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近一段時期,中國互聯網領域熱鬧非凡,大家紛紛做平臺、做入口、做標準。
做平臺的價值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做入口無非是當用戶進入互聯網時設立一道關卡,拉升流量,而做標準,才是從互聯網行業的角度出發,將自己置於市場的制高點,俯視、引領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因為,大家似乎早就形成了一個共識: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
然而,話是這麽說,但要始終做到知行合一,很難!首先,做標準需要一定的前瞻力,先於他人看到未來的價值之所在;其次,要有開放的心態,這是為整個行業做事情,也許付出巨大,受益的卻是其他“搭便車”的企業;最後,做標準的企業,一定有著雄厚的資源和強大的技術實力。此三者缺一不可。
當胡戈把“饅頭血案”炒得滿天飛時,沒有人想到其中蘊含的巨大價值;當UGC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鮮有人找到UGC持續火下去的有效路徑……
於是,大家都調轉方向去做長視頻,版權明確,商業模式清晰,但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大家殺紅了眼,把版權費用越炒越高。
於是,當微電影出現時,視頻網站們如獲至寶,一窩蜂地去拍自制劇、微電影。但是,卻沒有人想到把微電影作為一個行業來做,幫助它確定一個標準,對於微電影和微視頻的概念始終混淆不清。針對此,新浪做了這樣一件事情,以非視頻網站的身份—甚至,它還為微電影確定了一個節日。
微電影,這個說新不新、說舊卻尚處於繈褓之中的事物,它是否屬於曇花一現?對於用戶,它的價值是什麽?對於廣告客戶,微電影怎樣幫助它們實現品牌價值?新浪“門戶+微博”雙平臺微電影戰略,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本期封面報道,將揭開微電影的面紗,一窺其背後隱藏的邏輯鏈條和產業結構。顯而易見的是,互聯網世界的好處就在於:我們的思想可以不再禁錮於小圈子,無論是企業還是作為個體的用戶自己,只有抱著更加開放的心態才是做大的根本,才是擁抱整個世界的開始。
Open your eyes,open your mind!
新浪:定義微電影的標準與方向
■文/本刊記者周再宇 發自北京
人們經常遇見這樣的情況:某視頻網站宣稱擁有某劇的獨家版權,事實上在各大網站都能收看這部所謂正在“獨家播放”的劇。這是視頻網站拼殺白熱化階段的一個特有的怪異現象。視頻網站由於無法從廣告收入中賺回熱播劇的成本,只能在搶得獨播噱頭後立即大肆宣傳,隨後將版權分銷給多家視頻網站。
2011年,《新還珠格格》、《宮鎖珠簾》、《男人幫》等熱播電視劇的網絡獨播價格都在幾千萬元,較2008年之前的價格上漲了數十倍。長視頻價格的水漲船高正在耗盡視頻網站的最後一滴血,微視頻卻借微博之東風順勢生長,成為諸多門戶網站和視頻網站新的逐鹿之地。
2011年7月,新浪視頻結合自己的產品及資源特點,充分利用新浪“門戶+微博”雙平臺,制定“微視頻戰略”,即在實現現有發展戰略的同時,在未來將更加註重“有價值的短視頻”。據新浪介紹,其有價值的短視頻包括:新聞、體育、娛樂視頻;用戶創造的短視頻;專業機構制作的創意短片、短劇;其他適合在以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傳播的視頻內容等等。新浪還為微視頻確立了兩個基礎標準:“時長短+微博傳播”。新浪的“微視頻戰略”計劃從“微視頻大賽、微視頻頻道、新浪出品/聯合出品”三個方面,基於新浪得天獨厚的雙平臺,強勢推動新浪視頻社會化發展。
在介紹新浪的“微視頻戰略”時,新浪銷售策略中心總監艾勇向《新營銷》記者詳細介紹了新浪關於微電影和微視頻定義的區別,以及微電影的基本標準、未來走向等,並著重解釋了微電影對於企業營銷的價值。
以下為艾勇口述,《新營銷》記者整理。
視頻由內容戰略轉向媒體戰略
對於新浪來講,我們向來非常重視視頻,對此大家理解的維度可能有所不同。
在2009年之前沒有微博的時候,新浪是內容平臺,現在我們是媒體平臺,從媒體的角度看,視頻是很好的載體,沖擊力和表現力都很強。以前可能帶寬不支持,但是新浪很早就看到這一點,如果帶寬夠,視頻是很好的內容載體。2006年,我們和中國電信(微博)合作做播客(視頻分享),其實是國內最早的、相對而言比較純粹的視頻網站,也是UGC的概念,當時YouTube還沒有出現。
一方面新浪最早看到這個行業的潛力,但另一方面,視頻只是從屬於內容,並沒有獨立運作,導致大家考慮它的時候,思考更多的是媒體內容如何視頻化的問題。比如,從播客的角度如何挖掘UGC的內容,另一個是考慮怎樣推動內容從圖文時代向視頻時代演進。當時主要集中在體育、娛樂、影視劇等領域,我們更多是把視頻作為內容戰略,這是過去幾年的新浪視頻戰略。
2009年以後,視頻和社會化媒體一直很火,成為“看得見的戰線”。此時長視頻爭奪開始進入紅海階段,社交平臺上視頻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從後臺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每個用戶平均每天觀看至少3條以上的視頻內容。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他們的愛好和態度,轉發量最高的就是更有價值的內容。因此,新浪開始考慮如何把視頻和社交平臺進行結合,充分發揮社交平臺的優勢。於是,新浪的視頻戰略從內容戰略轉向媒體戰略。
區隔微視頻與微電影
微電影和微視頻,大家對這兩個概念很感興趣,討論得很激烈。這是新概念,通過討論可以看出,大家有很大的分歧。以前爭論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現在則是價值觀的爭論。
新浪的視頻戰略發布之後,相對於2011年7月份之前,微視頻、微電影的搜索量增長了好幾倍。雖然現在還沒有公認的標準,但是有些概念漸漸開始明晰。
比如,“微”有兩個含義:一是短,短是相對的概念,我們認為3-5分鐘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時間段。如果長達20分鐘,用戶就沒有耐心看下去了。我們分析後臺數據後發現:視頻播放到3分鐘的時候,視頻播放的跳出率比較高。當然,這並不是說長內容就沒有市場,比如羅永浩的演講長達2個小時,播放了1000萬多次,其中600多萬次是在微博上播放的。但是在如今的互聯網環境中,3-5分鐘的視頻更適合用戶的觀看習慣。第二個“微”是以微博為平臺播放。
