証,各種體裁的精彩故事於是出現了:科幻、謀殺、盜竊、獵奇、殖民政治、家庭倫理、時尚內幕與通信檔案等。有了個別LV旅行箱所打開的“潘多拉”異境迷城,就有了完備的舞臺,一位位男女主角帶來了各自飆姿的人生際會。
不管他們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從舊時代出走來,或我們得走入未來去,又或且立即從對面街走過來,他們都是心事重重。要是沒事,何來故事?但不管什麽事,都和LV旅行箱粘上。
移民外太空的婦人完成了傳宗接代的規定,多出來的時間就拿去考古,希望能偵破一宗移民集體失蹤案;厭倦了名聲與女粉絲投懷送抱的大魔術師,性愛新姿勢也拯救不了他思鄉的憂郁,何況有隻最真誠的狗日夜在那兒盼著他;戀父癖的過氣模特兒,喬裝成旅人靠行乞在國際機場過活;修畫匠為了把醋勁奇大的不良少女留在身邊,動了盜竊曠世名畫的念頭;為一筆豐厚獎金還債而冒險的小夥子,居然成了人類飛行史的英雄;一心一意想做法國人的意大利探險家,變身郁郁而終的非洲民族解放者;體恤丈夫收藏癖的妻子,給他買了別有裝置的玩具當生日禮物,卻心碎地發現他與年少鐘點保姆的私情.......。
掀開LV旅行箱,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物質的奢華;更看見多少男女在面對他們的私人生活與感情時,是何等大度的揮灑。(29.6.2021)
陳明發·法國LV品牌的故事集《旅行箱》I
現在你總算知道了,法國奢侈品牌LV(路易威登)不只是賣女人包包而已。百年企業與工藝,精彩造物肯定不少。而且,很多還是充满神奇故事的傑作。可是,他們不想自吹自擂,那和路邊攤販和政客有甚麽两樣?所以,他們尊重專業叙事人,而且一定要第一流的那種。
當老舊的LV旅行箱從記憶的大海浮上來之際,來自新世紀的作家們在自己的發現(其實也是發明)裏,重新詮釋了它們既有尊榮也有機關算盡的隱私。當然,一件造物本身是無辜的;是造物者、定製者、使用者和/或最後見其蹤跡者,還有這些人周遭有各色企圖的各色男女,無意間塑造了它們的坎坷身世。
其故事,就是這些人之間直接或間接的交會結果,也就是我們有理由讀一讀的秘境。
就拿那《蒙娜麗莎》名畫迷離失蹤案來說,眼下世代連《蒙娜麗莎》的尊貴本身都快被人遺忘,還有幾個人知道這事?大家感到有興趣的“蒙娜麗莎”,今天不在顯示器的屏幕上鋪桌布,就在人們電腦圖像收藏檔裏,極可能和一夥妖裏妖氣的女人打堆。可她從巴黎羅浮宮展覽墻上的畫框裏無端消失,當年可曾是各報的驚世頭條,鬧得風風雨雨、不可終日,直到人們累得趴下為止。誰會料到,一隻LV旅行箱居然是此竊案的同謀?竊畫者就是用它裝著,然後若無其事地輕鬆離開羅浮宮。最後,居然也始終沒人懷疑他就是把原畫帶走的人。更令人無法想像的是,其個人動機以及蒙娜麗莎後來的遭遇,居然是那麼地猥瑣不堪。可是又怎樣?LV旅行箱畢竟只是一隻造物,就算破案了,也只是一件呈堂證物,什麼也不必供證。何況,整件事後來也和法庭挨不上邊。
這,只是11位得獎高手所創作的故事中的一則。其他十則,扯上了大作家、大導演、名飛行員、名魔術師、名探險家......,使用者當然也不全是名人、大人物。LV有它趣味的一面,泰迪熊因此有了它的專屬旅行箱。甚至,連大海郵輪上的殺手,都有他幹案專用的旅行箱。(19.6.2021)
陳明發《生生不息》
過去看書,讀到類似“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破空而來,絕塵而去”等句子,得到一個這麽的印象:“靈感”是外來的神啟,可遇不可求。後來獲悉尼采早宣告“上帝已死”,留在世上的人頓時失去了神啟的來源,唯有靠自己思想生活與創造了。幸而笛卡爾也出來宣告:“我思故我在”。同理,我在故我思;何妨設計出本身的辦法,讓“靈感”生生不息。我提出“覺知、態度、風格與哲學”四部曲,便是讓“生生不已”的生命力有其必要的生態。(8.6.2021)
(Source:designs)
陳明發《群眾工作》
無時無刻不是路;無柳無花也是村。
說起群眾工作,今天的“草根”概念,和我在上個世紀實際參與的情況比較起來,可說是完全的兩回子事了。寓身互聯網時代,借助移動線路工藝,從地理距離與下鄉時間兩方面來看,真是舒適得太多太多了。從前,形容一位“草根工作者”最常見的成語是披星戴月、日夜秉程,對體能的要求多於腦能;對腦能的要求當然又多於臉孔、身材。現在有社媒、直播、網絡會議等等方便,山不窮水不盡了,無時無刻不是路;無柳無花也是村。過去“群眾基礎”可真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現在則有像臉書那樣的機器,“群眾”成了“粉絲”,肯花贊助費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夜之間變“網紅”。(8.6.2021)
知幾其神乎
《易經.繫辭下》有載:“知幾其神乎”。所謂“幾”者,就是運動而尚未成形、於有無之間往返變化的時刻。能夠洞見這個時刻的精微之處,就是“知幾”。
换句話說,能見事情萌發的細微跡象,預知其變化,就能與神道相符。
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臣聞惟天為大,聖人敬其德,知幾其神,聖人契其道。”
唐.權德輿〈幾銘〉:“知幾其神,孔父、周文去聖遠矣,時無其人,見幾而作。”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