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求运,我求韵。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iPLOP on February 3, 2023 at 7:10pm


謝子凡:〈凝視,這動作本身就帶有力量:讀《絕冷一課》〉


作者羅貝托.卡薩提(Roberto Casati)藉著到美國新罕布夏州教學的機會,與家人在嚴寒之地住了十個月的時光,他以近似梭羅在《湖濱散記》做生命實驗的精神,深深地凝視、以全身、全心,全神貫注地經歷這場嚴冬,並且化為56篇冰雪散文。

冰雪是殘酷的,居住在嚴寒之地的任何人都明白,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覺悟,而卡薩提一家才正要開始學習呢。當羅貝托帶著家人去攀登華盛頓山時,停車場到處都有告示牌,提醒人們「這裡是『熊的家鄉』,不是人類的。我們要有做客人的警覺,才會被當做客人對待」。不被熊當客人對待,那會被當成什麼呢?你猜猜(眨眼)。

由於他的太太貝雅必須換發駕照,他們拿到了一本答題小手冊,他們驚覺這根本是「抵抗寒冷求生指南」。它告訴閱讀者「切記要在車裡準備一個羽絨睡袋、一把鏟子和幾根蠟燭」,蠟燭可以讓車內保持溫暖達數小時之久。

作者在這裡發現:面對冬天,必須卯足全力。

對抗嚴冬,切記要在車裡準備一個羽絨睡袋、一把鏟子和幾根蠟燭 。(Photo by Erik Mclean on Unsplash)

(續上)羅貝托是義大利人,在法國教書,身為歐洲人的他尚未經歷過大雪造成的傷害與不便,這也是身為亞熱帶島民的我們所難以想像的。我們腦中的雪,飄著浪漫的香味,是觀光性質的雪,是可以哈哈哈哈在其中奔跑、等一下我就可以躲進旅館泡湯的那種雪。

跟隨羅貝托的眼睛與手腳,我們能讀到許許多多有趣的雪地豆知識。有一些是我尚能想像得到的:必須提前砍伐樹木、劈成柴薪。必須到超市大量採購、把食物櫃塞滿。輪胎必須換成雪胎、想要剷除250公尺長的車道積雪,你只能在鏟雪人的電話答錄機上留言,然後眼巴巴等著他們載來鏟雪車、出現在你的車道前。

更有許多我從沒想過的:在低溫環境裡,必須不停地沖馬桶,以免地板下的水管結凍;也沒想過必須把自己吃胖,一天得攝取3500卡的熱量,確保身體能應付嚴寒;而在極地基地駐紮的科學家們,則要吃到5000卡(哇嗚~)。

而小黑,他們的小狗,也得為牠做好各種防護措施,他們得讓牠在雪地裡穿上鞋子,把牠從暖爐和磚牆之間的縫隙裡頭拉出來、避免牠被烤熟……在眾多為小黑保暖的方法當中,以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由於餐廳都不允許狗狗進入,小黑又不願單獨待在家中,卡薩提一家只能帶著牠出門,但是得將牠留在車上。為了小黑不被凍僵,他從院子裡找了一塊大石頭,出門前提早兩個小時將石頭放在暖爐上烘烤,再用紙袋和毯子層層包裹,放進車上的狗籠子裡。這就是小黑最愛的發熱石。

太可愛的冬日創意,連我都想擁有一個!作者宣稱他想要為這個點子申請專利,我十分贊成。

雪地裡的小黑狗(非當事狗)。(Photo by Patrick Hendry on Unsplash)


除去這些帶著詼諧意味的情節,雪地生活也無比艱辛。在這裡,一些在平時非常簡單的動作變得十分艱難。比如說,在戶外發現鞋帶鬆了。你必須先想好接下來的每一個步驟,在心中演練,因為脫去手套後十秒左右的時間,手就會被凍得無比刺痛。

