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之後,別期待你的面子書賬號還會塞滿交友邀請。

至少,專家是這麼說。

專家預言,用戶人數突破9億人口的社交一哥面子書(Facebook),在8年內就會沒落。

智治基金創辦人傑克森在國家廣播有線電視公司(CNBC)節目Squawk on the Street接受電話訪問,他說:“面書5到8年內就會消失,就像雅虎(Yahoo!)一樣。”

他解釋,雅虎現在雖然還在賺錢,仍有獲利,還有1萬3千名員工,但市值只剩下2000年鼎盛時期的10%,“不管怎麼看,雅虎實際上已經消失”。

(Photo Appreciation: Bear Necessities by Mike Wizowski)

傑克森提出網絡企業有三個世代。第一代由雅虎這樣的大型入口網站主導,此類網站囊括了所有使用者想要的資訊;然後第二代出現了像面書這樣的社交網 站;接著進入了現在的第三代,網絡公司聚焦於如何透過行動設備平台獲利。

面書在跨代銜接上出了問題,以致於該公司發展已出現窒礙難行的情況。

傑克森引谷歌(Google)為例,指Google主導了第一世代,卻苦無方法打入第二社交網絡世代,雖然該公司的Google+會員數量突破1億,但與面書的9億多用戶比起仍是天差地別。

他說,無論這些網絡公司花多少錢,延攬多少人才,似乎就是無法把成功延續至下一代。

面書是社交網站
不是行動設備公司

傑克森分析,面書的確可以砸重金買下許多行動應用程式,就像之前以10億美元買下照相程式Instagram那樣,但光憑這點還是無法創造一個賺錢的行動設備平台。

說到底,面書的核心企業模式是社交網站,不是行動設備公司。

總結傑克森所說,面書可能永遠無法成功跨足至行動設備世代,競爭者將接踵而至。

“面書不會倒閉,但我們過去從未見過的新東西會不斷出現”,而且“大家一定會迷上這些新事物,並受其吸引”。

面書強攻“行動”反駁消失論

對於面書將在未來5至8年內消失的說去,面書則跨出發展行動廣告的重要腳步,以行動回應外界的質疑。

為消除外界對臉書在行動市場前景的質疑,面書5日開始讓廣告商設計行動裝置專用的廣告,並開放使用者的最新動態頁面出現廣告,一改過去廣告僅限在特定部位的做法,提昇對廣告商的吸引力,跨出發展行動廣告的重大一步。

Pivotal研究集團的維瑟說,行動版本的面書降低廣告門檻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但面書對行動廣告應持續採取漸進策略,以免引起使用者反感。

目前面書的行動廣告服務已採自助式,廣告商不需透過業務就能和面書合作。

Ignite Social Media社群媒體行銷公司總裁托賓表示,菜單式的服務有助面書吸引廣告預算大至數千美元的大企業、小至數美元的本地商家。

 (轉載自2012-06-07蕃薯藤 )

Views: 8800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臉書上那麼多朋友,多少人了解我;我又了解多少人?

大家在照片中都是很美好,但無法接觸到彼此眼神的溫度

社群媒體其實是反社會的行為?

馬來西亞通訊部長:網上詆毀歪風盛‧徵民意關特定面書帳號

(吉隆坡8日訊)通訊及多媒體部長拿督斯里阿末沙比里說,有鑒於網上詆毀國家統治者、政黨領袖的風氣漸長,因此政府將征詢公眾意見,以探討大馬是否仿效中國,禁止人民使用特定社交媒體的可行性。


不過,他強調大馬不會全面禁止人民使用面子書,但可能會在征集公眾意見後,關閉某些面子書帳號。

有帳號就可查到

他說,大馬有逾1千500萬個面子書帳號,政府迄今接獲與濫用面子書的投報約2千宗,“難道我們要因小失大,因為有2千宗投報而禁止1千500萬個面子書帳號?這將造成很大的影響。”

