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世說新語/規箴第十/捷悟第十一》
〈規箴十凡 27 則,精選錄六則。〉
〈捷悟十一凡 7 則,精選錄二則。〉
雁南飛 略註
http://classic-blog.udn.com/Axeman/10107392
◎參閱《世說新語箋疏》:
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401/00ssxyjs/10.htm
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401/00ssxyjs/11.htm
◎參閱《世說新語》.三卷(內府藏本):
http://ourartnet.com/Sikuquanshu/Ziku/Xiaoshuo/002.asp
◎參閱《世說新語序》:
〈屏東.郭和杰 編輯/校對/整理〉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people/suso/ch00.htm
◎附註:
原文人物背景於前篇已簡介者,後篇不再複述。
= = = = = = = = = = = =
◎《世說新語/規箴第十》六則:
01.規箴第十之1.
漢武帝乳母嘗於外犯事,帝欲申憲,乳母求救東方朔。
朔曰:「此非脣舌所爭,爾必望濟者,將去時但當屢顧帝,慎勿言!此或可萬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側,因謂曰:「汝癡耳!帝豈復憶汝乳哺時恩邪?」
帝雖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戀,乃悽然愍之,即敕免罪。
按:漢武帝乳母觸犯法令,帝欲依法懲治。東方朔計救乳母,要求她頻頻回顧武帝但不語。及懲罰時東方朔斥乳母癡念,實則指桑罵槐,帝乃戚然感念乳母哺育之情而赦免。
《維基百科》:東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惠民縣)人,西漢辭賦家。
漢武帝時,朔上書自薦,遂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古代隱士,多避世於深山,而他卻自稱避世於朝廷。
註:
一、犯事:犯案;觸犯法令。輕者指犯錯、犯顏;重者指犯案、肇事觸法。
二、申憲:申,通「伸」;憲,泛指法律。申憲,伸張法律,依法懲治之。
附:東方朔是幾位被後世文人頌讚「謫仙」之才子,包括李謫仙太白。
李白《玉壺吟》:「朝天數換飛龍馬,敕賜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維基百科》:東方朔同時因其滑稽多智,被尊為相聲業的祖師爺。
= = = = = =
02.規箴第十之6.
何晏、鄧颺令管輅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
卦成,輅稱引古義,深以戒之。颺曰:「此老生之常談。」
晏曰:「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疎吐誠,今人以為難。今君一面盡二難之道,可謂『明德惟馨』。詩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按:何晏、鄧颺令管輅作卦問能否位列三公。管輅占畢,引經據典告誡兩人。〈大約如今人告誡「要做大事,不求做大官。〉所以鄧颺斥為老生常談。
何晏緩頰,稱管輅既知幾其神且交疎吐誠,皆屬難得。管輅處於二難之道,仍能落落大方而直言不諱,可謂「明德惟馨」。
《維基》:何晏,字平叔,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孫,曹操的養子、女婿,三國時期玄學家,魏晉玄學貴無派創始人,與王弼並稱「王何」,玄學代表人物之一。
《維基》:鄧颺,字玄茂,南陽新野人。是東漢太傅鄧禹的後代。與夏侯玄、諸葛誕和田疇並稱為「四聰」。三國時曹魏大將軍曹爽的黨羽。
《維基》:管輅,字公明,三國時代的人物,平原郡人,以卜筮著名。根據文獻記載,管輅容貌醜,沒有威儀,愛喝酒。被後世的命相家奉為管先師,時有人與朱建平並稱「朱、管」。
註:
一、三公:西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前漢以丞相(後改大司徒)、太尉(後改大司馬)、御史大夫(後改大司空)為三公。
後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亦稱三司。隋唐時成為最高榮譽頭銜。至宋徽宗時,將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改為太師、太傅、太保(原來稱三師)為三公。〈元代和明清沿襲之〉
二、老生之常談:即成語「老生常談」典出。謂所言不過時常聽聞老書生之言論,見解了無新意。
陳壽《三國誌.魏志.管輅傳》:「颺曰:此老生之常譚。」
《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
三、知幾其神:謂人們若能預卜,就能與神道會合。
《易經.繫辭下傳.豫卦第二爻》:「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四、交疎吐誠:謂其人交情雖然疏淡,但談話卻十分坦誠。又「交疎吐誠」是正面詞義;近似詞「交淺言深」則為負面詞義。
五、明德惟馨:引《詩經》之言,謂「明德之所遠及,正是馨香所在」。
《詩經.隰桑》:「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 = = = =
03.規箴第十之7.
