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2.綠色建築與綠色建材
20世紀興起將在21世紀得到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在世界許多城市新型的生態建築正呼之而出。綠色建築,是綜合運用當代建築學、生態學及其他技術科學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個小的生態系統,為居住者提供生機盎然,自然氣息濃厚,方便舒適並節省能源,沒有污染的居住環境。這裡所說的「綠色」並非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對環境無害的一種標誌,是指這種建築能夠在不損害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及當代與後代的環境質量。其「綠色」的本質是物質系統的首尾相接,無廢無污、高效和諧、開放式閉合性良性循環。通過建立起建築物內外的自然空氣、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種物資的循環系統來進行「綠色」建築的設計,並賦予建築物以生態學的文化和藝術內涵。本章認為,從可持續發展住居的市場觀出發,綠色建築及其建材都是大勢所趨,必定有一個全新的發展。
2.1 國外綠色建築的發展
所謂綠色建築是指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並以不觸動環境基本生態平衡為目的而建造的一種住宅,所以,生態專家們一般又稱其為環境共生建築。生態建築不僅有利於小環境及大環境的保護,而且其所形成的作用,將十分有益於人類的健康。為了達到既有利於環境,又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目的,生態住宅在設計和建造上都具有自己獨特的一些特點。主要有:1這種住宅對坐落的地理條件有特殊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的物質,地溫相宜,地下水純淨,地磁適中;2生態住宅完全採用天然材料如木材、樹皮、毛竹、石頭、石灰來建造,對這些建築材料還必須經過檢驗處理,以確保無毒無害,具有隔熱絕熱功能,有利於實行供暖、供熱水一體化,以提高熱效率和充分節能,在炎熱地區,還減緩戶外高溫向戶內傳遞;3生態住宅將根據所處地理環境的具體情況而設置太陽能裝置或風力裝置等,以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天然再生能源,達到既減少污染又節能的目的;4生態住宅內要盡量減少廢物的排放。可見,生態建築的誕生,標誌著世界建築業正面臨著一場新的革命,這一革命是以有益於生態、有益於健康、有益於節省能源和資源、方便生活和工作為宗旨,對建築業的設計、材料、結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它不再是生態環境專家們的美好的設想,它已在一些國家變成現實。現介紹一些國家已建成的典型綠色建築,以開闊視野。
(1)美國
美國生態建築、健康建築的試點建造工作,近年來異常活躍,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態建築有:
1)美國生態房。美國諾次大學設計並建造了一種生態房。這個四居室的生態房,隔熱性能特別優良,它的熱能來源於人工散熱。陽光及使用家電設備所產生的熱量。家庭用電依靠安裝在涼亭上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電池來提供。用水是從屋簷流下來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過濾,糞便和污水則流入一個堆肥坑裡,經發酵後供花園施肥用。
2)美國生態村。在面積為488公頃的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維寺的海島上,建起了150棟生態房屋,叫做生態村。在這裡保留著原來的自然面貌,沒有一個受到人為破壞的痕跡。設計者在建築這些生態村時,用合住的方法替代了以前獨住,但仍有的獨住的成分,如每家每戶還是有自己的臥室、浴室和廚房等,但卻有了更多的合住成分,如每6~8個住宅單元合用一個能源中心、一個煤氣鍋爐、一個家用熱水器和一個通風系統等。能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變得切實可行。據測算,這種生態村裡的居民其能源用量僅為原居住地的五分之一。
3)美國的植物建築。80年代初期,美國在芝加哥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該設置牆壁的基團上種植(或多植)植物,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這種牆為「綠色牆」,稱這種建築為植物建築。這種建築的施工方法並不複雜,它無需成材木料,無需採用笨重的建築設備,而是就地取材,以樹林為主材,採用經過規整的活樹林來作「頂梁」、「代住」和「替代牆體」。運用流行的「彎折法」和「連接法」,建造出許多構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橫生的拱廊、曲橋。屏風、圍場、商場、住宅和辦公樓等。
4)美國綠色旅館。美國為滿足大眾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建成了一座別具風味的綠色旅館。旅館的建築材料有一半取自經再生製造的鋁、玻璃、鐵、鋼等。旅館內的用品盡量「安全」,如用不含酸的信封、信紙,以植物油煉製的肥皂,不用化學合成的洗衣粉,床單、毛巾等均不用化學纖維,而是用不受殺蟲劑、化肥污染的棉花或亞麻織成。
5)美國新型太陽能建築。美國太陽能設計協會正在研製新型的太陽能住宅。稱為建築物一體化設計。即不再採用在屋頂上安裝一笨重的裝置來收集太陽能,而是將那些能把陽光轉換成電能的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直接嵌人到牆壁和屋頂內。這種建築一體化的設計思想是該協會創始人史蒂文·斯特朗在20年前所倡導的,由於當時太陽能電池過於昂貴,無法實施。如今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只有80年代價格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電力供應商被吸引的原因是太陽能電池能夠在白天高峰時間內產生過剩的電能,從而形成電能儲備,可供隨時使用。根據一體化的設計思想,美國電力供應部和能源部合作正在密歇根州特洛依的聯合太陽能系統公司和位於馬里蘭州費雷德裡克的索勒瑞克斯其公司研製推出一些新型建築部件,如用於住宅屋頂太陽能「屋面板」,及用於商業性建築正面的「窗簾式牆壁」。
6)美國資源保護屋。美國一家建築公司為保護環境,節省地球資源,用回收的垃圾建造房屋,開創解決未來住宅的新創舉。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房屋,被命名為「資源保護屋」,俗稱「垃圾屋」。他們在360平方米的地面上,建造了4間居室,2間浴室和可停放2部汽車的車庫,同時,室內陳設齊全配套。用回收的廢物建造房屋,確實令人感到驚奇新鮮。初看,屋框架似乎很簡單,主要是從破舊的汽車和橋樑中回收的鋼材,外飾由鋸末和碎木加上20%聚乙烯製作而成。這不但減少木材的使用,也不像木材那樣會招引白蟻,使房屋更堅固安全。廢物建房的特點,在建房時,可就地回收65%的金屬、紙板。木材廢物等,較好地解決了廢物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由於實用經濟可行,這家公司獲全美年度住宅風格獎。
7)美國綠色辦公樓。美國Mobil公司建成一棟建築面積為6.2萬平方米的綠色辦公樓。這棟辦公樓在美國環境局的支持下,由於在選材、照明效率、降低加熱和冷卻負荷、通風和改善建築功能等方面進行了合理設計,在節約資金和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辦公樓建成後不到一年可節約有關費用11.57萬美元,照明和設備能耗可降低50%以上。
8)美國的綠色辦公室。美國國立資源保護委員會總部是以節能、保護環境及健康為原則,以廢舊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為主要材料建築的綠色辦公室。該棟辦公樓從外表看,與普通寫字樓並無區別。但它的牆壁其實是由麥秸桿壓制並經過高科技加工而成。但其堅固性並不次於普通木結構房屋。其地板系由廢玻璃製成,辦公桌由廢舊報紙與黃豆渣製成。最具特色的是其外牆外繞爬山虎等多種蔓生植物。這件綠衣不僅使辦公室顯得美麗清爽,並且能調節空氣,使室內冬溫夏涼,有益於身心健康。
(2)加拿大
近年來,加拿大正積極建造健康住宅和健康辦公樓的示範性建築,並向大眾推廣。
l)加拿大健康住宅。加拿大某公司於1993年在溫哥華建成了兩層帶閣樓的健康住宅,並向大眾展示。實測結果,其「住宅室內空氣」滿足質量要求。甲醛低於0.04×10-6,顆粒小於10ug/m3,苯0.01ug/m3,二甲苯0.04ug/m3,熱損失減少78%。加拿大某公司在多倫多建成了三臥室的健康建築,建築使用的材料是選用低散發量的材料,據稱這棟建築所需能量、水等能自給自足,所用能量通過太陽能獲得,水是通過收集雨水,並經淨化而得,廢料採用生物方法處理。這些建築符合多數超敏感人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要求。
2)加拿大節能、環保辦公樓。加拿大正在實施c-2000計劃,鼓勵和提倡建造具有節能和環保功能的示範辦公樓。已建成了一面積為2180平方米兩層的示範辦公樓,建造時使用的是健康型建築材料,優良的通風設計,因此,室內空氣質量優良。
(3)德國
1)德國的生態樓。德國柏林建造了第一座生態辦公樓。大樓的正面安裝了一個面積64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來代替玻璃幕牆,其造價不比玻璃幕牆貴。屋頂的太陽能電池負責供應熱水。大樓的屋頂設儲水設備,用於收集和儲存雨水,儲存的雨水被用來澆灌屋頂上的草地,從草地滲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儲存器,然後流到大樓的各個廁所沖洗馬桶。樓頂的草地和儲水器能局部改善大樓周圍的氣候,減少樓內溫度的波動。
2)德國的太陽能房屋。德國建築師塞多·特霍爾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轉動的跟蹤陽光的太陽房屋,該房屋安裝在一個圓盤底座上,由一個小型太陽能電動機帶動一組齒輪,該房屋底座在環形軌道上以每分鐘轉動3厘米的速度隨太陽旋轉。當太陽落山以後,該房屋便反向轉動,回到起點位置。它跟蹤太陽所消耗的電力僅為該房屋太陽能發電功率的1%,而該房太陽能量相當於一般不能轉動的太陽能房屋的2倍。
