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创意人心理学(第2部分)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October 9, 2021 at 10:45pm


(續上)
老子反復講“德畜”,“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五十一章),都是強調這種自我克制的倫理學,它要求主體自覺放棄其第一尺度,即“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四章)。再如莊子講的“齊物論”,如何才能拉平人與物之間的現實差異,讓兩者以平等方式居於世界之中呢?在莊子看來,即“吾喪我”,這個“我”不是指某個具體的人,而是人作為一個種類所具有的那個優越的第一尺度。如《大宗師》所謂:“今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莫邪’,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必以為不祥之人。”


就審美建造方式的現代意義而言,海德格爾的一些見解尤其發人深省,他說:“我們對於行動的本質還深思熟慮的遠不夠堅決。人們只知道行動是一種作用在起作用。人們是按照其功利去評價其現實性。但行動的本質是完成。完成就是:把一種東西展開出它的本質的豐富內容來,把它的本質的豐富內容帶出來,producere(完成)。” [4](P87)

雖然這也是一種“賦予本質”的建造活動,但由於它在生產觀念上采取的是,“讓一個東西在它的來歷中‘成其本質’,也就是說讓它在” [4](P90);由於主動地放棄了它功利性的第一尺度,這種“成其本質”的方式,就很接近中國哲人的“曲成萬物”了。它表明,只有當人不再把自己當作造物主,把對象當作亟待加工改造的質料,即不再給“理性尺度”以普遍必然性特權,而以其審美尺度作為進行再生產的“內心的意象”時,人類才能真正開始審美建造活動。此時勞動者才超出了他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脫離了自身肉體的直接需要,使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成為可能。由此看來,所謂的“曲成萬物”,雖然它包含著一個“曲”的行為,但其目的卻不在扭曲對象世界,因為它的“曲”恰是為了“成萬物”,即讓萬物把自身固有的內容帶出來,以最本質的自身進入到這個世界中;同時它也不是扭曲人的自由本性,因為它“曲”人正是為了“成人”,進而言之,審美建造要“曲”的是滯留在它固有尺度中的、片面的人。

只有首先做到這一點,才能為萬物成其本身提供一個本體論的基礎。與以“人化自然”為目的的現實活動不同,它在本質上是“人化社會”的審美活動,即以消除在社會發展中必然出現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異化關係,恢復人與世界之自由本質關係為終極目的。而這種事物自身顯現為自身,才是真正的審美澄明。生態美學只有對審美本質反思到這里,才可能在邏輯上完成與理性智慧的決裂,以及同時完成與詩性智慧的對接。

不必諱言,現實世界永遠是一個充滿緊張的生存競爭和適者生存的競技場,身處其中的每一個物種都不可能超出其現實的功利性,物種之間是一場“一切物種反對一切物種”的殘酷鬥爭,甚至同一個物種之間也會同室操戈。當然沒有必要在這里感傷或悲觀,但是假如我們完全聽命於這種自然律的統治,那也就是對在這個世界上以惟一具有自由本性的人類及其尊嚴的侮辱。可以這樣說明我對生態美學的意見,既要承認現實世界必然律存在的合理性,不必為此去扭曲人的生活本身,但也要避免把它當作惟一的方式;既要允許人以其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進行理性建造,以充分滿足人生存發展的欲求,又要對人自身的欲望有所克制,盡量愛護、保護好這個世界。而就現代世界的生態惡化狀況而言,最為關鍵的問題依然是從邏輯上闡釋生態美學的內在尺度,只有這樣才能正確闡明它與現實世界的本質聯系。它不僅直接關係到人這一個物種的健康發展,更是包括人在內的這個世界能否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的理論根據。也只有按照這種生產觀念再生產出的個體,才能進行使萬物成其自身的自由勞動,從而使這個世界品類豐富得如同它在初創時代一樣,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那種“范圍天地之化而不為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的生命境界。(劉士林:生態美學與詩性智慧的現代復活,見《愛思想》平台 2015-08-26)

[4] 海德格爾.論人道主義[A].存在主義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愛懇註: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範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莊子·大宗師》)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