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筆,馬來西亞現代詩作者,作品曾收入《大馬新銳詩選》等合輯。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16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Saturday

陳明發〈濾思場〉212
自小聽說有的人會「大器晚成」,

我都老成這模樣了,為何還不成?

學者澄清,老子說的原來是「大器免成」。

真好,我可以免掉世俗定義的「成功」,

還管它有沒有來日。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December 15, 2024 at 8:23pm

陳明發〈濾思場〉205

歷史讓我們知道,老祖宗多了不起;

文史讓我們體會,老祖宗真的了不起;

文創讓我們好奇,我們還可能多了不起。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December 10, 2024 at 3:34pm

陳明發〈濾思場〉204

吃阿參魚的滋味,


要包括進餐的語境。


語義,在物質外;


寓意,在人心。


10.12.2023 臉書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December 7, 2024 at 10:30am

醫生~~對於不治之症,再治療也無濟於事,自然就沒有必要繼續給病人看病。於是,病人自己掙扎,為自己規定了嚴格的進食制度,身體漸漸康復了,總算活了下來,大夫原以為他早就進了拉雪茲神甫公墓,不料卻在歌劇院大街相遇,對方向他脫帽致敬,他卻視之為大不敬的奚落行為。其憤慨程度比刑事法庭庭長有過之而無不及,兩年前,他明明宣判了一位四處游蕩的流浪漢死刑,那家伙似乎毫不畏懼,如今竟在他鼻子底下溜達。醫生們(當然不指全部,我們思想中並不排斥非凡的例外)自然會為自己的診斷得到證實感到欣喜,但一般來說,更為自己的判決宣布無效而感到惱火、憤怒。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24, 2024 at 9:56am

愛墾APP: 叙事危機遇文創事業~~韓炳哲(ByungChul Han)的理論對文創工作者提供了深刻的啟示,特別是在當代敘事危機和數字化生活的背景下。他對敘事、時間性、情感以及詩性思維的探討,為文化創意領域的實踐者提供了獨特的視角與策略。以下是他理論中的關鍵點及其對文創工作的具體啟發:

從敘事危機到敘事創新
啟示:重新定義敘事在文創中的作用

韓炳哲的觀點: 他認為現代社會宏大敘事的衰退和即時性的碎片化敘事,使得意義的生成遭遇危機。敘事不再是深度體驗的工具,而被簡化為表演性和消費性的符號。

對文創工作的啟示:


尋找深度敘事: 文創工作者可以通過挖掘本地文化故事、傳統智慧與個人經歷,重建具有深層意義的敘事,為受眾提供與生活相連的深度體驗。

構建連貫的情感旅程: 避免僅依賴快節奏的消費性內容,設計能夠引發情感共鳴的敘事結構,使作品能夠超越時間的限制,成為持久的文化符號。

對「快節奏」與「即時性」的反思
啟示:強調「慢創意」與「持續體驗」

韓炳哲的觀點: 他批評數字文化和消費主義導致的「即時滿足」,認為真正的敘事需要時間的沉淀與關係的構建。

對文創工作的啟示:

發展「慢創意」模式: 將創意產品和活動設計得更加注重細節和沉思。例如,通過慢藝術、慢旅行或沉浸式體驗,吸引受眾深入感受,而非快速消費。

關注時間維度: 文創活動不僅要強調當下的體驗,更要考慮其如何影響受眾的記憶與未來想象,創造具有遺產價值的文化產品。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23, 2024 at 8:37am

