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敦·敘事治療教養法:用「擬人化」讓問題和孩子分開

我的兒子采奕在國小二年級時,有段時間情緒非常不穩定,有一天我和兒子有這樣的對話──

我:「最近誰跑到你身上了,怎麼看你變得不太一樣?功課也不寫、心情也很不好?」

采奕:「是憤怒跑到我身上,你忘記了嗎?他從幼稚園就開始找上我了。」

我們就這樣開啟了一段「外化憤怒」的對話。我和他約了時間,透過畫圖和訪問來對話,其中有一段對話,我用外化的方式和孩子討論當「問題」出現時,對他生命狀態的影響。

兒子:(開始畫出憤怒的樣子)

我:哇,憤怒裡面最有力量的地方,在哪個地方?把它塗出來,選一個最能代表憤怒的顏色。

兒子:嗯!

我:它最強的地方在那裡。喔,你選了紅色(沉默五秒),好,都在臉上!哦,好,你說這是進化對不對?

兒子:嗯。

我:你幼稚園它找過你,後來不見了?

兒子:嗯。

我:然後,它最近找上你,讓你變得怎麼樣?

兒子:惡化!

我:你什麼部分變惡化?

兒子:心情被惡化,個性被惡化,寫字也被惡化。

我:喔,這樣喔。

兒子:未來被惡化。

我:你的未來也被惡化?為什麼未來被惡化?

兒子:個性、寫字都惡化,就會找不到工作啊!

我:天呀!它打算讓你未來都不好過。

兒子:廢話,憤怒會同情我嗎?它當然想讓我惡化。再下去不是餓死,就是當窮人。

我:這樣喔。

兒子:因為誰有喜歡寫字不好,誰有喜歡不識字,誰有喜歡不專心的人?

我:它也會讓你不專心?

兒子:嗯。

我:所以你寫字亂寫其實跟它有關係?

兒子:而且口氣不好,老闆會把我趕出去!

我:原來是這樣的未來惡化。

用敘事的語言來說用擬人化讓問題開始有自己的生命,這樣孩子就有機會和問題分開,做回自己。

把問題與人分開,在敘事治療裡稱為問題外化,這段對話呈現了運用問題外化的方式,當孩子用擬人化的方式將問題命名為憤怒後,於是問題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歷史,這讓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關於問題的種種知識,讓我們有機會理解更多問題來到孩子身上的路徑,以及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問題外化是敘事治療看問題時的重要態度與位置,在我的經驗裡,用問題外化的方式和孩子互動會發生兩種很好的影響。

第一,孩子會在很好的情緒及能量狀態和我們對話:許多時候,我們把孩子當成「問題」,所以跟孩子談論問題的種種不是時,孩子總是低著頭,聲音越來越小,對話的意願越來越低。但當我們用「問題是問題,人不等於問題」、「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來和孩子互動,這樣的觀點讓孩子和我們對話時,能站在有力量的位置,好好去看問題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自己和問題之間的關係。這時探討問題的來龍去脈變得生動又有趣。

第二,可以創造出「合作」的位置:我和兒子談「問題」時,因為用了外化的語言,他不會覺得我在指責他,不會感到自尊被威脅,不會在我和他討論問題時,感到羞恥、被汙名化,進而抗拒。這是問題外化在關係品質上產生良好的影響,不再是一個專家來讓孩子認罪,對自己的行為表現感到糟糕與羞恥,而是讓孩子當自己生命的主人,看看自己生活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讓孩子自己來評論分析問題,並找出自己期待的解決之道。

●本文摘自張老師文化《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兒童.遊戲.敘事治療》

關於《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


書名:《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兒童.遊戲.敘事治療》
作者:黃錦敦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3月9日

分享敘事取向把人當做專家而非問題、強調要了解人而非評價人,這種位置會讓許多孩子面對生命的挑戰時,更能多些幸福與光榮的時刻。


要進入孩子、青少年的心門,「門票」最好是一個故事。孩子的眼睛、耳朵及心,會因為一個故事而被打開、被理解。

本書架構先透過故事呈現,再說明故事中與敘事相關的概念,透過簡短的故事來具體說明敘事的思維及做法。因為是真人實事改編,所以每個故事裡都有作者和孩子生命交會的真實經驗流動。

作者期許自己能寫出一本「精簡易懂」的書,盡量減少「專業名詞」,也避免撰述過多的理論,不讓「理論與專業名詞」成為學習敘事治療的入門障礙。

其次是盼望這是一本能傳遞出「自由與創造」的書。期待讀者在理解兒童敘事治療的同時,內在能產生好玩又自由的空間,也可以創造自己的敘事陪伴故事。(2015-07-13聯合新聞網閱讀)

Views: 4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