難以預測方向與範圍的「樹雪崩」則是容易讓人掉以輕心的災難。羅貝托小心翼翼地走在樹林裡頭,他感覺到寒冷慢慢將意識逼到身體最深處,「臉和手都不再真正屬於我,我只剩下一個殼保護思考的能力,耳朵和額頭是隔離層。到最後我縮小成一個點,不再有任何維度,就在眼睛後面,宛如隨風搖曳的怪手駕駛座裡的小小駕駛員。」

在這種天氣裡,暴露致死,也就是凍死,是常見的死因。觀光導遊手冊裡有條小叮嚀是這麼說的:即使脫到只剩下一條內褲,也要把濕衣服換下來,因為尷尬不會讓你送命,但寒冷會。

簡直就是寒帶專屬的警世寓言。

但他不是想要恐嚇任何試圖在嚴寒地帶居住的人,此書並非僅是優美描寫風光,也非試圖在這冬季樹林裡劈砍出什麼嚴肅道理。這本書像是冰塊雕成的日記,隨手一翻都能閱讀,它是一片片的冬日即景,從哪個角度都可欣賞。

除了亞熱帶島民不熟悉的酷寒風景,因而使文字帶有奇幻色彩以外,本書另一個重點即是,一切得憑藉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來的那股倔強。

我在這裡要做個跳躍,場景來到日本的鄉間。

電影《小森食光》描寫女孩自城市返回鄉下,獨自住在小時候的家裡,度過夏秋/冬春四季的故事。在黑暗的戲院中,看著女主角跟隨時節做著農事,再以自己種出的食材做出一道道樸實的菜色,一切理所當然。暖了便播種、熱了要除草、涼了做地瓜籤、濕了要添柴火把家裡烤乾(當然也要順便烤麵包)、去養鴨的人家幫忙,也自己動手殺了鴨子,帶回鴨肉。要得到,必先取走生命。是一種實質的生死交換。

只看著腳下,最遠只看著往前一步的距離,使人感到很安定,即使女主角當時也對人生充滿了困惑。

再回到冰封的新罕布夏州,我在本書裡看見類似的力量。

Comment by iPLOP on February 3, 2023 at 7:09pm

羅貝托.卡薩提領悟到,「辨識道路或重返道路沒有什麼訣竅,唯一有用的定位方針是『冗餘』。要善用直覺,但不可仰賴直覺,留下痕跡,尋找指引,學習技能,製造工具,詢問他人建議 〔…〕在我們這個凡事操之過急的文化裡,『冗餘』是很少受到讚揚的偉大生物動力,優化精簡和不拖泥帶水被封為新的圭臬。「整個體制都在追逐未經完整驗證的簡化工程理想。」

我自己也時常感覺到寫作這件事與日常世界的摩擦。兩者追求的目標大不相同,效率什麼的,很難用以要求寫作;而寫字必須耗去的大量「冗餘」,也難以適用於體制。但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們還是先回到冗餘吧。

他在這漫漫冬季裡,還「冗餘地」做了8個實驗:

實驗1:不用衛星導航,少一點電子監控
實驗2:小黑在雪地裡是什麼感覺?
實驗3:一萬一千公頃林地可以幹什麼
實驗4:福樓拜替代方案
實驗5:一年不看即時新聞
實驗6:迷路
實驗7:惰性烹飪
實驗8:百分之二十的解決方案

每一場實驗都帶著玩心與哲思,我想這是因為他是一位哲學家,同時也是認知科學家的緣故。卡薩提把眼光移回手腳可觸及的地方,用好奇的態度觀察日子。親自去經驗,然後把它納入身體的內裡。「只要花上足夠的時間,仔細觀看,便意味著給予尊重。」他說。

除了觀看,凡事皆需親手扎實地「去做」,也是羅貝托的領悟,「自己」方是生命中最可靠的夥伴。羅貝托寫下的這段話我十分喜愛:

我骨子裡是個水手,永遠隨身攜帶兩公尺左右的繩索。只要口袋裡有繩索,就能夠高效率擺平許多突發狀況,可以自給自足,當其他人得向專業技術人員求救或放棄的時候,有繩索的人可以把購物籃固定在腳踏車置物架上,可以把停泊的獨木舟固定在岸邊,可以把狗綁在木樁上讓牠不亂跑,可以修理撞壞的汽車保險桿。只要會打三到四種繩結就夠了,其中得包括你可以放心託付性命的結,以及可以輕易解開的結。我明白這種自給自足不是隨便任何一種自給自足,而是無庸置疑的自給自足,那正是梭羅生命實驗的核心。

自給自足,我喜歡這個狀態。

在這肺炎疫情詭譎難測、人心浮動之際,這一篇篇描寫極寒之處的文字,不啻為一劑冰涼之藥帖,使人在凝視中,得到些許使身心冷靜下來的力量。

讓我們專心地以兩公尺的繩索確實打出需要的繩結吧。

謝子凡:都市裡的熱情冷眼人。曾居新竹上海杭州香港,長居台北。以經歷人世為途徑,拆解家鄉也寫向未知之城,回看傷口也思索當下。期許世界越來越溫柔。曾做廣告,曾寫策略,有時翻譯,現職文學創作,不變的是一直在寫。得過國內外若干廣告獎及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後生文學獎,作品見於各報刊雜誌,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文選。著有散文集《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2020-03-10 https://okapi.books.com

Comment by iPLOP on December 1, 2022 at 11:49am

Slow But Steady

Comment by moooi on February 16, 2013 at 4:03pm

我們享有驚人的速度,卻失去了沈思的能力?

記得以前我處事愛說:Be Slow But Steady!

以前那些鼓勵我「電腦化」的朋友常說: "掌握了電腦,你將擁有更多閒暇."

看來事實的演進卻是:資訊工藝越發達,我們越勞累。

我很懷念以前那些緩實、冷靜思考事情的時光。

我當然沒趕上父母那個一切都似乎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不變的靜態社會。

但至少一部手機可以用上好幾年,不必忙著關註一年或半載就有新款式,在趕時髦。

我絕對相信這本書的作者說的:

「慢想+深度思考+創意點子=推動世界前進的力量。」

人類的速度是有限的,放慢下來,不是怠惰,而是對生活的珍惜、對忙碌步伐的反思。

慢讀,是一種深度的欣賞;

慢食,一種真心體味的風格;

慢遊、慢活、慢想........,一種安然深刻的態度!

因為這安然與深刻,我們才可能有適當的節奏與心境去了解、享受:

什麼是正確的決定; 什麼是難忘而有意義的體驗,給我們幸福感的趣味、知識、感受、創想........。

(原載: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moooi028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24, 2022 at 1:04am

永恒的青春在樹林里——自然是一廟堂,圓柱皆有靈性,從中發出隱隱約約說話的音響。人從那里過,穿越象征的森林,森林用熟識的目光將他注視。

“藝術確確實實地潛伏在自然里,誰能把它從中剝離出來,誰就占有了它。”(里爾克:《藝術家畫像》)在雲彩、四季、鳥類、野獸和植物世界中,都有著無窮的喻體。森林漫無邊際,在森林里,我們會想起諸如“雪野”“冥想”“寂靜”“迷失與微明”“生命的流逝”“繁盛”之類與主觀情緒相關的符號化詞語。尤其在黑暗和光明交織的時候,森林最顯深意。黎明、黃昏、暴風雨前的森林,常常能帶給我們視界之外的心靈溝通和感應。

更進一步說,在森林的周遭,會形成特有的土壤與河流、物候與天象,表現出喧囂與寧靜、光明與黑暗之間的張力。森林以此啟示了美學的豐富性和我們自身經驗的完整性,是世界之澄澈狀態的隱喻。甚至它還攜帶著自身的德性,幫助人“穿過幽冥與晦暗”,重新獲得一種透徹與明朗。(劉東黎 “永恒的青春在樹林里”——關於森林的詩學,2021,作者劉東黎為中國林業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 原載《光明日報》2021年04月16日13版)