那麽微視頻和微電影有什麽區別呢?如果只提出一個概念可能聲音更統一,提出兩個概念受眾接受起來可能容易混淆,但是新浪仍然堅持提出微視頻和微電影兩個概念,從一開始就區隔微視頻和微電影兩個概念。
微視頻立足於用戶市場,針對用戶,與之相對應的微電影主要是立足於客戶市場,主要針對客戶。微電影則偏向商業,偏向於專業制作。專業制作要想規模化一定要實現商業化,必須在商業體系內運作,是一個產業的故事。微視頻的概念更大一些。在實際運作中,我們把專業制作的視頻摘出來稱之為微電影,它制作更加精美,屬於產業鏈的故事。微電影一定是一個故事,不一定是品牌故事,但是主要是品牌故事,而且它的背後一定是商業驅動。
如果要給微電影下個完整的定義,我認為應該是:特指專業性制作,以電影手法講述故事,消費者主要通過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平臺收看、分享和傳播的短片。
在中國,視頻網站都是從UGC起家,但是後來都轉向長視頻。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是版權問題,二是中國UGC的水平還很低。國外YouTube比Hulu規模要大得多,因為國外有拍攝短片的習慣、傳統以及環境。視頻制作是個專業活兒。要吸引更多的用戶觀看和傳播視頻,肯定需要專業化的制作。微電影比較偏商業、偏營銷、偏專業制作,而微視頻的範圍要更廣泛一些。
以微視頻戰略整合資源
微視頻對於新浪來說是戰略發展方向,而不是暫時性地跟熱點、跟潮流、玩時髦。版權投入一定是根據我們的媒體戰略進行考慮。微視頻對於我們來說是差異性競爭,是我們的藍海區域,新浪的投入會很大,我們將引領微視頻市場。
2011年新浪第一次做微視頻大賽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價值觀比方法論更重要。通過評獎,外界給我們傳遞了很多信息,比如,怎樣理解微視頻、微電影概念,怎麽判斷它們的價值,視頻產業往哪個方向發展,等等。我們希望更多的人關註這個領域,希望產業鏈上更多的人關註和參與。市場發展到如今,我們還是很欣慰的。2012年對於視頻領域新浪將加大投入。
新浪整合資源的能力一直是很強的。很多產品新浪都不是第一個做,但是為什麽新浪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得很好?我認為是新浪可以很好地整合資源。國外很少有互聯網公司能同時運營兩個平臺,但新浪是同時運營兩個平臺,一個是媒體平臺,一個是社交平臺。
剛開始運營新浪微博的時候,需要很好的信息流,為了確保優質的信息流,新浪門戶給了新浪微博很大的支持。新浪微博並不是平地起高樓。新浪要做的事情是讓更多的人認可、參與微博、微電影。而微電影的核心不在於內容本身,在於後續的傳播等等。一旦要運營微電影,新浪門戶和新浪微博兩個平臺都是很有價值的。在新浪的微視頻戰略中,我們一定會用到這兩個平臺。
其實這是一個產業機會,不僅僅是新浪的機會。以前新浪更多是和廣告公司打交道,但現在很多大導演和制作公司都找上門。從需求端會有更多的廣告主和資金進入,而供給端則更大,很多導演、演員和制作團隊介入,共同創造一個產業的價值。很有可能,它比TVC帶來的價值更大。
微電影的產業基礎是:廣告公司+娛樂公司+導演編劇+明星代言人+制作公司+媒體。
如今新浪的微視頻戰略包括兩條線:微視頻和微電影。現在新浪舉辦的微視頻大賽是第一季,2012年春節啟動第二季。未來這將是我們長期運營的一個品牌。
微電影的營銷價值
以TVC舉例來說,對於廣告主是營銷的基本配置,是主要的營銷工具。我們認為,微電影有可能成為廣告主的下一個標準配置。為什麽?首先,微電影可以解決TVC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太貴。其次,收看電視的人群在變老;最後,廣告主的采購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很少有廣告主購買得起30秒TVC。這導致廣告形式局限於只能講述利益點,只能賣利益點。事實上,在美國,企業都在講品牌故事,因為當企業大到一定程度,知名度已經不成問題,它們需要的是美譽度和忠誠度,需要和消費者進行很多情感層面的溝通,需要講故事,而不只是賣產品,但是用15秒廣告講品牌故事太難了。因此,無論是從營銷趨勢還是從具體的操作層面,廣告主都要用社會化的方式做營銷,而微電影從性價比的角度可以做到“豐儉由人”,比較好的TVC不只是媒介購買貴,制作費用也很高。微電影的性價比更高。電視資源是有限的,能做內容的人很多,但是能播放的卻很少,而微電影則不一樣。
不僅如此,微電影的優勢還在於以下幾點:表現力強,適合新媒體的溝通方式,充分講述品牌故事;特有的受眾價值,可以覆蓋傳統的媒體平臺難以覆蓋的高端人群、中堅人群、意見領袖人群;制作成本低,與TVC制作打包整合;傳播成本低,主要使用互聯網平臺推廣,傳播成本遠遠低於電視平臺;借助用戶主動傳播,提高傳播效率等等。
微電影一定要講一個故事。為什麽對很多營銷人員來說,微電影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它不是靠你購買資源就能做起來的,不是靠“推”,而是靠內容本身拉動,靠用戶主動傳播。2011年我們搜集了300多部作品,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我們的方向將越來越清晰。
我認為微電影的標準是:第一是故事性,第二是能夠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用戶看完一個微視頻後願意轉發和評論,願意分享,甚至願意尋找故事中出現的人和品牌,比如大眾銀行制作的老人環島旅行片子。好的微電影觸發用戶願意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是核心,而不是企業自說自話。這對傳統的營銷方式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什麽樣的品牌內容是好的?一是要流動,信息要流動,用戶能夠表達,內容才能流動起來;二是聯系,要把內容與品牌關聯起來,也就是用戶能夠聯想到你表達的內容,喜歡你表達的內容。
目前主流的微電影模式主要包括贊助、植入和品牌內容三種方式。