晉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傳後意。諸名臣亦多獻直言。
帝嘗在陵雲臺上坐,衛瓘在側,欲申其懷。
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撫牀曰:「此坐可惜。」
帝雖悟,因笑曰:「公醉邪?」
按:晉武帝所立太子愚愍,衛瓘不敢明言勸諫。某日裝醉跪帝前,三欲言又止,以手撫床歎曰:「此天子之座可惜矣〈後繼無人〉!」;帝雖明白其意,仍顧左右而笑謔衛瓘之醉語。
《維基》:晉武帝司馬炎,字安世,河內郡溫縣人,為晉朝的建立者,諡號武皇帝,後世大多稱呼為晉武帝。〈因鞏固皇權而大封宗室,諸王統率兵馬各據一方;晉武帝死後,遂起八王之亂。〉
《維基》:衛瓘,字伯玉,司隸河東郡人,三國時期魏國、西晉的大臣,魏國侍中衛覬之子,出身於書法世家。年輕時在魏國仕官,擔任廷尉、鎮西將軍。參加討伐蜀漢的戰事,為持節監軍。西晉時歷任青州、幽州刺史、征東大將軍及司空。
註:
衛瓘撫床:罕用成語之一。後世引喻為部屬或晚輩不敢直諫尊長者,輒借事物有感而發,以曲折婉勸勿為之。
= = = = = =
04.規箴第十之8.
王夷甫婦郭泰寧女,才拙而性剛,聚斂無厭,干豫人事。
夷甫患之而不能禁。時其鄉人幽州刺史李陽,京都大俠,猶漢之樓護,郭氏憚之。
夷甫驟諫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陽亦謂卿不可。」郭氏小為之損。
按:王衍妻為郭豫之女為賈后之親,驕縱蠻橫,王衍懼之。因聚斂無厭又干豫人事,王衍懼內不敢勸止,便假借其妻所敬畏之幽州刺史李陽名義勸誡,郭氏方稍為收斂之。
《維基》:王衍,字夷甫,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瑯琊王氏,司徒王戎的堂弟,在西晉官至司徒。王衍為人喜好清談,不喜歡參與實質政事,並以求自保為首要。後世指責王衍「清談誤國」,應為西晉覆亡承擔一些責任。
《晉書.王衍傳》曰:「衍妻郭氏,賈后之親,藉中宮之勢,剛愎貪戾。」嘉錫案:《魏志.郭淮傳》注引晉諸公贊曰:「淮弟配,字仲南,裴秀、賈充皆配女婿。子豫,字泰寧,女配王衍。」
《晉諸公贊》曰:「郭豫,字太寧〈泰寧〉,太原人。仕至相國參軍,知名。早卒。」
《晉百官名》曰:「陽字景祖,高尚人。武帝時為幽州刺史。」《語林》曰:「陽性遊俠,盛暑,一日詣數百家別,賓客與別,常填門,遂死於几下,故懼之。」
附:後世嘗引用「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陽亦謂卿不可。」之語作為護身符,以曲折婉諫剛愎自用之霸官、悍妻〈夫〉等之口頭禪。〈「李陽」以當代碩老、名士、俠客代稱。〉
= = = = = =
05.規箴第十之9.
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
婦欲試之,令婢以錢遶牀,不得行。
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按:王夷甫崇尚名士風雅〈自詡清高也〉,因嫉惡其妻貪愛財物,故出言未嘗提及「錢」字。其妻特命婢女鋪錢繞床測試,王夷甫無法上床,疾呼:快快移開這個鬼東西!