劉東黎 “永恒的青春在樹林里”——關於森林的詩學

新篇 森林康养

波德萊爾《契合》


饒靜《不可再現物的再現——洪希耶論美學之倫理轉向》

古詩裏的遊記

詩性心靈與詩意義

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15, 2022 at 9:56pm

庾如寄譯·波德萊爾《契合》

自然是一座殿宇,有生命的柱子
時而吐露出隱約不清的言辭;
人類穿過象征森林而至於此,
森林觀人以熟悉的凝視。

宛如遠方數聲悠長的回響
揉為幽暗深邃的統一音調,
寥廓如黑夜,又如輝光,
香與色與音,輝映相交。

有的香氣清純如幼童肌膚,
輕柔如雙簧管,鮮翠如草場;
而余者,則腐爛、濃郁、昂揚,

似無窮之物無盡延伸,
如龍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歌頌靈魂與感覺的激情流淌。

(庾如寄,2020年11月12日譯)

簡析

這首詩在《惡之花》中的位置非常靠前,首版發行位於第四,之後的版本從未變過。這首詩是詩集中最重要的詩篇之一,體現了波德萊爾,乃至整個象征主義流派的詩歌理念和美學原則的基礎。

標題Correspondances各個譯本的翻譯均不同,錢春綺譯為《感應》,文愛藝譯為《契合》,郭宏安譯為《應和》。“Correspondances”這個詞本身沒有與之完全對應的漢語,我倒是覺得前面三個譯者的標題全加起來,大概能表示出完整的意思。它指的是一種感知上的互相協調、統一、呼應和契合,是色、香、味、觸、聲等感官上的和諧、交互,或者,更簡單地說——是一種通感。詩中舉了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有的香氣清純如幼童肌膚,輕柔如雙簧管,鮮翠如草場。”這兩行詩,使用了觸覺(肌膚)、聽覺(雙簧管)、視覺(草場)來形容嗅覺(香氣)。

象征主義詩人注重意象給人造成的感覺。在象征主義詩歌中,詩歌意象的象征意義往往大於實際意義,意象往往用來描寫感知,而非意象本身。就像有一片不存在於真實世界的象征森林,詩人從中選取各種象征符號,組成無窮無盡的景象,通過這些景象來傳達詩人的情緒、感受,比如《憂郁之四》中的陰暗雨天,《邀遊》中的美好國度,蘭波《感覺》中的藍色夏夜。

這種象征手法完全不同於《詩經》的比興,不同於用典,不同於小說中的環境、氛圍描寫,也不同於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並不是指一個詞代表著某種固定的含義,而是一種映射,甚至它寫了什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給人留下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可以通過任何感官來傳達的,甚至不需要是真實的知覺。

波德萊爾所說的Correspondances,是大自然中物與物之間的契合,是人的感受與大自然之間的契合,也是人的各種感官之間的契合。(庾如寄·波德萊爾《惡之花·契合》翻譯及簡析|Correspondances)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14, 2022 at 1:41am

詩歌創造形象。這形象始於愉悅,終於智慧。

相傳伏羲氏“因龍馬負圖而出於河之瑞,故官以龍紀,而為龍師……命栗陸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源泉,毋怠於時”。“水龍氏”,可能是傳說中以龍為圖騰的時代管理林業的官員。中國先賢擁有多種精細有效的方法,足夠處理好人與森林的關係。比如說,中國人習慣於在陵墓與寺廟周圍種樹,因為他們認定死者的精神與神靈都寄居在樹中,這樣一來,對寺廟與陵墓起到了雙重的保護作用。劉東黎 “永恒的青春在樹林里”——關於森林的詩學,2021,作者劉東黎為中國林業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 原載《光明日報》2021年04月16日13版)

