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87)

第二十一章·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1945-1962)(2)

故事片的生產不足部分被那些在紀錄片廠與科學普及製片廠里生產出來的各種不同樣式所補償,這些樣式都利用影片作為文化的手段。例如,僅僅一年時間,莫斯科中央紀錄片廠就生產了15部長片,25部短片,90部新聞片,12部兒童片,等等。在這些影片中,值得注意的有一套百科全書式的彩色長片,專門記述蘇聯各個地區或加盟共和國的實況(如《繁榮的烏克蘭》、《帕米爾》、《立陶宛》、《蘇維埃哈薩克斯坦》,都在1951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獲獎)。這方面的傑出專家,有擅長拍歷史與地理片的科巴林和瓦爾拉莫夫,有專門研究動物學的茲古里吉(攝有《白鐵鉤》、《三隻小海狸》)和道林(攝有《同野獸在一起》、《一隻戒指的故事》)。電影被廣泛用於教學、城市規劃、人物傳記、政治史、軍事史、藝術史、地理等等,同時也被用來作為其他種類的藝術的紀錄工具。

1953年以后,蘇聯電影走上新的發展道路。影片產量在1952年曾下降到年產8部,到1959年增加到120部。電影部被文化部下設后一個管理局所代替。影片生產多樣化,更加注重當代的生活(在1956年生產的80部影片中這類影片有45部)。許多年輕人開始他們導演工作時拍攝的影片都直接和生活密切有關。電影的放映場所總數超過5萬,觀眾在1955年達到25億人次,到1965年則為40億人次(幾乎為美國的兩倍)。

普多夫金在逝世前(他死於1953年)曾拍了《瓦西里·波爾特尼科夫的歸來》(根據加里娜·尼古拉耶芙娜的小說《收穫》改編),這是他最好的一部對白片,在處理人物感情、社會分析和心理描寫上,某些方面使人想起《母親》一片。影片敘述一個被人以為已經戰死的士兵,復員歸來,發現他的妻子已經同別人結婚。影片通過他們的糾紛,展示了一個集體農莊和蘇聯鄉村的生活。

杜甫仁科即將拍攝他編寫的劇本《海之歌》時就溘然長逝,在他去世后由朱麗亞·索倫采娃1以很大的勇氣和時常很成功的手法把它導演成影片。接著她又繼續將她亡夫的遺作拍成影片;有史詩般的《烽火年代》,尤其是那部《傑斯納河》宛如一首抒情詩,它是根據杜甫仁科的回憶改編的,敘述他在烏克蘭一條河流岸畔的童年生活。

1杜甫仁科的妻子。——譯者。


在很久未曾拍片的蘇聯電影大師中,艾爾姆列爾此時攝制了《未說完的故事》。這部影片雖然不能同《偉大的公民》或《偉大的轉折》相提並論,但它描寫的發生於列寧格勒的戀愛故事卻很為感人。這位導演此后選擇了一個更直接有關政治的題材,拍了《第一天》。

頓斯闊伊改編的《母親》較之普多夫金更忠實於高爾基的原作,它的上集拍得尤其精采。這部影片並未使人忘記那部默片傑作1,雖然差別很大。頓斯闊伊此后繼續改編高爾基的作品,拍了《福瑪·高爾捷耶夫》,這部影片特別使人想起尼日尼諾夫戈羅德2的往昔情景。以后他又在《落淚的馬》(又名《以他的生命為代價》)里以一種近似傳奇的格調敘述一個古代的故事。

1指普多夫金1926年導演的無聲片《母親》。——譯者。

2高爾基的誕生地。——譯者。


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在中亞細亞拍了一部紀錄俄羅斯探險家普熱傑瓦爾斯基的傳記片之后,又以雄偉高雅的格調導演了一部以阿爾巴尼亞中世紀的一個英雄的業績為題材的《斯坎德培》,和一部描寫那個正直而輕信別人的威尼斯的摩爾人(邦達爾丘克飾演)為奸賊伊阿古所騙的《奧賽羅》。同這兩部傑出的故事片形成強烈對照的是《列寧的故事》,后一部影片筆法含蓄簡潔,故事深刻感人,但不如他后來拍攝的《列寧在波蘭》這部格調親切,富於詩意和哲學意味的影片。

柯靜采夫重返影壇,拍了《堂吉訶德》這部既忠實原作又有個人特色的影片,片中那個狂熱的人物由契爾卡索夫扮演,背景有搭蓋的佈景,也有自然的真景,都帶有一種極大的造型美。這種優點在他那部《哈姆萊特》中也再次體現出來,該片表現了導演的個人特色,又十分尊重莎士比亞的原意,把一出永恆的悲劇同當代的現實生活加以對照。