3)德國的植物生態建築。德國在漢諾威城市建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名為「萊爾草場」的住宅區,這住宅區是按照「植物生態建築」建造的。所謂「植物生態建築」指的是按照生態平衡的大批量,使植物與居住空間融為一體,互為依存,是古老的建築學和年輕的生態學有機結合的產物。住宅區內,69套院落式上下兩層的民居錯落有序地分佈著。每棟樓房外表各有特色,內部設計也不盡相同,每棟樓房結構為磚木骨架,四壁用木材,顯得樸實無華。居室裡鋪設的是麻織地毯或用玉米皮或麥稈紡織,沙發大都採用純棉布料製成,符合環保要求,圖案講究雅潔,以簡單的條紋、格子或碎花等圖案為主,甚至是淨色的。傢具不採用堅硬的傢具,而多採用不噴任何塗料的原色木器傢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萊爾草場」修起了綠色的生態化公路。這種新型公路不僅兩旁種植了高聳的林帶和繁茂的花草用來防止空氣污染和減少噪聲,而且還在路面上實施了綠化。「萊爾草場」的路面上穿著小孔,並在小孔裡種上綠草,路面在綠草的保護下不會受到汽車碾壓的影響。由於70%的長有綠草,大大減少了太陽光在路面的反射。行走在「萊爾草場」裡,猶如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聽不到汽車奔馳時所發出的噪音,也聞不到刺鼻的汽油味,感到格外賞心悅目。
4)德國能量可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零能量住房。一種能量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一/零能量住宅在德國1995年BHW展覽會上展示,給參觀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種住宅過去認為是空想的,不可能實現的,但今天成了現實。這種100%靠太陽能供給的住宅,可以不需要電、煤氣、木材或煤,這樣就不需要煙囪和取暖爐 也沒有有害的廢氣排人空氣中,保持環境空氣的清新。
這種房屋的設計,向南開放的平面是扇形平面,這樣可以獲得很高的太陽能射幅能。其牆面採用儲熱能力較好的灰沙磚、隔熱材料和裝飾材料組成。陽光透過保溫材料,熱量在灰沙磚牆中存儲起來。白天房屋通過窗戶由太陽來加熱,夜間通過隔熱材料和灰沙磚牆來加熱。
(4)荷蘭環保屋
近幾年來,荷蘭在推行「環保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荷蘭推行的「環保屋」屋頂鋪草皮,使原來光禿禿的屋頂成為綠色屋頂;四壁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排水管用陶瓷代表塑膠管,並增加使用多種「循環再造材料」,避免混凝土及乙烯基等化學材料的過多使用。引雨水沖洗廁所,以節約用水;以及在室內設置了溫度、灰塵、化學品、放射性毒素等測量計,監測室內的空氣污染。這種「環保屋」是由加拿大阿爾伯達一家名為「SLAR—DRI」的公司設計成功的。目前,在荷蘭建「環保屋」其成本約比建普通房子高10%。
(5)英國綠色城市
20世紀50年代,倫敦曾被一場黑沉沉的煙霧籠罩,造成白天黑夜不分。煙霧在數天內不散,結果有4000市民被奪走生命。這就是被載人環保史冊的倫敦煙霧事件。為淨化空氣,英國50年代後期就出台了(潔淨空氣法)。根據該法案,倫敦被劃出了煤煙控制區,並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在這些區域內只許燃燒無煙煤,或必須使用可對煤煙進行完全淨化的爐具。在70年代,英政府推出了《工作場所健康和安全法》,規定污染工業必須採取最有效的手段避免將有害氣體排人大氣,否則將對其進行罰款等嚴厲處罰。倫敦環境治理的另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科學管理。由於19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後遺症,50年代,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的污染狀況壞到了極點,河中的魚類都不見了蹤影。60年代開始,英國加大了整治泰晤士河的力度。除通過嚴格的治污染法案,宣佈對違規排放污水的工廠等部門實施法律制裁之外,有關當局還制定了嚴格的水質標準,同時每隔5年對河流水質的達標情況進行徹底檢測。另外,倫敦市政當局還下大力氣發展城市綠化,有意識地加強都市公園建設,在城市寶貴的留出空間,營造「綠洲」,以充分發揮綠色植被在城市生態系統中類似「肺部」的調節功能。倫敦現有土地面積中,10%已被闢為空地或城市公園,倫敦市內公園總面積已超過了1.7萬公頃。
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倫敦的環保工作在90年代結出了碩果。統計表明,目前倫敦市中心冬季平均能見度已比50年代提高1倍以上,從2.5公里上升到6公里左右。市中心冬季日照強度也比50年代上升了70%。1970年至1990年間,倫敦上空空氣中燃煤排放所形成的黑煙量也下降一半以上。80年代初,一位垂釣者150年來首次在泰晤士河中捕獲一條鮭魚,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近年來,徊游至泰晤士流域產卵的各種魚類已成千上萬,倫敦人已「見怪不怪」。
英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生態住宅,其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於採用自我通風結構而大大減少,並不再使用排放破壞臭氧層的氯氟碳的空調設備;所使用的硬木來自能維持生長的歐洲和美洲的溫帶森林;不使用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其中包括石棉和含鉛油漆;熱水只在需要時才供應,免去了儲水塔;照明使用輕巧的螢光高能效和不閃爍光源;辟有專門的吸煙室等等。
(6)丹麥和瑞典的健康建築
丹麥和瑞典等北歐國家,近年來也在積極實施健康住宅工程,如丹麥早在1984年底,在丹麥Arhus市已建成了「非過敏性住宅」建築,這是有111個單元的兩層建築。建築材料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健康建材,主要結構選用混凝土以及層壓的木材製成。飾面塗料是以無機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建築塗料。採用機械裝置通風,換氣1次/小時,是普通住宅的2倍,通風系統中的過濾器要定期更換。
7)日本
1)日本健康建築。1997年夏天在日本兵庫縣建成了一棟實驗型「健康住宅」,整個住宅盡可能不選用有害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其牆體為雙重結構,每個房間建有通風口,整個房屋系統的空氣採用全熱交換器和除濕機進行循環。全熱交換器能夠有效地回收熱量並加以再次利用,其過濾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氣中細小的塵埃。這種住宅能夠抑制黴菌等過敏生物繁殖。其建築費用比普通住宅增加約2成。
2)日本首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日本在九州市新建了一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這幢住宅是按照日本國建設省提出的省能源、減垃圾的「日本環境生態住宅地方標準」要求建造的,是綜合利用自然環境物的嘗試。這種生態住宅,其電力由風車提供,溫熱水由太陽能供給。即住在住宅內的居民所用溫熱水,不用煤加熱,而是用裝在大樓南側的太陽能集熱器提供。這種太陽能收集器,在晴天,可使儲水箱中的水加熱到沸騰,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熱到約55℃。每戶家庭的陽台上,都裝有垃圾處理機,將每戶家庭的生活垃圾進行處理變成植物的肥料。公寓外的停車場的地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使雨水存留於地下,與停車場內的樹林形成一種供水循環系統。分隔房間的牆壁上留有通風口,並配置有通風設備,使每個住房成良好的通風效果。在大樓前,裝有風車,由風車發電為公共場所照明提供輔助電源。據測算,每個住戶一年用於空調的電費和煤氣費可節約57000日元。
3)日本生態博物館。在日本的著名風景地箱根,有一座生態博物館。該館以生態學為唯一展示內容,展示箱根地區的生態群落。館內秀木成蔭,動物標本逼真生動,加上極佳的生態效果,鳥鳴水吟,使人恍若置身在大自然中。這裡還陳列著箱根地區的火山形成的溫泉及地質模型,以及生態圖片,介紹生態學知識。
4)日本無化學住宅。日本東京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針對人們對化工產品的畏懼心理,推出了「無化學」住宅。過去,在住宅環境方面,一些化學合成物的使用,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比如,建築材料常常含有致癌作用的揮發性有機物;地毯和窗簾,也通常經過防燃性處理,其防燃劑、防蟲劑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的做法是:不在樓板或地板下等處噴塗有機磷等防白蟻的化學藥物,採用具有防蟲效果的檜葉油、干餾木和密蠟加工樓板、地板材料,並在地板下鋪炭層,利用其吸濕性防黴菌和防白蟻;不使用石化油漆,改用澀柿子汗和米糠調合的新配方;在芋頭、木薯的澱粉裡添加食用抗菌素等作粘合劑;外壁則以硅酸鹽材料為主,塗以生物酸素硅藻土塗料等。
2.2 住宅安康的「十大」危害源
由各種戶外的有害氣體污染導致的疾病及死亡人數劇增引起了人們高度的關注,如,在1930年英國Meuse峽谷,1948年Denora以及1952年倫敦,因嚴重污染造成的年死亡人數增加了3500-4000人。於是,專家們指出:以前人們將空氣質量評價的重點放在室外環境,近年來人們已清楚地意識到,研究室內污染源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是更為重要的課題。由於人們在「室內環境」中度過了90%的光陰,尤其是對未成年少年兒童、老年人以及病人,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因為,現代科技在帶來住宅及室內裝飾的同時,也使建築物染上「病變」。如今的牆面裝飾已由乳膠漆、中高檔壁紙代替大白、普通瓷磚進行裝飾;地面裝飾也不再是灰、冷、硬的水泥場面,而多採用通體磚、玻化磚、復合地板、高檔塑料地板。地毯等進行裝飾;頂棚過去居民住宅一般不裝飾,現在做吊頂己成為一種時尚,有石膏板吊頂、纖維板吊頂、塑料裝飾板吊頂、裝飾玻璃吊頂、金屬吊頂等等。過去只有星級賓館的衛生間才安裝浴缸、沖淋設備,如今衛生間裝飾熱正在家庭裝飾中興起,廚房裝飾已開始淘汰水泥槽、白瓷磚灶台,向不銹鋼灶台等高檔材料發展。普通鋼窗已不能滿足家庭裝飾的要求,而逐漸被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所代替。可是,當我們極盡所能把各種新穎的、具有時代感和裝飾效果的新型裝飾材料將居家打扮豪華考究,享受這份舒適與氣派時,是否會考慮到我們身邊的潔淨光亮溫馨的環境中,會潛在污染的威脅。
