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享受是一種藝術,與一個人的心境和個性極有關系,同時,和一切的藝術一樣,其技巧是很難說明的。一切必須自然而然發生出來,由一種藝術的脾性中自然而然發生出來。所以,對於這棵樹或那棵樹的享受,對於這塊石頭或那塊石頭的享受,或在某種時刻對於這片風景或那片風景的享受,要定下一些條規是很困難的,因為世間沒有絕對相同的景物。一個人如果能夠了解,便會知道怎樣享受大自然的景物,無須人家告訴他。靄理期(Havelock Ellis)和範德未特(Van der Velde)說,講到丈夫和妻子在他們私人的臥室裏的戀愛藝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或什麼是風雅的,什麼是粗鄙的,是不能以條規去限定的:這種話是很明智的。享受大自然的藝術也是如此。最好的辦法也許是研究那些具有藝術脾性的人物的生活。對於大自然的感覺,一個人對於一年前所看見的一片美景所做的夢,以及一個人突然想遊歷某一地方的願望——這些東西是在最意料不到的時刻湧現的。一個具有藝術脾性的人,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會表現這種脾性,那些由大自然的享受獲得真正樂趣的作家,往往會全身貫註地描寫一片美麗的雪景或一個春夜的情景,而完全忘掉故事或布局。新聞家和政治家的自傳常常充滿著過去事跡的回憶,而文人的自傳則應該用大部分的篇幅去追憶一個歡樂之夜或與友人同遊某山谷的情景。由這種意義上說來,我覺得祁蔔林和吉斯透頓的自傳很使人失望。他們一生中的重要軼事為什麼看做那麼不重要,而不重要的軼事卻又看做那麼重要呢?人,人,到底是人,而完全沒有提到花鳥和山川! 

  中國文人的回憶錄以及書信在這方面是兩樣的。重要的事情是在一封給友人的信中,談到在湖上度過一夜的情形,或在自傳裏描寫一個歡樂無比的日子,以及度過這麼一天的情景。中國作家,至少一部分作家,尤其喜歡在文字中回憶他們的婚姻生活。關於這種著作,冒辟疆的《影梅庵憶語》,沈三白的《浮生六記》,和蔣坦的《秋鐙瑣憶》是最佳的例子。前二書是兩個男人在他們的妻死後寫的,而後一書則是一個年老的作家在他的妻還活著的時候寫的。①我們現在要先由《秋鐙瑣憶》(主人公是作者之妻秋芙)中摘錄幾段出來,然後由《浮生六記》(主人公是蕓)中摘錄幾段。這兩個女人都具有適當的脾性,雖則她們並不是特別受過高深教育的人,也不是優秀的詩人。這沒有關系。沒有一個人應該以寫不朽的詩歌為目的;一個人學會寫詩,其目的應該僅在描寫一個有意義的時刻,描寫一種私人的心情,或增加享受大自然的樂趣。

(甲)秋芙

  秋芙每謂余雲:“人生百年,夢寐居半,愁病居半,繈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僅存者十一二耳。況我輩蒲柳之質,猶未必百年者乎。”
  秋月正佳,秋芙命雛鬟負琴,放舟兩湖荷芰之間。時余自西溪歸,及門,秋芙先出,因買“瓜皮”跡之。相遇於蘇堤第二橋下,秋芙方鼓琴作《漢宮秋怨》曲。余為披襟而聽。斯時四山沈煙,星月在水,錚鏦雜鳴,不知天風聲環珮聲也。琴聲未終,船已移近漪園南岸矣。因叩白雲庵門,庵尼故相識也。坐次,采池中新蓮,制羹以進。色香清冽,足沁腸腑,其視世味腥膻,何止薰蕕之別。回船至段家橋,登岸,施行簟於地,坐話良久。聞城中塵囂聲,如蠅營營,殊聒人耳。……其時星鬥漸稀,湖氣橫白。聽城頭更鼓,已沈沈第四通矣,遂攜琴劃船而去。
  秋芙所種芭蕉,已葉大成蔭,蔭蔽簾幕;秋來風雨滴瀝,枕上聞之,心與俱碎。一日,余戲題斷句葉上雲:
  “是誰多事種芭蕉?
  早也瀟瀟!
  晚也瀟瀟!”
  明日見葉上續書數行雲:
  “是君心緒太無聊!
  種了芭蕉,
  又怨芭蕉!”
  字畫柔媚,此秋芙戲筆也。然余於此,悟人正復不淺。
  夜來聞風雨聲,枕簟漸有涼意。秋芙方卸晚妝,余坐案旁,制《百花圖記》未半。聞黃葉數聲,吹墮窗下,秋芙顧鏡吟曰:
  “昨日勝今日,
  今年老去年。”
  余憮然雲:“生年不滿百,安能為他人拭涕?”輒為擲筆。夜深,秋芙思飲,瓦銱溫暾,已無余火,欲呼小環,皆蒙頭戶間,寫趾離召去久矣。余分案上燈置茶竈間,溫蓮子湯一甌飲之,秋芙肺病十年,深秋咳嗽,必高枕始得熟睡。今年體力較強,擁髻相對,常至夜分,殆眠餐調攝之功歟。
  余為秋芙制梅花畫衣,香雪滿身,望之如綠萼仙人,翩然塵世。每當春暮,翠袖憑欄,鬢邊蝴蝶,獨栩栩然不知東風之既去也。
  去年燕來較遲,簾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傾,墮雛於地。秋芙懼為狗兒所攫,急收取之,且為釘竹片於梁,以承共巢。今年燕子復來,故巢猶在,繞屋呢喃。殆猶憶去年護雛人耶?
  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強余手談,或至達旦,余戲舉竹坨詞雲:“簸錢鬥草已都輸,問持底今宵償我?”秋芙故飾詞雲:“君以我不能勝耶?請以所佩玉虎為賭。”
  下數十子,棋局漸輸,秋芙縱膝上狗兒,攪亂棋勢。余笑雲:“子以玉奴自況歟?”秋芙嘿然,而銀燭熒熒,已照見桃花上頰矣。自此更不復棋。
  虎跑泉上有木樨數株,偃伏石上。花時黃雪滿階,如遊天香國中,足怡鼻觀。余負花癖,與秋芙常煮茗其下。秋芙拗花簪鬢,額上發為樹枝捎亂,余為醮泉水掠之。臨去折花數枝,插車背上,攜入城闕,欲人知新秋消息也。