詩性敘事的再發現
啟示:用隱喻和像徵重塑文化創意

韓炳哲的觀點: 詩性敘事通過像徵、隱喻和開放性的形式,為複雜情感和意義提供了表達的途徑,是現代敘事危機的可能解決方案。

對文創工作的啟示

結合像徵性符號:在設計文創產品時,融入多義性和像徵性,例如通過建築、設計、表演或文學來展現文化內涵,激發觀眾的聯想和深思。

跨媒介敘事:探索跨媒介的敘事方式,通過音樂、影像、視覺藝術等多感官的組合,打造一種詩性體驗。例如,將地方故事用抽象的藝術形式展現,增添神秘感和文化厚度。

情感作為敘事的核心
啟示:構建情感共鳴的文化體驗

韓炳哲的觀點: 他強調敘事具有療愈功能,可以幫助個體和群體通過敘事修復情感裂痕。然而,現代社會缺乏深度情感的交流機制。

對文創工作的啟示

設計情感驅動的內容: 通過敘事強化與受眾之間的情感連結,例如通過記錄本地生活的紀錄片、深情的文學作品或親身體驗的工作坊,營造共情的氛圍。

再現人性中的創傷與希望:探討人類情感中脆弱和希望的張力,例如用文化活動或藝術裝置表現社會創傷的修復過程,激勵受眾參與和反思。

從「碎片化」到「整體性」
啟示:打造整體體驗而非孤立事件

韓炳哲的觀點:他批評現代文化的碎片化傾向,認為敘事本質上是整體性的體驗,是將分散事件連接為有意義的「編織」。

對文創工作的啟示:

策劃連貫的文創生態:打造一個整體的文化場域,而非單一的活動或產品。例如,通過一系列相關聯的展覽、活動和數字內容,形成一個共同講述的敘事網絡。

增強參與感:讓受眾成為敘事的一部分,通過互動設計(如角色扮演、開放式結局的敘事)增強他們的參與感,使文化敘事成為群體記憶的一部分。

新技術的批判性使用
啟示:技術為文化服務,而非消解文化

韓炳哲的觀點: 他對技術媒介持批判態度,認為它們往往強化了表面化的互動,消解了敘事的深度。

對文創工作的啟示: 批判性使用技術: 在利用數字技術(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時,不僅追求技術的新奇性,而是以敘事深度為核心目標。

技術與地方文化的結合: 例如,通過數字化手段復興傳統文化,展示遺產背後的深層敘事,而非簡單的娛樂化再現。

敘事的倫理維度
啟示:文創應傳遞積極的社會意義
 
敘事不僅僅是娛樂和消費的工具,更具有倫理和社會功能,可以引導人們思考生活意義、歷史和未來。

對文創工作的啟示

承擔社會責任: 文創內容應關注社會議題,如環境保護、文化多樣性或代際記憶,以敘事為工具推動社會意識的提升。

創造共創的文化空間: 鼓勵受眾參與敘事,共同探討社會問題,例如通過社區戲劇、參與式藝術項目或協作型故事創作。


結合愛墾網素来的文創方向,韓炳哲的理論提醒了我們本身,不應僅僅追求市場導向的表面成功,而是要深入思考如何通過敘事回應現代社會的情感危機、意義喪失和文化碎片化。他的核心觀點為文創實踐提供了以下三大方向:

1. 以敘事重建意義: 設計深度文化體驗,重新賦予人們方向感和連接感。

2. 以詩性啟發創造力: 運用隱喻、像徵和開放性的形式,為觀眾提供多層次的體驗。

3. 以倫理關懷促社會變革: 將敘事作為社會對話的媒介,提升文化創意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

通過這些啟示,文創工作者不僅可以創造商業價值,更能為社會貢獻具有長遠意義的文化資產。

(《敘事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18, 2024 at 2:32pm

陳明發詩想·未来哲學~~即將到來的周四(21.11)是本年度的「世界哲學日」,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下的年度紀念日,肯定了哲學對人類文化的重要。

我應景重讀一點尼采和海德格爾,因為過去幾年,我主要都在讀維柯、雅各布森、克里斯蒂瓦諸子挑戰自己的腦袋。

一般人覺得海德格爾不容易讀,偏偏學界在研究是否可能有一種叫「未來哲學」的東西時,海德格爾卻愈發顯得重要。特别是近年来,因為AI使到各界對人類與技術之間的關係憂心忡忡。在這方面,海德格爾極早便做了極有影響力的深思。

