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萍:泉州如何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提出以來,泉州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快速響應、先行運作,深入開展先行區戰略規劃研究,以文化引領、經貿合作、互聯互通、互惠互利為主線,以推進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間政策溝通、道(航)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為重點,制訂具體方案,實施“十大行動計劃”,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和國家開放門戶。

人民網記者近日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圖),了解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不解之緣,以及泉州在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的新思路、新規劃,和“先行區”建設的美好前景。

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泉州優勢

人民網記者: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最主要的起點之一,在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中,泉州的獨特優勢有哪些?

黃少萍:早在南北朝時期,泉州港(古稱“刺桐港”)已是我國對外交通的港口;唐代中期,成為“全國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進入鼎盛時期,與100多個國家密切通商貿易、相互往來,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稱頌為“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波瀾起伏,但泉州與“海上絲路”沿線雙向通航貿易、人員往來未曾中斷,並延續傳承而惠澤今世。

泉州有積澱深厚的多元文化。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各國使節、商人和傳教士的頻繁往來,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東南亞諸多文化在泉州廣泛傳播,與中原文化、古閩越文化交匯交融、相生相長,孕育出了獨具特質的閩南文化。正如中宣部劉奇葆部長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所述,“泉州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發站,是沿線各國多元文化交匯交融之地,鐫刻著中華民族和沿線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永恒記憶。泉州由此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交融傳播的重要窗口”。泉州囊括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首屆“東亞文化之都”三大文化頭銜。

泉州還有著分布廣泛的僑民僑商。“船到城添外國人”、“漲海聲中萬國商”佐證了唐宋時期泉州商旅雲集、市聲鼎沸的繁盛景象。泉州對外來文化和宗教的開放、包容,更讓許多外國商人、船員、傳教士世代定居、繁衍生息。目前在泉州的阿拉伯後裔有5萬人,其中也包括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家。同時,泉州人沿著“海上絲路”之路走向世界,共有791萬泉州籍華僑華人分布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90%僑居東南亞等“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其中100萬人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海外泉籍社團也多達8000多家。世界閩商100強中,泉州籍約占2/3。他們秉承愛拼敢贏、重商務實、開放兼容的優良傳統,在所在地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很強影響力,可成為推動我國與海絲沿線國家開展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紐帶和橋梁。

泉州還有最具活力的民營經濟。泉州素有“民辦特區”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以僑資、僑房、僑眷僑屬起步,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泉州模式”、“晉江經驗”,成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2014年泉州GDP達5733.36億元,經濟總量連續16年位居福建省首位,上市公司93家,中國馳名商標136件,並獲批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民營經濟在泉州國民經濟中“十分天下有其九”,呈現集群化、市場化、品牌化、資本化四大顯著特點,造就一代又一代愛拼敢贏、海納百川的企業家群體,其中國內異地泉商150多萬人,赴“海上絲路”沿線投資或設立辦事處27個,商跡遍布全球,成為泉州“海上絲路”先行區的主力軍。

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泉州作為

人民網記者:泉州怎樣發揮優勢,主動融入,主動對接,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作出應有貢獻呢?

黃少萍:首先,我們開展決策研究。泉州成立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貿文化合作先行區”建設推進協調領導小組,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統一指揮、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委托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開展“海上絲路”先行區建設專題調研和《泉州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先行示範區戰略規劃》編制工作,科學定位泉州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著手制定《泉州市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貿文化合作先行區行動方案》,篩選配套項目180個,構建起“海上絲路”建設的關鍵項目支點。同時,由華僑大學成立“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為“一帶一路”戰略建設提供決策咨詢智庫。

其次,加速經貿拓展。泉州開展更加廣泛的商貿合作,以服務產業和貿易發展為目標,策劃生成一批展會,舉辦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紡織品博覽會、第十五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及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赴海外開展“泉州品牌海絲行”、“中國品牌企業走進非洲”等系列推廣活動。我們還引導企業“走出去”,開展境外投資、收購,重點推動紡織鞋服等產業到東南亞、南亞、中亞等投資設立工業園區、營銷中心和跨境電商配送中心,開展跨國經營。同時,組團赴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等“海上絲路”沿線國家,推介泉州,商討合作事宜。

第三,深化文化交流。在立足挖掘閩南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泉州統籌推動“東亞文化之都”與“海上絲路”先行區建設相得益彰。2014年以來,啟動實施“古城—古港—新區—全域聯動”一攬子文化項目,成功舉辦“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動年”開幕式、“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絲海揚帆嘉年華”系列活動和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泉州作為唯一的“海上絲路”代表城市,參加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總部舉辦的“絲綢之路與創意城市”展覽,舉辦“中國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動。此外,泉州最早提出將“海上絲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現正與寧波、揚州等9個城市推動聯合申遺。

第四,搭建載體平臺。2014年以來,泉州先後舉辦“新世紀絲綢之路經濟論壇暨華文媒體萬裏行”、首屆中阿城市論壇、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采訪活動、21世紀“海上絲路”商務圓桌會議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大批國內外專家學者、海絲沿線國家使節代表以及中央有關部委齊聚泉州共襄盛舉,共同謀劃海絲建設戰略,並發起倡議成立“21世紀海絲常態化多邊商務合作機制”、“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等,發表《泉州共識》,為“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溝通交流平臺。

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泉州重點

人民網記者:作為先行區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泉州的重點突破工作是什麽?在哪些方面先行先試?