(乙)蕓

  《浮生六記》一書是一個中國無名畫家關於他和他的妻蕓所過的婚姻生活的回憶錄。他們倆都是樸實而有藝術趣味的人,企圖盡情享受每一個獲得的歡樂時刻;這人故事是用很率真很自然的態度敘述出來的。不知怎樣,我覺得蕓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他們所過的是一種悲慘的生活,然而也是最快樂的生活,那種快樂是由靈魂裏產生出來的。我們試看大自然的享受怎樣成為他們的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這一點是很有趣的。我們現在由此書中摘錄三段,描寫他們怎樣度過七夕及七月十五日這兩個節期,以及他們在蘇州城內怎樣度過一個夏冬:
    是年七夕,蕓設香燭瓜果,同拜天孫於我取軒中。余鐫“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余執朱文,蕓執白文,以為往來書信之用。是夜月色頗佳,俯視河中,波光如練,輕羅小扇,並坐水窗,仰見飛雲過天,變態萬狀。蕓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間亦有如我兩人之情興否?”余曰:“納涼玩月,到處有之;若品論雲霞,或求之幽閨繡闥,慧心默證者固亦不少;若夫婦同觀,所品論者恐不在此雲霞耳。”未幾燭燼月沈,撤果歸臥。
  七月望,俗謂之鬼節。蕓備小酌,擬邀月暢歡,夜忽陰雲如晦。蕓愀然曰:“妾能與君白頭偕老,月輪當出。”余亦索然。但見隔岸螢光明滅萬點,梳織於柳堤蓼渚間,余與蕓聯句以遣悶懷,而兩韻之後逾聯逾縱,想入非夷,隨口亂道。蕓已漱涎涕淚,笑倒余懷,不能成聲矣。覺其鬢邊茉莉濃香撲鼻,因拍其背以他詞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妝壓鬢,不知此花必沾油頭粉面之氣,其香更可愛,所供佛手當退三舍矣。”蕓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無意間,茉莉是香中小人,故須借人之勢,其香也如脅肩諂笑。”余曰:“卿何遠君子而近小人?”蕓曰:“我笑君子愛小人耳。”正話間,漏已三滴,漸見風掃雲開,一輪湧出;乃大喜。倚窗對酌,酒未三杯,忽聞橋下哄然一聲,如有人墮。就窗細矚,波明如鏡,不見一物,惟聞河灘有只鴨急奔聲。余知滄浪亭畔素有溺鬼,恐蕓膽怯,未敢即言。蕓曰:“噫!此聲也,胡為乎來哉?”不禁毛骨皆慄,急閉窗,攜酒歸房,一燈如豆,羅帳低垂,弓影杯蛇,驚神未定。剔燈
  入帳,蕓已寒熱大作,余亦繼之,困頓兩旬。真所謂樂極災生,亦是白頭不終之兆。
  書中簡直到處都是這麼美麗動人的文字,表現著一種對大自然的無限愛好。讀者由下面一段描寫他們怎樣度過一個夏季的文章可見一斑:
    遷倉米巷,余顏其臥樓曰賓香閣,蓋以蕓名而取如賓意也。院窄墻高,一無可取。後有廂樓,通藏書處,開窗對陸氏廢園,但見荒涼之象。滄浪風景,時切蕓懷。
  有老嫗居金母橋之東,埂巷之北。繞屋皆菜圃,編籬為門。門外有池約畝許,花光樹影錯雜籬邊。……屋西數武,瓦礫堆成土山,登其巔可遠眺,地曠人稀,頗饒野趣。嫗偶言及,蕓神往不置,……越日至其地,屋僅二間,前後隔而為四,紙窗竹榻,頗有幽趣。……
  鄰僅老夫婦二人,灌園為業,知余夫婦避暑於此,先來通殷勤,並釣池魚,摘園蔬為饋。償其價,不受,蕓作鞋報之,始謝而受。時方七月,綠樹蔭濃,水面風來,蟬鳴聒耳。鄰老又為制魚竿,與蕓垂釣於柳蔭深處。日落時,登土山,觀晚霞夕照,隨意聯吟,有“獸雲吞落日,弓月彈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蟲聲四起,設竹榻於籬下。老嫗報酒溫飯熟,遂就月光對酌,微醺而飯。浴罷則涼鞋蕉扇,或坐或臥,聽鄰老談因果報應事。
  三鼓歸家,周體清涼,幾不知身居城市矣。
  籬邊倩鄰老購菊,遍植之。九月花開,又與蕓居十日。吾母亦欣然來觀,持螯對菊,賞玩竟日。蕓喜曰:
  “他年當與君蔔築於此,買繞屋菜園十畝,課仆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余深然之。今即得有境地,而知己淪亡,可勝浩嘆!

Views: 1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