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華】魯班傳説何以在中國西南廣爲流傳?上

魯班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也是不斷傳奇化、符號化的中華文化標誌。近年,以魯班的“大國工匠”形象爲依托而在多個國家設立的“魯班工坊”,搭建起中國制作文化和工匠精神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值得注意的是,魯班不僅是中國製造文化的重要符號,也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民間傳説、民俗儀式、民族信仰的共同鏈接,是中華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典型案例。


▲2022年2月18日,馬達加斯加魯班工坊在塔那那利佛大學理工學院舉行揭牌儀式,標誌着中國在非洲設立的第10個魯班工坊正式投用。(圖片來源:魯班工坊官網)

近期熱播劇《唐朝詭事錄》,隨着幻術殺手沙斯騎着木鳥、飛上參天樓,最後被亂箭射死而畫上句號。“木鳥”這一頗具文化想像力的飛行工具,並不是小説的原創,而是有着歷史原型。《墨子·魯問》早就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爲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是誰呢?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魯班。


01、魯班傳説

魯班又名公輸般,是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53年/前403年)魯國著名工匠。在《禮記·檀弓》和《墨子》中,較早記載了魯班的發明事跡。相比於歷史典籍中的文字記載,民間流傳的魯班傳説更爲多樣、豐富。也正是憑藉歷代口耳相傳的魯班傳説,塑造出一個婦孺皆知、享譽天下的巧匠形象。在各地流傳的魯班傳説中,發明創造工具、解決建造難題、修建名勝古跡等是較爲常見的情節。

關於鋸子的發明,就有不同的説法。有説魯班走路不小心滑了一跤,右手掌心被草劃破。於是,魯班觀察草葉形狀,根據其鋸齒狀邊緣造出了鋸子,提高了工效。也有説魯班徒弟用魯班扔掉的缺口刀子削木頭,兩人各執一端,一拉一送,很快就把木頭削得整齊美觀。受此啟發,魯班將刀片切出更多口子,於是便發明了鋸子。

▲公輸堂,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渭豐鎮祁村,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爲中國罕見的大型木構宮殿式建築模型,小木作之精品。1933年,於右任題籤的《重修戶縣志》記載:“(祁村南堡)有工師堂,俗稱魯班所修,雕刻極其精巧。”

關於解決建造難題、修建地方建築的傳説也很有趣。傳説某縣要修建一座規模雄偉的文廟,他們準備用黃荊樹做大梁,整塊朱砂石做亭蓋。木匠師傅好不容易找到材料,但卻不知道如何將大塊朱砂石順利蓋上,加之遭到同行暗算,導致大梁長度不夠,無法完成工程。於是,魯班化名爲魚日,用筷子、碗、魚、飯模擬修建方法,最終幫助工匠師傅順利完工。

現在,很多著名古跡,都有與魯班相關的傳説。比如,在河北的民間傳説中,趙州橋的修建就與魯班密不可分。傳説魯班和他的妹妹魯薑路過趙州城南洨河時,見河上無橋,百姓深受其苦,於是決心修橋架路,爲百姓解決出行難題。於是,兄妹二人分工合作,魯班造橋身,妹妹做雕刻,一夜之間就建好石橋,並順利通過了張果老的考驗。


▲趙州橋,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始建於隋代,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其建造工藝獨特,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對全世界後代橋梁建築有着深遠影響,彰顯了中國古代工匠技藝的卓越成就。

這些關於魯班的神奇傳説,語言生動活潑、情節豐富有趣,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明清以來,伴隨着內地與邊疆的人口流動、社會交往和文化交流,魯班傳説開始大規模傳入西南地區,水族、壯族、佈依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均産生了豐富多彩的魯班傳説。(2023-04-01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衆號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