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藝術哲學》譯者序 上

法國史學家兼批評家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年4月21日- 1893年3月5日)自幼博聞強記,長於抽象思維,老師預言他是“為思想而生活”的人。中學時代成績卓越,文理各科都名列第一;一八四八年又以第一名考人國立高等師範,專政哲學。一八五一年畢業後任中學教員,不久即以政見與當局不合而辭職,以寫作為專業,他和許多學者一樣,不僅長於希臘文,拉丁文,並且很早精通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一八五八至七一年間遊歷英,比,荷,意,德諸國。一八六四年起應巴黎美術學校之聘,擔任美術史講座,一八七一年在英國牛津大學講學一年。他一生沒有遭遇重大事故,完全過著書齋生活,便是旅行也是為研究學問搜集材料:但一八七○年的普法戰爭對他刺激很大,成為他研究“現代法蘭西淵源”的主要原因。

他的重要著作,在文學史及文學批評方面有《拉封丹及其寓言》[一八五四]《英國文學史》[一八六四——六九],《評論集》,《評論續集》,《評論後集》[一八五八,六五,九四];在哲學方面有《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研究》[一八五七]《論智力》[一八七○];在歷史方面有《現代法蘭西的淵源》十二卷[一八七——一九四];在藝術批評方面有《意大利遊記》(一八六四——六六〕及《藝術哲學》[一八六五——一六九]。列在計劃中而沒有寫成的作品有《論意志》及《現代法蘭西的淵源》的其他各卷,專論法國社會與法國家庭的部分。

《藝術哲學》一書原系按講課進程陸續印行,次序及標題也與定稿稍有出入:一八六五年先出《藝術哲學》(即今第一編),一八六六年續出《意大利的藝術哲學》(今第二編),一八六七年出《藝術中的理想》(今第五編),一八六八至六九年續出《尼德蘭的藝術哲學》和《希臘的藝術哲學》(今第三、四編)。

丹納受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界的影響極深,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他在哲學家中服膺德國的黑格爾和法國十八世紀的孔提亞克。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無論物質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釋;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演變,消滅,都有規律可尋。他的治學方法是“從事實出發,不從主義出發:不是提出教訓而是探求規律,證明規律”。換句話說,他研究學問的目的是解釋事物。

他在本書中說:“科學同情各種藝術形式和各種藝術流派,對完全相反的形式與派別一視同仁,把它們看做人類精神的不同的表現,認為形式與派別越多越相反,人類的精神面貌就表現得越多越新穎。植物學用同樣的興趣時而研究桔樹和棕樹,時而研究松樹和樺樹;美學的態度也一樣,美學本身便是一種實用植物學。”這個說法似乎他是取的純客觀態度,把一切事物等量齊觀;但事實上這僅僅指他做學問的方法,而並不代表他的人生觀。他承認“幻想世界中的事物像現實世界中的一樣有不同的等級,因為有不同的價值。”

他提出藝術品表現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作為衡量藝術品價值的尺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特征的有益程度,因為他所謂有益的特征是指幫助個體與集體生存與發展的特征。可見他仍然有他的道德觀點與社會觀點。

在他看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於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這個理論早在十八世紀的孟德斯鳩,近至十九世紀丹納的前輩聖伯甫,都曾經提到;但到了丹納手中才發展為一個嚴密與完整的學說,並以大量的史實論證。他關於文學史,藝術史,政治史的著作,都以這個學說為中心思想;而他一切涉及批評與理論的著作,又無處不提供豐富的史料作證明。英國有位批評家說:“丹納的作品好比一幅圖畫,歷史就是鑲嵌這幅圖畫的框子。”因為這緣故,他的《藝術哲學》同時就是一部藝術史。

Views: 1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