阿末沙比里今晚為巫統蕉賴區部婦女組主持年度大會閉幕禮後說,在未做出任何決定與行動前,政府將收集公眾的意見,若公眾認為須禁止面子書,政府也會考量這個要求,但關閉面子書是不可能的,也許只是關閉一些賬號,或追查他們的IP地址。

他說,許多面子書用戶並不是使用匿名開設帳號,或者在面子書裡發表極端言論,更多的用戶只是在面子書上經營小生意、分享日常生活、聯繫家族成員等,不具政治意圖。

“很多人在面子書上攻擊政敵、抹黑領袖,無論你用任何形式,這已經是一種罪行,警方及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都會採取行動,鑒定毀謗者的身份,就算利用匿名或開設假戶口,並因此成為網民追捧的帳號,甚至出賣帳號,也難逃法網。”

另外,阿末沙比里說,由於發生馬航MH370及MH17事故,今年的57週年國慶日主題與慶祝方式將有所修改,以配合國民仍哀痛追思的情緒。

國慶主題:大馬……愛的誕生

他說,該部仍在召開各項會議,以擬定適合的國慶日進行方式。今年的的國慶主題為“馬來西亞……愛的誕生”

(Malaysia...Di Sini Lahirnya Sebuah Cinta),摘自已故歌手蘇迪曼歌曲《Warisan》的歌詞。

他指出,該部希望通過這個國慶主題,在國人心中種下及宣揚愛國情操,繼而為國家的安寧、進步、和諧與繁榮作出貢獻,甚至犧牲。(收藏自2014-08-09星洲日報)

劉宏偉‧網民何苦為難網民

沙巴山打根美女T O P13”、“雪隆一帶不吃會死的美食”、“3天瘦10公斤撇步”……當你看到標題這般吸睛的貼文時,你總會忍不住去點閱或分享?

如果是,你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點閱以後,常常會有種被騙的感覺,要麼文不對題,要麼內容敷衍了事,更甚的當然就是那些所謂的帥哥美女排行榜,看了往往都讓人有驚無喜。雖然如此,每當看到類似的貼文時,卻還是會去點閱。

如果你曾經有過或至今都還是這副德性的話。恭喜你,你完全符合現今被稱為最典型網民(俗稱死網民)的資格,而你也是讓GigaCircle這個專門收集網絡文章的網站,可以在幾個月內迅速崛起的功臣。

為了讓你對快速崛起有更具體的概念,我會告訴你一連串的數字。一個原本在台灣網站流量榜中排行千名以外的網站,開站短短兩個月即躍升第7名,甚至超越《蘋果日報》等知名媒體。

另外,不到一年的時間,這網站已經從原本的虧損新台幣200萬元到目前累積淨利超過200萬元。

為何網民會是功臣?

Giga Circle雖然是一個內容聚合的網站,但它背後卻沒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在經營內容。它只是提供了一個平台,以賺錢作為賣點吸引網民貢獻內容。

從這個案看來,這網站成功的關鍵在於它懂得善用網民這有著驚人潛質的資源,再主攻網民這一群覆蓋率及影響力驚人的受眾目標。他們讓網民從自己也有的死網民心態出發,自行撰寫、分享乃至推廣內容。網民從中賺取了以美金計算的外快,而網站則以驚人的瀏覽量作為籌碼,與廣告商協商。

當然這是互惠互利的關係,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可是同為網民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自問,當我們回到那個單純想在網上吸收新資訊的時候,網上還有多少資訊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常會埋怨網上太多那些有的沒的,可是製造這些有的沒的不就是我們這些網民嗎?所以,網民何必再為難網民?我們又何必再為難自己?(20.8.2014星洲日報/知網鑒今‧作者:劉宏偉‧星洲網編輯)

研究稱社交媒體壓制觀點多樣性 削弱政治參與度

    (8月28日電)據美國《紐約時報》28日報道,對於“冰桶挑戰”等社會事件,社交媒體都是有效的傳播工具。但最新調查發現,社交媒體實際上壓制了觀點的多樣性,削弱了人們的政治參與度,尤其是人認為自己看法不合群時。