海德格爾的哲學對我在文創的工作,說得上有「超越現實」的功能。畢竟,哲學脫離不了現世,但也從不為現實所枷鎖。

偶爾和搞文史的朋友交流,我提及在文史工作與文化大業之間,或許還需要一個叫「文創」的環節。

但這個環節如果缺了哲學基礎,我們民族的文化大業永遠保留在(已故)鄭良樹教授所說的建國之初的狀態。鄭教授的話是在1980年代說的,將近半個世紀後,情況其實已遠遠不如建國之初了。(17.11.2024 社媒覆友)

週前,在报章上讀到一位學者参與某法會的體驗。類似的信仰體驗,是那麽的真實;但在“理性掛帥”的現實裏,一般人的觀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反應可以很複雜的。在個人體驗與現實之間有所隔閡、充满二元化的張力時,任何涉及有關體驗的書寫,都只能是一種"翻譯"。

要把個人參與法會的情動(affective)體驗,"翻譯"成群體能意動(conative)的(文化)象征,亟需詩性的呼喚。這對文創領域具有啟示的作用。

現有學界人士的知識苦旅,極大部分都是在理性認知生態裏完成的。學有専攻的結果,對其他領域往往就是“隔行如隔山”。“翻譯”又談何容易?一般上,就只能用現成的、“大家能懂得”的語言,辦點說明會那樣的東西。說一句,心頭就揪一下:我有講錯嗎?他們聽得懂吗?

難怪道家有“道可道,非常道”的告戒。有些事,是不可說的。

但是,文創的(符號)言說,可能幫得上一點忙。海德格爾與德勒兹花了許多心機在藝術上,有他们的苦心。

有關法會寫作者,對于新體驗感覺是面對神山的挺拔。我倒想到山形的等平線(contour/輪廓)。它不是直線,更没有直綫两頭“對”或“錯”的絕對標凖。但對歷經過山上時光的人,能明白那些彎彎曲曲的綫條,心裏為何充滿情動的叫喚。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17, 2024 at 3:56pm

畏:室內鮮花

只有蘭花、玫瑰花和紫羅蘭陪伴我——它們像人一樣呆在你身邊,但並不認識你。它們是有生命的,而這種特性使它們的沉默產生強烈的效果。它們畏懼寒冷,接受熾熱爐火的溫暖。那被珍貴地放在水晶擋板後面的爐火,不時地將危險的紅寶石散落在白色大理石的火盆中。

畏:嚴格的鑑賞力

他的力量的奧秘他具有嚴格的鑑賞力,他寫的東西必須符合他的要求:「這很溫和。」因此,多年里他被看做是少產的、矯揉造作的、只有雕蟲小技的藝術家,其實這嚴格的鑑賞力正是他力量的奧秘,因為習慣既培養作家的風格也培養人的性格。如果作家在思想表達方面一再地滿足於某種樂趣,那麼,便為自己的才能劃定了永久邊界,同樣,如果人常常順從享樂、懶惰、畏懼、痛苦等情緒,那麼他便在自己的性格上親自勾畫出(最後無法修改)自己惡習的圖像和德行的限度。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愛墾評註:對照海德格爾的“畏”(敬畏)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8, 2024 at 3:08pm

陳明發詩想·詩的情動轉折

遠謀提了好幾個有關詩誕生、詩言說的「思維」。值得關注的是,詩,很可能也不只是「思維」的產物。它和前語言、前意識的身心靈總體狀態有關。從近年思潮界開始熱衷「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情況來看,這條路徑值得開拓。(陳明發 08.11.2024)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7, 2024 at 11:28pm

陳明發詩想·窒息現象·阿卡西記錄·象形文字

窒息現象,已是普世「特產」。如何給它(們)命名,是一心棲居詩性者的呼吸方法。還好,對時間-存在的覺知,就在那命名的勞作中。
(7.11.2024)

意識擴展,卻只能擴展進阿卡西記錄(Akashic Records)嗎?這是後現象世代詩人要頭痛的命名勞作。也是「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注定要回到現象學「感知」與「被感知」的對話。值得嘗試。(7.11.2024)

漢字是象形文字。其象,也可以動態地表現在:字與字結合的圖形、聲韻與聲韻的召喚。漢字表達美的能力,比我們在學校學的還多呢。(7.11.2024 臉書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