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5)

作者在第二部分將大覺醒與美國革命聯系起來看,反對將美國革命歸因於政見不合的傳統看法,認為革命者們上戰場是去保衛他們加爾文主義者的身份,反對英國國教的外來文化。

當然,此書內容的集中也導致一些缺陷,比如作者為了集中火力證明他的觀點,就將西進運動中大遷徙的原因過於簡化,此外還忽視一些美國早期的重要作家,如菲利普·弗雷諾(Philip Freneau,1752—1832)、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等。因此,此書的主要價值在於它以荒野為關鍵詞,通過應用心理學、神學以及文學的方法來解析近三個世紀的美國文學,這是一個大膽而且令人振奮的嘗試。

進入新的世紀以來,隨著環境主義的崛起與生態思想的廣泛傳播,關於荒野思想與美國文學的討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當數《土地的前景:從開拓時期到生態年代的科學、文學與美國環境》(Visions of the Land: Science, Literature, and the American Environment from the Era of Exploration to the Age of Ec,2002)

作者邁克·布萊森(Michael A. Bryson)從科學與環境的角度來探索19—20世紀美國主要作家的作品及其創作,對於科學、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作出了深入的思考,指出荒野對於美國思想形成的獨特價值。這部書討論了各種以荒野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時間跨度從1840年到1970年,而且包括各種體裁,從開拓時期的敘事、報告、自然史、科學性自傳到虛構的烏托邦、自然寫作以及流行的科普文學等,所有這些作品的作家都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們在作品中表現了自然與科學實踐之間的聯系。布萊森在書中探索了從19世紀中葉西部擴張與地理探索到20世紀當代環境運動伊始,各種科學視角如何影響了我們對於環境的態度②。

通過文學批評分析方法,作者探討了各個作家因為具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科學素養、不同的地理經驗,從而在其作品中通過各種自然科學的方法來呈現自然:有的以自然歷史的方法,有的運用地理制圖學,有的通過資源管理方法,有的則從生態學與進化論的觀點,來探索科學的各種可能性與其本身的有限性。人們對於科學、自然、語言以及人類群體之間的關係,有著各式各樣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定義,對此本書都有所探察。最終,此書擴展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學會利用科學在自然當中更好地生活。

當然,除了以上關於荒野思想與美國文學的論著之外,還有很多這方面的重要論文。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屬威廉·克羅農的《荒野的問題》(「The Trouble with Wilderness」)③。這篇論文之所以影響甚大,首先是因為作者提出了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觀點,即荒野作為「地球上遠離人類的一片區域,實際上是一種人類創造(a human creation-indeed),是在人類歷史的特定時刻某種特定人類文化的創造物」④,並指出一直以來美國荒野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悖論:「荒野體現了一種雙重視野,即人類完全生活在自然之外。」①此外,針對荒野理解與荒野保護的問題,作者還提出一個非常具有建設性的看法,當他談到奧爾多·利奧波德和家人在威斯康星的沙漠地區體驗荒野生活時,克羅農說:「我欣賞這種地方不僅僅由於它們的野性……我更加欣賞的是,它們讓我想起了我們自己後院當中的野性,想起我們身邊的自然。」②克羅農這種提法給當代美國荒野保護者們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出路,也得到廣大環境保護活動家與文學家的支持,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就是這其中重要的一員。

由於克羅農在論文中呈現了兩種看似完全屬於悖論的看法,一方面否認荒野的實際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認人類身邊存在的自然與野性,所以他的想法既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對於他強調荒野是一種主觀觀念的產物,而忽視荒野的實際存在,環境史方面的學者提出了激烈的反對。麥克·科恩(Michael Cohen)認為,克羅農將荒野視為一種觀念的產物,將之削減成為文本而非實際事實的做法,無異於將一座山簡化成一個教堂的行為。塞繆爾·海思(Samuel P. Hays)則從自己親身的荒野經歷出發,指出荒野保護不是給人類在自然中找到位置,而是在「人類中給自然找到位置」,認為克羅農的做法遮蔽了環境史中的實際存在的機會③。詩人斯奈德也專門撰文《從Kitkitdizze看到的自然不是「社會構造」》(「Natures seen from Kitkitdizze is no “Social Construction”),捍衛荒野是人類社會之外、不受人類控制的真實存在的觀點。比爾·威樂斯(Bill Willers)也指出:「認為自然的觀念不存在於文化理解之外,在這點上克羅農也許是正確的,但充滿自治的複制自然是卻是實際存在的。」④(2017-10-28,鄱陽湖學刊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