    報道稱,互聯網在許多事件中可能都是活動人士和組織者的有效工具。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實際上壓制了觀點的多樣性,而且抑制了人們對公共事務的討論。

  皮尤研究中心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報告稱,社交媒體降低了人們表達意見的可能性,尤其是當他們認為自己的看法與朋友不同的時候。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其他人相比,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人在線下的世界裏,更加不願意表達不同觀點。

  報道指出,這樣看來,隨著人們讓自己周圍只剩下與自己看法相似,而且不願意提出不同的看法的人,互聯網正在加劇美國民眾觀點的分化。

  研究人員打算探索互聯網對所謂的“沈默的螺旋”的影響。該理論認為,當人們認為自己的觀點與朋友、家人或同事不同時,表達自己看法的意願就會降低。許多人認為,互聯網會讓這個概念徹底消失,因為它讓更加相異的人們聯系在一起,甚至還能傳播少數群體的聲音。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互聯網就是線下世界的反映。在線下世界,人們就總是會被想法相同的朋友吸引,遠離表達不同意見的人。而互聯網以某些方式加深了這種分化。它讓人們很容易就可以只閱讀自己認同的人發布的消息和觀點。

  研究人員稱,人類都強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不斷地解讀各種信號,判斷人們是否認同自己。活躍的社交媒體用戶能夠獲得更多的此類信號——比如狀態更新、人們分享的消息,以及他們日常生活的照片——因此越來越不願意表達自己的看法。

  為了完成這份報告,研究人員調查了一些人對泄密者斯諾登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監控項目的看法,美國人對這個問題基本上存在兩種觀點,且持兩種觀點的人數相當。

  大多數的被調查者稱,他們願意在餐桌上與家人和朋友討論政府監控項目的問題,也願意在社區聚會或工作場所這麼做。多數人表示,他們唯獨不願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討論這個話題。

  研究還發現,盡管很多人都說社交媒體正在成為發現和討論新聞事件的平臺,但多數人表示,他們是通過電視和廣播得知了NSA泄密的消息,而Facebook和Twitter成為消息來源的可能性最小。(收藏自中國新聞網

      (插圖卡通說明~~ 牧師:“我僅此宣布你們為丈夫和妻子,請更新你們的臉書近況”)

星觀點•建立正確的網絡文化道德觀

3個月前,網民周文輝在臉書留言時,或是逞一時之快,然而,他那無知的做法終要付出代價,換來一年監禁。

他的留言涉及詆毀伊斯蘭和先知,此舉觸犯國家法律,也不容於我國多元社會的國情。監禁一年的判決,對周文輝個人是一種懲罰,對社會則提供一項警惕。


社交網站像是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讓訊息自由和快速傳達;但是,正如高速公路有時速限制和安全規定,以避免橫衝直撞肇事生禍一樣,社交網絡也有本身的安全準則,防止失控的言論流竄,衝撞社會和諧與國民團結。

問題是,要規範高速公路的安全駕駛,有一套完整的系統,駕駛人也得通過學習和考試領取牌照;但是,網上高速公路卻還未建立系統,網民無須考取執照,亦無從培養網絡責任和道德觀念,而直接登上網上大道。


一部份社交網站的用戶,已經沈溺於網絡提供的自由和快感,以致忘卻了跟隨自由而來的,必須是責任,以及守法。


詆毀伊斯蘭和先知的言論,抵觸了宗教的神聖,傷害穆斯林的感受,也會挑起宗教和族群的情緒;一個人的無知和失控,造成廣泛的破壞,如果沒有給予法律制裁和道德譴責,可能間接鼓勵其他極端和失控的言論,後果非常嚴重。


同樣的,其它經常在網絡上出現的偏激留言,從極端種族主義言論,汙蔑其他宗教,乃至惡毒的人身攻擊,也都必須受到控制,同樣要受到法律制裁。


特別是在我國的多元環境,族群之間的和諧相處,宗教之間的諒解,不是理所當然,而必須要依靠法律來維護,也要通過教育來培養。


傳統的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表達善意,拉近彼此的差異,加強雙方的共識,在在加強了社會凝聚力。


