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7)

汪潮明朝嘉靖年間選貢,任江蘇沭陽縣丞。在任期間為政清廉,功績顯著,淮上百姓時稱“汪青天”。

黃元會明朝萬歷年間貢士,授山西武鄉知縣。為官清正廉明,政聲卓著,武鄉列入名宦。

李彩明代中衛古水營守備,率軍響應李自成起義,反抗清兵而罹難。

李日榮清代名將。曾率軍平息吳三桂叛亂。

李景隆清代名將。轉戰東南沿海抵禦帝國主義侵略,軍功卓著。

黃允清清代舉人。1895年4月,在京參與康有為的聯名“公車上書”光緒皇帝,寧夏籍唯此一人。

袁守義清朝同治癸酉(1873年)拔貢,光緒三十年(1904年)甘肅廢科舉,通令各縣,罷廢書院,首創中衛縣高等小學堂。

劉佩黻清代教育家。鼎力倡導新文化,舉辦新學校,提倡男女平等人學讀書,創辦了寧夏第一所貞賢女子學校,為中衛開辦新型教育做出貢獻。

張濟美先後任國民黨“國民大會”代表、寧夏省黨部宣傳科長、寧夏省教育廳長等職。擁護和平解放主張,參加了在中寧舉行的和平解放寧夏簽字儀式。

蘇芳擅長水利工程興建技術。清末民初,被地方民眾推舉管理美利渠務,其時針對時弊提出夫差按畝負擔的改革方案。

周興禮生於泥瓦匠世家,時有“周瓦匠”之說。其主修的各類建築造型別致、工藝精湛。門下徒弟陳銘、汪學仁、狄振義,系當地著名木匠,人稱“三大聾子”。建成中衛高廟、平羅玉皇閣及靈武高廟,至今仍受到建築行家推崇。

陳銘字子新,生於1898年,1980年11月去世。本籍沙坡頭區黃彎村人。一生從事建築工藝,技藝精湛,遺存遍布寧夏各地,尤以中衛高廟為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銘出生於木工世家,祖父陳誠、父親陳玉清、叔父陳玉溫皆為本地名匠。他幼年就讀私塾,幫祖父干活,通曉門歷。祖父逝世後綴學,隨父學藝,15歲時練就木工基本功,並掌握雕刻、畫樣、匯料等工藝。父親病故後又跟隨叔父學藝。陳玉溫承襲父兄事業,技藝出眾,但脾氣暴躁,為師嚴厲,對徒弟動輒施以拳腳。陳銘亦難免苛責,久之,兩耳失聰,人以“陳聾子”稱之。陳銘自幼性格倔強,沈默寡言,專志攻藝,成為木工大師傅,聲名遠播。

民國21年(1932年),承攬中衛縣常樂堡高廟修建工程,運用杠桿原理向高層運送木料磚瓦,省工省時,建成三層大殿,得到群眾贊賞。翌年,修建永康堡財神廟大殿及兩層主樓,因工藝新穎、省工省料、進度快而遠近聞名。民國28年(1339年),平羅縣建造玉皇閣,陳銘應邀做主事工匠,設計富有新意,工程告竣,為全省同行贊賞。民國30年(1941年),靈武縣修建高廟,慕名聘請陳銘。他設計出大殿為轉山頂,兩側鐘鼓樓為十字頂方案,歷時一年建成,形體與工藝較平羅玉皇閣更勝一籌。民國31年(1942年),中衛高廟因失火而主樓建築全焚,地方士紳和教門信徒商議重修,成立中衛高廟修建委員會,募捐布施,集資備料。翌年興工,陳銘出任工程總指揮和設計師,繼承古寺廟建築藝術傳統,充分利原臺址空間,適當增加高度,勾繪出層樓叠閣、錯落別致的主樓、附樓建築藍圖,歷時4年方成。新建主樓為三層,九轉七結構,整體似鳳凰昂首淩空,中樓二、三層以天橋式斜坡回廊曲欄與主樓二、三層連為一體。在主樓、中樓東西配置兩座雙層文武樓,形似鳳凰兩翼,二樓通過天橋回廊與南天門門樓相連,構成半環形樓臺曲廊。

陳銘於舊臺基上建起4幢樓閣、2座懸亭、4條回廊以及齋房等,總面積達3600平方米,其梁、柱、檁、橡、門窗、雕格、雕屏、飛檐、拱斗等,名目繁多,圖樣之新穎,工藝之精巧,令人嘆為觀止。與樓臺前的南天門、保安寺、廣場戲樓相互映襯,渾然天成,巍峨壯觀,實屬寧夏乃至西北地區古剎之一絕,給中衛人民留下了藝術珍寶。

溫寶德1928年任縣城高小教員,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次年,組隊參加寧夏全省學生運動會,獲總分第一。

袁金章民國年間愛國人士,追求真理,推進民主,聯名請願南京國民政府,揭露寧夏軍閥馬鴻逵的黑暗統治,頗有聲望。

張子華中共中央聯絡局副局長,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數次往返於南京、西安、陜北之間,從事黨的統戰工作。尤其是“西安事變”之後,以秘書和紅軍總部參謀身份隨同周恩來前往處置,頗得贊譽。

李天才字達之,1908年出生於地主家庭,中衛市中寧縣棗園鄉人。寧夏第一位革命烈士。1929年春考人寧夏中學。翌年秋本校發生學潮,有20多名同學被捕,李天才挺身而出,與進步學生一起帶頭走上街頭遊行抗議,迫使當局釋放了被捕學生。同年10月,為籌建一支革命武裝隊伍,黨組織委派李天才到中衛聯絡青年學生劉成棟、張曦等10余人,與馬仲英舊部馬謙聯絡並起事。馬仲英割據遭遇失敗,李天才脫離馬部返回寧夏。1931年初,經由杜潤芝介紹,李天才加人中國共產黨,至後,協助杜潤芝建立組織、發展隊伍、壯大武裝,負責中衛、中寧方面的工作。因發動兵變失敗被捕,他被關押在省城監獄,雖遭嚴刑拷打,但始終沒有暴露秘密。1932年初,馬鴻賓重新主政寧夏,為了表示重用地方人士而寬釋政治犯,李天才出獄後回到棗園高小任教。同年4月,杜潤芝獲釋也來到棗園堡,指示李天才等人準備開展新的活動。8月,李天才在陜甘工農紅軍遊擊隊里任支隊長,遊擊隊失敗後,只身秘密返回家中躲避,不久便化裝潛往北平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32年秋,李天才在北平華北總工會秘書張子華安排下,在西城水庵7號設置聯絡點,做工運工作。由於他在這些活動中頻頻露面,引起國民黨特務注意,1933年9月間,在門頭溝被捕,在天津監獄關押,被摧殘致死,時年25歲。

Views: 1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