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亮一·全球化與在地歷史意象的建構:台灣古蹟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6)

五、結論

在比較《文化資產保存法》與《社區總體營造》對古蹟保存的不同概念後,
本研究認為,台灣古蹟保存論述與政策的形成與轉化,是和台灣與全球文化經濟在不同的銜接方式下所建構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有直接的關係。而地方感的建構則必須同時以歷史和地理的想像為基礎。建築史家 Christine Boyer 曾指出,歷史敘事的視覺再現在十九世紀的西歐興起,是因應新興民族國家為了建構國族認同的需求。這種認同預設了「想像中的好市民,他們沒性別、種族、階級、或是區域認同,而且他們認為歷史就是如同國家所再現的那樣」(Boyer,1994:378-9)。而在一個全球文化與經濟互動強度更大的二十世紀晚期,作為國族文化意象的古蹟保存則需考查它與全球文化經濟流動之間的關係。從這個角度看,台灣的古蹟保存要比其他國族國家更複雜,因為它涉及了台灣在全球社會中身份的不確定性。

《文化資產保存法》是國家在七○年代第一次台灣國際身份危機發生時為
了建構台灣的地方感所做的努力。在這個政策中,「中國大陸」被視為歷史與地理的想像領域。因此台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而所謂「在地」的範圍就是台灣島。在這個國族想像中,台灣的在地建築文化必須要連結上中國建築的大傳統才有意義。因此,台灣在地古蹟的研究與保存與其說是為了展現台灣內在的歷史,不如說是要彰顯台灣與中國大陸血脈相連的歷史。早期文資法對一級古蹟的選擇清楚地說明了這個事實。相對地,《社區總體營造》則是國家機構在九○年代面臨新國際分工所帶來的新國際關係時所採用的文化策略。這個新的文化論述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以新的地方感重新定位台灣的國族想像。這個新的國族想像將台灣島本身視為歷史與地理的領域,而「在地」的概念則被往更小的空間領域延伸,因此而台灣各鄉槙多元的地方文化與歷史在此時被重新發現,同時被視為「台灣人」共同的文化歷史。這也是為什麼古蹟作為社區遺產的概念在這個階段會受到國家的支持與推動。

最後,有兩個課題值得提出來做進一步的探討。第一,即使國家是主導古
蹟概念最有力的機構,古蹟的社會意義仍是多重而且相互矛盾的,端看由誰的角度來看。例如,自七0年代至八0年末,對知識份子與建築學者來說,古蹟是幫助台灣住民在國際上界定自我文化認同的象徵物;而從一般大眾的觀點,古蹟不是和生活無關就是阻擋了房地產開發的障礙物。而到了九0年代,由於國家在資訊、旅遊、與金融開始對國際開放,身份界定已不再只是知識知份子的問題,而是全民的問題。前工業化時期的營造環境因此對一般大眾來說,也成了建構個人文化認同的重要元素之一。這或許可以解釋社區營造下的造街或造鎮運動的確是受到許多人的歡迎。此外,社區保存的觀念雖然被國家用來建構新國族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的在地團體也運用同樣的概念爭取自身的空間權利,例如美濃的反水庫運動或是十四、十五號公園的抗議事件都是以社區保存為名直接和國家對立案例。

第二,古蹟保存所支持的地方感,是否必然和傳統的國族想像掛勾?在今
日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由於全球經濟、文化、人口以及意識形態流動任何在地場所空間意義的生產,都脫離不了其他地區的影響。問題是古蹟保存有沒有可能表達這種不同的地方感? 在此我想援引英國文化地理學者 Kevin Walsh 的說法來回應這個問題。他認為:「我們可以把一個地方…理解成一個同時作用於其他地方與被其他地方作用的地方性(locality)…然而,如果要能夠這樣理解一個地方的話,我們必須先了解曾經影響這地方、而且將持續影響這個地方的過程」(Walsh,1992:149)。因此,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若古蹟保存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更了解地方性,它就必須「確保新移入的人口的身份權利沒有被忽略…所謂『傳統』本土社會的迷思應該被揭露,而與移民有關的問題則應被強調與討論」(同前: 158-9)。上述論點提醒我們,古蹟保存作建構為另類地方感的工具,是有和台灣各式進步的社會運動相結合的潛力。就最後這兩個課題的討論看來,古蹟保存在未來仍將是台灣在地空間文化政治的一個重要戰場。


參考文獻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
灣社會研季刊》,第二十期,17-55。
何桂馨,1986,<漢寶德李乾朗對談:古蹟的理論與實際>,《建築師》,第十二
期,第六巻,30-38。
馬以工,1991,《尋找老台灣,後記》,台北:時報。
席德進,1982,《席德進書簡――致村莊》,台北,聯合月刊社。
―――,1978,<去金門,畫古屋>《藝術家》,1 月-3 月。
陳奇祿,1985,<台閩地區古蹟巡禮弁言>,《台閩地區古蹟巡禮》,4-5,台北:
文建會。
陳其南,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第十期,第二巻。
―――,1995,<新港新故鄉,台灣新希望――從《老鎮新生》看新故鄉運動的
啟示>,,《老鎮新生》(廖嘉展著)序言,台北:遠流。
―――,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遠流。
陳其南、陳瑞樺,1998,<台灣社區營造運動之回顧>,《研考報導》,第四十一
期。
陳昭英,1998,<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
中.。
夏鑄九,1995a,<為何保存?為誰保存?――古蹟保存意義的建構與重構>,《漢
聲》,第七十四期,第二巻,57-62。
14
―――,1995b,<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季刊》,第二
十期,57-102。
夏鑄九、林鍫、顏亮一,1992,《古市街與傳統聚落保存方式之研究》,台北:文
建會。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
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齊,1992,<文建會與台灣建史研究>,《台灣史田野研通訊》,第二十五期。
―――,1989,《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台灣大學土
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漢聲,1995,<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專訪台大建城所夏鑄、劉可強教授>,
《漢聲》,第七十四期,第二巻,25-46。
漢寶德,2001,《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台北:天下遠見。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蕭亞譚,2000,《發現家鄉:新興民族認同中的社區運動》,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Appadurai,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ttoe, Wayne O. 1979. 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Introduction to Urban Planning.
Edited by A.J. Catanese and J.C. Snyder.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uell, Frederick. 1994.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New Global Syste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oyer, M. Christine. 1994. The City of Collective Memory: Its Historical Imagery and
Architectural Entertainments. Cambridge: MIT Press.
Chun, Allen. 1996. Discourses of Identity in the Changing Spaces of Public Culture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3(1): 51-75.
Gold, Thomas. B. 1994.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Armonk: M.E.
Sharpe.
Jackson, J. B. 1980. The Necessity for Ruins. In The Necessity for Ruins and Other
Topics.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Johnson, Marshall. 1994. Making Time: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the Space of
Nationality. Positions 2(2): 177-249.
Massey, Doreen. 1993. 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In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Edited by J. Bird.
New York: Routledge.
Roberston, Jennifer. 1991. Native and Newcomer: Making and Remaking a Japanese
City. U.C. Press.
15
16
Schiller, Herbert I. 1976.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White Plains: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s Press.
Tomlinson, John.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Walsh, Kevin. 1992.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 Museums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Winckler, Edwin A. 1994. Cultural Policy on Postwar Taiwan. In 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Edited by S. Harrel & C. Huang .Taipei: SMC publishing.

Views: 2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