但是,現代的人際關係,部份是通過網絡而建立。網絡突出了人的差異,放大了自我,減少了容忍,犧牲了諒解。各種以本身利益和自我為出發點的言論,散佈在每一個角落,把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激化,而族群和宗教關係更是首當其衝,成為宣泄和攻訐的題材。


省思當前國內族群和宗教關係的惡化,就不能不檢討不健康的網絡文化,以及沈淪的網絡道德。對周文輝的判決,是一個警示,提醒國人在網絡大道穿行,是個人的便利和自由,但是,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需要,避免造成社會失序混亂。(收藏自11.9.2014 星洲日報/星‧觀點)

Jeff Wong: 我們沒有WiFi

現在的人整天拿著手機和網上的朋友聊天,

卻不知在他身邊有多少能和他聊天的人。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

不要讓手機冷漠了感情。 共勉之!

一家咖啡館的牌子上寫道:

“ 我們沒有WiFi ,和你身邊的人說說話吧!”

                                                                                   女:不懂他們可有Wi Fi嗎?

上課玩手機少女被捕‧美警按地鎖手銬

(得克薩斯州13日訊)在美國上課玩手機,竟會被警方逮捕?

美國得州一名少女在學校被3名警員按地制伏鎖上手銬,原因並不是她藏有鎗械或毒品,而只是因為她被發現在課堂上用手機,並拒絕交出手機。而校方竟表示這是為了“學校安全”做考量。

15歲少女佩雷斯為當地一間高中學生,週二她上課時被教師發現使用手機,教師命她離開課室,佩雷斯其後在走廊碰到助理校長,被要求交出手機,佩雷斯不從,指媽媽身體不適,她想用手機保持聯絡,結果助理校長報警求助。

警員接報到場將身材嬌小的佩雷斯壓在地上,過程由另一名學生用手機拍下。據山姆休士頓高中校規規定,禁止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違規者手機將被沒收,且要在當天繳納罰金把手機贖回,校方指出,報警是為了學校安全考量。

但佩雷斯的家人表示,佩雷斯將不會繼續在這間中學就讀。而警方也開始介入調查。(13.9.2014 星洲日報)

茱麗絲‧將孩子從手機解救出來

根據報道,美國矽谷科技精英,嚴格限制孩子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他們的孩子14歲才擁有手機打電話和收發訊息,滿16歲始用手機上網;家裡卻有數百本隨時閱讀的書籍。

原以為虎父無犬子,將門無弱將;IT精英父母的孩子,必定擁有許多高科技產品,事實卻是相反。

                                 “你從哪裡來?”   “臉書。” 

而我們身邊不少父母卻在擔心,在這個科技爆炸的社會,如果孩子在學習初期沒接觸手機、平板或電腦這類科技產品,將來會落於人後。因此,出於寵愛之心或想獎賞孩子,或是攀比心態,家長不惜花費為孩子購買了這類科技產品,卻又疏於教育和指導,導致孩子沉迷遊戲或受網上不良訊息誤導。

面對消費科技來勢洶洶,成年人尚且抵擋不了,更何況是還有待培養自制力的孩子。一旦淪為屏奴,孩子的課餘生活將只是在電視、電腦、手機、平板等不同屏幕之間切換。孩子長期守在屏幕前,不止扼殺了潛能,也影響視力和增加體重。

手機是雙刃劍,家長買手機給孩子的初衷原是好的,讓他們方便聯繫師長和同學,以及查詢資料。

然而十有八九的學生自制力差,最後沉迷於遊戲或色情等有害內容,耽誤學業,並且破壞和諧親子關係。

孩子是國家未來棟樑,這些現象讓人感擔憂。眼下,我們必須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科技產品,培養他們的自律意識,從而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技產品本無罪,若孩子接觸時懂得揚長避短,必能增進知識。

