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7)

他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我們認為,主要是受文體學傳統的影響。文體學傳統認為,文體學的分析主要是對文本的效果進行解釋,而不是去發現新的效果或意義。塞米洛( Elena Semino) 和卡爾佩珀( Jonathan Culpeper)在他們主編的《認知文體學: 語篇分析中的語言和認知》一書「前言」中寫道: 「認知文體學承襲了文體學的傳統,即主要關注語言選擇與效果之間的關系,認知文體學則是要關注特定語言選擇和結構的認知效果。收入本書的十二篇文章中,大多數文章的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解釋對於對象的闡釋是如何獲得的,而不是提出對文本的新的闡釋。」[17]x

我們認為: 任何新的文學理論和研究方法都應該並且有可能因其獨特的觀照角度而對文本有新的發現。一種新的文學批評方法,或者一種新的閱讀理論,不僅應該能夠解釋閱讀過程或閱讀機制,解釋特定文學效果,還應該解釋出用別的分析方法不能解釋出的文本涵義或美學涵義。獨特的方法產生出獨特的功效,這才是認知詩學的價值,也是它存在的根據和理由。否則,它既不是一種文學理論,甚至也不是一種具有獨立品格的分析方法,而只不過是認知文體學的另一種說法而已。認知詩學的根本任務或存在根據是「從解釋到發現」,就是要力求發現作品效果的新的原因、作品新的涵義或新的美感。所謂「發現新的原因」,即對人們業已感知的文學效果做出新的解釋,或對讀者的閱讀做出新的解釋; 「發現新的涵義」則是要對文本讀出新意,發現別的閱讀方法未能讀出的涵義或未曾關注的某一側面; 而「發現新的美感」則是對文學效果的進一步發掘,發現文本新的形式特征和美學價值,得到新的審美體驗。認知詩學有超出文體以及文體效果的研究對象,這是它作為一個獨立學科與認知文體學的區別性特征; 它也要在認知科學框架內對文學包括文學閱讀、文學批評做出自己的解釋和貢獻,這是它作為一種新的文學理論的質的規定性。

就學科屬性來說,認知詩學無論就其狹義還是廣義而言,它都屬於文學研究領域。這一點,似乎毋庸置疑。現在的問題是: 認知詩學———或者說廣義認知詩學,到底是一種「詩學」即文學理論,還是一種批評方法或方法的匯集,認知詩學之所以選定「詩學」( poetics) 來命名,自有其歷史淵源。在西方,自從亞里士多德以來,「詩學」便指稱關於文學的理論。斯托克維爾、蓋文思和斯迪恩等人以「詩學」來命名自己的研究領域,映射出他們建構文學理論體系的雄心。事實上,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對此也有所披露。斯托克維爾在《認知詩學導論》的「前言」中專門介紹了「詩學」的含義,指出: 「在現代文學理論中,詩學逐漸含有『理論』或『系統』之意。但我也看重它與其相關且又暗含的『詩』這個詞的聯 系,暗示了在這個 領域中思維的實用性與創新性」。[16]8

他同時指出: 從根本上說,「認知詩學是對文學的一種思考方式,而不僅僅是一種框架。」[16]6蓋文思和斯迪恩則在《認知詩學實踐》一書中引用了喬納森·卡勒《結構主義詩學》中的一段話,認為卡勒這段話里有三點值得注意,第一點便是批評與詩學之間的差別。按照卡勒的觀點,「詩學」指的是「完整、系統的文學理論,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必須應用於對具體文本進行解讀的那種實際的文學批評。」[18]5

雖然「認知詩學是直接基於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建立起來的,後兩者都是認知科學的組成部分」。[16]4但認知詩學與認知語言學的關系卻是一種「結盟」( align) 而非統屬的關系。其結論是: 「它( 認知詩學) 也不僅僅是認知科學的一個分支,而首要地是一種新的詩學。」[16]5

從目前中國外的認知研究實際來看,廣義認知詩學———包括經典認知詩學、認知文體學、認知敘事學、認知文學研究、認知文化研究、情感研究等等———早已從整體上超越單純的方法論範疇,它事實上已經匯集成了文學研究的一種開放性領域,在這個新的領域中有些集中於文本閱讀和分析,比如經典認知詩學; 有些專注於語言及其效果,比如認知文體學; 有些聚焦於敘事的種種認知機制( 生物的、文化的、情感的或歷史的) ,比如認知敘事學; 有些如認知文學研究則繁複多樣,並無一定之規。因此,廣義認知研究的目的是立足文學本體,依托認知科學相關理論和成果,構建開放性文學理論體系。它的理論體系涵蓋文學研究的全領域,即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甚至可延伸於比較文學。它將在梳理認知研究各流派各範式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反思性批評,融通、整合各家理論與方法,優化完善,建立一個創新、合理、系統、有效的認知詩學理論和方法論體系。

[16]PeterStockwell.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2002.

[17]Semino,E. & J. Culpeper. ( eds. ) . Cognitive Stylistic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t Analysis[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2.

Views: 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