瓦西里耶夫在保加利亞導演了《石普卡的英雄們》,片中有一些壯觀的戰爭場面;在他去世前攝制的《十月的日子》表現了1917年的革命情景。此外,他還致力於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的藝術領導工作,如同培利耶夫領導莫斯科製片廠的藝術工作那樣。對電影事業實行非集中化的管理,使蘇聯各製片廠獲得一種證明有益的獨立自主。扎爾赫伊和赫依費茨在戰后共同拍攝了他們那部引人注意的《以生活的名義》后,於1952年后分道揚鑣,各自拍了一些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影片。扎爾赫伊的《高空》是在社會主義大工程的工地上拍攝的。赫依費茨根據《茹爾賓一家》這部小說改編的《大家庭》一片在描寫工人生活的確切上超過了柯切托夫的原作。他還把契訶夫的小說《帶吧兒狗的女人》完美地改編為電影,而在《魯勉采夫案件》中,他利用偵探故事的情節反映了蘇聯的日常生活,同時批判了某些習俗。

這種傾向在萊茲曼的傑出影片《生活的一課》中也可見到。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大工地的工程師,他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以致幾乎和全家都鬧翻,這和費里尼那部《道路》中粗暴的藏巴諾沒法同可憐的傑爾索米娜相處一樣。萊茲曼在蘇聯境外很不為人所知,他是蘇聯最優秀導演之一,最善於描寫年輕夫婦之間的關係。《如果這是愛情》一片敘述莫斯科一個新住宅區里青年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他借這個故事揭露了社會上某種形式的偽善。格拉西莫夫很久以來就致力於製作一部場面浩大的三部曲,以饒有風趣同時又尊重原作的手法改編了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然后,他又回到現代主題,拍了《人與獸》一片。卡拉托卓夫從前是一個攝影師,1930年開始導演了一部畫面很美的《斯瓦涅其的精華》。他由於忙於其他職務(大戰期間他曾任駐洛杉磯好萊塢的領事),所以在此后二十年間只攝制了二三部影片(其中有《飛行員瓦萊里·契卡洛夫》)。后來他又回到導演工作,拍了一部質量不高的影片《陰謀》,但是,后來他攝制的《木筏上的三個人》對蘇聯電影的復興卻頗有貢獻,因為他在片中激烈地抨擊了某些妄自尊大的達官要人。這種批判的傾向后來在《墾荒先鋒》(描寫處女地墾荒的生活)中也再次表現出來。繼這部影片之后便是他的傑出作品《雁南飛》。這部表現被戰爭與死亡拆散的情人的悲劇充滿浪漫主義的激情。它在表現士兵出發與歸來的鏡頭中、在主人公的陣亡和傷員們發出的反戰呼喊中達到了最高潮。雖然有些場面值得商榷,例如飛機轟炸時發生的強姦,但是人物對話的真誠,如同塔基亞娜·薩莫伊洛娃感人的演技一樣,使得這種影片獲得它應有的國際成功。卡拉托卓夫此后導演的《一封未寄出的信》儘管造型上十分成功,卻也沒能像《雁南飛》那樣成功,這部影片的優美畫面也應歸功於烏魯謝夫斯基,他是頓斯闊伊和普多夫金培養出來的攝影師。

米哈依爾·羅姆在1945—1955年間境況很壞,只拍攝了一部場面過於宏偉的《海軍上將烏沙闊夫》以及一些以外國為背景的影片(如《俄羅斯問題》、《但丁街兇殺案》1)。他以《一年中的九天》一片開始他第一部偉大的作品,這部影片對那些研究原子的科學家中間產生的現代憂慮不安作了深入的描寫。在這部重要影片之后,他又拍了一部獨特的蒙太奇片《普通法西斯》。米哈依爾·羅姆在電影學院任教,培養了許多年輕的電影工作者,這些人在1950—1960年間形成了蘇聯的兩個「新浪潮」。

1原名《第五縱隊》。——譯者。


民主德國


德國的電影藝術在希特勒上台前甚為繁榮,戰后在這個備受蹂躪的國度里復興得很慢,因為已故的戈培爾早已把最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排擠掉了。盟軍的佔領把德國瓜分為四個區域,區域之間幾乎不存在電影方面的交流。

電影生產首先在柏林的蘇聯佔領區內由德發公司恢復起來,這家公司以后成了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控制的國家公司。早先曾經拍過一兩部商業影片的沃爾夫岡·斯陶特以《兇手在我們中間》一片顯示出他強烈的個性。后來,他以一種稍嫌誇張但運用自如的手法導演了德國悲劇中的兩幕:在《輪班》一片中通過勞動者的生活表現納粹的統治,在《臣僕》(根據亨利希·曼1的原作改編)中表現威廉二世時代小資產者的民族主義狂熱。

1亨利希·曼(1871—1950):德國小說家。——譯者。

Views: 1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