因此添置手機前,一定要與孩子約法三章,嚴格規限使用的時間和所接觸的內容。父母更得時時與子女溝通交流,帶領他們去感受戶外鍛鍊與活動的親子樂趣,還孩子一片幸福無憂的天空。(22.9.2014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茱麗絲)

Moooi·這個叫FB的東西也太奇怪了

這個叫FB的東西也太奇怪了。

有人來看我的網誌,並拼命按讚;我以為他(或她)是我的讚友、我的知己。

於是,我給對方發了我們做個朋友吧的邀請。

不久,我的FB邀友功能就被封鎖了;說他們收到了我寄送交友邀請給我所不認識的人的檢舉,所以我在 7 天內不能再寄送交友邀請了。

不過,他們又表現很懂得正義公道;說若我認為我被誤解了,可以告訴他們一聲。

我閒着沒事幹專向人討公道?

靠,一輩子沒讓誰給檢舉過;居然給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控告。

也不過是向他們微笑一下表示友好,你不理我不就好了。

我又沒剝開胸前兩粒扭扣想引誘你,告我甚麼?

(Photo Appreciation: Unbuttoned by Mahaendra Gofar)

星洲日報頭條~父母:沒見過面竟為她自殺‧“網戀害死我兒”

昨早疑為情所困而跳樓自殺的17歲少年葉錦輝,是為了一個不曾見過面的女生而了結生命,令父母心如刀割;錦輝的雙親勸告網民特別是少年別沈迷網上交友,因為不想再有人步上孩子後塵。


葉勇材(47歲)和田慧珠(43歲)對長子錦輝的選擇很是痛心,萬萬想不到活潑開朗、孝順、從來沒有讓他們擔心過的長子會做傻事。

母親盼兒子安息

對於令兒子走上絕路的15歲女生,田慧珠沒有表示甚麼,她只希望錦輝不要帶有一絲絲的怨氣上路,希望兒子安息。


她表示,不會向女生報復或要討回些甚麼,只是要勸告青少年或為人父母者多留意,以免孩子陷入不健康的網絡交友的感情路,帶來遺憾。


“錦輝太癡心,在這段關係上把感情看得太重,結果放不開,解不掉心結而輕生,令人痛心。”


兩人只見過對方照片

她表示,事發前兩天已發現錦輝悶悶不樂,比起平時話不多講,她曾問兒子,兒子表示女友提出分手,但說自己沒事,叫她不必擔心。


田慧珠指出,錦輝是在半年前通過臉書認識該名少女,兩人開始在網上交往。

“雖然女生也是住在加影地區,不過錦輝說兩人只是見過對方照片,從未出來見過面。”

她說,錦輝交女友的事,相信除了一些感情要好的朋友外,很多人都不知道。

事發後,錦輝家人無法聯絡上女方,其手機一直沒人接聽,而她也沒出現靈堂;警方也在追查這名少女的下落,以協助調查。

錦輝的遺體在加影錫米山靜安追思苑停柩,明早9時舉殯。
(收藏自 25.10.2014 星洲日報)

許俊傑‧你被“愚樂”了 “地球黑3天?假的!”“巨蟒吞人?胡扯!”“暴雨預告?亂講!”“龍捲風又來了?啋!”過去整個禮拜,《星洲日報》刊登很多澄清假新聞的文章,在人人都很好奇賽夫肛門問題時,這些文章可能少了趣味性與可讀性,但卻是讓民眾可以安心睡覺,不必擔心隔天醒來看不見太陽、園裡風吹草動以為有巨蟒、一場午後豪雨以為是世紀末暴風雨,甚至擔心屋瓦會被颶風捲走,漏夜爬上屋頂釘牢鋅瓦的定心丸,所以不得不登,還要登在顯著的版位,怕你看不見,半夜看到社交網站上繪聲繪影,又不懂向誰求證,嚇得躲進被窩裡窮擔心。