 

對照蒲松龄的《山市》

唐代柳祥在《瀟湘錄》一書中,寫賈秘在古洛陽城綠野中,曾見數人環飲,自歌自舞,這七人正是松、柳、槐、桑、棗等七種樹木之化身。楊衍之《洛陽伽藍記》載,當“神桑”被圍觀時,惹惱皇帝,即命人殺之,“其日雲霧晦冥,下斧之處,血流至地,見者莫不悲泣”。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在其著作《金枝》中也提到:“中國書籍甚至正史中,有許多關於樹木受斧劈或火燒時流血、痛哭或怒號的記載。”森林已成為功德之意象,對森林的敬畏之心,成就了一個高古樸拙的上古精神家園。

...............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森林在這里是審美的、非對象性的,林間人語並沒有打破靜默,相反,倒是自足和圓滿了一種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寧馨。

“詩歌創造形象。這形象始於愉悅,終於智慧。”(弗洛斯特語)森林,也天然是屬於詩歌和詩學的空間。與森林有關的文藝作品,無論是沈靜還是熱烈、無論是浪漫還是現實,都與天空和大地有關,與黑暗和光明有關,與四季的燦爛和憂傷有關,與創生、原初、繁衍、純潔、休憩等富有深意的詞語有關。

 

“森林”這個詞本身就具有詩性,如同一個巨大的語言和經驗之巢。法國詩人波德萊爾提出“契合論”,即是把宇宙造化看作是與人心靈對應相通的“象征的樹林”,這樣的意境幽深而曲折、神秘又開闊,尤其那首題為《契合》的詩,更被人們稱譽為“帶來了近代美學的福音”:

自然是一廟堂,圓柱皆有靈性,

從中發出隱隱約約說話的音響。

人從那里過,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識的目光將他注視。

《阿達》是納博科夫全部小說中最具阿卡狄亞特征的一部,許多場景都發生在樹蔭下,在男女主人公交往時,椴樹與橡樹之間也會發生枝葉交通的感情:“頭頂上,一棵椴樹的樹枝向一棵橡樹的樹枝伸展過去,像一個綠油油的美女飛著去見她強大的父親,後者正用腳倒掛在秋千上。”小說中兩個夏天的描寫,被稱為“兩首夏季田園詩”和“蔥郁的牧歌”。

在《呂氏春秋》中,詳細記有每一時節與森林有關的環保措施,規定正月“禁止伐木,無覆巢,無殺孩蟲胎夭飛鳥,無麛無卵”;二月“無竭川澤,無漉陂池,無焚山林”;三月“命野虞,無伐桑拓”;四月“無起土功,無發大眾,無伐大樹”;五月“令民無刈藍以染,無燒炭”;六月“樹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無或斬伐,不可以興土功”等。

“萬物莫善於木”(劉向:《五經通義》)。燕之菹澤、宋之桑林、楚之雲夢,俱是叢林草澤。菹澤蒼蒼,雲夢茫茫,森林不是一個客體,不是一個人延伸的自我,而是一種蒼茫的混沌。在一片看似雜亂的森林里,每樣事物都各在其位,各自顯現自身的生存本性。

作為人類學的重要母題和原始場景之一,森林象征著富饒、深邃和遙遠,令人油然生出向往之情。茫茫林海,千百年才形成的參天大樹、奇花異草、昆蟲鳥獸和無盡藤蔓,細密微妙的紋理、光影閃爍的動態和高低起落的天籟,將光、水、植物、昆蟲和鳥獸連接在一起,將鳥類觀察家、地質學家、人類學家、氣象學家、植物學家帶入到不同層面的感知之中,也讓詩人、哲學家、文藝批評家都參與到對其繁復時空的反復審視之中。森林,天然是屬於詩歌和詩學的空間。擡眼望去,古今中外無數文藝作品中滿是森林蒼翠欲滴的涼蔭。森林詩學,讓我們返歸於一個由森林撐起的蒼穹下。(劉東黎 “永恒的青春在樹林里”——關於森林的詩學,2021,作者劉東黎為中國林業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 原載《光明日報》2021年04月16日13版)

