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西遊戲”與《西遊記》的傳播(上)

長篇章回小說《西遊記》在“唐僧取經故事”歷代傳播積累的基礎上完成, 在這一過程中,“西遊戲”占據著重要位置。長篇小說《西遊記》問世之後,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西遊戲”,對《西遊記》的廣泛傳播更發揮著重要作用。比較小說成書之前與小說成書之後的“西遊戲”,可以發現小說《西遊記》刊行之前,取經故事尚處於變化之中。而在其刊行之後,取經故事便被定型化,幾乎所有的“西遊戲”都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與此同時,這些“西遊戲”又都未能表現出小說本身所具有的哲理內涵。



現知最早的“西遊戲”當為宋代的戲文《陳光蕊江流和尚》和金代的院本《唐三藏》。雖然兩劇劇本已佚,但從劇名不難看出,兩劇都以唐僧為主人公,前者重點寫其出身,後者或許已涉及取經內容。除此而外,尚有與孫悟空形象有一定關系的武打短劇《水母砌》以及寫二郎神的《二郎神雜劇》。但這些“西遊戲”與大約同時出現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相比,內容要簡單得多。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乃因宋金時期的戲劇樣式尚處於雛形階段,尚不具備表現復雜內容的方式和手段。元代是戲劇形式迅速成熟和發展的時期,“西遊戲”也出現了繁盛的局面。

元鐘嗣成《錄鬼簿》共著錄元代“西遊戲”五種,分別是:《鎮水母》(高文秀撰),《劉泉進瓜》(楊顯之撰),《劈華嶽》(李好古撰),《眼睛記》、《西天取經》(吳昌齡撰)。⑥這五種戲的劇本今皆不存,趙景深先生在其所輯《元人雜劇鉤沈》中收錄了吳昌齡《西天取經》的兩套曲文⑦。第一套主要寫眾官員送唐僧啟程,重點突出表現了尉遲恭勤王救駕之事,所以主唱者為尉遲恭。而在長篇小說《西遊記》⑧中,乃唐太宗率眾官員親自為唐僧送行。第二套寫唐僧途經西夏回回國之事,主唱者乃是由凈扮演的老回回,他與小回回插科打諢,更像是一出鬧劇。老回回見到唐僧後說:“師傅你自出國到西天的路程有十萬八千余里。過了俺國,此去便是河灣東敖、西敖、小西洋、大西洋,往前就是哈密城、狗西番烏斯藏、車遲國、暹羅國、天主國、天竺國、伽毘盧國、舍衛國,那國內有一道橫河,其長無許,其闊有八百余里。有一橋,名曰鐵線橋;若過得此橋,便是釋迦談經之所,叫做伽耶城,歧折峪。往前就是五印度雷音寺了。”這里所說取經路程,除了車遲國、天竺國兩處見於小說《西遊記》外,其余全不見於小說。由此可以推知,吳昌齡的《西天取經》雜劇與小說《西遊記》的內容相去較遠。

另外四種雜劇,《鎮水母》題目正名為“木叉行者降妖怪,泗州大聖降水母”,大概與孫悟空的出身有某些關聯。《劈華嶽》全名《巨靈神劈華嶽》,或許與二郎神的傳說有關。《眼睛記》全名《哪咤太子眼睛記》,顯然是寫哪咤的故事。只有《劉泉進瓜》寫唐太宗入冥事,與小說《西遊記》的聯系較為密切。另曹楝亭本《錄鬼簿》及《今樂考證》、《曲錄》尚著錄《鬼子母揭缽記》⑨,劇本也已不存,其所寫故事為後來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所采用。