關於微電影營銷效果評估的標準,我認為第一是用戶接受的程度,包括觀看、轉發、評論的數量等,這是基礎;第二是從營銷層面,對產業的利益是否有推動力。
我們要搭建一個平臺,讓大家通過這個平臺展現自己,讓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對接,讓產業鏈的各種資源對接,新浪則通過這個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從營銷端來講,這個平臺不僅是用戶層面的,也是客戶層面的。尤其是對於廣告主來講,如果沒有持續的渠道推廣,即使是用戶推廣,也要有原始的引爆點。
從2011年的情況看,汽車和快速消費品企業參與得比較多。汽車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知名度問題也不大。汽車企業在產品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功能性的訴求反而是次要的,主要是品牌之間的差異化競爭,體現為美譽度等非使用層面的訴求。快速消費品企業與消費者接觸的頻率非常高,非常喜歡利用微博等短期內營銷效率很高的平臺。所以這兩個行業的企業很早地進入微電影營銷領域。
堅定不移地做平臺
其實,新浪提供的是用戶關系,提供的是視頻開放平臺,包括電視臺、視頻網站、媒體網站都可以把自己的視頻內容導入這個平臺,我們給它確定標簽和分類。對於用戶來說,首先,可以觀看各個平臺的內容;其次,能看到自己的好友觀看什麽;最後,所有視頻都可以分享到自己的微博上,可以把視頻剪輯分享到微博上,比如評論某個視頻“幾分幾十秒亮了”,能夠對某個看點和某個區間進行評論和轉發。
對於合作夥伴來說,其好處是“新浪讓視頻更社會化了”,用戶其實是通過其他服務器觀看某個視頻,但用戶是在新浪平臺上。在新浪剛剛推出的產品─“看點”裏是一樣的,如果用戶看了我們剪輯的一段視頻想看完整的視頻,要回到視頻網站觀看─我們給視頻網站帶去了20%~30%的流量。現在新浪和幾大平臺的協議已經談完了。當產品上線之後,它會推動視頻更加社會化。還有一個產品是在企業微博上,我們將增加視頻應用,給用戶推出更多的視頻內容。一般情況下,企業微博都是零散地發布信息去接觸自己的客戶,如果能夠給企業搭建一個平臺,把各種視頻發布在企業微博上,對用戶有更大的吸引力,讓用戶分享這些信息。這是新浪微視頻戰略下的產品策略。
互聯網的競爭在過去的十年裏集中於單一產品的競爭,相互之間很容易陷入用戶爭奪。現在大家已經不再爭用戶數量了,因為廣告主更加關註用戶的時間用在哪裏。未來的十年,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要麽做平臺,要麽做平臺級的應用。新浪堅定不移地要做平臺,新浪微博是往平臺的方向走。至於微視頻,新浪也要往平臺的方向走。因為如果我們是平臺,意味著我們可以跟所有人合作,我們能夠把產業鏈做大。
目前,我們希望廣告主能夠更早地看清市場趨勢,不是大家在炒作概念,而是能夠看到這是營銷大變革─這不是新浪的事情,不是某個企業的事情,不是微博的事情,而是營銷趨勢的轉變。從購買媒體到擁有自媒體,微電影是營銷發展趨勢的一個結果。其次,這是相對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企業躲不開。最後,沒有必要躲,早一點介入和參與,企業可以擁有生產內容的能力。以前企業沒有必要擁有生產內容的能力,都是媒體做內容,但是未來所有人都是故事講述者,都是內容創作者。企業要擁有生產內容的能力,是文字還是微電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無法從內容生產中抽身出來,無法完全交給媒介購買公司做,無法完全交給別人做,因為沒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品牌和你要傳播的信息。
新浪:差異化的“微視頻戰略”
■文/本刊記者周再宇 發自北京
深圳龍崗公安分局愛聯派出所民警朱貴彩從2011年6月至今,陸續寫了幾百條記錄接出警工作的微博,隨後在廣東省輕工職業學校師生的幫助下,他把110微博中的60個故事編繪成漫畫書,進而又把110微博拍成微視頻,朱貴彩被網友尊稱為“微博警官”。朱貴彩的微博不僅反映了基層民警工作的辛勞,揭示人生百態,其中不乏人民警察伸張正義、揚善懲惡的故事,拉近了群眾與警察的距離。微視頻正在成為草根力量伸展和發揮作用的平臺。
正是意識到微視頻具有的草根參與性和營銷可能性,新浪開始實施自己的“微視頻戰略”。前不久,歷時5個多月的新浪微視頻大賽(第一季)收官,專業、權威的專家評審團最終評選出微劇本、微電影各6部風格迥異的獲獎作品。這12部獲獎作品,既有專業團隊制作的高品質大片,也有草根網友創作的作品,內容涉及驚悚、社會、人情等幾大主題,不論是視聽、閱讀感受還是情感渲染,都給網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微視頻大賽引發的狂歡
新浪微視頻大賽於2011年6月啟動,分為微劇本和微視頻兩個單元,歷時5個多月,經過海選、復評、終評三個階段,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註。據悉,新浪微視頻大賽,覆蓋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其中微視頻大賽的微博發布話題數量為104531條,參與用戶數量為71766個,投稿作品為1904件;微劇本大賽的微博發布話題數量為161025條,參與用戶數量為71958個,投稿作品為93049件;微視頻大賽總的話題數量為400598條,參與用戶數量為227652個。
新浪視頻總監於超在談及微視頻大賽的創意時說:“當時想的是結合新浪的優勢,就是‘門戶+微博’,在視頻領域做一些工作。如果只是單純拍一部微電影,我們希望通過微博選拔一些潛在的有創造力的人,給他們一個平臺,讓他們成為優秀的導演或編劇。”
新浪微視頻大賽分為微劇本大賽、微視頻大賽兩部分,進行劇本、短片比賽。微劇本大賽主要征集適合微視頻大賽的原創劇本,1部微劇本最多可由5條微博組成,創作及發布沒有難度,適合普羅大眾。而微視頻大賽,微視頻既可以取材於首屆新浪微小說大賽、微劇本大賽參賽作品拍攝,也可以原創。參賽作品片長在30秒~5分鐘內,不限題材與類型。作品的短小和題材的廣泛極大地降低了比賽的門檻,吸引了更大範圍的網友關註和參與。