事實上早在70年代末,歐洲一些國家的科學家就已著手研究現代建築裝飾材料、建築材料釋放的氣體對居室空氣的影響及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並就建築材料、建築裝飾材料對居室內空氣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基礎研究後指出:從室內空氣中,檢出的500多種有機物中,有20多種為致癌物。國外把由於室內裝飾用了有毒的建材而影響人體健康的病症,稱為「有病建築綜合征」。日本橫濱國立大廈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竣工兩周後的房子,其室內污染程度比室外高出近40倍,即使在採取換氣措施後其污染程度仍可相差近10倍。1987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近90%的新建及改建的建築物中存在著「有病建築綜合征」,在這樣的建築中居住的人們主要受到霉腐空氣和化學污染之害。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室內空氣有機化合物總揮發量每立方米不超過300微克的標準建議。歐洲地區制定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的建議是:室內空氣中甲醛、人造礦物纖維、氧氣、石棉、氧化氮和有機物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最大量不得超過0.15毫克/立方米,總的揮發性有機物不超過2毫克/立方米。災害事實說明:室內空氣污染這一「隱形殺手」正越來越嚴重地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在環境污染被人們廣泛認識的今天,室內的污染尤其是室內空氣的污染還遠遠沒有進入大多數人的認知視野。導致住區的危害很多,這裡集中歸納為十類:
(1)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排放引起。二氧化硫在大氣中會氧化而形硫酸鹽氣溶膠,毒性將增加10倍以上。它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導致咳嗽、喉痛、胸悶、頭痛、眼睛刺激、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功能衰竭,此環境下的降雨便是酸雨。它會使水質及土壤酸化,進而導致植物大規模死亡。二氧化硫曾是一些發達國家在工業發展時期的主要污染物。被列為世界十大環境污染事故的比利時馬斯河谷(發生於1930年12月3—5日,致使數千人發病,60多人死亡)、美國多洛拉(1948年10月26日—31日,5911人中毒,17人死亡)和英國倫敦(1952年12月5—8日,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多4000餘名)的煙霧事件,均因二氧化流嚴重污染所致。
(2)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是由機動車尾氣造成的。它對人的呼吸器官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氣管炎、肺炎、肺氣腫等。氮氧化物與水作用可生成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可生成強致癌物亞硝酸胺,也可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正鐵血紅蛋白,使人產生缺氧病症,典型事例便是同樣被列為世界十大環境污染事故的1952年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該事件致使大批居民發生眼睛紅腫、喉痛咳嗽、皮膚潮紅等症狀,嚴重者心肺功能衰竭,有400餘名65歲以上的老人因此而死亡。此外,植物大面積受損,車禍增多。
(3)總懸浮顆粒:是大氣降塵的主要污染指標。大氣中總懸浮顆粒來源很廣,如工業廢氣、建築揚塵、汽車排氣、物質燃燒等。其中含有可損害神經系統的污染物質鉛、汞、錳等,還有致癌物質苯並芘。砷、鉻等。總懸浮顆粒能吸咐有害氣體、液體、細菌等。各國目前對粒徑小於10微米不能被人的上呼吸道阻擋的可吸入性顆粒(即PM10)非常重視,尤其是粒徑小於2.5微米的可吸入性氣溶膠(即PM2.5)。這種氣溶膠微粒被吸入人體後,約有50%吸附在肺壁上,會滲透到肺部組織的深處,可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咽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和肺癌,並破壞肺組織引起呼吸困難,進而導致心肺功能減退甚至衰竭。研究結果顯示,微粒污染使人們縮短壽命的風險增加15%~17%,使人們死於心臟和肺部疾病的幾率增加30%。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我國各個城市普遍監測的只是總懸浮顆粒TSP。
(4)甲醛: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由住宅的各種傢具、裝飾材料中揮發至空氣中的。最主要的來源是「木屑板」的粘結劑——尿醛樹脂,而近幾十年來,層壓木屑板在傢具中的應用愈來愈普遍。另一主要來源是安裝在牆體孔穴中的尿醛樹脂泡沫塑料保溫層。同樣,在燃料燃燒時也釋放出甲醛,它也是吸煙者煙氣及汽車尾氣中的一種化合物。甲醛氣體對人體的粘膜有刺激性。在超過(0.15~1.00)×10-6範圍的情況下,對某些人群會引起眼、鼻、喉的炎症。而在某些家庭住宅內已高達這一極限值。
(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VOCS是指沸點在50~250℃的一系列化合物,它們在室溫下能產生蒸汽。VOCS在室內有多種來源,包括:裝飾材料、傢具、地毯粘結劑、建築塗料、化妝品、清潔劑和日用品。此外,也來自於黴菌、吸煙的煙氣及燃料的燃燒。至目前為止,已發現VOCS散發率的峰值是在選用溶劑型料裝飾房屋以及用粘結劑時出現的。但是,可以肯定,目前,在典型室內環境下,VOSC的散發量會對人體引起過敏的反應,在較大劑量氣體的短期環境下暴露會產生短暫的疾病;若長期、反覆地暴露,則會引起眼睛及肺部的炎症,甚至可能影響到神經系統。某些VOCA,如苯族化合物還可能誘發癌症。
(6)石棉及人選礦物纖維:石棉在工業上的應用開始於1見年前,在19世紀60年代其應用趨於高峰階段。由於當時人們不瞭解石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固而從事石棉生產和施工的工人經常在高劑量纖維塵埃環境下工作,最終導致嚴重的矽肺、肺癌等肺部及胸腔惡疾。這些疾病的報告早在19世紀初期,30年代和60年代已有發表。50年代和60年代南非Wagner工程事例,對認識石棉對健康的嚴重性尤為重要。作為商品的「石棉」是指「角門石」和「蛇紋石」兩類硅酸鹽礦物材料。已認定角門石類礦棉的危害性更大。在70年代,英國對蘭石棉已自發地停止進口,對鐵石棉也已在80年代禁止進口,故英國早已不再應用角門石類石棉。對於蛇紋石棉,也已大大減少了應用,但現仍允許在某些產品中應用,如石棉水泥瓦,以及磨擦材料製品,如剎車片內襯等。隨之,出現了人造礦物纖維這一替代材料,其中數量最大的礦物類纖維是用於隔熱保溫和隔音的玻璃棉和礦棉製品。在近10年的「建築節能」浪潮衝擊下,這一類材料廣泛應用於坡頂樓和空穴牆體的保溫。此外,還用於園藝製品,陶瓷纖維、岩棉氈具有特殊的應用範圍。石棉水泥是一種價廉、絕熱性、防水性好的纖維增強材料,曾一度被廣泛應用。但由此產生的對健康危害的風險也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對吸煙者,若接觸石棉的環境,則可誘發肺癌。特別引起公眾注意的是,隨著石棉應用的日趨減少。相反地,在英國,男性間皮瘤患者數量實際上日趨增加,有專家預測:至2020年,間皮瘤患者死亡人數將接近3000人/年。此外還有每年因石棉沉澱病及肺癌的死亡人數均各達數百人之多。雖然報告中提到大部分死亡均由歷史的職業性暴露而引起的,但是以上提到的疾病和死亡的人數之多提醒人們關注環境暴露這一嚴重問題,不僅限於石棉(尤其是角門石石棉),而且是在應用具有類似特性的其他纖維材料時,也應謹慎對待。
科學家發現,吸煙者對石棉粉塵的吸入有增強作用。接觸過石棉的工作得肺癌去世者,是正常人的8倍,而吸煙的石棉工人,則是他們的192倍。石棉的危害屬於軟性,病症可分為四類:石棉肺、肺癌。間皮瘤、消化系統的癌症。石棉肺患者的起因是肺泡及支氣管的纖維化,嚴重者能產生呼吸殘障,導致心臟衰竭。到目前為止,石棉引起的疾病尚沒有找到可治的藥物,唯一的方法就是預防,盡可能不要接觸石棉製品。
7)重金屬鉛等:鉛在自然界中分佈甚廣,土壤中含鉛(0.07~108)×10-6,工業污染區附近煤燃燒地可達(534~1240)×10-6,許多建材中都含有鉛。此外,鉛鹽及鎘、鉻氧化物、鉛黃、鉛白、紅丹等是顏料、油漆、塗料的主要成分。在房屋拆修或油漆烤鏟過程中,有大量含鉛粉塵逸散。鉛的毒性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等均有明顯影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可通過胎盤、乳汁影響後代,嬰幼兒由於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善,對鉛的毒性更敏感。如美國波士頓對某幼兒園進行追蹤調查結果表明,3歲兒童若血中鉛濃度超過30微克/毫升,到7歲時,將會呈現明顯的智力及行為缺陷。據英國某室內衛生調查組織的調查發現,住宅內塵埃平均含鉛量可達1300×10-6,比公園土壤高出1倍。這對常常在室內地上活動的幼童威脅很大。由於鉛的毒性,因此,國外一些國家的綠色建材中標明不得含有鉛及其化合物。
(8)氧氣:氧氣是由土壤及岩石中的鈾、鐳、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是一種無色、無味,具有放射性的氣體。某些含鈾系元素高的建築材料,如磚、花崗石、混凝土會散發出氧氣。如湖南某種石煤,含鐳(0.1—10.7)×10-8居裡/千克,若利用這種石煤渣來製成磚,建成的房屋,居室內氧氣的濃度可達(4.59~8.95)×10-12居裡/升,超過國家標準5-9倍。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看不到、摸不著的氣體,它會不知不覺地從房屋的地基、土壤、牆壁和天花板中溢出,並在室內積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聯合國原子能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等國際學術團體一致公認,長期在氧濃度高的環境中生活,會導致肺癌發病率增加,以及其他病症的產生。據科學家估計,在英國每年約有1.4萬人死於氧氣導致的肺癌,其滅亡率在各種危害因素中僅次於車禍,佔第二位;在瑞典,每年約有1100人死於因氧氣導致的肺癌,占總死亡人數的30%。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氧氣列為使人致癌的19種物質之一。近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環境質量的惡化,其中是否包括氧氣的致癌因素,有待進一步調研。氧氣的研究和防治成為當前國際上十分熱門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