精辟語錄选

https://iconada.tv/photo/yun-wen-hua-wo-qiu-2

https://iconada.tv/photo/yun-wen-hua-mei-biao-zhi

https://iconada.tv/photo/yun-wen-hua-shi-fu-ci-qu

https://iconada.tv/photo/yun-wen-hua-shi-fu-ci-qu/

https://iconada.tv/photo/yun-wen-hua-he-xie-de-sheng

Comment by iPLOP on April 17, 2022 at 12:59pm

鄭石巖·人生路這麼走《植物園》

一個星期天,同事們攜家帶眷,舉辦福山植物園一日遊。福山位於宜蘭縣和臺北縣交界處。園區維持了許多天然植物生態,是一個頗具教育、研究和休憩參觀價值的地方。管理處為了維護這塊地方不受人類過多的幹擾,一天只允許三百個訪客進入參觀。

我們是在過午之後來到福山植物園,解說員在一進門就告訴我們說:要靜下心來,放慢腳步;不要喧嘩而打擾這片寧靜,避免吵雜影響了棲息在這土地上的野生動物。由於入園觀賞的人數少,所以遊客一進入深處,循著幽林曲徑前行,自己仿佛變得渺小起來,而成為謙卑的大自然訪客。可是,再往前行,又覺得這好像才是自己的家,因為我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來自自然,將來又回歸自然,人類的貪婪和造作,只是對自己家園的破壞而已。我看著彌猴,高高淒息在樹巔上,它們逍遙無事,而人類站在樹下,卻很難了解這一幕的涵義是什麼。我對秀真說:

「人類是進步了,但也是窘困慚愧的。我們為了享有,卻犧牲了大自然的生態;為一時貪婪,卻不停地破壞哺育我們的天然搖籃。」秀真說:

「這趟森林之旅,無需語言解釋。大自然的蟲鳴鳥叫,蓊郁的林貌,涓涓的清澈泉水,讓我們徜徉在大自然的慈懷,祂似乎在訴說著環保詩篇中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

我們一群人,零零星星散開在福山的土地上,話少了,語調輕柔了,嗓門也低了。這時感覺顯得靈敏,對於生命的直覺尤其深切,我擡頭望著一片原始林,聽著蟬聲蟲語,欣賞強壯的林木直參雲際的雄渾,但我也看到每棵樹都爬滿了葛藤,它們吸收樹的養料,成為樹的負擔,有時你可以從彎駝的樹幹上,看到它背負蔓藤而扭曲的姿態。秀真說:

「管理處應該把那些寄生的葛藤清除掉,好好照顧這片原始林木。」她慈悲之心油然而生。我也有這種感覺,不過領會卻不同,我說:

「這是原始林貌,也是最根本的真理,不能任意改變它。事實上,它也呈現了一個事實,生命世界是辛苦的,人的生活也是辛苦的,這是自然現象。沒有苦就無所謂生命的存在,人和植物同樣都要為活下去付出代價。沒有不勞而獲的,也沒有不負擔的生命現象。」

任何一個人都得肯去承擔生活中的責任,承擔養育子女的辛勞,肩負對父母的孝養,負起對袍澤的責任及對社會國家和大地的愛。正像那一棵棵林木,是生命的開展,同時必須負起攀爬在它身上的許多負擔一樣。任何生命都逃離不了這個法則。