“剛開始我們通過市場調查,發現很多微博用戶喜歡用微博分享和轉發視頻,於是決定通過微博平臺做這樣的大賽,方式、方法都很簡單。”於超說,在發布環節,分為“原創發”和“看見轉”兩種方式:“原創發”需要登陸“新浪微視頻大賽”專題頁面進行網上投稿或編輯#微劇本大賽#或#微電影大賽# + 內容發布到微博上參賽,參賽的微博賬號要綁定手機號碼。而“看見轉”則是推薦優秀微劇本、微視頻,編輯@微視頻大賽+ 內容發布到微博上。推薦的網友可參與熱心分享獎評選。
新浪此次舉辦微視頻大賽,專家評審團的陣容非常強大─導演高希希、陸川、寧浩的加盟,確保了微視頻大賽在制作層面的專業高度;華語影壇當紅男星馮紹峰、金馬影後秦海璐等演員的參與,使得此次微視頻大賽星光熠熠;體育評論員黃健翔、央視體育評論員於嘉、美女作家蔣方舟、作家龍一等各個行業和領域名人的加入,使得此次評審團成員更加多元化。
“微視頻大賽得到的有效作品大約為1000多部,達到入圍標準的為500部,從中選出60部作品入圍評選,最後由專家評出獲獎作品。微劇本大賽,網民的參與熱情非常高,投稿更多,一共有十多萬條,有效作品為幾千部,從中選出一些轉發量比較高、網友反映比較熱烈的作品參與評獎。”於超說。
針對細分受眾設立主題單元
此次微視頻大賽針對校園參賽者,特設青春季主題單元,引起了廣大師生的高度關註和積極參與。據新浪透露,此次微視頻大賽共吸引200多所高校參與創作青春季專題。對此,營銷業內人士指出,此項活動為學生中的視頻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舞臺,不僅充分調動了高校資源參與微視頻大賽,而且為新浪微視頻全線布局奠定了校園基礎。
與以往各種校園比賽不同的是,新浪微視頻大賽青春季主題活動借助微博這個眼下最流行的平臺,充分調動和激活了新浪校園微群資源,參賽信息通過群內通知直接到達群內成員,並通過群內轉發回復的方式篩選優秀作品。一系列操作都要通過微博完成,這讓此次微視頻大賽活動有了鮮明的現代和時尚感,迎合了現代學子的心理需求。
具體而言,拍視頻、玩微博,完全符合年輕學子的口味,獲勝者可以得到10萬元大獎。因此,新浪微視頻大賽一經推出,立即引起200多所高校學生關註。截至2011年9月底,參賽作品為50多部,參與討論的微博達到1萬多條。一時間,新浪微視頻大賽成為校園學生口中的熱門詞匯。
學生一向是引領時代潮流的風向標。對於拍攝視頻這種新潮且個性化的娛樂方式,很多學生有著極高的熱情,學生自導自演的影片在校園內廣為流傳。微視頻的拍攝和欣賞在校園內有著廣泛的基礎。
而作為第一中文門戶,新浪在校園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校園資源。加之新浪微博的迅猛發展,新浪“門戶+微博”雙平臺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大,集納的校園資源豐富而深廣。比如,目前,新浪微博上的校園微群超過了6萬個。此次新浪微視頻大賽青春季主題單元,就是新浪回報全國校園師生的一次重要活動,專門為校園視頻愛好者提供實現夢想的舞臺。據悉,此次微視頻大賽青春季活動不僅在線上舉行,線下也有相應的頒獎活動。
雙平臺構建良性的生態體系
2011年7月,新浪高級執行副總裁、總編輯陳彤宣布,新浪正式啟動“微視頻戰略”。新浪作為門戶網站,擁有用戶覆蓋廣、用戶質量高、消費能力強的優勢,而新浪微博用戶相對年輕、活躍,更擅於傳播和分享。根據新浪最新發布的數據,在新浪微博平穩運營兩周年之際,其用戶數量高達2億;以瀏覽時間計算,新浪微博的市場份額高達87%;單個用戶停留時間長達60分鐘,每日發布博文數量超過7500萬條;有5萬家企業入駐。其中,視頻一直是新浪微博用戶關註轉發的熱點,新浪微博日均視頻播放量高達6000萬。
近日,尼爾森發布中美微博比較研究報告。報告稱,目前用戶對新浪微博的使用遠比推特(Twitter)活躍,相比於Twitter,新浪微博用戶的社交意願更加強烈。而新浪門戶攜下屬眾多專業化細分化頻道,以媒體化為戰略,早已成為眾多門戶網站中的翹楚。“門戶+微博”,將更大程度地整合社交媒體和門戶網站的特色,左右腳同時前進,使新浪逐步成長為可以使信息傳播最大化的良性生態系統。
於超認為,此次微視頻大賽“很好地利用了新浪的雙平臺優勢,微視頻結合微博平臺,構成一個良好的生態體系,使得整個體系都是通過新浪的平臺產生。”新浪視頻依托“新浪門戶+新浪微博”的雙平臺優勢,找到了一條差異化的發展道路:2011年通過日本大地震等熱點新聞事件的報道和NBA視頻優秀內容資源的帶動,以及借助微博的快速發展,新浪視頻的用戶覆蓋量重新回到中國視頻網站的前列,用戶上傳視頻量6個月內增長1倍,從微博帶來的視頻流量近十個月裏增長了10倍。
由此看來,2011年7月新浪宣布實施“微視頻戰略”是有跡可循且順理成章的。而東風本田贊助的首屆新浪微視頻大賽,是新浪實施“微視頻戰略”的重要一步。舉辦微視頻大賽,新浪充分發揮微博特有的機制,設置了多種渠道便捷的參與方式、簡單方便的視頻分享評論方式,進行時間長達5個月的宣傳報道,這種“低門檻、易傳播、長周期”的傳播方式,讓此次微視頻大賽的營銷價值突顯出來,吸引了眾多廣告主、視頻愛好者以及業內人士廣泛參與。
“通過微視頻大賽,我們發現了很多很有趣的事情。比如,網友拍攝視頻有一定的門檻,剛開始我們對於視頻質量、拍攝技術等問題都有點擔心,但是後來我們發現這根本就不是問題,有很多作品是十幾歲的高中生通過非常專業的設備拍攝的,比如佳能無敵兔。網友拍攝的片子非常有感覺。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網民的原創力量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我們對網友的能力要重新審視。”於超說,“而最大的啟發還是進入微博時代,要重新認識用戶產生內容的質量以及能力。我們可能低估了UGC的價值。特別是在微視頻發展特別快的近幾年裏,應該從UGC中發掘一些優秀的人才和作品。”
微視頻之微
■文/中海互動CEO 艾頌
微視頻爆發了,越來越多的營銷者在社交網絡campaign中配上微視頻,可能也就是幾個月之內的事,我們有必要為它做一個階段性的觀察小結。
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微視頻的關註焦點首先集中在以視頻為基礎的“微”上,其次是作為一種營銷模式,微視頻特殊價值的體現。
就在幾天前,2011年12月10日,新浪舉辦“2011首屆微電影節”,將品牌、代理商和制作人聚到一起,他們都是微電影人,讓微電影營銷的形式更專業化、大眾化。對於一個新的營銷模式,我們迫切需要對它進行廣泛的討論,吸引更多的專業制作者不斷嘗試和加入,從中發掘出更大價值。這是在營銷層面,新浪微博在2011年5月啟動新浪微視頻大賽的用意。