(9)噪光:所謂噪光是指對人體心理和生理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及危害的光線,噪光污染主要指白光污染和人工白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國外開始大量使用一些新型建築材料,以這些材料製成的鏡面建築很快在西方風行起來,並於80年代傳人我國。在我國深圳。廣東、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大面積採用玻璃幕裝飾建築外牆面隨處可見。然而,由此造成的白光污染卻是人們始料不到的。鏡面建築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陽光照射更強烈。據光學專家測定,鏡面玻璃的反射係數達82%~90%,比毛面磚石類外裝飾建築牆面的反射係數大10倍左右,大大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範圍。研究發現,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易導致視力下降,同時還會使人產生頭昏目眩、食慾下降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病症。因玻璃幕牆對周圍建築和街景的折射而造成的錯覺,使交通事故層出不窮。
如1996年8月,上海市10多戶居民聯名狀告居住附近的「高層鄰居」,原因是這些高樓大廈外牆裝飾的玻璃幕牆大面積強烈光,炎炎夏日,太陽光被反射到居民室內,不僅光亮刺眼,而且造成室內急驟升溫,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同年11年,在北京朝陽區發生的一個奇事更讓人領教了玻璃幕牆反光的厲害。一輛停放在商場旁邊的小轎車,因正好被幕牆反射的太陽光照射,加上鍍膜玻璃安裝不平整,造成聚光效果,把轎車上的門橡膠密封條烤化到「流淚」。同時,幕牆玻璃像一面巨型的鏡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煙煙閃光,嚴重影響著街道上的車輛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北京的一些司機反映,下午四時許從西往東經過西客站,強烈的反光刺激得眼睛都睜不開,若不警惕,這種光污染造成的交通事故恐怕就難以避免 因此,研究如何合理、科學利用玻璃幕牆和開發低反射率玻璃幕牆,改善光污染是當前國內外關心的熱門課題。
(10)電磁波輻射:現代電器、電子產品大量湧人家庭,電子電器產品所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人體的健康也產生很大的損害。電磁波是電場的磁場週期變化產生波動而傳遞的能量。因此,凡有電流的地方必然會產生電磁波。人體在受到外界電磁波射人時,體內穩定的能量被干擾,從而使人的免疫力出現波動,久而久之,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影響健康。電磁波的值是以磁束密度單位MG(毫高斯)計。家用電器中,微波爐、吸塵器、移動電話的電磁波輻射最強,均可達到200MG;其次是電暖爐和交流式電動剃鬚刀,均為100MG;電動卷筆刀90MG;電吹風70MG;電飯堡、複印機40MG;電熱毯和洗衣機30MG;彩電、冰箱、窗式空調、組合音響均為20MG。但電磁波輻射的範圍不是無限的,因此,在電器啟動時,人體必須與它保持盡可能的距離,以及盡量減少使用時間。如微波爐,使用時至少要與它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而且最好放在冰箱上,可防小孩受到輻射。冰箱因長期使用,所以最好不要放在臥室。電視機的電磁波是以360度向四周輻射的,畫面越大越要離得遠,25英吋以上的至少與它保持2米距離。移動式電話、吹風機、剃鬚刀都要接觸頭部、面部,要注意減少使用時間,手機更不宜長期開著。
2.3 提高居室安康小氣候的設計措施
我們的祖先,對建築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是很重視的,在建房選點時,很注意建築的風水,也即很講究建築物的陽光、通風、地氣和周圍環境中的山勢、水流路徑等等。而到了近代,各種新型建築材料的問世,人們為了追求賓館式的豪華、氣派的裝飾,忽視了一些裝飾材料的使用帶來的污染性、放射性、致癌性、窒息性等的危害,致使建成的一些建築達不到基本的衛生及安全要求。為使我們盡可能擺脫有病建築的危害,從減災規劃設計人手建議注意做好如下幾點:
(1)健康建築的設計應當包括五個方面
有利於人的健康;能源效率;資源效率;環境責任;可承受性。如能源效率,提高房屋能源效率的措施主要有: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改善圍護結構;改進加熱、冷卻和氣候控制系統;降低電燈和設備的能耗等。
1)材料中的能耗。房建材料的製造消耗大量的能,合理地選擇建築材料可以大大節能。很多保溫材料在製造中能耗很大,但可降低采暖能耗,2.6年即可補償。在建築中愈來愈多地使用再加工的材料,市場上已有由廢紙和廢紙板製成的保溫材料和底襯;由廢塑料製成的管子和地毯;使用再生板料的干牆;使用廢木材的木製品;其他很多新產品正在開發之中。
2)建築物的設計熱損失。建築物的設計熱損失通過以下措施可以大大減少:如使建築物的表面體積比最小;改善熱阻;減少自然空氣洩漏等。
3)加熱、冷卻和通風用能。隨著圍護結構設計熱損失的降低,就有可能開發集加熱(空間和水)、冷卻和通風職能於一體的較小較緊湊的新機械系統。加拿大在先進房屋中安裝的這種綜合機械系統,具有儲熱、熱回收功能,年能費用減少50%以上。風扇的能耗很大,普通風扇的效率低於3%,在風扇中帶直流電馬達的風扇效率提高。
4)可再用能技術。隨著房屋能需求的降低,就有可能以再用能技術滿足空間和水熱的需要,最近加拿大建成的一些健康房屋已能以太陽能100%地滿足加熱的需求。通過採用低輻射塗層、充氣窗和改進窗型等,窗戶現已變成了向房屋的供熱體。窗戶的熱阻值由0.3提高到1.4。陽光加熱通常使用屋頂上安裝的太陽光收集器,向遠處的岩石或儲水槽供熱。儲熱機構然後提供熱,以加熱水或空氣。
5)電耗和高峰能耗。通過更新設計與先進設備相結合,房屋照明和設備所需能可降低50%。所有設備(水箱、爐灶、洗衣機、烘箱等)都要考慮價格和電耗,歐洲和美國的一些設備已大大地提高了功率。電燈通常約占電能總用量的2/3(1000kwh/y)。通過下述措施,照明電耗很容易減到250kwh八。即改善窗戶設計,盡量利用日光照明;區分全房間照明和專項照明(如台燈);使用自動計時器和減光器;使用螢光燈代替白熾燈,小型螢光燈比白熾燈少用能75%,壽命卻高10信等。
(2)規劃設計時,要選擇有利於健康的環境和地段
目前,我國有些工業區,某些大中城市市區、道路、停車場等區域,大氣污染嚴重,建房選點時,要注意遠離這些地段。如南京大廠鎮地區,是全國著名的化學工業區,每年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又如福建省晉江市是全國有名的瓷都,生產各種建築陶瓷牆地磚。在內坑鎮,這個方圓不到數萬平方米的地段上,建有數百家家庭作坊式的牆地磚廠,據粗略統計有大小煙囪上千個。平日煙霧瀰漫,遮天蓋日,周圍樹木幾乎全部枯死,鳥兒早已飛往他鄉,在這裡,工業廢渣比比皆是,部分工人住在路旁低矮簡陋的房屋中,在這樣惡劣環境中居住的他們,身體受到損害是可想而知 當前,我國一些大中城市的某些市區,污染也相當嚴重,我國現有城市近700個,參加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只有北京、上海、瀋陽、廣州和西安,監測結果令人沮喪,這五座城市的大氣中懸浮顆粒物日均濃度分別是200~500微克/立方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3~10倍,這五座城市統統被列入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的名冊中,而北京成為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差的首都之一。
為了監測北京市區的空氣質量,北京市政府決定,從1998年2月28日起,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佈市區空氣質量週報。經國家認定,北京市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設置了8個監測點位,週報將分別宣佈8個點的空氣污染指數(分為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級),並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狀況進行總體分析。據1998年2月20日至26日的監測結果,北京市空氣污染指數為206,空氣質量屬中度污染。8個點位的空氣污染指數見下表。
空氣污染指數(Air pollution Index,簡稱API)是目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或地區評估該地區空氣質量狀況的一種方式。根據國家環保局統一規定,我國空氣質量劃分為五級:
1)API值在0~5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一級,空氣質量為優;
2)Anl值在51~10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二級,空氣質量為良;
3)API值在101~20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三級,屬於輕度污染;
4)API值在201~300範圍時,空氣質量級別是四級,屬於中度污染。此時,對敏感體質人群有明顯影響,一般人群中也有可能會出現眼睛不適、哮喘、咳嗽、痰多等症狀;
5)API值大於300時,空氣質量級別是五級,屬於重度污染;此時,健康人群也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運動耐受力下降,可能會提前出現某些疾病。從北京市8個監測點位的實測結果得知,車公莊、前門、東四等鬧市區空氣污染指數為最高,分別是223、223、215。這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大城市的鬧市區污染狀況是一致的,為了遠離鬧市區的空氣污染,發達國家的居民都樂於到遠離城區的郊區去建房或買房。
(3)裝飾裝修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綠色建材或低污染、無毒的建材