我們交換了不同的感受,卻得到共同的體驗:人必須學會愛,也要學會責任;認清生活不僅是為了享受,還要為共存共榮的生態負起責任。

漫步在林間小道上,沈浸在萬籟有聲的大環境裏,同事們三三兩兩走著,幽閑之情不同於市井喧騰,它最能啟發心靈世界的反省。賦歸時,有同事告訴我,這兒是人間仙境。我則告訴他說,這是生命世界的道場。

延續閱讀: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

Comment by iPLOP on December 12, 2021 at 6:10pm

周夢蝶《我選擇》

我選擇紫色。

我選擇早睡早起早出早歸。


我選擇冷粥,破硯,晴窗;忙人之所閑而閑人之所忙。


我選擇非必不得已,一切事,無分巨細,總自己動手。


我選擇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


我選擇以水為師——高處高平,低處低平。


我選擇以草為性命,如卷施,根拔而心不死。


我選擇高枕;地牛動時,亦欣然與之俱動。


我選擇歲月靜好,獼猴亦知吃果子拜樹頭。


我選擇讀其書誦其詩,而不必識其人。


我選擇不妨有佳篇而無佳句。


我選擇好風如水,有不速之客一人來。


我選擇軸心,而不漠視旋轉。


我選擇春江水暖,竹外桃花三兩枝。


我選擇漸行漸遠,漸與夕陽山外山外山為一,而曾未偏離足下一毫末。


我選擇電話亭:多少是非恩怨,雖經於耳,不入於心。


我選擇雞未生蛋,蛋未生雞,第一最初威音王如來未降跡。


我選擇江欲其怒,澗欲其清,路欲其直,人欲其好德如好色。


我選擇無事一念不生,有事一心不亂。


我選擇迅雷不及掩耳。


我選擇最後一人成究竟覺。

Comment by iPLOP on November 30, 2021 at 10:57am


SPACESHIP EARTH by Buckminster Fuller

"I’ve often heard people say: ‘I wonder what it would feel like to be on board a spaceship,’ and the answer is very simple. What does it feel like? That’s all we have ever experienced. We are all astronauts on a little spaceship called Earth." -R. Buckminster Fuller

Spaceship Earth, popularized in the mid-60's, was used Buckminster Fuller in the context of his primary concern- a vision for comprehensive planetary planning that resulted in new strategies intended to enable all of humanity to live with freedom, comfort and dignity, without negatively impacting the earth’s ecosystems or regenerative ability. He emphasized that the technology and know-how already exists, so that humanity can successfully surmount global challenges. Although, Spaceship Earth was often employed as a rhetoric device to emphasize the common plight of mankind and life, treating it as such would negate the rich meaning which this term has come to hold over time.

Fuller did not only dedicate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his research and work to developing design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humanity's overall capacity to sustainably exist on Earth, he went beyond and helped us reimagine the plane with his Dymaxion Air-Ocean World Map.


The Fuller Projection - A New View for the Millennium


All flat world map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pherical globe contain some amount of distortion either in shape, area, distance or direction measurements. On the well known Mercator world map, Greenland appears to be three times its relative globe size and Antarctica appears as a long thin white strip along the bottom edge of the map. Even the popular Robinson Projection, used in many schools, still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area distortion with Greenland appearing 60 percent larger than its relative globe size.

                                         富勒和Sadao為1967年世博會設計的美國館,蒙特利爾。
                                         攝影:BognárTibor/Corbis,1998

Comment by iPLOP on November 1, 2021 at 3:10pm

王坤宇·身體詩學理論的返鄉——中國文學一直有文、白兩個傳統,用以區分士大夫和民眾的文化。士大夫也要說白話,只是這話「上不得臺面」。直到20世紀初的白話文運動,這種狀態才得以改變。身體的遭遇與此十分相似:每個人都有身體,人們用身體感知、鬥爭、寫詩、歌唱、纏綿和別離;但他們不在哲學、倫理、美學、詩學這些高雅的精神生活中給身體以合適的位置,忘記了思維同樣由身體所承載。《身體詩學》(王曉華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版)試圖以身體為主體重構詩學。

