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新媒體時代的歐洲傳統媒體

【導讀】在新媒體影響下,歐洲傳統媒體正在力圖保持傳統的前提下尋找新的發展空間。這種“保持”並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融媒”的思路下更充分地發掘傳統媒體的發展空間,以新媒體為助力,而非針對競爭對手。

歐洲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術(ICT)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國際電信聯盟(ITU)2014年發布的《信息社會年度報告》(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顯示,ICT發展指數(IDI)排名中,歐洲占前20位的11席,前5位的4席,美國之前的13位的9席。

目前,歐洲發達國家及其他歐盟成員國已進入高速網絡、超高速網絡時代,地面電視系統也已完成數字化改造,高速移動網絡正在不斷提速和拓展覆蓋範圍。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歐洲國家媒體的數字化轉型及媒介融合提供了足夠強大的技術準備。但技術領域的創新和快速發展並未帶來媒體激進的變革和結構性轉型,歐洲傳媒力求在技術與傳統間平衡,其發展路徑呈現明顯的穩定性和漸進性特點。

報刊訂閱逆市上揚

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歐洲報業在傳統媒體部門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據英國銷量審計局(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數據統計,2014年5月,英國10家主要全國性報紙的發行量已從2001年1月的平均每日1206萬份下降至689萬份,降幅為42.8%。法國報紙年發行總量2007年達到歷史最高值71.15億份,隨後即開始下跌,至2011年已跌至50.92億份,降幅達28.4%。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報紙日發行量在2003—2013年間減少了近乎一半,紙版報紙的讀者人數比例減少約20個百分點。

盡管如此,歐洲報業的穩定和發展因子仍然顯著。

第一,報紙的種數雖時有波動,但未見明顯衰減跡象。

第二,從報紙的發行渠道來看,雖然街頭零售量及收入的減損似乎已成定勢,但訂閱市場仍非常穩固,甚至逆市上揚。北歐國家報紙90%左右依靠訂閱,當訂閱量下降2%時,零售量已下降了10%之多,而法國的報紙訂閱收入本不占優勢,但它自1985年以來持續穩定增長,在2008—2009年這樣一個歐洲經濟“災年”中仍增長了4.1%,至2012年,其在發行收入中的份額已從27.1%(1985年)增至47.6%(2012年),已與零售收入相當接近。

第三,報紙的廣告收入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持續下跌後,近期似乎看到了止跌回升的希望。英國《衛報》甚至根據英國廣告協會(AA/Warc)關於2015年廣告支出報告樂觀地預測,英國報紙廣告收入將伴隨數字版收入的激增而在總額上回歸增長態勢。而根據普華永道(PwC)對英國出版業的預測,2016年,盡管印刷版報紙收入將較2011年下降3.6%,印刷出版物總收入較2011年的96億英鎊將減少12.5%,數字出版物將從2011年的3億英鎊增至2016年的14億英鎊,印刷物仍以其84億英鎊的總值在出版業各個領域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第四,免費報刊曾在2006年前後風行歐洲,被認為是報業對抗互聯網沖擊的一劑良藥。雖然免費報刊中的廣告報刊在歐債危機的沖擊下迅速轉向衰退期,但新聞報刊持續較大幅度增長,其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第五,雖然紙版報紙的發行量和閱讀時間均有所減少,但歐洲人熱愛讀報的習慣卻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只是從紙版轉向了電子版而已。以法國為例,人均讀報刊種數為6.1種,3390萬人每天至少會閱讀一份報刊,58.4%的人每月都會通過各種電子終端瀏覽報刊網站,電子報刊讀者占報刊讀者總數的38%,因此,那些手中常握電子產品的法國人,由於能更便捷地下載電子報刊,其閱讀量較之以前反而是更大了。

數字廣播成發展焦點

廣播在歐洲具有特殊意義,往往與文化多樣性、社會公平等相關聯,是所有傳統媒體部門中所占份額最小但最為穩定的一個,也是在歐洲各國發展情況差異最大的一個。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以DAB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廣播在北歐、德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發展較為順利,有些國家甚至初步設定了全面取消模擬信號廣播的時間表。

而在“文化例外”的法國,對數字廣播一直存在爭議,法國文化電臺前任臺長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甚至撰文上呈總理,反對快速發展數字廣播,認為這是不合時宜的。在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法國數字廣播始終進展有限,2009年,法國政府頒布關於接收終端和車載數字廣播的新規,要求到2013年,包括車載廣播在內的所有終端都能接收數字廣播信號。2009年4月26日,法國首個數字地面廣播計劃在巴黎、馬賽等地啟動,覆蓋了15%的法國民眾,並計劃2010年在法國大城市中普及。但這些計劃大都被擱置起來,法國高等視聽委員會(CSA)只能一次次要求將數字廣播的實驗期繼續延長,並加大宣傳、資助及配套措施的力度。