“微”代表了一種傳播速度,在同樣的社交網絡環境中,微型的內容正在進行著大量的來來往往,其中不存在信息的偏見或阻隔,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是速度與時機。在社交網絡的語境中,營銷者需要將品牌、服務、產品的故事快速講述出去,並確保有人傾聽和回應。這時需要傳播的內容同時具有可觀性與易傳播性,微視頻可以視為“減肥版”的網絡視頻,並且我們所說的微視頻多為營銷者為配合campaign而特別拍攝制作,將講述的故事深思熟慮後利用視頻的形式表現出來,並控制長度,它的內容具有包容性與集中性。而且,相較於文字和圖片的組合形式,視頻語言讓故事更直觀和生動。微博類的信息半衰周期是2.8小時,SNS類是3.2小時,信息黃金(1165.20,-1.00,-0.09%)傳播時間很緊湊,這就使得我們在組織營銷內容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減少用戶由接觸到轉發分享的時間,確保固定的時間內能夠傳播給盡可能多的人,確保高效的傳播速度能夠以夠輕、夠直接的內容填充,所以對內容介質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化傳播效果的好壞。微視頻擁有簡短的體積,便於快速觀看和傳播分享,同時還能通過令人拍案叫絕的創意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為觀眾提供義務推廣的動力,短時間內可以形成高頻次且印象深刻的傳播。
2010年年底凱迪拉克推出《一觸即發》微視頻作為其營銷campaign中的一環,在新浪微博上進行傳播,這段視頻有著故事與名人、精短的對白和視頻長度。一方面,在自籌拍攝中情節的把控,品牌在片中的展現方式都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新浪微博平臺為視頻傳播提供基礎,用戶看到一段90秒充滿熱情的視頻故事,有動力將它分享出去。另一方面,從ROI的角度,微視頻的投放平臺是低成本的,且有著讓它被深度傳播的條件,不同於大銀幕短時間覆蓋到一個平面,微博平臺的傳播具有很強的長尾性。
“微”代表了一種互動的可能,因為社交網絡本身就是以對話為基礎的,內容置於社交網絡之中,它會被作為交流的題材或話題是平臺特性所給予的。內容策略是營銷campaign中的重要一環,企業進入社交網絡後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一個詞叫做“內容營銷”。毋庸置疑,優質的內容是對社交網絡用戶最好的賄賂,當優質的內容到達了用戶面前,他們沒有理由拒絕這樣的賄賂,將它分享給自己的朋友。相較於文字與圖片,將企業的故事更便捷地承載於數十秒的視頻中,更充分和直觀,更具感召力和說明力,同時微視頻無需涵蓋產品和服務的所有信息,它只專註於通過簡短的故事講述其中的一個方面,提供可討論的話題點,其余的就交給用戶自己去為企業完成。
社交網絡也是實時性的,在微視頻本身互動可能的基礎上,視頻內容可以與社交網絡的realtime屬性結合,讓用戶與微視頻的內容進行直接互動。Intel在實時化社交電影《Inside》中,塑造了一個受困於暗無天日的房間中的女孩形象,她只能借助一臺配有Intel CPU的筆記本電腦通過互聯網與外界聯系以逃脫,用戶的任務是通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絡跟她接觸,將她解救。在這裏用戶的角色已經高於觀看者和討論者,而是直接被帶入視頻內容中,成為它的一部分,換句話說是營銷campaign的一部分,這是內容的賄賂,同時是參與感和融入感的誘惑。
微視頻是完全契合碎片化信息時代的一種產物,在實踐應用中,與內容營銷的很多關鍵環節不謀而合,如內容與關系、內容與資源的同時管理,以及微視頻本身的內容,可以將企業多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比如,Disney為感謝Facebook上1億個like而制作的感恩視頻,整合了Disney社交矩陣在SNS上的簡史,並且告訴粉絲—這一切都是你們在幫助完成。微視頻可以稱作社交網絡上的一種營銷方式,因為它首先具備了“微”的特點並體現出它的價值,其次在內容上它是現有內容的一種補充,並不高於文字或圖片。存在於社交網絡中的所有內容都同時面臨信息容易被淹沒的問題。我們相信單次內容的傳播是暫時的,而企業在社交網絡上的營銷活動是以長遠為計的。微視頻具有的強包容性,讓營銷者可以講述的內容更多,讓單次營銷活動中的內容可以更生動並且便捷地到達用戶面前。
東風本田汽車營銷“微探索”
■文/本刊記者於文 發自廣州
隨著汽車限購令在一些城市推行,汽車廠商對於消費者的爭搶必將更加激烈。怎麽更好地與消費者溝通,占據他們的心智空間,成為汽車廠商熱切尋求的金鑰匙。
互聯網為企業提供的營銷舞臺日漸完備,同時傳統電視媒體購買價格的上漲以及受眾的老化,一些汽車品牌開始在網絡視頻領域開疆拓土。無論是微電影還是微視頻,如今都是風生水起,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的標準配置。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佼佼者的東風本田,其近期上市的明星產品第九代CIVIC(思域),不僅以先進的技術樹立了中級車的標桿,更憑借其獨有的未來感、科技感體驗,以及勇於挑戰、卓爾不群的品牌精神,成為為年輕消費者量身定制的座駕,勢在贏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
以此為契機,東風本田開展了新一輪的整合營銷傳播活動,將品牌魅力推向縱深。與新浪有過多次合作、一向勇於營銷創新的東風本田,將目光對準了眼下最受關註的營銷工具之一的微視頻,希望通過贊助新浪微視頻大賽,深度切入微視頻營銷。
東風本田微視頻營銷
東風本田贊助新浪微視頻大賽,兩大強勢品牌的戰略聯姻將新浪微視頻營銷推向公眾的視野。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合作成為汽車廠商通過微博平臺探索社會化營銷的一個裏程碑。
東風本田銷售部市場科副科長鄭浩告訴《新營銷》記者:“東風本田贊助新浪微視頻大賽,是基於東風CIVIC(思域)新產品上市階段曝光度的需要。此次活動在為新產品增加曝光度的同時,也為東風的品牌形象以及提升企業在消費者內心的親和力等方面,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具體而言,新浪不僅充分發揮微博本身的傳播優勢,而且采用很多手段立體化包裝、宣傳此次微視頻大賽,給了贊助商豐厚的傳播資源回報,其中包括數千萬元投放優質廣告、線上線下大造廣告聲勢、全平臺全程軟性追蹤,以及以視頻推薦、花絮采編、活動專題報道等形式,邀請15位知名導演、明星擔任此次微視頻大賽評委,加上新浪有著高人氣的草根達人利用自媒體平臺為此次微視頻大賽造勢。
