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們怎麼用魯姆目標分類法提問法來改善孩子的“假性努力”呢?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思,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正所謂無處不生活,無處不教育。

我們可以帶孩子去超市這件事來講,帶孩子去購買生活用品,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允許孩子挑選自己一兩件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孩子自己買單。或者是備好50元的預算,選好東西讓孩子幫忙算是否超支,算對了可以獎勵孩子一個小禮物。最後回家之後可以根據今天的內容進行提問。

將生活和教育相結合,幫助孩子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我們可以先從低階提問開始:

一階:認知(Remembering )

可以隨意的開口問下孩子今天買得最喜歡的東西是什麼?或者是今天我們總共買了多少錢的東西?“你記得我們今天都買了哪些東西嗎?”看看孩子的短暫記憶中是否有掌握基本信息和關鍵信息。

二階: 理解(Understanding)

家長可以根據上面孩子的回答,嚐試用理解性問題,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話,去解釋自己爲什麼最喜歡這個東西?或者是解釋今天買的所有東西。比如:“你爲什麼最喜歡這個東西呢?”“那你記得我們都買了些什麼東西嗎?”

三階: 應用(Applying)

這個階段的提問有點類似於“知識轉移”,簡單點來講就是引導孩子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的場景中。比如説:“如果下次你隻有10塊錢你還能買到你最喜歡的這樣東西嗎?如果不夠的話你還需要找媽媽那多少呢?”孩子在回答你的問題的時候就相當於做了一道簡單的應用題,在大腦中經曆了“思考,匯編”最後才形成了一個答案。

四階: 分析(Analyzing)

孩子給出答案之後,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分析這個答案,比如説“你爲什麼覺得10塊錢不夠買你喜歡的東西呢?”“爲什麼你會覺得需要找媽媽拿這麼多錢呢?”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孩子們再次嚐試在腦海中摳細節,探索答案和表達方式。

五階:評價(Evaluating )

這一類型的問題,主要考驗孩子的批判性思維。相對來講這個階段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我認知和理解能力。比如“今天買得東西裡面哪一個是我們現在不那麼需要的呢?”

六階:創新(Creating )

這一個階段算是培養孩子的終極學習目標了,是爲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五階相對來講已經有一定的難度了,如果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家長可以嚐試着引導孩子繼續往下思考。比如“如果給你100塊錢去超市,你會買些什麼呢?”

根據布魯姆研究結論表示:

學習過程中,知識的呈現是循序漸進的,前面的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就會讓後面的學習變得睏難,接着後面不會的問題就會更多,如此下來,堆積的問題會出現一種“指數爆炸”的增長方式。

所以爲人父母的我們,應該重視:一方面,我們要幫助孩子從簡單的認知開始記了解知識點,逐步走向深層次的分析、評價、再到應用和創新。另一方面,我們應該要珍惜孩子的每一次提問,把問題及時消滅,這樣孩子才會學得順利、輕鬆,進入一種良性發展的態勢。避免問題堆積引起孩子“破罐子破摔”式的學習態度,進而陷入“假性努力”的怪圈中。

除了使用目標分類法提問以外,孩子還需要怎樣才能做到有效的“真努力”呢?

明確自己做事的順序。

孩子們學習的課程還是蠻多的,每一次的學習都會有一個過程,預習、複習、糾正、再次複習等等,所以每一次的環節都是很重要的,少一個環節,就可能讓整個學習效果變得無效或者是低下,總之孩子們在學習之前最好要安排好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

在這裡我們給出一些比較好的建議:

複習要優先,每天老師講過的東西,晚上睡覺之前或者是學習之前都要好好的過一遍,有什麼記憶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的回顧。

