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朗 顧春芳·人生終極意義的神聖體驗(1)

張世英先生在《境界與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美感的神聖性」這個美學觀點。他說:「中國傳統的萬物一體的境界,還缺乏基督教那種令人敬畏的宗教情感,我認為我們未嘗不可以從西方的基督教裏吸取一點宗教情懷,對傳統的萬物一體做出新的詮釋,把它當作我們民族的『上帝』而生死以之地加以崇拜,這個『上帝』不在超驗的彼岸,而就在此岸,就在我們的心中。這樣,我們所講的『萬物一體』的境界之美,就不僅具有超功利性和愉悅性,而且具有神聖性。」「具有神聖性的『萬物一體』的境界是人生終極關懷之所在,是最高價值之所在,是美的根源。」

張世英先生的「美感的神聖性」的思考和歸納,對於我們今天從事美學研究和美育工作都有極為重要的啟示意義。「美感的神聖性」所在,就是「萬物一體」的境界,「萬物一體」的境界表明人生的意義不在彼岸而在此岸,這種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體驗就是帶有神聖性的體驗。這一思想向我們指出:「萬物一體」的境界是人生的終極關懷所在;「萬物一體」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價值所在;「萬物一體」的境界是美的根源,也是美的神聖性所在。

「美感的神聖性」這一命題,有著深厚的中西方哲學美學的積澱。

第一,「美感的神聖性」的命題,吸收了西方古典哲學美學中關於美與心靈、美與精神信仰的聯系的思想,吸收了古希臘以來柏拉圖的「理念之美」、普羅提諾的「藝術之美體現神性」等思想,並且沿著「美」在它的最高實現上,是一種超越個體的「境界之美」的思想道路,肯定了「美」具有顯示心靈、光輝和活力的特點。它也吸收了中世紀基督宗教美學中的道德內涵,即審美不應該只是個體的享受和精神的超越,而應當具有道德意義上的人格之美。基督宗教美學認為美是上帝光輝的顯現。而中世紀的美學家和思想家,也都認為「美之為美在於美的事物顯示了上帝的光輝」,神聖之美應該超越一般感性形象和外在形式,超越世俗世界和現實功利,應該具備更深層的意蘊,能夠顯示出人生的最高價值與意義。

第二,「美感的神聖性」的命題,也吸收借鑒了西方哲學和美學史上康德、席勒、尼采以及海德格爾等人的思想,那就是美的終極性體驗必然在超越現實世界的苦難中實現,人生終極價值和意義的實現在「此岸」而不在「彼岸」。「美感的神聖性」的命題是要把美的意義最終實現於現實世界,這一思想試圖證明實現人生最終極的意義不再需要通過世俗和神性的貫通而獲得,不再基於宗教或神性而得到闡釋。一方面藝術承擔救贖的使命成為可能,另一方面美的意義和獨立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康德認為美具有解放的作用,審美可以把人從各種功利束縛中解放出來。席勒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思想,他進一步認為只有「審美的人」才是「自由的人」「完全的人」。到了法蘭克福學派,他們把藝術的救贖與反對「異化」「單向度的人」以及人的自我解放的承諾更加緊密地關聯起來。

海德格爾更是倡導人回到具體的生活世界,「詩意地棲居」在大地,回到一種「本真狀態」,達到「澄明之境」,從而得到萬物一體的審美享受。他認為:「美是作為無蔽的真理的一種現身方式。」在我們這個生活世界中充滿了意義和美,這些意義和美向我們顯示了存在的本來面貌。這些思想強調了美的獨立地位。這些思想也啟示我們:「美感的神聖性」可以在超越現實苦難世界的過程中,在一個去除功利欲求的心靈裏得以實現,它的實現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不必臣服於上帝的足下。通向天國的道路也不必仰賴上帝,而完全仰賴人類自己。(原載《北京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①張世英:《境界與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245頁。

②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海德格爾選集》上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276頁。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