註:
一、玄遠:晉人雅尚玄遠,故此處作遠微妙之哲理解。簡言之,謂王夷甫崇尚名士風雅,故作不愛世俗銅臭。
1. 玄妙幽深也。亦引喻深遠微妙之哲理。
《晉書.張華傳》:「天道玄遠,惟修德以應之耳。」
明.方孝孺《贈金溪吳仲實序》:「道本於人心,非幽深玄遠不可知也。」
宋.沈作喆《寓簡》卷三:「晉人雅尚玄遠,宜於世情澹薄。」
2. 歷時久遠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雖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文逸句,容或可尋。」
3. 謂詩文旨趣之飄逸深遠。
清.陳田《明詩紀事戊簽.楊巍》:「楊公詩高曠玄遠,沖夷澹泊。」
二、舉卻阿堵物:阿堵物,本指銅錢這個俗物,猶今口語「這個鬼東西」;含鄙視之意。舉卻阿堵物,謂移開這個擋路的東西。後世每以「阿堵物」代表錢之別號;今俗稱「孔方兄」。
宋.張耒《和无咎》之二:「愛酒苦無阿堵物,尋春奈有主人家?」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雨錢》:「頃之,入室取用,則滿室阿堵物,皆為烏有,惟母錢十餘枚,寥寥尚在。」
新店溪畔牧羊小孩(1947)~老友提供
= = = = = =
06.規箴第十之15.
王丞相為揚州,遣八部從事之職。顧和時為下傳還,同時俱見。
諸從事各奏二千石官長得失,至和獨無言。
王問顧曰:「卿何所聞?」
答曰:「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采聽風聞,以為察察之政?」
丞相咨嗟稱佳,諸從事自視缺然也。
按:王導為揚州刺史時,與八郡僚屬共商討施政得失。眾人言得失百家爭鳴,唯獨顧和默然不語。王導問之,顧和答以施政嚴峻苛細,不若網漏吞舟,法令寬厚以維民風淳樸,隱有勸諫王導仍維持輕賦簡稅之風格。
《維基》:顧和,字君孝。晉朝政治人物。曾祖顧容,吳荊州刺史。祖顧相,臨海太守。侍中顧眾的族子。顧和二歲失父,弱冠知名。其族叔顧榮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者,必此子也。」王導為揚州刺史時,聘請為從事。累遷司徒左曹掾。永昌初年,擔任司徒掾。
《通鑑》九十注曰:「揚州時統丹陽、會稽、吳、吳興、宣城、東陽、臨海、新安八郡」,故分遣部從事八人。程炎震云:「之職,晉書和傳作之部,是。」
註:
一、網漏吞舟:謂撒網裡漏掉了吞舟大魚。本義指法令寬厚,不採羅織入罪苛法峻刑~正面意義。
《莊子.庚桑楚》:「庚桑子曰:『小子來!夫函車之獸,介而離山,則不免於罔罟之患;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
後世引喻法律過於寬鬆,大惡因而得以僥倖逍遙法外~後轉負面意義。
《史記.酷吏列傳序》:「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二、采聽:此處采聽,取下述第1.義。〈風聞,言傳聞、聽說。隱含有道聽塗說之意。〉
1. 探聽也。有偏聽或刺探民間隱私之貶意。
唐.韓愈《順宗實錄五》:「凌準等主謀議唱和,采聽外事。」
2. 採納也。引申聆聽而採納之。
宋.歐陽修《論修河第三狀》:「臣前已具言河利害甚詳,而未蒙采聽。」
三、察察之政:察察,言作風苛刻也。察察之政,喻施政嚴峻苛細也。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河上公章句注:「肖,善也。謂辨惠也。若夫辨惠之人,身高自貴,行察察之政,所從來久矣。」
四、缺然:缺然有多義,以下取其三。本章「自視缺然」從第1. 義,作能力有所不逮解。
1. 不足、不及也;引喻能力有所不逮。〈陳鼓應引陳啓天說:缺然,猶言歉然,慚愧貌。併參,不取用。〉
《莊子.內篇.逍遙遊》:「堯讓天下于許由,曰:『....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2. 缺憾:有所遺憾也。
宋.黃庭堅《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風流豈落正始後,甲子不數義熙前。一軒黃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
3. 缺失、缺點。
清.袁枚《祭妹文》:「汝嫂非不婉嫕(ㄧˋ),而於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予喜。」
= = = = = = = = = = = =
◎《世說新語/捷悟第十一》三則:
01.捷悟第十一之1.
