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則新聞不是喜訊而是悲哀,各華文報於2月8日共同推出“表面上是喜事的新聞”:位於太平大直弄益華小學的唯一學生溫勝俊自新年前被外婆帶回檳城過年後,就沒有回校上課。

正憂慮著學校空無一生時,突於2月7日迎來了來自吉隆坡的小六生蕭順洋。報章因此形容這位小學生是保校的“小英雄”。

根據負責將蕭順洋轉來益華小學的“喜樂之家”的義工說,主要是為了保住一間華小。

這一進一出也算暫時“解除”益華的危機。但新來的蕭同學已是六年級的學生,年底就畢業了,沒有人知道在2018年是否會有新生?如果沒有的話,則意味著學校將停止操作。

其實從教育原理來看,辦學校是為了需要給新一代提供教育,讓他們成為有用的人;而一個國家之興衰全賴教育是否普及,國民是否重視教育?

正因為這樣,我們的先賢在“五四運動”(1919年)後,就在馬新大事興學辦報,因為當時英殖民地政府沒有主動創辦華校,只有推動英校(比如在檳城的大英義學就已經有200年的歷史)(1816-2016),但尚未有一間華校真正超過200年的歷史,逾百年的倒有好幾間。

自從先賢張弼士在1904年創辦了新式的中華學校,就有不少的華校在馬新乃至東馬拔地而起,終於在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及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時,已有數以千計的華校遍地開花。由此可見,華人南來後對於祖先的文化和傳承是不遺余力的。

因為有了小學,馬來西亞在1923年就有第一間中學(鐘靈學校在1917年創辦,先是小學,直到後來在戴喜雲協助下,於1923年轉成中學。這是因為戴喜雲(清朝駐檳末代領事)在1919年創辦華僑中學後,又不幸於當年逝世,學校也就停辦,有關設備及藏書後來全捐獻予鐘靈)。

但是在60年代之後(政府於1961年根據達立教育報告書在國會通過成為教育法令),政府規定從1962年起,所有的華文小學一概被改制成國民型華文小學,而成為政府的學校;而且學校要有自己的建築物,不能再附屬於會館內。

與此同時,所有的華文中學也必須做出抉擇,要麼接受改制成國民型中學,要麼轉成獨立中學。結果有55間接受津貼,只有16間轉成獨立中學。後來國民型中學增至今天的78間;而獨中也增至今天的60間。


華小挑戰顯而易見


在今天來說,比較棘手的問題是華小面對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例如馬來西亞有5858所國小、1295所華小及523所淡米爾文小學、28所特殊學校、5所特別學校及35所宗教學校,共有學生超過300萬名,其中進入華小的有約50萬名,比起2010年的53萬名少3萬余名;反之,在華小就讀的非華裔生則從2010年的7萬余人,增加至2014年的8萬余人。相比之下,華小的華裔生占85%,而非華裔生已升至15%。有些華小的非華裔生又多過華裔生,有人因此質疑華小創辦的初衷是否改變了?不再是傳承和發揚華人讀華文的使命了?

此外,在股市投資家蔡傌友(南大生)最近接受《南洋商報》專訪時也對華小生的減少感到憂心忡忡;尤其是有455間屬於微型華小(學生不足150人)。他更進一步分析每年有9萬余名的華小畢業生進入國民中學的有60%,進入國民型中學的有20%(約莫12萬到13萬人),而進入獨中的有15%(8萬余人)。因此蔡傌友很擔心如果不救華小,獨中在將來會“滅種”(沒有生涯)。

這固然有些聳人聽聞,但也不得不關註的,比如像益華這樣的華小要支撐下去而又不遷校已變成奇特的學校。試想想一個學生怎麼救,這個學生怎樣學習集體生活,他每天到校是孤苦伶仃一個人,又要有校長(老師及員工的服務)。這樣的堅持可有意義?又怎麼形容為“保校小英雄”呢?


有些學校幾乎不成形


教總方面也有人曾提出整合微型華小,但就是缺少有人登高一呼。在“一間都不能少”的觀念影響下,有些學校幾乎不成形了。既然比補習班和補習中心還不如,為何不做出改變呢?蔡傌友設立的公益金或可在這方面扮演領導性的角色,華社不能繼續在舊框框中兜來兜去,否則仍有60余間的華小學生人數不足30人。他們有明天嗎?整合與搬遷看來是刻不容緩了。(謝詩堅·躍馬揚鞭 南洋商報 2017.2.13)

Views: 117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