假新聞層出不窮,但最近有點失控,這能怪誰呢?製造這些假新聞來嚇唬人的人自然可惡,我相信這些爛文章並不是出自於訓練有素,而有社會道德正義感的新聞從業員,卻是為了點擊率而不惜嘩眾取寵,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所謂網絡社交媒體作者,更多的是從未求證就轉發網絡謠言,或在新聞淡季時就上網亂抓,再改寫成一篇或香艷或聳動的文章,迎合網民口味,往往都能輕易的撈取海量的“讚”與轉貼,謠言自此流傳,無從追究,只能累壞了傳統紙媒到處求證再求證,才會有那麼多的澄清文章。

有一種假新聞是炒作若干年前的舊聞或者假資料,以為讀者是善忘的可以再騙一次,例如4年前就流傳的假交通違規罰款額列表,近日又在whatsapp即時通里流傳。凡此種種煩不勝煩的假新聞假資料,一直都困擾著專業新聞從業員,國內外都一樣,大多與“情、色、性”及在選舉時突然大量湧現的抹黑攻訐文章有關,卻只有少許的散播謠言者、惡意攻訐者被拘捕嚴辦,其它的都不必負起文責。

這些“愚樂”著大眾,卻讓大眾樂此不彼的假新聞,與社交媒體不易管控、網媒缺失企業道德倫理觀、加上公眾喜歡圍觀膻色腥的胡鬧心理和獵奇心態,都是網絡文章多做假的誘因,也突顯了網媒作者嚴重缺乏實事求是的職業操守,一昧急功近利,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

傳統紙媒不僅是傳播正確訊息的公器,更有一種社會責任,保證讀者所獲取的都是正確的訊息,因此還是紙媒最具公信力。新聞可以有立場、有原則、有預定的目標,但不能為了營銷或達致私利而指鹿為馬,以為謊言說一兩次就能成真。

每日的新聞傳播就是在與時間賽跑,尤其是發生重大事件如馬航空難等,我們可能不比網媒來得快,但為了求證事實,保證這是一則有素質的好新聞,我們寧願多花時間去多番求證,直到證實新聞來源與內容的真偽,也不願草草的人雲亦雲;我們不做隨意上網抓假資訊,不加核實、任意刪改後轉發假新聞的懶惰蟲,因為我們執意相信,新聞必須是真實的核心價值,不能為了膻色腥而放棄這些原則,也不能為了滿足小眾的利益與想望,而犧牲了大眾的知情權與發言權。

可以預知的是,未來的假新聞將會比今天更多。我撰寫的新聞與評論文章,在網絡盛行年代,在指間鍵盤下無遠弗屆,以驚人的速度傳播著。我知道這股力量可以讓我服務的機構錦上添花,若被捉包就會直接損傷媒體的輿論公信力與權威性,因此不得不慎,還要比其它人更慎重,更須求證真偽――除非我也被受訪者蒙騙了。

年終時節的雨水自然變多,未來會不會有狂風疾雨,這得問氣象局,無論是傳統紙媒或新興網媒,實事求是一直都是我們必須恪守的新聞操守,說得容易但能真正貫徹的人並不多。我們仍在摸索著一套介於傳統與新興媒體的新聞傳播模式,在政治勢力企圖狠狠撕裂本來就不深耕和諧的團結假象下,整個社會和媒體輿論乃至網媒文章都是那麼的浮躁不安。

我們忠實的記錄並撰寫著史實,不會因為與某個人或機構交情匪淺而選擇視而不見,所以記者一般都沒有幾個圈外知心朋友,但這是有良知良心,選擇為公眾發聲的新聞從業員都有的共同認知;2014年剩下最後2個月,大馬社會有各種問題懸而未決,各造有心無力,這時彷彿需要網媒不時”愚樂”大眾一番,其實更需要勇敢的新聞從業員去揭露、評論和引導輿論。但要怎樣才能讓親愛的讀者們乃至社會大眾,都不會輕易相信、被誤導、甚至去轉播未經證實的假新聞呢? 我還沒有答案。(2014-11-01,星洲日報/欲說還休‧作者:許俊傑‧《星洲日報》高級記者)