“東風本田選擇與新浪視頻、微博等平臺合作,推出多個活動專題,配合相應的微博活動進行推廣。例如,“我的傳家寶”、“我生命中的那一刻”等主題活動,將產品的賣點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包裝其中。大賽主辦方還制作了網友喜歡的視頻,並節選網友拍攝的優秀作品,配合活動信息以微直播的形式介紹給網友。為東風本田定制了相應的活動頁面,配有相關產品信息的露出、活動的入口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東風本田與網友進行深度交流。”鄭浩說。
“采用微視頻進行營銷推廣,東風本田找到了一種非常有效的與消費者、網友溝通的方式。以往采用廣告片、新聞稿,主要以介紹產品信息、功能為主。此次微視頻大賽制作了消費者真正喜歡看的內容,結合多平臺活動,嘗試達成與消費者溝通的狀態,在互動中推廣東風品牌。”
有觀察者認為,新浪從戰略上高度重視加上強勢的宣傳覆蓋,擴大了此次微視頻大賽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東風本田以贊助商的身份獲得了超量、長周期、多平臺的品牌曝光,與消費者進行多點多樣的深度體驗式互動溝通,可持續地對自己的品牌進行推廣。
汽車品牌營銷的“微探索”
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領導品牌的新浪,多年來在網絡視頻方面頗有建樹。如今,新浪微博以其自身的特質與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微視頻絕佳的載體。事實上,視頻一直是微博用戶關註、轉發的熱點,新浪微博日均視頻播放量高達6000萬,微視頻已成為網絡發展的一大趨勢。
鄭浩說:“新浪微博平臺有很強大的用戶基礎,用戶的黏性和活躍度是很高的。而且新浪作為國內的網絡門戶媒體,有很強的資源整合優勢,例如新浪視頻平臺、汽車平臺、體育平臺、博客平臺等。考慮到新浪的整合優勢與新浪微博的優勢,我們選擇與新浪合作。”
有媒介研究學者表示,新浪微視頻大賽一方面鞏固、提高了新浪在視頻領域的影響力,突顯新浪微博的短視頻優勢;另一方面,新浪微視頻大賽可以看做是一款明星營銷產品,是廣告主在“微時代”對視頻營銷模式的積極探索。東風本田贊助這項賽事,就是汽車營銷的“微探索”。
當被問及東風本田對此次微視頻大賽有哪些改進意見及期許時,鄭浩說:“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網友參與進來,見證活動的過程,也希望更多優秀的參賽作品能夠曝光。東風本田與新浪一起嘗試汽車微視頻營銷,邊摸索邊執行,我們會找到更便捷的操作方式。未來,我們很願意與新浪繼續合作,關鍵是活動策劃的理念是否與東風本田的品牌理念相符合。”
力士“戀上發梢”微電影傳播
2011年,隨著新浪微博推出“隨手拍”和“微視頻”征集活動,以及微視頻、微電影大行其道,新浪微視頻大賽作為“一場‘匯集網民力量’的大型征集活動實為微博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
力士此次參與新浪微視頻大賽以及微訪談環節,采用新浪微視頻大賽專區冠名包版、消費者搶座活動、新浪官方微博推廣宣傳、草根達人口碑宣傳等傳播方式,使力士在社會化營銷領域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在新浪微博平臺,力士通過主創明星蔡康永、楊冪、白歆惠、蕭瀟、劉蕓等這些在新浪微博平臺比較靠前的平臺類意見領袖創造了良好的網絡口碑。而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參與,最終引導消費者觀看微視頻,繼而引發力士品牌的網絡口碑傳播。
深度溝通,口碑營銷
作為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企業,力士品牌在開展營銷活動時一直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一方面,進入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消費者的媒體使用習慣,比如網絡使用為每周5.3次,而電視觀看為每周3.8次。調查數據表明,視頻觀看已經成為力士的目標消費群,尤其是白領女性在網絡上的主要行為,使用量最大,使用時間最長。如何讓自己的品牌觸及目標消費群,是力士品牌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另一方面,從品牌角度看,在中國,洗護發品類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如何在洗護發品類中保持自己品牌的高知曉度,以及在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情感聯系的同時,將品牌教育融入其中,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是力士要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
此次力士推出“愛至毫厘、戀上發梢”時尚微電影活動,則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從“愛上發梢,直至最後一厘米“的秀發觀點出發,力士邀請知名藝人蔡康永作為主筆編劇,講述了4位不同發型女生的人生故事,雖然故事各不相同,但是故事中暗含的“發梢最後一厘米”的寓意都是一樣的。
“此次我們主要是品牌理念植入,而非淺顯、單純的產品植入。為了讓電影故事的情節與品牌相結合,撰寫了4個故事的腳本,不僅僅是產品和品牌的露出,而是深層次的品牌理念植入。”力士品牌經理余嘉告訴《新營銷》記者。
“力士與微電影主創人員合作,希望她們成為力士品牌的傳播者,有效地利用明星和意見領袖,通過他們發自內心的熱情感染消費者。例如楊冪很喜歡用力士的一款免洗精華噴霧,她會主動地、自發地向網友推薦這款產品。”