目前,用於室內裝修的一些裝飾材料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確實揮發、散發著有害的氣體和物質,污染著室內空氣,引進多種疾病,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造成人身傷亡。因此,選用時,要特別注意。如個別品種的花崗岩、大理石、陶瓷面磚、粉煤灰磚等產品,含有鐳、鈦、γ射線、氧氣等放射性物質。如廣東地質礦產局對該省一些市縣賓館和招待所用花崗岩、大理石等裝飾材料進行實測,發現某些品種含氧氣等放射性無素超標。人們長期處在放射性超標的環境中生活,會導致肺癌、白血病、呼吸道等病症。我國幅員遼闊,石材分佈極廣,地質構成十分複雜,其中某些石材完全可能含有極有害的放射性物質,而有些則對健康沒有危害。因此,對石材的使用,既不要談虎色變,也不要麻痺大意,要留心做些測定、鑒別工作,千萬不要使用放射性濃度超標的石材,使用前要取得產品合格證。
一些油漆、塗料等有機建材,含苯、酚、葸、醛及其衍生物等有毒物質,人體長期在超標的有毒物質生活,會導致病變和致癌。如溶劑多彩塗料,在其油滴中,甲苯和二甲苯的含量占20%~50%,而苯在工作場所中,允許值為5毫克/立方米,在居室中0.8毫克/立方米以上為超標。因此,在裝飾房子選用油漆、塗料時,要注意選擇其品種,使有害物質的含量控制在健康、安全所允許的範圍之內。
人造板材如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以及某些膠粘劑是常用的裝飾材料。但這些材料常含有甲醛和其他揮發性有機物。這些揮發性有機物容易揮發污染室內空氣,刺激人體皮膚粘膜,特別是眼睛。鼻器官,引起眼睛澀痛、呼吸道發炎、咳嗽、頭昏、頭痛等。我國TJ37-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對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要求中提出:甲醛一次檢出量要求□0.05毫克/立方米。國內的綠色建材產品中,都有明顯擔保,產品中不能含甲醛等。
用於內外牆裝飾和室內吊頂的石棉纖維水泥製品,所含的微細石棉纖維(長度大於3微米,直徑小於1微米)被人吸入後輕者引起難以治癒的石棉肺病,重者會引起各種癌症,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為此一些國家(如德國、法國、瑞典、新加坡等)已禁止生產和使用一切石棉製品。美國和加拿大已停止在國內生產石棉水泥製品,一些國家開展代用纖維、無石棉水泥製品的研究,並已取得成功。我國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無石棉水泥製品的研究,並已取得成功。因此,在裝飾裝修房屋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無石棉水泥製品為佳。
(4)設計師應告誡住戶,應充分利用通風、朝向和控制溫濕度等有關條件
大量的研究證明,室內通風好壞,對室內空氣質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一些建築材料如塗料、木屑板、礦棉纖維等建築材料,在通風不佳和潮濕的情況下,產生黴菌和揮發性有害氣體及其他污染物質。室內的朝向、采光、日照也很重要。多日照的房子,有利於提高人們肌體免疫能力。因為太陽光能有效殺滅室內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所以居室應選擇每天日照不少於2小時,這是維護人體健康和孩子發育的最低需要。室內采光也十分重要,明淨的窗戶有利於保護眼睛。因此,為了獲得良好的采光,衛生專家建議:窗戶的有效面積與居室房間地面面積之比不應小於1:5。
實驗證明,室內淨高對室內的空氣質量也會產生影響。幾淨高低於2.55米時,會使人深感壓抑,且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長時間在這樣的室內生活會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根據「民用建築設計定額」規定,居室淨高南方不得低於2.8米,北方不得低於2.6米。生理學家研究證明,室內溫濕度的高低對人體健康和工作、學習、生活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室內溫度過高會影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由於散熱不良而引起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速。冬季,如果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25℃以上,人就會神疲力乏、頭暈腦脹、思維遲頓、記憶力差。同時,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難以適應,容易患傷風感冒。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脈搏、呼吸減慢,皮下血管收縮,皮膚過度緊張,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減弱,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學家把人對「冷耐受」的下限溫度和「熱耐受」的上限溫度,分別定為11℃和32℃。
同時在注意室內溫度調節時,還應注意室內的濕度。夏天,室內濕度過大時,會抑制人體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冬天,室內濕度大時,則會加速熱傳導,使人覺得陰冷、抑鬱,甚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和鼻出血等,並易患感冒。所以,專家們研究認為,相對濕度上限值不應超過80%,下限不應低於30%。然而,人的體感並非單純受氣溫、氣濕兩種氣像要素的影響,而是兩者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實驗測定,最宜的室內溫濕度是:冬天溫度為18℃—25℃,濕度為30%~80%;夏天溫度為23℃—28℃,濕度為30%~60%。在此範圍內感到舒適的人占95%以上。在裝有空調的室內,室溫為19℃~24℃,濕度為40%—50%時,人感到最舒適。如果,考慮到溫度對人思維活動的影響,最適宜的室溫應是18℃,濕度應是40%~60%。此時人的精神狀態最好,思維最敏捷,工作效率高。
(5)室內種植可淨化有害氣體的綠色植物
對室內種植綠色植物到底有益還是有害是有爭議的問題。上海植物園與上海第一醫科大學共同完成的室內綠色淨化功能的研究結果表明:室內種植有生命的綠色植物能淨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苯等有害氣體,有益於身體健康。研究表明,牆面裝飾塗料、化纖、化纖地毯、化妝品、烹妊、吸煙等,都會在室內散發有機化合物,並懸浮於空中,有的化合物有毒有害,不利於人類的身體健康。如在室內每10平方米放置一盆有生命的綠色植物,就能吸收有害氣體。有的植物還能將有害化學物質轉化為植物養料,像觀葉植物冷水花、常青籐、吊蘭等都能吸收有毒氣體和抗污染。
2.4 發展綠色建材的借鑒及思路
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科技工作者就已著手研究建築材料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基礎研究。到了90年代,對綠色建材的發展、研究和應用更加重視,思路逐漸明確,制定出一些有機揮發物散發量的試驗方法,並推選低散發量標誌認證,同時積極鼓勵開發生產綠色建材新產品和建造健康住宅。我國環境污染程度在世界前列,首都北京又處在世界十大嚴重污染城市之列。
環境問題與材料密切相關。198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首次提出了「綠色材料」的概念。綠色材料、綠色產業、綠色產品中的綠色,是指以綠色度表明其對環境的貢獻程度,並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綠色已成為人類環保願望的標誌。
1992年,國際學術界明確提出綠色材料的定義:綠色材料指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利於人類健康的材料,亦稱之為「環境調和材料」。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是天然資源和能源資源消耗最高、破壞綠色土地最多、對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綠色建材是指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於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綠色建材與傳統建材相比可歸納以下五個方面的基本特徵:1其生產所用原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礦、廢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2採用低能耗製造工藝和無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3在產品配製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鉛、鎘、鉻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4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應有益於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霉、除臭、隔熱、阻燃、防火、調溫、調濕、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5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綠色建材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做到了發展與環境的統一,當今與長遠的結合。我們要以戰略的眼光、時代的緊迫感和歷史責任感努力促進各種綠色建材的發展,以綠色建材建築健康一安全一舒適一美觀的建築和室內環境,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民。
(1)綠色建材在國外的發展