黃少萍:泉州作為戰略支點城市,特別是作為先行區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是國家對泉州歷史地位和改革開放探索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泉州在國家未來全方位開放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明確要求。泉州將根據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和福建省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重點合作布局,以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以及中亞、中東歐等為戰略重點區,以東北亞為戰略探索區,以東北非和西南歐,中、南美洲,北美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為延伸拓展區,努力在六大方面先行先試。

泉州將著力在華僑華人參與海絲建設上先行,構建面向華僑華人的聚集發展創新區。“僑”,是泉州最大的特色和優勢。泉州將抓住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機遇,做好新時期僑務工作,動員廣大泉籍華僑華人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密切與泉籍華僑集中地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斯裏蘭卡等東盟、南盟國家在文化、經貿、科技、教育、海洋、旅遊及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同時,規劃建設華僑海洋城、僑商與民商聯合創業區、華僑綜合保稅區、華僑商品免稅區,吸引泉籍華僑華人回歸創業。

泉州將著力在兩岸交流合作上先行,探索兩岸攜手共建海絲合作示範區。泉州是臺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臺灣漢族同胞有44.8%(900多萬人)祖籍泉州。泉州將圍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臺灣合作產業基地,充分發揮獨特的對臺人文、文化資源和工作基礎等優勢,深化提升與臺灣在“海上絲路”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等領域的深度融合;依托泉州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建設,探索建立泉臺兩地“兩區兩園”的合作模式,構建更高水平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泉州將著力在民營經濟國際化上先行,打造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中東國家開放開發的戰略高地。泉州將重點培育壯大民營企業這一“主力軍”,依托國家級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營造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制度環境;堅持“高水平引進來”與“大規模走出去”並重,鼓勵民營企業“走出去”,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擴大泉州與“海上絲路”沿線的雙向投資合作。

泉州將著力在金融開放上先行,打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示範區。泉州是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將進一步增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推動民間金融陽光化、規範化,努力打通金融資本進入實體經濟和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通道;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大在涉外金融領域的先行先試政策力度,加強與境外金融機構的雙邊、多邊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大力開發推動“海上絲路”建設的貿易金融產品,深化國際金融合作。

泉州還將著力在海絲文化交流上先行,建設中華海洋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泉州在世界海洋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泉州將進一步挖掘古港歷史文化資源,開啟刺桐古城復興規劃,加大歷史遺跡保護,推進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同時,推進泉州與“海上絲路”沿線的人文新聞交流合作,傳播泉州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此外,泉州將著力在制造業綠色轉型上先行,打造中國制造2025樣板城市。泉州已形成了石化、紡織服裝、鞋業、裝備制造、建築建材等5個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獲“中國鞋都”、“中國傘都”、“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等國字號稱謂。自2013年以來,中國工程院推動泉州實施國家“數控一代”示範工程,並將泉州作為“中國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樣板和實踐範例,幫助編制《泉州制造2025發展綱要及2020行動計劃》。泉州將進一步支持企業全方位創新,推進泉州“制造”向泉州“創造”、泉州“智造”轉變,建設“海上絲路”綠色制造基地,科學引導泉州綠色制造“走出去”與“海上絲路”沿線更好地取長補短、合作共贏。

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泉州計劃

人民網記者:在謀劃推進“先行區”建設上,泉州近期有哪些計劃工作,以更好地發揮“一帶一路”先行示範作用?

黃少萍:為更好地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近期我們提出了十大行動計劃。

一是泉州港口復興行動計劃。主要圍繞泉州深水港建設的優良條件,推動泉州港列入全國主要港口名錄,推動泉州港口復興系列項目、吉永泉鐵路、泉州新機場、大型臨港物流基地等建設,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樞紐港,實現泉州港的升級和復興。

二是雙向投資貿易行動計劃。全面推進雙向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著重發展與東盟、南亞、中東等國家的合作,做強做優“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建立21世紀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加快泉州海絲境外投資建設項目等,加快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

三是發揮僑力、攜手共贏行動計劃。策劃發起海絲僑商、民商大會,建設泉州僑商銀行,建設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等,打造深化“海上絲路”經貿文化交流往來、服務“一帶一路”大局的重要橋梁紐帶。

四是阿拉伯新走廊拓展行動計劃。依托泉州與阿拉伯國家的歷史聯系、現實基礎,策劃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綠色產業合作泉州園區等項目,致力在石化、金融、礦山、文化、旅遊等重點領域深化合作。

五是綠色制造提升行動計劃。圍繞打造“中國制造2025”樣板區,推進“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範工程、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裝備制造研究所等項目,致力建設“海上絲路”綠色制造基地。

六是金融創新行動計劃。加大泉州“國家金改區”涉外金融領域創新,加強與境外金融機構的雙邊、多邊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大力開發推動“海上絲路”建設的貿易金融產品,爭取國家“絲路基金”設立泉州海絲先行區子基金等。

七是自貿區建設行動計劃。發揮僑臺優勢,爭取獲批面向“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華僑定向自貿區、準自貿區、類自貿區,提升經貿合作的國際化水平。

八是現代海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圍繞創建中華海洋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傳承保護“海上絲路”歷史文化,加快環灣中心城市建設和“古城復興”工程,打造融海洋經濟、科技、文化、旅遊、生態為一體的現代海洋城市,展現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新形象。

九是文化旅遊合作行動計劃。以“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和舉辦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為契機,大力傳承弘揚、保護開發“海上絲路”文化遺產,打造立足亞洲、走向世界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城市。

十是人才培養引進和人員往來行動計劃。實施“海上絲路”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引進與“海上絲路”沿線經貿合作、交流往來所急需的人才,推動華僑大學海絲系列項目建設,積極向海外青年學生、華裔新生代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人員往來的便利化。

泉州將緊抓機遇,快速響應、先行運作,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和國家開放門戶。(來源:泉州文明網   時間:2015-03-09)

Views: 8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