張立德‧社交媒體可能出賣你

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你撥電話給某位其他部門的同事,請他協調處理某件事,電話那端傳來很不耐煩的聲音,你可以聽出對方急於中斷對話,似乎不願意聽你把話說完,果然你說完你要對方配合處理的事,他敷衍幾句就急躁地掛了電話。好的,大家都很忙,既然人家答應了,就別妨礙別人啦。

可是,你得空到臉書蹓躂時,卻發現剛才那位同事在臉書上貼了一則文,而且還跟其他臉書友在留言欄上一來一往,聊個不亦樂乎,內容都是風花雪月,時間剛好是你撥電話給他的那段期間。你不禁感到自己不受尊重,而且自己重視工作的職責範圍,別人卻在忽悠自己。

也許不必那麼在意,別人都愛把時間耗在臉書等社交網站,特別在乎在網上的互動,而忽視更真切實在的直接人際溝通,不管是家人、親友,還是同事、同學之間的互動,這已經是時下的社交型態。有人喜好這種虛擬的溝通交流,或許是覺得這樣更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感表達,不怕讓人看到神情和透過語氣和肢體動作,而暴露了自己當時的狀態和心情。所以有人在網上是積極多話的,現實生活中卻是不輕易展現真我的。

然而,上述同事的態度,除了反映出有人喜歡在社交媒體話題不斷外,當然也折射出有人對工作不上心,不認真,只是沒想到被臉書上的積極度出賣了而已。

人們現在多變成低頭族,無時無刻不盯住手機或者任何通訊器具,即使地面上有100令吉面鈔也會錯過,何況是眼前的人。對此現象很多人都開始在反思、檢討。不過,如果這種檢討和督促也是不斷在網絡上進行,呵呵,效果又能有多大呢?

我不反對網絡社交媒體,唯我很重視善用。善用得當,好處多得很,只要大家有此體驗,心領神會,這裡不必多言。

從個人擴至更廣泛的政壇,不懂得善用網絡,甚至把網絡搞得烏煙瘴氣的例子更是多不勝數。過去,在朝的一方不斷譴責在野一方的“紅豆兵”不斷在網絡造謠、抹黑、污衊、無中生有,這種網絡政治招數,很多選民選擇相信,但也有更多選民心裡有數,總之,不希望這種網絡生態持續,對民主追求帶來負面影響。

可惜的是,政治上依然相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絕佳招數。所以,最近看到一些親在朝的網民也應用“紅豆兵”的伎倆,在網絡上挑各種似是而非的課題攻擊在野領袖。我當然不是指在野黨領袖沒有自身的政治操守和素質問題,唯我認為認真的監督,理智的問責,才是民主的健康做法。在網絡上互相攻訐,結果幾乎所有被挑的課題,最後都被模糊了焦點,很顯然涉及者都只是在嘩眾取寵,這又對塑造清新和有素質的政治生態和問政精神有甚麼助益?

最近讀已故學者陳之藩的書,讀到作者當年在劍橋的生涯,有幾段煞是有趣。其中,劍橋的傳統是一天3頓飯,兩次茶,大家都得不分身份一起吃,同時和不同的師生藉機聊天,交換意見,甚至辯論。這樣一聊,可是可以從晚飯聊到深夜。陳之藩回憶,來自不同院系的師生,針對一個題目的見解,往往讓人聽得如癡如醉,藉促膝之談,激出智慧的新火花。吃飯飽肚出來,胃的含量不一樣,心靈和智慧的含量也不一樣。

這段抄來的讀書筆記,和上文提到的現象有甚麼干係?嘿嘿,我相信聰明的讀者是明白的。至於繼續低頭滑手機者,和天天在政治上叫囂的人,看得明白否,其實我也不是很在意。(17.1.2015 星洲日報/騎驢看本‧作者:張立德‧《星洲日報》主筆)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