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泛敘事性(pan-narrativity)是後經典敘事學的典型特征。在後經典敘事學家們看來,敘事無處不在,用戴衛·赫爾曼的話來說,“敘事,概念涵蓋了一個很大的範疇,包括符號現象、行為現象以及廣義的文化現象。例如,我們現在所說的性別敘事、歷史敘事、民族敘事,更引人注目的是,甚至出現了地球引力敘事。
柯里則坦言:“如果說當今敘事學還有什麼陳詞濫調的話,那就是敘事無處不在這一說法。即所謂的泛敘事: 文學敘事、心理分析敘事、歷史敘事、法律敘事、電影敘事、歌劇敘事、音樂敘事、表演藝術敘事,以及圖畫敘事等。其次,後經典敘事學對經典敘事學的另一個超越,表現為敘事研究方法走向的多樣化,不再局限於經典敘事學的內在式研究,如:形式主義批評和英美新批評的純文本式研究、結構主義的二元對立式研究、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式研究等。與經典敘事學割裂語境化的研究方法相反,後經典敘事學對語境化特別關注。另外,頗值得一提的就是,後經典敘事學十分注重讀者的閱讀經歷與闡釋經驗,認為正是讀者的參與推動了敘事的進程。更為重要的是,後經典敘事學超越並解構了經典敘事學旨在建構普遍敘事語法的烏托邦。敘事不再被看作是一個靜態的文本,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後經典敘事學除了對經典敘事學具有超越性的一面之外,也有繼承性的一面。後經
典敘事學的誕生絕非空穴來風,主要還是發軔於經典敘事學。戴衛·赫爾曼認為,後經典敘事學視經典敘事學為自身發展的重要時刻之一。
在薩默爾看來,敘事學由經典階段向後經典階段的過渡,是進化式的(evolutionary)而不是革命式的(revolutionary)。後經典敘事學是對先前思想與模式(經典敘事學)的廣泛修正、闡述和應用的結果。
後經典敘事學繼承了經典敘事學的大部分研究框架和理論術語,如聚焦、隱含作者、敘事等。沒有經典敘事學所提供的技術支撐,後經典敘事學也很難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
試設想,倘如抽掉經典敘事學的核心理論和術語,後經典敘事學還成為敘事學嗎?就後經典敘事學與經典敘事學之間的關系而言,正確的態度是要認識到後經典敘事學的出現,絕對不是對經典敘事學的否定,更不能高唱經典敘事學已經過時或者死亡的論調。
它們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構建敘事理論的大廈。對此,申丹也持有相似觀點。她認為敘事語法、敘事詩學畢竟構成後經典敘事學的技術支撐。經典敘事學若存在問題或發展滯後,難免影響後經典敘事學的發展。
換句話說,若經典敘事學能健康發展,就能推動後經典敘事學的前進步伐;而後者的發展也能促使前者拓展研究範疇,更新研究工具,兩者構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後經典敘事學急速走向狂歡化的今天, 後經典敘事學的歸類與劃分,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後經典敘事學的類別劃分,究竟應該參照什麼樣的基準?
對此,敘事學家們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綜觀中外學者的後經典敘事學研究論著,可以發現,他們的歸類標準不外乎有兩種傾向:一種是以敘事媒介(medium)為基準,另一種是以研究方法(approach)為基準。
就敘事媒介而言,既有以瑪麗·勞勒·瑞安為代表的媒介敘事學研究,也有以具體敘事媒介為分析對象的敘事理論,如以艾倫·納德爾(AlanNadel)為代表的電影敘事學、弗雷德·埃弗雷特·莫斯(Fred Everett Maus)為代表的音樂敘事學、以彼德·布魯克斯(Peter Brooks)為代表的法律敘事學,以及以蓋瑞特·斯圖爾特 (Garrett Stewart)為代表的繪畫敘事學等。
相比較而言,似乎以研究方法為基準來劃分後經典敘事學的做法更有普遍性。例
如,以蘇珊·蘭瑟為代表的女性主義敘事學、普林斯為代表的後殖民主義敘事學、以柯里為代表的後現代敘事學、以費倫為代表的修辭性敘事學、以杜瑞特·柯恩為代表的可然世界敘事學,以及以戴衛·赫爾曼為代表的認知敘事學等。
在德國敘事學家安斯加爾·紐寧看來,後經典敘事學主要包括新歷史主義敘事學、後現代敘事學、女性主義敘事學、倫理與修辭性敘事學、認知敘事學、自然敘事學、可然世界敘事學等。在申丹看來,後經典敘事學主要涵蓋了修辭性敘事學、女性主義敘事學、認知敘事學、後結構主義敘事學等研究領域。
呂克·赫爾曼與巴特·凡瓦克也把四類後經典敘事學納入討論範圍:後現代敘事學、敘事學與意識形態(包括性別敘事、倫理敘事等)、可然世界敘事學、敘事學與讀者等。但是, 把這些以研究方法為基準劃分出來的敘事理論統一,放置到後經典敘事學的大旗之下,不禁引發了筆者對它們的敘事性及理論化程度是否完全等同的疑問。
對此,紐寧也持有相似觀點,他提出兩點看法:
第一,盡管所有的新方法都同樣與敘事相關,但它們理論的複雜度和理論假設的清晰
度大不相同。
第二, 有些新方法很明顯和其它方法地位不等, 即:有的方法能真正研究敘事學所要探討的問題, 而有的卻不能。雖然這些以研究方法為基準的後經典敘事理論, 在敘事性和理論化程度上, 還存在一定的差異, 但是我們不能據此誤認為它們之間互不買賬、水火不容。
相反, 它們之間是一種求同存異、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關系。後經典敘事學的顯著特征還在於它的開放性與包容性。開放性是指後經典敘事學是一個開放的體系, 是不斷地發展充實的; 包容性是指後經典敘事學能容納各種不同的敘事研究方法,甚至包括經典敘事學,進而不斷地實現自我完善。
其實,開放性和包容性是一對相互辨證的概念。後經典敘事學的開放性要求它必須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反過來,一定的包容性必然會促進其開放性。就這些不同的敘事研究方法之間的關系,費倫曾作過精辟的論述,他說:“特別引人注目的是, 這些多樣的敘事研究方法之間幾乎沒有什麼沖突。相反,不同方法的實踐者一般都樂於相互學習,吸取對方的洞見和長處來提高他們的研究質量,然後得出自己的結論。”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