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美國荒野文學研究綜述(2)

荒野思想孕育產生於西方並率先在美國形成體系,其主要內涵就是荒野自然之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反過來,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待荒野的理解與態度也對實際荒野的保存有著重大的影響。美國既是這一思想體系形成的沃土,也是荒野保護方面的表率。由於美國文明由大量移民建立,這個新的集體意欲在這片新的土地上建立一種屬於自己的、獨具特色的文明,因此他們將自己與這片全新的土地緊緊聯系在一起,並認為正是這片以荒野自然為主要特色的處女地賦予了美國人以獨特的個性。正如納什(Roderick F. Nash)所指出的:「荒野是美國文化的一項基本構成。利用物質荒野的原材料,美國人建立了一種文明。他們曾試圖用荒野的觀念賦予他們的文明一種身份和意義。」①因此可以說,「荒野」是具有美國特色的文化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尤其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在荒野思想體系的形成與荒野保護思想的傳播方面,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世紀末,美國率先形成國家公園體系,用以保護荒野地區。1872年,黃石公園被正式命名為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國家公園。隨後,在世界各地開始出現各種類似以保護荒野自然為目的的國家公園。經過幾代自然資源保護者與活動家的努力,1964年美國通過《荒野法案》(Wilderness Act),這項法案的通過意味著美國國家荒野保護體系走向成熟。

生態批評是一門致力於改變現實生活的實踐學科,文學生態批評則強調文學之於現實的指導作用和介入意義。正如厄秀拉·海斯(Ursula Heise)所指出的:「生態批評致力於三個方面的探索:一是科學研究;二是對文化表現的學術分析,就是你們所說的發掘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三是為了人類能夠以更持久的方式生存與自然界而進行的政治鬥爭。」②因此,從生態批評的視角來考察美國的荒野文學,一方面可以通過觀照美國實際荒野的變化發展與文學中的荒野表現特征,總結出美國荒野與文化之間的交互關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梳理美國荒野文學的發展過程和軌跡,發現文學之於大眾意識及國家決策的影響,指出環境危機背景下文學的社會功能。

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們首先需要梳理學界對美國荒野文學的研究狀況。自20世紀60年代環境保護運動興起直到現在,美國荒野研究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但仍然是美國人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其經久不衰的魅力,一方面來自於美國歷史與荒野自然之間的特殊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多年來關於美國荒野研究不斷湧現出新觀念和新成果。而將荒野與文學結合就是其中一個主要的研究方面,對於整個美國荒野思想體系的形成與豐富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荒野思想與美國荒野文學的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類研究主要討論美國文學之於美國荒野思想體系的形成,重心主要在荒野思想上,理論性較強,通過對照相關文學作品與美國荒野保護史,來梳理美國荒野思想的形成與變化及其獨特性質;第二類研究則把重點放在美國文學對美國荒野的表現上,主要關注文學作品中的自然書寫與荒野描寫,從文學史的角度來梳理美國自然文學與荒野文學的發展脈絡,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評價與衡量其美學意義與價值等;第三類研究則主要關注美國荒野文學與美國荒野保護運動之間的關係,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觀照文學、探討文學的社會功能。2017-10-28,鄱陽湖學刊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