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評社北京6月1日訊/今年是中國端午節申遺成功後的第五個年頭,也是國家確定端午節為法定假日的第七年。申遺成功了,我們的端午節就真正有文化了嗎?除了看到商家促銷粽子、粽子種類翻新,大家似乎會納悶,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意味著什麼?
粽子的“環球之旅”
“三角四棱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這則謎語的謎底就是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必備食品,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與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太平禦覽》中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屈原眼見國家危亡而無力挽救,悲憤自沉汨羅江, 楚國人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年五月端午製作筒粽以示紀念。但也有傳說雲:“糉,屈原姊始作”(據《異苑》),此說認為創制粽子的是屈原的姐姐。食文化研究學者李春光又說:“事實上這個美麗的傳說只是後人們的附會解說,在屈原自沉汨羅江之前,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經形成……”。
(Feature Photo:Dragon boat racing by Herman Chan,www.facebook.com/herman430)
上述雖非正史,但“綿綿粽子緣,溢滿人間情。” 每年農歷五月五日吃粽子為悼念屈原,已相沿至今,成為傳統民俗,粽子甚至在其他國家地區廣泛可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美食。
東南亞各國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取天圓地方之意,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粽子包有糯米、綠豆、豬肉和胡椒粉,味道十分獨特;粽子的外形呈四方,另外使用橫竪兩根竹篾扎起來,外形像田地,代表新年五穀豐登的意思,而豬肉則表示出入興旺。泰國人則在每年4月潑水節或7-9月雨季時吃粽子。泰國粽子以甜味為主,包粽子前,先將糯米泡在椰汁里,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餡用椰子、黑豆、芋頭、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一般有蒸、烤兩種吃法。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要求特別講究:有豬肉餡、牛肉餡、雞肉餡,有臘肉餡、火腿餡,還有廣味香腸餡、蝦肉餡、魚肉餡。粽米則用粳米做的,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葉誘人的香氣,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欲。菲律賓的粽子與中國浙江一帶的粽子相同,它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物。緬甸人的粽子和菲律賓的一樣,與端午節無關,他們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
拉丁美洲的粽子
拉美粽子有其特別來歷。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統治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印第安人被迫遠離家鄉去服苦役。婦女們為了讓丈夫和兒子能夠在路上吃到可口的飯菜,就把蒸熟的玉米粉和土豆、胡蘿蔔一起用香蕉葉包裹起來,作為路上的幹糧…… 比如如哥斯達黎加的粽子是用經過特別加工的帶粘性的玉米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肉、牛肉、胡蘿蔔、土豆等,有的還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芭蕉葉包成扁方形,而墨西哥人粽子把粽子稱為“達瑪爾”。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餡,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別有風味。
文人的“端午賦”
汪曾祺《端午的鴨蛋》 充滿“江蘇味”的端午
汪曾祺的小說充滿“中國味”,這篇《端午的鴨蛋》則充滿了“江蘇味兒”。“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腌鴨蛋,高郵鹹鴨蛋於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出鹹鴨蛋!’”除了懷念著名的“高郵鹹鴨蛋”,汪曾祺還在文中回憶了他小時候過端午的情形,其中“用雄黃酒在小孩額頭上抹王字”、“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送符送扇”、“端午要吃十二紅”等習俗均在文中有所提及: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做香角子,絲線纏成小粽子,里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鈎上。
沈從文《邊城》在世外桃源賽龍舟捉鴨子
從一開始,沈從文就描寫了邊城端午節的熱鬧場面,繼而補寫了兩年前端午節翠翠見到儺送的情景:端午節那天,所有的人圍到岸邊,早早地觀看;而年輕小夥則在鼓聲的節拍中向前奮劃,四周一片吆喝助威……而龍舟競賽的方式和捉鴨子的可愛場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聯翩了。這便是湘西人民獨特的端午風俗了;所有的戍軍長官也一起與民同樂,早早地圍在稅關前看熱鬧,並派遣士兵將大鴨子縛上紅條放入水中,一起嬉戲。邊城在沈從文的筆下,每個人都熱情誠實,人人均有君子遺風。人間每天都在發生悲歡離合,這和時代的背景是分不開的,但撇開那些令人傷心的悲劇去看裡面的每個人、每個風景、每個生活片斷,去看端午賽龍舟,你會驚異地發現,沈從文先生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多麼美麗的世外桃源。
林海音:最富童趣的“纏粽子”