余嘉說:“前兩年比較流行長視頻營銷,如電視劇營銷等。微電影營銷相比長視頻營銷有更強的靈活性,方便廣告主以及品牌對視頻內容進行操作,也更方便品牌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在此次活動期間,我們用短視頻素材與消費者深度溝通,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想法創作劇情,把品牌教育植入到消費者心中,進行口碑傳播。”
平臺優勢,品牌提升
“微電影的優勢在於,通過故事化、情節化的內容,全面展示品牌內涵,突破了5秒、10秒、15秒甚至是30秒常規電視廣告的限制,從而實現品牌與消費者多層面、深層次的溝通。”新浪全國銷售總經理李想說。
“新浪既有微視頻平臺,又有社交平臺,兩個平臺交互,可以進行更好的結合。我們經過一系列市場調查後,認為新浪平臺更適合力士品牌。由於力士的官方微博建立在新浪微博上,所以我們要最大化地利用口碑營銷手段擴大微電影的傳播價值。”余嘉說。
“力士會考量平臺上的用戶群,也會考量平臺的調性是否與力士的目標消費群相吻合。力士的消費群主要是年輕、時尚的白領女性,她們崇尚生活品位,關註時尚信息。基於市場調查數據,我們認為微電影的調性與這些年輕女性的情感訴求相吻合。”
其實微電影是品牌核心理念的載體,力士希望通過微電影的內容引發口碑傳播,繼而影響力士品牌的銷售業績。此次微電影活動,吸引的觀看人次為117,082,218 人次,比預設的目標人次多出50%。
據CiC網絡口碑監測報告,比起此次微電影活動開展之前,力士新浪官方微博的粉絲數量增加了92%,達到56249 名粉絲;力士微博的影響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增加了112%;在新浪微博的網絡聲量中力士進入洗護發品類前3位,品牌的正面評論度超過90%。
從細分渠道看,力士品牌的知名度在目標人群中提高了66%,並延伸為整個品牌度的提高,2011年9月全國市場力士品牌占有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4%,對比6月的3.7%提高了20%。
余嘉說:“網絡社交平臺已經成為中國網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此次與新浪的合作效果是很好的。相信我們會繼續沿用目前的方式,也會創造新的核心的內容,例如播放視頻或其他方式,通過核心內容擴展到外圍,比如微博賬戶、一些女性網站等。以多種方式相結合,形成爆發式的內容,取得口碑傳播的效果。我們希望與新浪進行深度合作,與消費者共同創作品牌內容。”
微電影的商業價值
■文/本刊記者馬馳 發自北京
當年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業內眾說紛紜,有說Google冤大頭的,有說“這買賣值”的。對於視頻網站,一直有媒體說“視頻是個大泡泡”,但是以視頻受眾的增長程度和受眾在視頻上花費時間的越來越多,任誰都不能否認,YouTube開創的視頻模式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盡管現在還無法看到盈利的曙光。
事實上,如果微視頻所具有的無限可能性與營銷相結合,必將創造出巨大的價值。據CNNIIC的統計數據,2011年 6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達到3.01億,幾乎占到網民總數的2/3。而在短視頻的種類中,微電影的商業潛力更大。
通常情況下,微電影主要通過移動設備、筆記本電腦等新媒體平臺播放,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有著完整的策劃和系統的制作體系支持,最後的成品是有著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規模投資”的視頻(“類”電影)短片。
尤其是當微博這樣的社會化媒體誕生後,適合微博平臺播放的微視頻愈發火爆。相對於傳統的電視和電影,微視頻的最大特點在於交互性強,其低成本制作也適合草根參與。
迎合用戶和客戶的需求
走進地鐵、商場、機場等場所,隨處可見低頭玩手機的人,玩微博、打遊戲、看小說、看微視頻、聊微信已經成了很多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微”應用已經悄然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
現在用戶的媒介消費、娛樂消費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區別,消費者更多地轉向互聯網,在互聯網平臺進行媒介和娛樂消費,並且越來越偏向結合社交媒體進行互動和主動傳播。
與文字、聲音、圖片相比,視頻以它獨特的優勢成為一種主流應用。據統計,目前中國有近5億網民,其中視頻用戶多達3.75億。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終端不斷普及,隨時上網看視頻已經成為網友的一種常態。視頻成為很多用戶每天的“必修課”,微博用戶都傾向於選擇用微博觀看和分享視頻,這使得微博成為視頻收看最重要的平臺之一。同時,視頻的傳播形態社會化,有利於更多的受眾參與。基於用戶市場的這些使用習慣,企業的營銷內容逐漸視頻化,創造了一個“微視頻”市場。
金雲湧傳媒CEO張雲可告訴《新營銷》記者:“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看整部電影、電視劇。另外,根據廣告客戶的訴求,產品需要更高的曝光率。為了迎合市場需要,我們憑借多年來的廣告制作經驗進入微電影行業,先是嘗試著做了幾個微電影上傳到視頻網站,效果非常好。而且,在同等的條件下,微電影的資金消耗是電視劇的1/3。當然,也要看具體情況。”
微視頻的出現,勢必與傳統的影視內容形成互補,不僅符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方式下的網絡觀看習慣和移動終端特點,也可以滿足註意力稀缺時代消費者自主參與感和註意力回報率的需求。
營銷模式有待探索