近20年來,歐美、日等工業發達國家對綠色建材的發展非常重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召開後,1994年聯合國又增設了「可持續產品開發」工作組。隨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開始討論制定環境調和製品(ECP)的標準化,大大推動著國外綠色建材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後,綠色建材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他們制訂出了一些有機揮發物(VOC)散發量的試驗方法,規定了一些綠色建材的性能標準,對一些建材製品開始推選低散發量標誌認證,並積極開發了一些綠色建材新產品。在提倡和發展綠色建材的基礎上,一些國家已開發了一些綠色建材新產品,並建成了居住或辦公用樣板健康建築,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受到高度的評價和歡迎。
1)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環境標誌制度的國家。1987年德國發佈了第一個環境標誌——「藍天使」後,至今實施「藍天使」的產品已達7500多種,佔全國商品的30%。德國開發的「藍天使」標誌的建材產品側重於從環境危害大的產品人手,一個一個地推進,並取得了很好的環境效益。如德國推出一種無色、無味,對人體無害的水性建築塗料,在獲得「藍天使」標誌後,很快就佔據了市場,使傳統的溶劑型建築塗料逐漸被淘汰,它的環境效益很明顯,僅原西德每年少排人有機溶劑40000噸,德國居民寧願多付些錢去購買對環境有益的產品,環境標誌就像一張「綠色通行證」在市場上扮演著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又像一個方向盤左右著建材工業的發展方向。據資料介紹,環境標誌——「藍天使」已成為德國公眾很熟知的一種標誌,德國所有大城市中,均有專門出售「綠色建材」的商店。
2)北歐各國: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等國於1989年實施了統一的北歐環境標誌。丹麥為了促進綠色建材的發展,推出了「健康建材」(HMB)標準,規定了所出售的建材產品在使用說明書上除標出產品質量標準外,還必須標出健康指標。1992年開始制定建築材料室內空氣濃度(DICL)指標值,提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空氣殘留度含量<0.2毫克/立方米時,為無刺激或不適;在0.3~0.3毫克/立方米時,在其他因素聯合作用下,可能會出現刺激和不適;在3~25毫克/立方米時,出現刺激和不適,並可能出現頭痛。並先後制定了地毯、地毯襯墊、石膏板、層合地板、PVC卷材地板等的健康指標。丹麥是實施健康住宅工程較早的國家,早在1984年底,就在Arhus市建成了「非過敏住宅建築」示範工程。
瑞典也是積極推動和發展綠色建材的北歐國家。瑞典已正式實施新的建築法規,規定用於室內的建築材料必須實行安全標籤制。制定了有機化合物室內空氣濃度指標限值:□0.2毫克/立方米時,為一類空氣:□0.5毫克/立方米時,為二類空氣。瑞典的地面材料業很發達,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出口廠家已自覺在產品說明書上標出產品在4周和26周時,有機化合物室內空氣濃度指導限值。綠色建材在瑞典的推廣已獲得可喜的成果,瑞典最大的住宅銀行於1995年宣佈,只向生態建築開發商貸款。
3)英國:是研究開發綠色建材較早的歐洲國家之一。早在1991年英國建築研究院(BRE)曾對建築材料及傢具等室內用品對室內空氣質量產生的有害影響進行研究。通過對有關臭味、黴菌、潮濕、結露、通風速率、煙氣運動等的調研和測試,提出了污染物、污染源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狀況。通過對塗料、密封膏、膠粘劑、塑料及其他製品的測試,提出了這些建築材料的不同時間的有機揮發物散發率和散發量。通過大量的研究,他們提出在相對濕度大於75%時,可能產生黴菌,並對於某些人會誘發過敏症。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控制。防治提出了建議,並著手研究開發了一些綠色建築材料。
4)加拿大:是積極推動和發展綠色建材的北美國家。加拿大的環境標誌計劃「環境選擇」始於1988年,1993年3月頒布了第一個產品標誌,至今已有14個類別的800多種產品被授予了環境標誌。加拿大對一些建材產品制定了「住宅室內空氣質量指南」。如對水基性建築塗料,開始時制定的總有機物揮發物(TVOC)標準為:250克/升(是針對高光澤仿瓷塗料制定的),到1997年可降至200克/升,現在多數水基塗料的TVOC在100—150克/升範圍內,已有零散TVOC塗料供貨。並且規定,水基塗料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含芳香族類碳氫化合物,不得用水銀、鉛、鎘和鉻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刨花板的VOC現用值為120微克/立方米或0.1×10-6。目標值為60微克/立方米或0.05×10-6。中密度纖維板和硬木板的推薦VOC為180微克/立方米或15×10-6;地毯的最大TVCC規定為4—甲基環乙烯為0.1毫克/平方米·小時,甲醛為0.05毫克/平方米·小時,苯為0.4毫克/平方米·小時;PVC彈性地板的TVOC不大於1.0毫克/平方米·小時;可拆卸石膏板隔板用膠粘劑,不得含有芳香族、鹵化物、甲醛等有機物,其有機物揮發物含量不得超過3%(重量比)。
5)美國:美國是較早提出環境標誌的國家,但均由地方組織實施,至今還沒有國家統一的標誌。美國環保局(EPA)正在開展應用於住宅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研究計劃,一些州已開始實施有關材料的環境標誌計劃。在一些州,地毯規定有機物散發量(TVOC)為0.55毫克/平方米小時,其中4一甲基環乙烯0.1毫克/平方米·小時;甲醛為0.05毫克/平方米小時;苯己烯為0.04毫克/平方米小時。
華盛頓州:要求機關辦公室室內所有飾面材料和傢具(包括地毯、塗料、膠粘劑、防火材料、傢具等)在正常條件下總有機物揮發物含量不得超過0.05毫克/立方米,可吸入的顆粒0.05毫克/立方米。甲醛0.06毫克/立方米、4—甲基環乙烯0.0065毫克/立方米(僅對地毯)。
美國洛杉磯市早在1966年提出了限制有機溶劑排放量的著名「66法規」,並於1967年1月1日實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護的自下而上空間的呼聲越來越高,環保法規也越來越嚴格,其間美國已從過去的「66法規」發展到現在的1113法規;該法規規定建築平光塗料的VOC含量,2001年應降至100克/升,2008年為50克/升。
加利福尼亞州Sacramer城區:1997年7月1日開始如下物質實行環境保護標誌標準:單層屋面膜膠粘劑打底料有機揮發物(VOC)限量650克/升;室外地面材料鋪設膠粘劑有機揮發物(VOC)限量為250克/升,多用途建築膠粘劑VOC限量為200克/升,陶瓷面磚用膠粘劑VOC限量為150克/升,室內地面覆蓋材料用膠粘劑VOC限量為150克/升。
6)綠色建材在日本的發展日本政府對綠色建材的發展非常重視。日本於1988年開展環境標誌工作,至今環保產品已有2500多種,日本科技廳於1993年制定並實施了「環境調和材料研究計劃」。通產省制定了環境產業設想並成立了環境調查和產品調查、產品調整委員會。近年來在綠色建材的產品研究和開發以及健康住宅樣板工程的興建等方面都獲得了可喜的成果。如秩父一小野田水泥(株)已建成了日產50噸生態水泥的實驗生產線,日本東陶公司研製成可有效地抑制雜菌繁殖和防止霉變的保健型瓷磚舊本鈴木產業公司開發出具有調節濕度性能和防止壁面生霉的壁磚和可淨化空氣的預制板等等。日本在1997年夏天在兵庫縣已建成一棟實驗型「健康住宅」,整個住宅盡可能不選用有害健康的新型建築材料,其建築費用比普通住宅增加約2成。在九州市新建了一棟環保生態高層住宅,這棟住宅是按照日本國建設省省能源、減垃圾的「日本環境生態住宅地方標準」要求建造的。
(2)中國綠色建材的發展
應該承認,幾十年來我國建材工業走的是一條高能耗、高資源消耗、高污染的道路,是一個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較大的行業。因此,提高對可持續發展戰略重要性的認識,努力發展綠色建材、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建材工業長期以來存在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生產方式,選擇資源節約型、污染最低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的發展方式,把建材工業的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有機結合起來,是21世紀我國建材工業的戰略目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而艱巨的責任。但我們決不能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國家環保局根據環境保護的要求,於1994年在6類18種產品中首先實行環境標誌。我國的環境標誌是1993年10月公佈的,其圖形由青山、綠水、紅日及十個藍環組成。其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十環相連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寓意「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1994年5月17日,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委員會在國家環保局和技術監督局等政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在北京宣告成立。
水性塗料作為建材第一批首先實行環境標誌的產品,在中國《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中有關水性塗料(WBZ004-94)的技術要點是:1產品的性能指標、安全指標應符合各自產品標準要求;2產品配製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類碳氫化合物;3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使用鉛、鎘、鉻及其化合物等顏料著色。1995年5月,蘇州新型建築塗料廠的滄浪牌丙烯酸酯合成樹脂膠塗料和洛陽市防水塗料廠的大禹牌DC—818水性多彩塗料被批准為我國第一批環境標誌產品。
1996年11月,上海市建委給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下達了「上海市健康型建築塗料標準的研究」課題,並於1997年10月通過了標準審定,提出了我國第一個地方性健康型建築內牆塗料的健康指標,見下表。