這種嘗試是有意義的:在人工智能語境下,身體的邊界正在發生改變。人類生命很可能會逐漸向「碳基+矽基」的方向轉變,詩學因此無法再忽視或壓製身體的存在。同樣,在生態危機重壓下,人的異化與復歸問題值得關注。只有重新喚醒人對於荒野、自然的感知,才能將人從這種異化中拯救出來。而這離不開重估、重構身體的主體性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該書的出版恰逢其時。它既為身體在文學、藝術、批評中的主體性正名,也為人類藝術的下一階段發展開啟序幕。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沒有長大的小孩說 ' 我是肉體,也是靈魂。可醒悟者、有識者卻說 我純是肉體,除此無他 ' 。"又說:"肉體是一個大理智,一個具備某種意義的復合體。”

靈魂與肉體的二分,是人用以把握自身存在的一種本能、原始的範式。這種思維大致可以歸結為:靈魂高於肉體又寄住於其內;靈魂犯錯,被懲戒的是實有的肉體。身體成功,欣悅的是它的靈魂。

身體因其欲望、排泄等的“非靈魂”性,被宗教、哲學、倫理話語所摒棄。然而,藝術卻無法忽視身體,因為身體一定程度上就是藝術的本體。在繪畫、攝影、雕塑等造型藝術中,身體是最直接的描摹對象;在電影那裏,身體和動作是推動情節的關鍵;在音樂演奏、歌唱、舞蹈等藝術中,創作和欣賞的身體都必須親身出席。那麽,在詩歌這種語言藝術中,情況是否也是如此?作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詩歌同樣是身體的藝術,身體則是詩性的源泉。這也正是全書立論的第一塊基石。

首先,詩歌誕生於身體的活動。通過援引自然科學、認知理論、AI工程的研究成果,作者試圖證明一系列原初命題:人就是感性的、能思的、勞作的身體;身體是生活的承擔者,也是詩性的源泉;詩歌的構思、寫作、傳播都是身體性活動。正因為如此,人們閱讀詩歌時會感同身受:當詩歌中的俄狄浦斯王刺瞎自己的雙眼之際,觀眾似乎也感到了疼痛。這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投射。

其次,該書從詩意建構的空間維度,也即詩性產生的場景意義上分析了身體的主體性價值。家宅、道路、大地與天空等空間概念在此被重新審視。身體是一個三維的實體,家宅是其延展,同時還是生發想像力的原點。道路則是人的身體和目的遠去的中介,是“起點和中途,過程與目標,生長與衰落”。至於大地和天空,更是文學家喜歡使用的意象:“大地—身體總是結對出現,形成相互指稱的意象。”典型例子就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萬物之祖蓋亞,正是豐腴多產的大地母親的隱喻。


最後,作者認為應該從生態詩學的角度正視身體的「有機物」屬性。科技時代以前的歷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人類自我神化的歷史。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於身體的認知逐漸進入微觀世界。文藝復興以後,身體在被神學的黑袍遮蔽多時之後,再次從古希臘的廢墟中被發掘出來,在繪畫、戲劇中出現。而生態詩學與身體詩學間的互通關係正如人類與動植物之間的有機關聯一樣。如果我們承認人類是與動植物相似的有機體,就必然要走向與自然、天地混融的生態詩學之中。


當我們把視角定位為生態詩學,身心二分的關係就可以得到修正,由此,生態詩歌和生態藝術天然地是大地的、自然的、身體的。也正是從生態詩學的角度,身體第一次完全獲得了它的主體地位,將身心合二為一。

正視身體,就是正視我們當下的存在本身。也只有正視我們自己,才可能在生態危機與人工智能的雙重挑戰中,尋獲前行的路徑。這條路可能布滿荊棘,但仍然是值得嘗試的,因為它很可能是理論的“返鄉之路”。(2019年01月31日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I 作者單位:重慶師範大學)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