明無名氏(一說賈仲明)《錄鬼簿續編》著錄元代“西遊戲”兩種,分別是:《蟠桃會》(鐘嗣成撰),《渰水母》(須子壽撰)⑩。兩劇劇本今皆不存,僅能從題目推知一二。《蟠桃會》全名《宴瑤池王母蟠桃會》,其中或許有孫悟空偷吃蟠桃之事。《渰水母》全名《泗州大聖渰水母》,疑與孫悟空的出身有關。明祁彪佳《遠山堂劇品》著錄元無名氏所撰“西遊戲”兩種,分別是:《猿聽經》、《鎖魔鏡》○11。值得慶幸的是,這兩種劇本保留到了今天。前者有明脈望館藏校《古名家雜劇》本和《元明雜劇》本,正名為“龍濟山野猿聽經”,劇中野猿“曾在瑤池內偷飲了瓊漿”,“曾在天宮內鬧了蟠桃”。他化身為書生袁遜,在龍濟山聽修公講經談禪,求仙悟道,除卻了輪回六道。○12這些情節與小說第一回孫悟空的身世有關。後者有明脈望館校藏《續古今名家雜劇》本和《孤本元明雜劇》本,題目作“三太子大鬧黑風山”,正名作“二郎神醉射鎖魔鏡”,所寫不僅有二郎神的故事,還有哪咤、牛魔王以及黑風山黑風洞。○13這些人物或地點雖與小說有關,但情節又與小說有很大差距。從上舉十種元代“西遊戲”的大體內容不難看出,此時關於取經故事的傳說尚十分零亂,許多內容不見於百回本小說《西遊記》。



《錄鬼簿續編》還著錄了元明間戲劇家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今存“明楊東來先生批評《西遊記》”本○14,因其在“取經故事”的傳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小說《西遊記》的成書具有重要影響,故應作一細致分析。全劇共六卷二十四折,目如下:


第一卷之官逢盜逼母棄兒江流認親擒賊雪仇

第二卷詔餞西行村姑演說木叉售馬華光署保

第三卷神佛降孫收孫演咒行者除妖鬼母皈依

第四卷妖豬幻惑海棠傳耗導女還裴細犬禽豬

第五卷女王逼配迷路問仙鐵扇兇威水部滅火

第六卷貧婆心印參佛取經送歸東土三藏朝元


第一卷四折講述唐僧出身事,這一故事在宋元時期較為流行,前面所說宋代戲文《陳光蕊江流和尚》和金院本《唐三藏》便都講述了這一故事。今存《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第一節題原缺,其內容不得而知,但後文說到唐僧前世曾兩次取經,並未提起其出身事。現存較早的明代世德堂本《西遊記》雖然對此沒有完整的敘述,但在許多地方仍保留了簡略介紹。清代的《西遊證道書》、《西遊真詮》、《新說西遊記》各本,都補上了這一故事。可以證明小說中的這一部分內容主要受到上述幾種“西遊戲”尤其是這本《西遊記》雜劇第一卷的影響而寫成。

第二卷四折演述唐僧啟程情形,內容與以往戲劇相似而與後來的小說所寫迥異。第五折“詔餞西行”似據元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改寫而成,但兩者表現的重點有所不同。與趙景深先生所輯錄的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兩套曲文相比較,吳劇第一套[仙呂]由尉遲恭主唱,楊劇的主唱也是尉遲恭。吳劇第一支曲[點絳唇]開頭便唱“一來為帝王親差”,說明尉遲恭是奉唐太宗之命為唐僧送行。在[油葫蘆]一曲中又唱道:“十八處都將年號改,某扶立起這唐世界。師傅道俺殺生害命也罪何該,想當日尉遲恭怎想到今日持齋戒!”抒發了尉遲恭的感慨,後面幾支曲便主要寫其勤王救駕之事。楊劇“詔餞西行”的題目已說明是奉詔送行,同樣在[油葫蘆]一曲中尉遲恭唱道:“想俺那興唐出戰時,一日價幾處止,到如今老來憔悴鬢如絲,卻將那定國安邦志,改做了養性修身事。往常時領大軍,今日個拜國師,英雄將生扭的稱居士,怎禁那天子自拜辭。”也表明了尉遲恭的內心,但關於勤王救駕之事卻沒有了。

Views: 2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