視頻行業發展的瓶頸,除了盈利模式外,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內容。可口可樂全球CMO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撰文指出,網絡同質化的核心問題是能否創造出讓消費者主動討論和傳播的內容。而易觀國際(微博)分析師唐亦之認為,微視頻作為自制節目對內容的掌控能力更強,在競爭中更容易突出視頻網站的特色,同時自制節目的成本更好控制,能夠有效地提升用戶黏性和用戶對平臺的認可,而且帶來了許多為廣告主服務的可能性,包括植入營銷和病毒式營銷。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品牌形象實驗室研究員張佰明認為,微視頻的價值越來越明顯,不僅價格合理、受眾年輕,還能讓企業講述品牌故事,傳達品牌理念,因此成為眾多企業標準的營銷配置。而新浪舉辦的微視頻大賽則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創意資源庫,讓企業從已有的視頻中捕捉自己的營銷靈感,形成新的視頻營銷思路。
“現在大家都在嘗試,試圖找些更好的辦法做微視頻。其核心的問題還是要網站的經營者對其進行深入的縝密的研究,了解微視頻的特點,另外還要和客戶共進退,合作進行廣告投放,檢驗它的效果。”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說。
張雲可認為,目前微電影所處的環境非常樂觀,“3G、多媒體、網絡等各種視頻載體的普及,給微電影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播出平臺。影響其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行政手段的幹預影響,廣電總局對於內容的監管會越來越嚴,有可能制約非主流作品的傳播。第二是播出渠道的影響,面對多種播出平臺以及眾多手持終端,需要統一的視頻播出格式,渠道打開了才能是內容順暢地傳播。第三個就是盈利模式的影響,目前微電影只是為廣告商定制,需要開拓多種盈利模式支撐微電影發展。”
深度挖掘市場價值
讓我們再次把目光轉向Google收購YouTube,與Google過去的收購不同,這次收購針對的是平臺、用戶、內容,而非針對技術。控制龐大的UGC內容對Google來說,是對版權商內容的一種戰略平衡。
如果把互聯網廣告的形式籠統地分為檢索式廣告和品牌廣告兩大類,Google在檢索式廣告市場占有絕對的市場份額,但在品牌廣告上卻有著大片的空白。檢索式廣告的表現形式決定了其投放者,是以面對最終客戶的中小廣告主為主。品牌廣告則需要富媒體的表示形式,其中視頻能夠充分表現品牌的沖擊力,對廣告受眾產生強烈、生動和持久的影響。這是一個利潤豐厚的“金礦”,能夠為Google未來的增長開辟廣闊的空間。
而微視頻在中國的機會在於,中國廣告市場總體上增長潛力巨大。中國廣告市場一直以高於GDP增速增長,這種增長速度在美國是無法想像的。而互聯網視頻廣告在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其成長速度將超過任何一種廣告形式。
視頻行業剛剛興起之時,UGC的微視頻曾是行業主流,但因其商業模式不明等原因逐漸被長視頻替代。如今,受到購買影視劇版權費用水漲船高的影響,大家重新將註意力轉向微視頻,在UGC的基礎上加以規範和引導,使其內容質量更高,主題更成體系,以更好地迎合受眾的觀看習慣,進而挖掘其商業價值。
由新浪主辦的微視頻大賽便是典型的一例。黃升民認為,未來微視頻能否發揮微博那樣的威力,“除非網站組織者有一定的規範標準,適當地規範有利於收視環境變得更好。微視頻出現之後,其實是處於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狀態,網站經營者進行相應的引導和規範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是技術標準要規範,其次是內容和類別要規範,或者是建立鼓勵機制等,比如建立一個交易系統,讓更多有價值的微視頻產生,有報酬的微視頻要出現,這樣有利於市場有序化,否則就會劣幣驅逐良幣。另外,微視頻是個新生事物,需要我們更多地去研究、去探討,現在還是未定義的時候,生產者、經營者、企業都要用積極的態度研究它、觀察它,把它內在的規律研究得比較清楚的時候,才能迸發出它的市場價值”。
觀點
微電影市場化的路徑
馬旗戟(北京互幫國際技術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微電影的出現,首先是社會化媒體出現之後在社會各個應用方向上的延伸,延伸到電影領域就出現了微電影,所以第一個思考點必須是“微”。既然是“微”,那麽有三種可能性─票房收費、用戶收費和向企業收費。從這個形態上講,我認為這三種都有可能。我們最可能看到的是從策劃環節收到第一桶金,但是其他兩種形態在我看來是未來微電影能否市場化的一個標誌。
簡單一句話,企業或者品牌傳達的東西必須包含商業品牌價值的相關內容,本身要具備傳播性。換句話說,一個烤白薯的個體是無法使用微電影的,他可以使用微視頻,但他無法有效地利用微電影─無論是從經濟的角度還是從微電影承載的商業文化價值角度來講,都是不適合的。適合微電影傳播的企業必須滿足兩點:第一,商業的品牌效應;第二,必須有文化內涵,適合微電影。微電影形態剛剛開始被探索,空間會非常大。
新浪做微視頻大賽,我認為是在中國開了一個好頭,就是為社會化媒體與傳統的傳播產業進行融合尋找一個契機,也為微視頻下一步發展找到一個新的表現形式,這種嘗試和探索在中國互聯網和產業界值得鼓勵。
趙軍(Cheil Worldwide大中國區COO & ECD:
微電影是很商業化的東西,微電影投入成本比較低,給導演發揮的空間說起來小,其實卻很大。微電影與產品和服務沒有關系,與企業精神和品牌有關系。
客戶正在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傳統的廣告正在被邊緣化,人們需要一種安全感,購買的商品如果在傳統的媒體上播放廣告,人們就覺得安全。客戶現在出現的需求不是不要廣告,而是要故事化的廣告,故事要求有時效性,要求洞察消費者的內心,比如脆弱的、迷茫的、渴望的……故事要觸動情感,品牌本身可以通過故事與消費者產生關聯,產生一種精神。
李蔚然(知名導演):
對於導演來說,做大電影,風險是很大的,制作、審批過程也很辛苦,壓力很大,關系到市場回報等。而且,在做大電影的過程中,很多自我表達又會因為各種原因被省略掉。無論是否追求商業回報,導演都有自我表達的願望。微電影可以滿足這一點。
對於微電影,廣告客戶現在有一個需求,要求把廣告藏深點兒,有話題性。因為他們認為,真要拍廣告,直接投放就行了,但微電影是另外一個東西,全是廣告就沒必要拍微電影了。(新浪財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