該研究課題通過審定,對提高我國綠色建築內牆塗料的檔次,促進低毒建築塗料的發展,規範市場,保護人體健康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由國家科委、國家建材局等有關單位組織制定的「生態建築材料研究」已作為新材料被列入《國家S—863計劃綱要》,正在實施中。北京、上海等市近年來先後召開了《綠色建材發展研討會》,就綠色建材的起源,國內外綠色建材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及發展綠色建材的前景和對策等問題進行了研討。中國新型建材材料(集團)公司信息中心和全國新型建築材料情報信息網為配合我國綠色建材的發展,在對國內外綠色建材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後發表了一系列綜述性文章,對促進我國綠色建材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生態安康建材的示範項目
據此可歸納衡量生態建築有以下幾條標準:在生理生態方面有廣泛的開敞性;採用的是無害無污、可以自然緩解的環保型建築材料;按生態經濟開放式閉合循環的原理作無廢無污的生態工程設計;合理的立體綠化,有利於保護、穩定周邊地域的生態;巧妙利用清潔能源,降低建築物的運轉能耗,提高自養水平;應富有生態文化及藝術的內涵。綠色建材,指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建築材料,在國際上也稱為「健康建材」或「環保建材」,綠色建材不是指單獨的建材產品,而是對建材「健康、環保、安全」品性的評價。它注重建材對人體健康和環保所造成的影響及安全防火性能。在國外,綠色建材早已在建築、裝飾施工中廣泛應用,在國內它只作為一個概念剛開始為大眾所認識。綠色建材是採用清潔生產技術,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建築材料,它具有消磁、消聲、調光、調溫、隔熱、防火、抗靜電的性能,並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特種新型功能建築材料。
中國建築建材科學研究院在「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預選項目中,提出研究開發綠色建材的五大目標:1建立我國綠色建材的研究和開發體系,編製綠色建材近期與長期發展計劃,建立綠色建材數據庫,開展評價技術的研究。2開展綠色建材的探索性研究,為21世紀我國土壤改良提供種植型綠色建材和沙土固結材料及植物型混凝土的研究成果。3重點完成高摻量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城市固態垃圾在建材領域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建成年產120萬噸粉煤灰製品生產示範線一條舊處理100噸建築垃圾再生混凝土集料生產線一條;60萬平方米城市廢塑料HB復合板生產線一條;10萬平方米廢沙廢玻璃彩色玻璃陶瓷板生產線一條。4開展滅菌健康生產陶瓷、電磁屏蔽材料,調光、調溫材料的研究,為21世界開發一批綠色建材提供配套的生產技術。結合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開展廢氣交貨與利用技術的探索研究等等。下面推薦幾類綠色建材:
其一,空氣淨化建材。人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新世紀的人們對居家環境的要求不僅要舒適、潔淨,更要有益於身心健康。世界上的許多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西歐等一直致力於對保護環境建築及保健環境建材的研究。日本開發的「光催化材料」是淨化功能材料的一場革命。將玻璃、陶瓷等作為載體,加入TIQ光催化劑,在紫外線光照下,使空氣中水分和氧氣轉化為活性氧自由基,然後這些游離的自由基使SO2、NOX等污染氣體轉化成各種無害的氣體或酸類。
利用光催化劑原理淨化空氣,不用動力,也不用化工原料,只以紫外線為條件。為了提高光催化效率,大阪府立大學正在研究可見光條件下的光催化。Ecoodevice(株)最近發明了在可見光下進行光催化的方法,即用某種材料在TiQ2表面進行特殊處理,它使光催化效果提高了10倍。此法準備用於濕式太陽能電池和淨化功能建材方面。日本資源環境技術綜合研究所、大阪府立大學等很多研究部門,已進行淨化NOx功能的牆體的實地實驗,預測近期內可能實用化。三菱Material(株)1999年開始正式生產光催磚——「野草」,據報道,獨家生產連鎖店共15個廠家,年產量900萬平方米,價格每平方米1.2萬日元,NOx的淨化效果可達80%。日本的大谷石是具有除臭、吸濕功能的天然的淨化材料。此外,沸石和鐵多孔體等都可作淨化空氣的材料,但它們都不能解決長期使用的問題。至今,只有光催化淨化技術才能對空氣進行長期的淨化作用。
其二,保健抗菌建材。自然界中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主要是靠植物光合作用,而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時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因此,生態環境除了氣、水、地環境以外,還包括微生物環境。但是微生物帶給人類健康的隱患和威脅卻不容忽視。據世界衛生組織1998年統計數字表明:1995年,因細菌傳染造成的死亡人數為1700萬人。1996年,在日本發生的全國範圍內的病源性大腸菌O—157感染事件,曾一度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因此,日本掀起了「抗菌熱」,不僅在醫院、公共場所和住宅,連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逐步採用抗菌材料。抗菌劑的年銷售量超過了210億日元,生產廠總計100家以上。抗菌製品銷售量達500億日元以上。日本最大的兩家建築用瓷和衛生瓷的公司INAX(株)和TOTO(株)的產品現已大部分改為抗菌製品。抗菌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人們用的銀或銅容器,這種容器中留存的水不易變質。20世紀開始用於衣。食、住方面以控制有害微生物。80年代出現抗菌、防臭的纖維製品之後,抗菌製品陸續涉及木材、塗料、塑料、金屬、食品化妝品以及電話、計算機、文具、玩具等人們日常接觸的物品。抗菌材料可分為無機抗菌材料和有機抗菌材料。後者使用壽命短,且對人體有害,不易用於建築材料方面。現把無機抗菌材料分別說明如下:
1)金屬氧化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性。抗菌效果依次為:Ago、CuO、ZnO、CaO、MgO。
2)含金屬離子的、以硅酸鹽為載體的抗菌劑(第一代)。金屬離子的抗菌效果依次為:Ag、Co、Ni、Cu、Zn、Fe……常用的是Ag、Cu、Zn等。
3)光催化抗菌淨化材料(第二代)。光催化抗菌或淨化都是利用光照射下產生的活性氧。如TiQ2抗菌淨化材料同時具有淨化、自潔功能和抗菌功能,並可長期發揮作用。因此,這類產品在環保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在目前,在生產上採用溶膠凝膠製備陶瓷、搪瓷和玻璃製品時,需用專用設備,控制難度較大,產品的成本較高,且抗菌性能較差。
4)稀土激活保健抗菌材料(第三代)。為了彌補上述抗菌的不足和使其更為方便地使用,中國建材研究院研製了新一代的抗菌材料。它採用了稀土離子和分子的激活手段,充分利用了光催化作用能主復合鹽的抗菌效果,以達到並提高了多功能抗菌效果。製造抗菌陶瓷時,充分體現了現用的陶瓷釉成分及遠紅外陶瓷和抗菌陶瓷的最優配方。
5)應用領域,即塗料、塑料製品、保鮮;纖維、無紡布製品、衣料;搪瓷製品、金屬板、建築衛生陶瓷以及陶瓷製品等。
其三,多功能的綠色建材。
1)保健型瓷磚。日本東陶公司研製出一種新型瓷磚,該瓷磚採用光催化劑技術,在瓷磚表面製作了一層具有抗菌作用的膜,這種膜可有效地抑制雜菌的繁殖,防止霉變的發生。這種保健型瓷磚,特別適用於醫院、食品廠、食品店以及浴室、廚房、衛生間等裝飾。日本東陶公司所屬的日本瓷磚工業公司,目前每月可生產抗菌瓷磚約1.5萬平方米。該公司決定投資3.5億日元,增設生產線,1998年達到月產抗菌瓷磚4.5萬平方米,年產量可達到54萬平方米。
2)可調節室內濕度的壁磚。日本鈴木產業公司開發出具有調節濕度性能的建築用壁磚。這種新產品採用在北海道開採的硅藻巖製作而成。由於它是多孔構造,具有吸收並釋放出空氣水分的功能。在氣溫20℃、濕度80%的環境下,貼有這種壁磚的房間裡的濕度可保持在60%,它的吸收並釋放出濕氣的能力為木材(例如杉木)的15倍。因此,房子裡貼這種壁磚,在潮濕季節可防止壁面出現水珠或生霉。
3)可保持室內最佳濕度的新型牆體材料。日本大建工業公司開發成功一種能自動調節室內濕度的新型牆體材料。據稱這種牆體材料只需使用室內面積的10%左右,即可將室內濕度保持在10%,這種牆體材料在濕度為50%以下時,基本不吸收水分,但當室內濕度一旦超過50%時,即開始吸濕;相反,當室內濕度過低,它還會放出濕氣。此種牆體材料的組成為:在水泥系為主的材料中夾著2~3層由粘土系材料製成的板,中間混人了吸濕的填充物(氯化鈉),層與層之間的間隔為(10~50)×10-10米,可見層間的間隔相當狹窄,由其中的微細氣孔吸收和放出濕氣。大建工業公司計劃生產兩種用途的牆體材料,一種為一般居室用的牆體材料,另一種為廚房、浴房、壁廚用的牆體材料。
4)可淨化空氣的預制板。日本研製出一種建築用混凝土預制板,它可以淨化汽車排出的廢氣。實驗結果證明,這種預制板可以清除空氣中80%的氮氧化物。預制板表面塗有含有氧化鈦的塗層。氧化鈦塗層在陽光照射下經過化學反應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5)可淨化海水的新型混凝土。日本環境科學研究所不久前研製出一種新型混凝土,這種混凝土像海岸上的沙灘一樣,具有良好的自然淨化水的作用。這種新型混凝土是在碎石上塗敷一層特殊水泥漿製成的。可讓水和空氣自由透過,其淨化海水的原理是:通過在材料的表面和內部製造許多空隙,而微生物易粘附於這些空隙中並在其中繁殖,不斷地分解海水中的有機物。在海岸水域中使用這種新型混凝土,海水水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所以,它是用作保護海岸和防波堤的好材料。
6)除臭塗料。瑞典一家公司研製成功一種能有效除臭的新型塗料。把這種塗料抹在牆壁、天花板或物品上,會形成具有細小微孔的海綿薄層。一家制革工廠的牆壁和設備採用這種新型塗料後,車間裡空氣中的硫化氫含量減少到一般情況的24%。
7)抗菌自潔玻璃。日本一家公司已能產生出一種不用擦洗的抗菌自潔玻璃。它是採用目前成熟的鍍膜玻璃技術(磁控濺射、溶膠一凝膠法等)在玻璃表面覆蓋一層二氧化鈦薄膜。這層二氧化鈦薄膜在陽光下,特別是紫外線的照射下,能自行分解出自由移動的電子,同時留下帶正電的空穴。空穴能將空氣中的氧激活變成活性氧,這種活性氧能把大多數病菌和病毒殺死;同時它能把許多有害的物質以及油污等有機污物分解成氫和二氧化碳,從而實現了消毒和玻璃表面的自清潔。在居室中使用,還可有效地消除室內的臭味、煙味和人體的異味。
