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哲學「意識流」探討 --禪宗、柏格森及胡塞爾的對話 (4)

(三)「一……即……」的此有情境存有狀態


「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六祖壇經˙般若品》


禪宗所言即是「當下即悟」狀態,這裏所談「識自心見性」,那個「識」乃是「轉
迷成智」的開端,這是「即刻、立即」的「開悟」,「一……就……」強調的是兩者互轉的快速與容易性,「翻轉」可以形容在此情境中「一……就……」。

這是真正「由迷轉悟」的「生命體驗詮釋」狀態。這種「翻轉」重心在於「即」的存有的時間及空間性格急速變化。「即」就是「頓」,「即」、「頓」代表「翻轉」不容等待,在頃刻間在那空間下即發生。


「即」、「頓」說是當下「此有存有情境狀態」,所呈現「現象」,就是這樣了。「此有」「情境存有狀態」體悟,乃是在念頭升起落下的「那一瞬間」做為一個起點。


(四)念念相續的「意識流」狀態


「念頭」的升起落下串連在一起,便是表現爲念念相續、不斷變動的「意識流」。念頭升起落下便是「意識的現象」,以電影圖像方式,展現給心靈之眼看到,直觀到如此「現象」,即是心靈原來面貌,即是「真如本體」、「虛幻即真實」、「真實即虛幻」。

無念者,於念而不念。無住者,爲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六祖壇經˙定慧品》


「念念相續,無有斷絕」就是「意識流」說法,而無所「住」、「繫縛」,能使 一切法「時中」,「時中」意思乃是筆者「此有」在「此」揭露「存有」乃是「現時」呈現,「當下即是」與「刹那即永恆」,在「意識流」當中,讓「存有」揭露。而這便是「法身」,「法身」意識乃是能夠「觀入」,「當下即是」,「不染萬境」, 使「真如」顯現。

筆者以為,這便是「此有生命體驗詮釋」,「此有生命體驗詮釋」乃在於「生命螺旋式歷史」〈「生命循環歷史」〉回溯所呈現「意識流」現象當中,體悟到「現象即本體質」,「瞬息萬變即不變」的「心之自性」來。念念俱現,然吾心觀照,任其自然,常自在而無住,無縛亦無執是也。

禪宗便是在「觀照意識流」乍起還滅的「念頭」升起落下當中,「空寂」即出現了,而「心性本體」自如也顯現出來了也。故筆者認為禪宗最高法門在於「意識流當」中間「空白」階段,透露「明光」,「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故慧能雖稱「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爲宗」。「念頭」流逝裡也代表時間相續接連,而這不就是柏格森的「綿延」概念嗎?能見「念頭無所住」的空白,即是「佛」、即是「菩提」,那「念頭」中「空白」時間切入,那「剎那即是永恆」,「當下即下」。

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頓教大乘,念佛住生路遠,如何得達?《六祖壇經˙定慧品》

Views: 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