楊德祖為魏武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搆榱桷。
魏武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
楊見,即令壞之。
既竟,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按:楊脩為魏武主簿,當時曹任丞相修相國門,正開始搭建。將完工時曹操視察,不發一語命人在大門上題一『活』字。楊脩看了知曹嫌『闊』,就叫人拆毀了門重作。
表面上楊脩看破相國心思,值得嘉勉;實際上楊脩犯了魏武嫉才大忌,一再挑戰主公天威,終惹來殺身之禍。楊脩的事跡,警惕人們應知所韜光養晦,切忌鋒芒畢露。
《維基》:楊脩,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袁術外甥,太尉楊彪之子,出身高門士族。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維基》: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1]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註:
一、始搆:搆,有引起、造成、構思、搭建、架木、設計、嫌隙、觸及等多義。始搆,開始搭建。
二、榱桷:榱,音ㄘㄨㄟ。秦曰屋椽,周曰榱,齊魯曰桷。榱桷,謂屋椽,即屋上支撐屋面和瓦片之木條〈椽子〉。
《隋書.卷六十六.李諤傳》:「史臣曰:『參之有隋多士,取其開物成務,皆廊廟之榱桷,亦北辰之眾星也。』」
附:有關楊脩解雞肋之謎的成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林語堂漢英詞典》譯成 anything insipid, uninteresting;唯或謂只得「食之無味」,未述明「棄之可惜」之寓意。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 = = = = =
02.捷悟第十一之3.
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
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別記所知。
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魏武亦記之,與脩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按:某日曹操曾經過曹娥碑下,楊脩隨從,見碑背上題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絕妙好辭〉八字。
曹操有意與楊脩較量解題,不料楊脩毫不避諱,硬是將其主公比下去;據說,曹操可能因此種下除去楊脩之殺機。
註:
一、曹娥碑:引錄《維基百科》~
曹娥碑,是東漢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的石碑,為元嘉元年(西元151年),上虞縣令度尚對曹娥悲憐其義,命其弟子邯鄲淳為之碑文。
度尚原請魏朗撰文,然而魏朗佯作未成而轉請別人。當他閱過邯鄲淳的文稿後,大加讚賞,而將自己的底稿毀之。碑之既立,加以碑文妙絕,自引得憑吊者如雲似潮。
蔡邕在其流亡生涯中,遠跡吳會,聞《曹娥碑》,徑訪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題八字於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絕妙好辭〉然而,蔡邕題辭含義為何,觀者不得而知。直到楊修才破解謎題。
碑名振天下,亦跟邯鄲淳為書法名家有關。晉代王羲之,宋代王安石女婿蔡卞等人,亦紛紛摹寫碑文。尤其是王羲之《孝女曹娥碑》的字本,堪稱傳世精品。
二、覺三十里:成語。「覺」有多意;此處從第1. 義。三十里,古時路程之距離單位。後世引「覺三十里」為成語,謂過了三十里才解開字謎;引喻自己之學問才智,較他人遜色了一大段距離。
1. 覺,音ㄐㄧㄠˋ;同「較」,或通「校」。謂解悟、解開之意。
《孟子.離婁下》注:「如使賢者棄愚,不養其所以當養,則賢亦近愚矣。如此,賢不肖相覺,何能分寸,明不可不相訓導也。」
2. 覺,音ㄐㄩㄝˊ;謂醒悟、覺醒之意。以下各義同音ㄐㄩㄝˊ。
東漢.許慎《說文》:「覺,悟也。從見;學,省聲。」
3. 覺,喻人之賢智者。
晉.左思《吳都賦》:「誳詭之殊事,藏埋于終古,而未寤於前覺也。」
4. 謂發覺;發現。
《漢書.高帝紀》「有匿而弗言,覺,免。年老癃病,勿遣。」
5. 謂知曉。
《尚書.說命》「惟斅學半,念終始典于學,厥德脩罔覺。」
6. 謂正直。
《詩經.小雅.斯干》「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ㄎㄨㄞˋ〉其正,噦噦〈ㄏㄨㄟˋ〉其冥。君子攸寧。」
7. 稱謂佛。〈佛學名詞〉
《魏書.釋老誌》「浮屠正號曰佛陀,華言譯之,則曰淨覺。」
8. 其他:如感知~知覺、味覺;了解~覺道。
〈又:睡「覺」,音ㄐㄧㄠˋ。大「覺」,視上下文義而定~或音ㄐㄩㄝˊ;或音ㄐㄧㄠ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