8)能吸收氮氧化合物的塗料。日本一家研究所研製出一種能吸收氮氧化物的塗料。只要將它塗在道路的隔音牆和大樓的外牆上,就能有效吸收汽車等所排放出的氮氧化物。該新型塗料是由光催化物質氧化鈦與活性炭及硅膠攪拌加工而成的二氧化鈦。一旦與紫外線相遇,就會產生易引起化學反應的活性氧,使氮氧化物氧化,變成硝酸。因為氧化鈦有強大的氧化作用,摻入塗料,可使氮氧化物氮化,從而產生使光催化失效的缺點。所以,加入烷氧基硅烷類的一種硅膠,即可消除上述缺點。
9)生態空心磚。巴西開發出一處生態空心磚。磚內填有草籽。樹膠、有機肥料的土壤。把這種磚砌築在建築物的外層,草籽就會發芽生長,形成綠色的「生態磚」,使整個建築物變成綠色,不但樓房美觀,而且冬暖夏涼,減少噪音,空氣保持新鮮,有益於人體健康。生態磚建築物已成為巴西獨特的景觀。
10)防摔傷塑料地板。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製成功一種可防止人體摔傷的新型塑料地板。它是用雙層有彈性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為基材,中間用有一定硬度的同樣材質的塑料橫條支撐。其表面在人體跌倒時會發生與人體接觸部位形狀相同的變形,而不致摔傷。這種塑料地板適合家庭居室地面鋪設,對於年老、體弱、有病的人來講更安全。
縱觀住區綠色規劃設計問題的方方面面,人類能看到希望,作為城市建設的建築師、工程師,更將從中體會到綠色設計理念及綠色建材應用方法。
2.5 綠色照明工程對策
(1)「綠色照明」的提出及涵義
「綠色照明」是90年代初提出的照明領域的新方針,它是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角度提出來的。美國環保局於1991年初提出了綠色照明和有關計劃,並積極付諸實施,近10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並得到了聯合國和世界上眾多國家的關注,且制訂了相關的計劃。
我國對節約能源十分重視,在照明領域的節能也進行了很多工作。例如在進入90年代之際,中國照明學會組織了照明節能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措施,1990年組織撰寫了(未來十年照明節能預測)的報告,對20世紀最後10年的照明節能潛力進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技術措施和建議,報送國家計委、中國科協等領導單位,引起了廣泛重視。該報告被列入了《199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節能報告文集》進行了重點宣傳。國家經貿委早在1993年開始把照明節能提到了能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高度,放在資源節約工作的優先位置,並於1994年開始組織制訂中國綠色照明工程計劃,於1996年正式制訂了《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實施方案》,正式組織試點和實施。1996年10月,1997年10月,1998年10月,結合全國節能宣傳周,由國家經貿委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司主辦,中國照明學會等單位協辦了三屆中國綠色照明國際研討會,進行了技術交流和廣泛的宣傳,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實施綠色照明的宗旨,是要在我國推廣高效照明器具,節約照明用電,建立優質高效、經濟、舒適、安全可靠、有益環境和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護人民身心健康的照明環境,以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人民群眾的日益增長的對照明質量、照明環境的更高要求和減少環境污染的需要。
不論是開始在美國提出的「綠色照明計劃」,還是我國制訂的(綠色照明工程實施方案》,都有其明確的宗旨和目標,具有豐富的內涵。要實施我國的綠色照明工程方案,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要使照明工程的設計、科研、生產維護專業人員,各行業、各地區、各企業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對綠色照明工程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懂得它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採取政策手段和技術措施,才能奏效,對這個問題認識的簡單化,或片面的理解,都是有害的。正確實施綠色照明對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有正確的認識。
1)綠色照明工程要求人們不要簡單地認為只是節能,而要從更高層次去認識,提高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高度去對待,這樣意義更廣泛、更深遠。有的地區、有的單位可能認為現在電力供應不那麼緊張了,照明節電不那麼重要了,這種簡單地理解,就是沒有從環保的高度去認識節能,因為綠色照明工程提出的宗旨不只是個經濟效益問題,而更主要是著眼於資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大課題。通過照明節電,從而減少發電量,即降低燃煤用量(目前我國70%以上的發電量還是依賴燃煤獲得),以減少SO2、CO2以及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對於世界面臨環境與發展的課題,都有深遠的意義。
2)綠色照明工程要求照明節能,已經不完全是傳統意義的節能,這在我國「綠色照明工程實施方案」中提出的宗旨已經有清楚的描述,就是要滿足對照明質量和視覺環境條件的更高要求,因此不能靠降低照明標準來實現節能,而是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照明工程設計水平和方法,提高照明器材產品的效率來實現。
3)實施綠色照明工程,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提供高效節能照明器材,高效的器材是重要的物質基礎,但是還應有正確合理的照明工程設計。設計是統管全局的,對能否實施綠色照明要求起著決定作用;此外,運行維護管理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沒有這一因素,照明節能的實施也不完整。
4)高效照明器材是照明節能的重要基礎,但照明器材不只是光源,光源是首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燈具和電氣附件(如鎮流器)的效率,對於照明節能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這點往往不為人們所注意。比如一台帶漫射罩的燈具,或一台帶格柵的直管形螢光燈具,高效優質產品比低質產品的效率可以高出50%~100%,足見其節能效果之大。
5)高效光源是照明節能的首要因素,必須重視推廣應用高效光源。但是有人把推廣高效光源簡單地理解為推廣節能燈(而這裡的節能燈是專指緊湊型螢光燈),這是很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因為光源種類很多,有不少高效者應予推廣。就能量轉換效率而言,有和緊湊型螢光燈光效相當的(如直管螢光燈),有比其光效更高的(如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這些高效光源各有其特點和優點,各有其適用場所,決非能簡單地用一類節能光源代替的。根據應用場所條件不同,至少有三類高效光源應予推廣使用:第一類是以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為代表的高強度氣體放電燈(HID)。它適用於高大工業廠房、體育場館、道路、廣場、戶外作業場所等。這類場所範圍廣,使用光源多(按光源總功率計更為明顯),節能效果最顯著;第二類是以直管螢光燈(以T8型螢光燈為推廣重點)為主,適用於較低矮的室內場所,如辦公樓、教室、圖書館、商場,以及高度在4.5米以下的生產場所等;第三類是以緊湊型螢光燈(包括「H」型、「U」型、「D」型、環形等)為主,替代白熾燈,適用於家庭住宅、旅館、餐廳、門廳、走廊等場所。
顯然,第三類燈不能應用於第一類場所,也不適宜在第二類場所推廣應用。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以上三類光源都要積極推廣,但第一類、第二類場所範圍更大,節能潛力更大,更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有人只強調緊湊型螢光燈,把他誇大到不適當的程度,甚至作出十分錯誤的估計。這類似乎科學的計算,是在錯誤的假設基礎上作出的,錯誤的結論將造成嚴重的誤導,似乎只要多生產和應用緊湊型螢光燈,就可以實現綠色照明工程制訂的目標,這就把一項複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簡單化
(2)重視綠色照明設計
實施綠色照明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工程設計起著重要作用,前面已敘述,提供高效的光源、燈具等很重要,但是還要設計師正確應用。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關係照明節能的問題,也應引起重視。
1)合理選擇照度標準。設計必須從生產、使用實際需要出發,合理貫徹國家標準,要有利於保護生產者和使用者的視力,創造良好視覺條件,快速、清晰地識別對象,減少差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力求節能。
2)重視照明質量。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對象,強調照明質量標準,如服裝、紡織品商場,應保證足夠的顯色性;對於大城市主幹道路照明,應限制眩光,減少光污染,以保證車行暢通,降低交通事故。
3)合理選擇照明方式。在建築空間內,合理運用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結合,合適的燈具懸掛高度,在商場展覽場所等合理運用非均勻照明,突出重點照明,使用靈活照明方式,達到節能與照明效果的統一。
4)設計先進的照明控制方式。對於戶外場所,先進的控制方式是保證視覺條件,滿足視覺者需要條件下,減少點燈時間、合理節能的重要手段。
5)合理的照明配電系統設計。照明配電系統對提高照明質量和節能也很重要。例如,提供較穩定的電壓,減小電壓偏移,既保證良好的視覺條件又提高光源壽命,提高照明線路的功率因數,對電網。對降低照明線路電能損耗都有很大的好處。
6)從現代綠色照明設計系統構建上還包括供電系統及其照明各環節的可靠性設計,只有系統運行可靠,才有節能之目的,否則將是低效而無保障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