這一狀況也影響到比利時不同語區間數字廣播的發展程度,法語區的廣播數字化進度明顯慢於佛蘭芒語區。

雖然廣播網絡數字化改造在各國間存在差異,但網絡廣播市場在各國都顯得生機勃勃。2012年,已有41.7%的13歲以上法國人(約2200萬)中通過網絡聽廣播,較5年前增長了1倍。其中播客(Podcasts)的發展最為顯著,2013年9月的月下載量已達到2100萬次。英國2014年有36.6%的廣播聽眾通過數字平臺收聽廣播,較2008年的17.8%增長了1倍多。

電視業得益於稅費改革

得益於地面數字電視系統的全境覆蓋和收視渠道、收視終端的多樣化,歐洲人待在電視機前的時間未見明顯減少,電視業的收入也呈穩定及增長態勢。2012年法國4歲以上居民每天看電視3小時50分鐘,創2009年以來的最高值,電視收入自2008年以來持續增長,2012年收入56.71億歐元,較2008年時增加10.34億歐元,增幅22.3%。英國人均日收視時間雖時有波動,但收入卻保持平穩及上升之勢,2013年人均日收視時間為3小時52分鐘,收入129億英鎊,較上年增加4.26億英鎊,增幅3.4%。

電視業收入增加主要得益於公營廣電稅費改革。歐洲實行的是以公營主導的廣播電視雙軌制。為確保公營廣播電視的獨立性、保證其公共服務功能的實現,歐洲一直通過從公眾或受眾處收取視聽費/稅的方式來獲取資金支持。新媒體帶來多屏時代(Multi-screen),收音機和電視機不再是民眾接收廣播電視信號的唯一渠道,為了合理避免交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向PC機、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免費”渠道,公營廣播電視面臨經費困境。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歐洲各國陸續開展公營廣播電視體系的改革,重點在於稅費改革,以降低個人付費金額,並提高經費總額。

雖然英國廣播公司(BBC)仍在堅持以前的收費制度,但新的稅費征收方式已陸續在多個國家開始實施。2007年,丹麥變“電視執照費”為“媒體執照費”,面向所有可以接收電視節目及服務的設備(包括電腦、手機等)征收費用;冰島2008年取消執照費,2009年開始向16—70歲人群征稅;2010年,西班牙取消執照費後,其公營廣播電視公司的經費來源於政府撥款、私營全國性電視公司及電信公司的稅收;2013年芬蘭取消執照費,代之以收入稅;同一時間,德國改執照費為家庭執照費,即無論是否擁有接收裝置,每戶家庭都須每月繳納17.98歐元的執照費。經過稅費改革和調整,作為市場主要角色的公營廣播電視收入有了保障和提高,極大支持了電視市場的穩定性。

在新媒體影響下,歐洲傳統媒體正在力圖保持傳統的前提下尋找新的發展空間。這種“保持”並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融媒”的思路下更充分地發掘傳統媒體的發展空間,以新媒體為助力,而非針對競爭對手。我們可以看到歐洲各個傳統媒體部門中新媒體所帶來的機遇與發展空間。

對歐洲傳媒格局和融媒前景有著重大影響力的公營廣播電視體系,所面對的不僅僅是稅費改革,更重要的是規制革新。2011年6月21日,德國8家報紙起訴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ARD)等公營廣播電視公司,抗議它們的智能手機第三方應用程序(APP)設計太“報紙化”,要求法院判決它們終止這種“報紙化”APP的設計。最終,法院於2012年9月下達判決,8家報紙勝訴,但法院同時指出,此判決僅限於該案,不具普適性。

因為隨著新媒體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跨界”融合是必然趨勢,當下緊要的是盡快制定合乎時宜的規制,對這些行為加強規範,而不是扼制媒體跨界的有益嘗試。同時,傳統規制對於分享性視頻網站對電視市場所造成的巨大沖擊仍無法明確,是否需要將執照制度延伸到視頻網站等問題仍然困擾著歐洲傳媒業。若能突破這些規制瓶頸,歐洲傳統媒體部門將有機會借新媒體之力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與新媒體的競爭則更為良性並富於建設性。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媒體、影視、廣告、品牌、營銷等相關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超過10多萬品質人士關註,年閱讀量將超過三千萬人次。喜歡就關註:傳媒圈 chuanmeiquanzi。希望交流,請加傳媒圈個人微信號:ggds360,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活動。

Views: 2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November 10, 2017 at 10:53pm

Winnie 晚間好。

經過查證,這篇文字原始出自這個鏈接:
http://www.weixinyidu.com/n_1017685

上文稿末有微信號聯繫處;原稿鏈接也有二維碼。

“愛墾 網”歡迎指教。

編者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