女作家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描述了她童年時由各種玩意兒帶來的快樂,其中包括端午節前的“纏粽子”,“用絲線纏粽子,是舊時北方小姑娘用女紅材料做的有季節性的玩具。先用硬紙做一個粽子形,然後用各色絲絨線纏繞下去。配色最使我快樂,我隨心所欲地配各種顔色。粽子纏好後,下面做上穗子,也許穿上幾顆珠子,全憑自己的安排。纏粽子是在端午節前很多天就開始了,到了端午節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著掛吊起來。同時做的還有香包,用小塊紅布剪成葫蘆形、菱形、方形,縫成小包,裡面裝些香料。穿起來加一個小小的粽子,掛在右襟紐襻上,走來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纏粽子以外,也還把絲絨線纏在衛生球(樟腦丸)上。總之,都成了藝術品了。”
被“端”走的端午節
“曖昧”的傳統節日保護
傳統節日保護蛻化成懷舊的衝動;傳統節日中的身體性被遮蔽,以致我們的傳統節日保護走向曖昧的境界。中國目前的傳統節日保護,其曖昧之處就在於:我們雖呼籲保護的重要性,並從歷史文獻中找證據,但從來不敢光明正大地討論民間信仰保護,最多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跟傳統節日中的民間信仰和主流意識形態打情罵俏,同時撩撥民眾的懷舊情感。
中國的非制度化宗教是非常發達的,它們在中國民眾日常生活中承擔著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當代情境下更是如此。民間信仰不能說是一種宗教,而是把來自各方面的多種因素融合在一起,指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迎面而來的是貼在門上的彩印;手繪的門神,;挨著門的地方擺放著供奉土地爺的供桌等等。在那些對宗教信仰非常虔誠的家庭里,還供奉觀音菩薩或其他神像,以保佑家庭幸福。每當此時,神聖、崇敬的氛圍就會彌漫在家庭生活的各個角落,於是家庭就成了宗教活動的場所。其實,民間信仰就是民眾超越苦難的一種有效途徑。
中國傳統節日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即使社會發生過很大的動亂,只要民間信仰所營造的神聖空間沒有被破壞殆盡,傳統節日的味道就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激烈社會轉型時期的傳統節日文化
當代中國有識之士心懷憂慮,不僅在各種媒體上大聲呼籲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文化,而且欲借“申遺”的東風,使政府在切實保護的實踐層面上有所作為。
但是我們在加入這樣憂心忡忡的大合唱並沒有深思過,當下為什麼對傳統節日感覺到其味道愈來愈淡了,其原初的生鮮感在漸趨麻木的舌尖上消失殆盡。我們的傳統節日保衛戰到底要保衛什麼?這些問題不想明白,問題就可能只是偽問題,我們的保護也是偽保護;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助推傳統節日文化的衰落。因為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有些東西無可避免地消逝了,即使你搶救式地加以保護也是枉然;有些東西只要人類在生活世界中還需要,即使沒有主觀上刻意的保護,任其發展,它們也不會真正離我們而去。
面對中國傳統節日中的民間信仰維度,學者們要麼選擇曖昧之模棱兩可,要麼選擇集體沉默,而生活世界中的民眾為了滿足一己的信仰訴求卻在明修棧道。傳統節日的身體維度暗昧不彰,也必然遮蔽傳統節日保護的根本目的。
傳統節日=無吸引力的美食+淡化的民間節日認同?
歷代學者們對傳統節日的描述已經很詳細很全面,對節日的構成中的最大部分無非是莊重的信仰和溫馨愉悅儀式感。既然如此,我們在談及傳統節日保護問題時,就沒有必要故意回避其認同維度,一味“猶抱琵琶半遮面”。
傳統節日之味愈來愈淡,不外乎兩個層面的淡:一則我們的口腹之欲早就在日常生活的飲食中獲得了滿足,節日期間的飲食已經沒有了新鮮感和吸引力,按照物質匱乏年代的標準,民眾現在每天都在過年;二則,民間節日中認同被淡化了,換句話說,民眾的精神訴求得不到滿足。
如果說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過各種民間節日是為了改善夥食,是吃不飽時的理想和奢望,在守望和距離中期盼節日豐盛的飲食,那麼當這些都已經不成為問題,民眾就轉向對精神層面的訴求。
也就是說,傳統節日的狂歡性被虛擬化,民眾的身體被懸置,精神上狂歡已經很難通過節日來滿足。剩下的就是節日中的民間認同了。然而這在中國歷史情境下是不能光明正大地擺在台面上的問題,因為我們倡導的是無神論,民間信仰得不到主流意識形態的支持。在此情境下談論民間信仰是很尷尬的,除非這種民間信仰如祭祀祖先崇拜神靈能被披上合法性外衣。傳統節日無奈告別民間信仰的神聖性內容,再加上傳統節日活動中身體感的喪失,其日漸被邊緣化幾乎是一種歷史宿命。一言以蔽之,我們若想真正保護傳統節日,至少要保護節日的兩個層面,即物質的層面和精神的層面。
第一個層面保護相對較為容易,物質是精神的載體,民間節日飲食等物質層面同時承載了大量的民間信仰,過端午節不吃粽子等節日性食品總讓我們感到好像沒有過節一樣,這說明物質絕對不僅僅是物質,粽子不僅僅是粽子,它包含的文化內涵是靠吃來體驗的,我們這方面的“身體記憶”不能省略。借助食物和飲料的選擇以及提供和食用這些飲食的方式,民眾通過共餐活動結合成了群體。每個人和自己正在食用的食物是同一的;通過象徵性地咽下粽子這些引發共鳴的物質,慶祝活動的參加者們為自己賦予了特殊意義——節日飲食就起到這樣的作用。
第二個層面卻很難保護,但這一層面又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節日如果只有物質上的滿足,而沒有超越物質層面的精神訴求,那這種節日肯定不會有生命力。要有生命力,傳統節日所包蘊的民間信仰之意義就必須凸顯。但在現代工業社會諸多因素的衝擊下,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逐漸改變,民間信仰逐步瓦解。民眾祭祀祖先的形式可能要改變——如清明節為了防止火災,禁止掃墓上墳時用火,最好改成以鮮花祭祀祖先。民眾原本通過燒火紙產生的煙霧來與神靈溝通的,但現在已經慢慢被改變……
我們無法想象,若一個傳統節日的認同被完全格式化,這樣節日的存在還有什麼價值。
當我們不能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民間節日中的信仰問題,我們的傳統節日保護就是一個偽問題,我們的保護從一開始就注定是曖昧的。這種曖昧的保護讓我們徒然地看著傳統節日衰落下去。有些東西無論怎麼去保護都注定是扶不起來的阿鬥,最多作為一個標本被展示在橱窗里,成為我們文化記憶的符號。(收藏自 2014-06-02 中國評論月刊網絡版)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