改錯優先,也就是平時自己做錯的題要立即的記下來並改正,但是我們不要機械性的去記,而是要動腦子的去記。

在正確的時間段使用正確的方式。

有的孩子會爲了彌補自己上課走神或者是冩作業不專心,選擇打“持久戰”熬夜挑燈夜讀,實際上這樣做並不會提高學習效率反而會影響睡眠質量。得不償失。

另外在上課之後的二十五分鐘之內被稱作“課堂黃金二十五分鐘”,這個時間不光學生們注意力比較集中,老師們精力也會相對比較充沛,兩者相互搭配出來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在這二十五分鐘裡面,孩子們主要就是聽講,理解和筆記當作輔助手段,要是孩子們在這二十五分鐘裡面隻顧着做筆記了,那結果還是很不利的。

根據自己精力合理分配學習時間

每一個孩子的精力集中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是吃了晚飯之後的八九點精力最強,這個時候要是學習的話,是最有效的。

而早上的時候往往是人們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所以孩子們也可以在早晨起床之後給自己安排一些學習事務。作爲家長,我們不要強制去給孩子規劃他們的時間,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掌握孩子最好的學習狀態在什麼時候,並在這個階段鼓勵他們學習,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訓練較強的執行能力

有的孩子自己製定了學習的計劃,但總是間接性努力,持續性放棄,放棄過後內心又很自責。通常情況下這類孩子就容易走上“假努力”的道路。

真正的強者最主要都是強在了執行能力上面,做到絶對的執行很睏難,但是隻要堅持下來,慢慢的形成一種自己的習慣,這件事情也就沒有那麼睏難了。

孩子的學習除了需要自己本身的努力以外,還需要父母的資金支持,畢竟現在的教育費用還是蠻高的,所以捨得給孩子學習上花錢的父母,且都把錢花在刀刃上,對孩子的學習幫助也是十分有力的。

很多家長們最先想到的投入就是培訓班的投資,

這個並不是説隨便給孩子找一個就行了,而是看這個培訓班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平時父母也不要把責任全部推到培訓班上,及時跟孩子溝通課堂的感受也是很關鍵的。

另外閱讀書籍方面家長們更要捨得投入,

因爲閱讀對於提昇孩子的知識廣度是很有幫助的,還能夠培養起孩子的興趣。家長發現孩子出現“假性努力”的現象,可以嚐試一下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從認知、理解、分析 評價、應用和創新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的知識點,幫助孩子走出“假性努力”的泥潭。

參考資料: B.S.佈盧姆 (1986)《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 洛林·W.安德森 (2009)《佈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 學通國際説《美國教育的熱點和趨勢》 附1:教育目標三大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 二、情感領域(active domain) 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以克拉斯沃爾(Krathwohl DR)爲首,於1964年提出,分爲5個層次: 1接受,2反映,3形成價值觀唸,4組織價值觀唸繫統,5價值體系個性化 三、動作技能領域(psychomotor domain) 布魯姆在創立教育目標時僅意識到動作技能領域的存在,未製定出具體目標層次。

1972年Simpson EJ提出動作技能領域教學目標分7個層次: 1知覺,2定勢,3指導下的反映,4機械動作,5複雜的外顯反映,6適應,7創新 附2:美國大衆關注的教育熱點 《2018年美國教育趨勢》研究者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據,提煉教育熱點和趨勢,究竟哪些是最受關注的教育方式。 報告從海量的信息和數據中,按照滿分是10分的分值從高到底排序,排出了20項內容——成長型思維(10分)、創客學習(9.7分)、布魯姆目標分類法(9.7分)、信息素養(9.4分)、個性化學習(9.0分)、項目化學習(8.8分)、爲了學習的團隊學習(8.6分)、混合式學習(8.5分)、天才時光(8.2分)、同理心(8.0分)、教育技術支撐學生學習的適度性(7.8分)、社會情感教育(7.5分)、創新型學校(7.2分)、機器人或編程(6.9分)、多元評價(6.8分)、基於腦科學的學習(6.5分)、遊戲化教學(6.3分)、自適應學習算法(6.1分)和移動學習(5.8分)等。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